我國海關治關理念論文

時間:2022-08-16 05:36:00

導語:我國海關治關理念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海關治關理念論文

摘要:改革開放的30年,也是我國海關事業不斷改革創新和快速發展的30年,其中海關的治關理念發揮著統領海關工作全局的作用。本文以海關科學治關理念的理論與實踐為線索,概括我國海關30年改革開放的成果,大致歸結為三個發展階段:“從嚴治關”階段,“依法治關”與“以德治關”階段,“科學治關”階段。

關鍵詞:治關理念從嚴治關依法治關以德治關

我國30年的漸進式改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城鄉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明顯提高,各項事業蓬勃發展。中國經濟已經融入世界經濟體系,與外部的關系發生了質變,全球性問題的解決越來越離不開中國的參與。同時,中國提出了建設和諧世界的理念,更主動地履行起一個“負責任大國”的國際責任。

中國改革開放的30年,也是中國海關事業不斷改革創新,不斷探索建設現代化海關的30年。海關是國家宏觀調控與行政執法部門之一,但是我國海關領導體制相對于財政、金融等領導體制而言是多變的,由1949年集中統一垂直領導改為雙重領導,以地方領導為主。海關總署作為全國海關的領導機構,隨著領導體制的變化,其隸屬關系也經歷了多次變更,由直屬政務院改為對外貿易部,又降為對外貿易部部屬職能局。國務院1980年了《關于改革海關管理體制的決定》,又將海關總署改為國務院直屬機關,并實行統一垂直領導。從這個意義上說,海關事業的復興與蓬勃發展與我國改革開放的關系更加密切,也受益最多。海關系統改革內容十分豐富而具體,本文僅以統領海關工作全局的治關理念為核心,詮釋和總結海關系統改革30年的成就。與中國改革開放的階段性相對應,我國海關系統的改革也可以劃分為三個時期。

一、1980—1998年探索出“從嚴治關”治關理念

改革開放以來,海關面臨的執法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進出口業務量迅猛增長,進出境人員日益頻繁,外資企業不斷增加,對外貿易方式和運輸方式多樣化。為了保障國家經濟建設和促進對外開放,我國提出以“促進為主”的工作方針,進行大膽改革和創新。

海關也是采用漸進式改革,先選擇深圳海關為改革試點,再在全國海關系統推廣。羅湖海關在1986年率先實施了“紅、綠色通道”改革,實施大通道敞開式驗放。針對“三來一補”企業增長迅猛、公路口岸無法滿足通關需求的問題,深圳海關于1987年進行了加工貿易集報清單制度改革,對加工貿易企業在公路口岸的進出口貨物實行集中報關,提高通關效率,優化了特區外商投資環境。

1992年10月,十四大報告明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根據形勢發展要求以及當時海關工作中存在片面理解和執行“促進為主”方針、忽視嚴格執法的現象,1993年全國海關關長座談會確定以“從嚴治關”作為海關隊伍建設的指導方針?!皬膰乐侮P"的內涵是“一高四嚴”:堅持高標準,制度嚴密、管理嚴格、作風嚴謹和紀律嚴明。

二、1999—2006年提煉出“依法治關”與“以德治關”治關理念

1、“依法治關”治關理念。1997年,中共十五大確立了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海關總署總結改革開放以來執法活動的經驗教訓,于1999年1月確定“依法行政、為國把關”的海關工作方針。全國海關在“依法行政、為國把關”方針指導下,嚴厲打擊走私違法活動,嚴密稅收征管機制,切實落實國家進出口宏觀調控各項政策措施,實現全國范圍的計算機聯網監管,有效地發揮了海關監督管理的職能作用。

1998年海關開展了大規模反走私聯合行動和專項斗爭。同時,海關清醒地認識到嚴重的走私犯罪必然與嚴重的執法腐敗相聯系,反走私必須反腐敗,因此海關狠抓隊伍建設,在海關系統內連續開展依法行政、廉潔自律為主要內容的教育整頓。為了真正“管住自己的人、把好國家的門”,海關總署2000年提出了從嚴治關的3年目標:使海關各級領導班子建設得到切實加強,干部隊伍素質有較大提高,作風紀律有明顯改進,執法腐敗現象得到有效遏制,建設廉潔、勤政、務實、高效海關。

海關總署出臺與海關法配套的行政法規,對3000余件海關行政規章和其他規范性文件進行了清理;同時進一步完善執法程序,促進執法工作規范化。20世紀90年代起,海關總署提出要注意糾正海關執法中“重實體,輕程序”的現象。隨著“依法行政”海關工作方針的確立,海關在工作中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一切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正確地適用實體法和程序法的規定。此外,對海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執法活動實行監督、制約和檢查,保證法律的正確貫徹實施。2003年10月1日,國務院批準建立海關銜級制度,全國海關關員正式佩戴銜級標志上崗,以“政治強、業務精、管理嚴、作風硬、廉政好、效率高”為主要標志,全面開展準軍事化海關紀律部隊建設,統籌海關隊伍教育、管理、監督等各項工作。

在依法治國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新形勢下,“依法治關”理念實際是“從嚴治關”理念的延續和深化,進一步明確了“嚴”的標準和程度,就是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履行海關的各項職責。我國把依法從嚴治關貫穿于海關管理的整個過程,處理好“把關”和“服務”的關系,從而保證了海關能夠承擔起把守國門并服務經濟、促進發展的重任。

2、“以德治關”治關理念。2001年1月,提出“把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緊密結合起來”的治國方略,這是國家治理方式的重大創新,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法律和道德都屬于上層建筑,是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都是維護社會秩序、規范人們行為的重要手段,兩者各自獨立又相輔相成。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誠信是基本原則,除了需要法律的規范約束,還需要倫理道德來引導提升市場主體的行為,從而促使理性經濟、健康經濟的形成。

作為國家監管進出口機關,海關是行政執法部門,執法風險和廉政風險是海關工作的性質和特點所決定的,而且將長期存在,這是客觀現實。如何有效化解和防范這兩大風險,是海關工作的長期任務和永恒主題。因此,海關系統實行法德同構更加必要和迫切,其具體運用和實踐就體現為“依法治關”與“以德治關”的治關理念。具體而言,“以德治關”就是要樹立“為國家把關、為祖國爭光、對人民負責”的海關意識,培養“公正廉潔、文明把關”的海關職業道德,從而建立一支“愛崗敬業、公正執法、高效服務、文明廉潔”的嚴守海關職業紀律的隊伍,自覺抵制行政執法中的權錢交易、貪污腐化等丑惡行為。海關人員的思想道德水平對依法行政具有直接的影響。

以人為本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推進“以德治關”的重要方式。中國海關堅持“以德治關”,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注重挖掘人的潛能,充分調動人的工作積極性。紅其拉甫海關認真履行為國把關的神圣職責,認真落實各項廉政措施,至今未發生一起違反廉政規定的事例,實現了“一個不少、一個不倒”的廉政建設目標,在長期工作實踐中逐漸形成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精神,2005年6月被國務院授予“艱苦奮斗模范海關”榮譽稱號。

三、2007年升華為“科學治關”的治關理念

在中共十七大提出的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海關總署積極踐行和詮釋著海關系統的科學發展觀。

前任署長牟新生在2007年全國海關關長會議上發表講話《以科學治關理念統領海關工作全面建設和諧海關》,明確了科學治關理念與建設和諧海關的豐富內涵和重要意義。牟新生指出: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按照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認真落實總理關于“海關對內要為人民服務,對外要展示國家形象”的重要指示,全面貫徹“依法行政,為國把關,服務經濟、促進發展”海關16字方針和“政治堅強、業務過硬、值得信賴”隊伍建設12字要求,以科學治關理念統領海關工作全局,全面促進和諧海關建設。建設和諧海關,不僅要創建融洽友好的內部環境和合作發展的外部環境,同時要充分發揮把關服務職能作用,切實加強服務型海關、責任型海關和法治型海關建設??茖W治關,全面促進和諧海關建設已成為我國海關系統進一步深化改革和科學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盛光祖署長在2008年全國海關工作會議上的發表講話《認清形勢嚴格要求建設讓中央放心、讓人民滿意的海關》。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認真學習領會新一屆政府提出的任務要求,深入研究新形勢下海關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大力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提高把關服務能力,建設讓黨中央國務院放心、讓全國人民滿意的海關。盛署長的講話全面貫徹了黨的十七大精神和新一屆政府的工作部署,提出重點把握4個方面:發揮海關在宏觀調控中的作用,使海關管理成為宏觀調控的有力手段之一;認真落實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加大區域發展支持力度;大力推動貿易便利化,增強企業國際競爭力;實施有效監督管理,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同時,他指出了海關工作面臨的風險和海關管理的不適應情況,強調按照從嚴治政的要求,加強基礎建設,加大管理力度,強化監督制約,營造良好氛圍,搞好班子建設,努力建設讓中央放心、讓人民滿意的海關。

署長會議精神繼承了近30年海關改革的成果,并把“從嚴治關”、“依法治關”、“以德治關”的理念升華為科學的治關理念。海關總署為落實科學的治關理念,1998年作出了《關于建立現代海關制度的決定》,勾勒出現代海關制度的基本框架,提出了建立現代海關制度兩步走發展戰略:用5年時間在全國海關初步建立起現代海關制度的基本框架,然后再用5年左右的時間,到2010年前建成比較完善的現代海關制度。

1998—2002年,全國海關認真貫徹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確立并堅持“依法行政,為國把關,服務經濟,促進發展”海關工作方針;以通關作業改革為中心環節和突破口,大力推進海關信息化建設,全面改革海關業務制度,基本實現中國海關通關管理的“四肢協調”;堅持從嚴治關,加強海關隊伍正規化建設。第一步發展戰略的主要目標基本實現,現代海關制度初具規模。

2003年初,根據海關工作面臨的新形勢和新要求,海關總署黨組提出全面建設現代化海關、實現建立現代海關制度的第二步發展戰略目標。2004年4月中國海關正式啟動實施《2004—2010現代海關制度第二步發展戰略規劃》,以建立健全風險管理機制為中心環節,努力建設“耳聰目明”的智能型海關,各項改革和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果。2006年,為深入貫徹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重大戰略思想,全面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海關總署制定了《海關貫徹國家“十一五”規劃實施綱要》,并對《2004—2010現代海關制度第二步發展戰略規劃》進行修訂。

全面建設現代化海關,實現現代海關制度第二步發展戰略目標,必須始終遵循六大基本原則:科學治關、依法行政、守法便利、綜合治理、以人為本、整合創新。必須明確海關戰略目標:在初步實現現代海關制度第一步發展戰略目標的基礎上,以建立健全風險管理機制為中心環節,全面、協調地推進海關各項改革與建設,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相適應、與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配套、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嚴密監管與高效運作相結合的現代海關制度。努力建設科學、文明、高效、廉潔、和諧的智能型海關,為促進我國對外經濟貿易發展,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更大的貢獻。

我國海關不斷探索科學的治關理念,創造了海關事業30年的新輝煌。一是海關稅收連年大幅增長,為國家稅收和財政穩定增長作出了重要貢獻。二是進出境監管成效顯著,有力推動了外貿大發展和對外交往。三是依法打擊和制止各類走私違法行為,有效維護了進出口秩序和社會穩定。四是保稅加工和保稅物流監管制度不斷完善,成為我國開放型經濟發展新的動力。五是海關統計監測預警作用日益突出,為國家宏觀調控和海關管理提供了可靠依據。六是支持區域發展取得積極成果,服務經濟社會全局的能力不斷提高。七是現代海關制度第二步發展戰略全面推進,“耳聰目明”智能型海關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海關法制建設全面加強,依法行政水平進一步提高。八是海關國際合作與交流日趨活躍,服務國家外交、外經貿大局的作用進一步發揮,國家口岸管理工作進一步加強。九是“電子海關”、“電子口岸”、“電子總署”建設穩步實施,海關科技應用水平不斷提高。十是準軍事化海關紀律部隊建設卓有成效,海關隊伍形象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盡管海關面臨著不斷變化的國際和國內形勢,面臨著很多新問題、新挑戰,但是只要我們堅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科學的治關理念,一定能不斷提高海關行政執法的執行力和有效性,充分發揮海關在國家宏觀調控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Z].

[2]牟新生:以科學治關理念統領海關工作全面建設和諧海關[Z].2007.

[3]盛光祖:認清形勢嚴格要求建設讓中央放心、讓人民滿意的海關[Z].2008.

[4]深圳海關關長鄒志武:順應改革開放趨勢服務深圳經濟發展[N].深圳特區報,2008-06-30.

[5]海關總署:現代海關制度第二步發展戰略規劃(2006年修訂)[Z].2006.

[6]李九領:探究“以科學治關理念統領海關工作全局,全面促進和諧海關建設”的理論依據[J].全國商情,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