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成績穩步提升論文
時間:2022-04-06 10:15:00
導語:體育成績穩步提升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幾年體育高考的影響力逐步提升,體育高考使得越來越多的學生更加順利地邁向高一級學府,同時教練員在訓練中所運用的各種方法越來越科學化、精細化,技術的不斷提升就使得教練員和隊員之間的關系變得十分重要,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練員和隊員之間融洽的關系會大大提高技術在實踐過程中的作用。文章結合實踐經驗,運用文獻法、實踐總結法、邏輯分析法進行了分析和總結。
關鍵詞:體育高考;教練員;隊員;體育成績提升
在體育高考訓練中,教練員與隊員無疑是不可或缺的兩個重要的個體。他們之間的溝通是訓練管理活動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作為一名優秀的教練員,應當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能、先進的技技術理念和科學的訓練管理手段。但在現實中經常發現,具備上述條件的教練員卻不一定能帶出一支優秀的隊伍。原因之一就在于教練員與隊員之間關系、理念脫節,矛盾復雜、步調不一。而教練員的訓練、指揮、心理調節和隊員的運動能力、運動表現等方面的因素是提高運動成績的重要條件,在實踐中,這些條件能否順利運用與教練員和隊員之間的關系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教練員的信任、友好和反饋,在很大程度上會激勵隊員在體育高考測試中更好地發揮出自己的最佳成績。例如,隊員劉翔與教練員孫海平之間建立的師徒關系,訓練和生活都和諧融洽,為劉翔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教練員與隊員之間不和諧的關系,并伴隨著沖突的形式。隊員與教練員的關系緊張會導致隊員缺乏自信心、過度壓力等許多不利因素的產生。在實踐過程中,教練員應該注意以下方面:
一、隊員需要與教練員在情感上的交流,渴望溝通式的領導行為
通常,“德行式”和“仁慈式”的領導方式會給隊員帶來“親密感”、“互補感”,而“權威式”的領導并不會對和諧的教練員和隊員的關系產生影響。隊員是完整的個體,其思想雖然不成熟,但原始、純潔、善良、可塑。他們渴望得到如大人一樣的待遇。教練員在隊員心目中是最值得信賴的,但往往因為教練員自己的中心意識導致與隊員之間無形墻的產生。要想深入了解隊員,就要耐心關懷隊員,平易近人,與他們做朋友,用平等的眼光看待他們。教練員與隊員談話,如果居高臨下,態度冰冷,批評直接,則會導致隊員產生厭惡情緒,因害怕你而遠離你。所以,要放下架子,蹲下身子用愛心感化他們,尊重每個隊員的人格,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
2006年是筆者第一年帶高考隊訓練,由于缺乏經驗,在實踐中只能一邊摸索一邊成長。剛剛接觸隊員時就以一副“權威式”的領導作風去處理與學生的關系,根本不了解學生的生活。有一個隊員叫沈勤,在剛剛參加訓練時經常遲到,筆者對其進行了訓斥,從那以后她不再遲到,但是與教練之間的關系十分尷尬,自此她的體育成績一落千丈,在當月的體育測試中遠遠地落在后面。事后筆者認識到了對此事處理的不妥,不斷地和該生接觸,她也逐漸地將筆者視為知心朋友,此后其訓練熱情高漲,在期末的體育測試中名次提高了十名。可見相互尊重、和諧的氛圍有利于開展訓練工作,有利于隊員成績增長。
一味地表揚,事事得賞,這不僅毫無意義,而且會變成“無聊”的代名詞。過重地批評,往往可能毀滅隊員的興趣,使他們變得自暴自棄,陷入自卑和孤獨之中。因此批評要遵循三個原則,即不傷害隊員的心理和身體;言行避免粗暴;就事論事,不以隊員為發泄對象。而教練員表現出的自主支持行為、投入程度、規范性,都會強化隊員的自主性、能力和關聯感,從而激發隊員的內部動機和自我決定的動機。教練員通過行為直接影響隊員的基本心理要素,達到激勵隊員的目的,以促進和諧關系的建立。
二、教練員應充分掌握隊員的多方面動機來激發其潛能
在實際的訓練中,動機的分類可以分為以下幾種:目的動機狀態,組成“有目的-無目的”;接納動機狀態,組成“服從的-叛逆的”;控制動機狀態,“征服的-同情的”;聚焦動機狀態,組成“自我中心的-他人中心的”。在實際中,盡管這些動機狀態并不十分明顯地同時存在,但在任何時候總有一個動機狀態與其他弱現的狀態組合(如無目的-叛逆-自我中心-征服的組合;他人中心的-同情的組合)。
實際上,當教練員用適當的手段使隊員意識到自己的確掌握了運動技能時,動機應該表現為最佳狀態。此時,隊員對訓練更加投入,堅持更長久,運動表現更好,滿意度和愉悅感明顯增加。同時,隊員對自己和有關的任務都會產生更肯定的情緒體驗。
在2008年的體育高考隊中有一個名叫程駿駿的隊員,身材矮小,身體素質各方面并不優秀,但在訓練中很刻苦,剛剛入隊時的成績是隊里最差的,組里的其他體育老師都想要放棄時,他刻苦和執著的精神打動了筆者。在訓練過程中筆者運用適當的語言鼓勵他,在實踐中總結了一套更加適用于他本人的訓練方法,并且把他的這種精神傳遞給了隊里的其他隊員。入隊時他的跳遠成績很糟糕,甚至個別女生都能超過他。為了快速提高其成績,筆者找到了針對性很強的方法,并發明了以他名字命名的“駿駿式收腹跳”,效果十分顯著,使其信心倍增,同時也帶動了他的其他項目成績。百米起跑速度剛入隊時他時最慢的,但在后期的訓練中,他的前十米在訓練隊里無人能敵。他的具體成績變化如表1:
訓練動機是對訓練起推動作用的心理因素,是訓練積極性的核心。所以教練員應根據隊員的不同特點,首先要注重培養積極的訓練動機。通常一般有以下三種訓練動機:
第一種,酷愛體育型(高水平隊員)。這類隊員,教練員要細心培養該類隊員明確高考目的、任務及社會意義,注意啟發隊員積極思維,全身心投入訓練。
第二種,從眾心理型(文、理轉體隊員)。這類隊員一般是由于受父母、同學影響才決定報考體育,對考試的目的不很明確,可塑性大,在訓練中往往表現得意志薄弱,遇到困難易打退堂鼓。所以教練員應對該類隊員進行大膽鼓勵,有針對性地制定出每位隊員的奮斗目標,讓隊員意識到經過努力實現目標是有希望的。
第三種,找出路型。這類隊員認為考體育是一條捷徑。教練員要使該類隊員明確,體育專業對隊員的文化知識、身體素質、專項技術都有較高的要求,一旦選擇了它,就要刻苦學習,艱苦訓練,不可存有任何僥幸心理。
通過不斷的、有的放矢的教育、訓練,良好的動機就會逐步形成。同時教練員還應和隊員一起反復探討分析近幾年體育高考的動向、特點、總結歷年體育高考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使隊員明確認識到,隨著高考的日趨逼近,自身的體育專業、文化課等需要解決的問題還很多,不可有半點懈怠和馬虎,既有壓力又有動力,增強訓練的緊迫感。
三、教練員與隊員之間的教與學關系在實踐中的運用
教練員通過講解技術理論,使隊員對訓練的目的、任務、方法有明確的認識,產生訓練的自覺性,進而自覺地接受教練員的科學訓練程序和合理要求,使意識和表象更有效地統一起來。實踐中要根據不同訓練階段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認知訓練。針對一般隊員興趣性強、注意力差的特點,誘導其對訓練產生興趣和建立正確的動機。針對中等水平隊員上進心強、意志力差的特點,鼓勵其不怕困難,努力提高技術的信心。針對優秀隊員進取心強,自制力強的特點,啟發其不斷努力攀登技術高峰的信念,具體操作如下:
(一)念動訓練
教練要求隊員通過自我默念,有意識地想象某一技術動作,使頭腦中出現該動作的表象,并認真實踐這一動作。筆者在進行百米、鉛球、跳遠三項訓練過程中充分利用了多媒體,再讓學生結合教練的細致講解,明確正確的動作要領;在訓練過程中,筆者把每個隊員的技術動作都用DV錄制下來,在隊員們都掌握了正確動作后再對比自己的動作,使隊員們“一目了然”。2007屆的隊員們在看完正確的錄像后,再對比自己的錄像進行對比時,都不約而同地發出了恍然大悟的感嘆。在此后的訓練過程中,總是聽到隊員們說:“不要著急,讓我再想想動作!”“我記得動作是這樣的!”可見,隊員們已逐漸掌握了正確的動作。
在實踐中要注意不同訓練階段的神經機制特點。如低水平隊員興奮過程易擴散,內抑制差,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定;中等水平隊員興奮抑制強,內抑制強,表現為注意力相對集中,情緒相對穩定;高水平隊員興奮過程中,內抑制強,情緒穩定。所以在實際的訓練過程中調節控制隊員良好的情緒狀態,有助于提高念動訓練的實際成效。
(二)意志訓練
首先教練員通過啟發和講解,使他們明確各項訓練的目的,使之提高完成訓練任務的自覺性,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激勵其以頑強的精神克服困難,以果敢精神解決問題,以超人的自制力控制情緒。
在一次“變速跑”訓練過程中,隊員們在進行準備活動時候就自主制定了堅持到底的訓練計劃:每人領跑一圈,后面的人跟上前一個人,如果背后的人超出了前一個就要再加一圈。這次訓練非常有效,訓練結果比原計劃提前20分鐘完成,有效地提高了訓練質量,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當然,有些個體對能力的認知很低,則有意展示能力的期望就相對低,不利于成就的行為就會明顯。對于隊員來說,失敗或自我價值保護會驅使運動目標指向不適合成就的行為。特別是個體處在較低認知能力的狀態時,明顯表現為動機減少,運動成績不佳,而且體育活動參與的滿意感和愉悅感也會降低。無論是訓練的參與性,還是堅持性都會下降。因此,對于教練員來說,僅僅強調“任務朝向的目標”或“自我朝向的目標”是不夠的,還應該考慮認知的成分。
四、結論
實際上,教練的主要職責不是去教受訓人應該怎樣做,而是去提醒和督促隊員去做他們本來已經知道的應該做的事情,并形成習慣,這正是教練方法的一個重要特色。
根據近幾年的教育教學實踐和研究,本文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以供參考:第一,教練員要加強自身性格塑造、品德修養和意志品質培養。第二,教練員要提高人際關系思想水平、改善人際關系,把握好與運動員的交往頻率。第三,教練員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改善管理方法。第四,教練員要不斷加強自身責任感,始終堅持公平原則和民主原則。當教練員運用好教練員與隊員之間的關系這項基本技能時,體育高考質量的提升必然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宋雅君,強武.激勵教練員的新思路[J].中國體育教練員,2002(3).
2、劉同為,夏俊彪.試論加強我國教練員的素質建設[J].中國體育教練員,2001(4).
3、李正權.談少兒足球訓練中教練員與隊員的交流[J].淮陰師范學院教育科學論壇,2008(1).
- 上一篇:博士研究生學位授予規定論文
- 下一篇:實踐教學體系建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