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場標準化作業安全管理研究
時間:2022-08-27 10:30:37
導語:梁場標準化作業安全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通過對制梁場標準化作業的安全管理的分析,闡述了標準化工廠作業安全管理理念,給現代建筑施工單位安全管理指出了一條發展方向。
關鍵詞:工廠化;自動化;安全管理
1引言
安全管理標準化、規范化是建筑施工企業發展的方向,基于提高施工本質安全的工廠化作業是制梁場,鋼筋加工廠相對固定場所的發展方向,筆者總結了制梁場工廠化作業安全管理方法,給未來施工安全管理提供一些依據。
2本質安全論
從事故發生的原理來看,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作業環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失是事故發生的綜合原因。從控制物的不安全狀態出發,控制物的自身安全,即本質安全論,它是是現代企業安全管理的基準點,應用軌跡交叉論的理念,通過科技與工藝進步,提高物的本質安全可以避免與人的心理因素、生理缺點引起的能量流相交產生事故。施工技術是指導施工生產管理的根本,施工技術安全方案是施工生產管理的依據,科學的技術方案、合理的施工組織、規范的現場管理、正確的執行和操作才是確保施工安全的根本。積極探索總結科學切合實際的安全管理方法,依靠先進的科技手段作后盾,構建一整套安全的生產工藝,從本質上消除安全隱患。以機械化代替人工化,以標準化代替人為化,是安全管理必然的趨勢。
3原有梁場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模式與特點
制梁場規劃面積大,臨時工程多,各種專業干擾大,因此安全管理難度大,施工現場安全隱患多,現場存在的主要安全隱患有:設備設施、機器設計不合理,結構不合理;不合規格的防護,防護裝置的高度和強度不合適;無防護、無保險報警裝置,設備設施、工具、器件缺陷;設備布局不合理,整理工作未做好;工藝過程潛在缺陷,危險有害因素,工藝系統功能失效;施工現場環境不良,照明不充足,通風不通暢,工作通道狹窄,有油污易滑倒;個體安全防護用具缺陷,存放條件不合理。針對這些現場情況,制梁廠利用梁場相對固定的作業特點。采用機械化程度高的工廠化作業,標82準化管理,將對梁場安全管理是一種極大的提升。
4制梁場工廠化作業安全管理
(1)合理規劃是標準化管理的基礎制梁場根據所承建的制梁工程量、工期、周邊配套設施,合理規劃整個制梁場布局,使拌和站、制梁區、存梁區、移梁區呈流水線式布置,合理的布局是標準化生產的前提,也是提升生產效率的保障,更是安全生產的基礎。從鋼筋綁扎、模板制安、混凝土的生產、混凝土布料、澆筑、梁體養護、預應力張拉、孔道壓漿、移梁到最終的架梁,精心規劃一條生產線上各工序,根據制梁場現場施工的各種隱患,精心布置各種機械,各種防護、各種工藝設施、作業空間、個人防護,使梁場施工渾然一體。(2)機械自動化安全管理提高施工自動化程度,其本質上是提高了施工的本質安全,從源頭上控制了安全事故的發生,如采用自動化程度較高的混凝土布料機,通過提高機械化程度來提高施工安全性;同時設置機械設備各種保險裝置與安全限位裝置,如提梁龍門吊設置固定軌道,同時設置各種安全限位保險裝置確保安全;采用低噪音,低振動型機械,通過提高機電設備安全性,來避免因人的疏忽而造成安全事故,如采用自動噴淋養護系統,根據混凝土強度的成長特性,利用數控技術,設置既定程序,控制噴淋設備沿著軌道適時噴淋養護。同時加大安全管理系統集成化建設,如混凝土生產、運輸、布料一體化,使安全生產一體化、自動化成為的制梁場主流管理模式。(3)標準化流程管理場地布置標準化,安全用電標準化,防護標準化,自動噴淋養護標準化,混凝土澆筑標準化,機械作業標準化,通過“標準化、規范化”來強化管理、規范施作,以此規避和防止安全質量事故的發生。從場建分區、圖牌宣傳、鋼筋綁扎、模板制安、孔道定位、混凝土澆筑、到混凝土養護、模板拆除、預應力張拉、孔道壓漿再到移梁、架梁各項工序均采用標準化作業。通過標準化建設將大量重復性工作用最佳的處理方案確定來成為“通例”。它為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提供標準模式進行具體操作,在該模式下實施的操作,能有效的提高安全管理的工效,并形成完善的體系使整個施工過程得到全面的貫徹,能有效推動安全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的建設,從而提高人、機、環境系統的本質安全化水平。(4)機電規范化管理針對原有用電施工的通病,現場采用標準化設置,用電線路強制采用TN-S“三相五線制”系統供電,所有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底座、傳動裝置、金屬電線管、配電盤的金屬構架、遮欄、電纜鋁包線保護接地裝置或保護接零裝置,必須漏電保護裝置,形成完整的保護系統。配電系統設置“三級配電,兩級保護”。改變原有線路設置凌亂,動力供電線路隨意布置或纏繞,隨地敷設和擺放,架高高度、檔距不符合要求的現狀,將供電線路隨機械設備的縱梁同機固定布設,改點接觸的移動式接線為滑動式線接觸降低了用電安全風險,增加定位插座,減少電線拖拉造成的風險。嚴格執行“一機一閘一漏一箱一保護”的用電制度,配電箱標明其名稱、用途和分路標記。對機械設備實行準入制度,定期對機械設備維修保養,確保機械設備安全運行。對設備設施設計與安裝使用改造進行風險評估和試運行確認,鎖閉危險能量,合理設置警示標志與警示信號裝置;改造設備設施與工器具的安全性能,防止故障或失誤的傳遞,同時配備與之相應的、合格的、合適的操作人員個體防護裝備,加強個體防護裝備與應急裝備的使用訓練。提高和持續改進機械設備等物的安全狀態,從而提高施工本質安全才是制梁場降低事故發生率的根本之道。(5)安全信息化管理安全工作重在預防,雖然通過一系列的技術、安全管理措施,消除了大部分安全隱患,改善施工作業條件和惡劣環境影響。但施工作業的環境影響很難完全消除,制梁場作業相對固定,因此借助監控攝像頭與信息化平臺聯動,適時監控場內所有施工作業,經信息化平臺的處理,根據預警等級,發出預警信息,指出注意事項,規避安全風險。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借助BIM技術可在建筑模型中自動識別施工過程中所存在的危險源,實現施工過程和環境因素的實時動態監控,實現分級預警安全風險,穩步構建安全風險自動防范體系,會使制梁場的安全信息化管理更上一層樓。(6)動態管理和持續改進安全生產標準化是加強施工安全的重要保障,是一項長期、持續的系統工程,安全標準化管理在執行過程中,要不斷地進行自查自糾,定期進行考評和完善,是一個從“策劃—實施—檢查—改進”的動態循環過程,執行之后要不斷進行分析和總結,并持之以恒的加以堅持和落實,一定能保證施工安全生產。
5結語
工廠化的安全管理體系是一個非常大的系統集成工程,借助于現代“大數據”科技手段將安全管理的各種手段集成,使安全生產成為一體化、集成化的整體。將安全管理集成于項目管理甚至于企業管理一定是未來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管理的主流模式。
參考文獻:
[1]《建筑安全》,2016年11期,淺談兩河口水電站工程施工用電安全管理
[2]《建筑安全》,2016年11期,建設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與控制研究
作者:宋宇峰 唐征武 單位:中鐵十二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上一篇:醫院放射防護安全管理體會
- 下一篇:民辦獨立學院檔案信息化建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