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藥品用藥安全管理策略
時間:2022-09-28 10:16:21
導語:高危藥品用藥安全管理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分析普外科高危藥品的用藥安全管理策略。方法:研究時間為2017年1月~2019年2月,于2018年2月起實施用藥安全管理,2017年1月~2018年1月為實施前,2018年2月~2019年2月為實施后。比較實施前后普外科醫護人員的高危藥品相關知識掌握情況,分析實施前后患者的高危藥品用藥不良事件發生情況。結果:實施后醫護人員的高危藥品相關知識掌握評分,顯著高于實施前(P<0.05)。實施后患者的用藥不良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實施前(P<0.05)。結論:于普外科中開展高危藥品的用藥安全管理策略,可以促進藥品管理質量的提升,對患者用藥安全有保障。
關鍵詞:普外科;高危藥品;安全管理
普外科為外科系統當中最大的專科,該科室中所收治患者的疾病種類繁雜,因此科室內使用藥物的種類亦有多樣化的特征,且科室中多數藥物屬于高危藥品。高危藥品即為藥物使用不得當即可威脅患者生命安全或者對患者機體產生嚴重傷害的藥物,且美國醫療安全協會已經將高危藥品目錄公布,以利于臨床高危藥品的使用和管理。近幾年來,高危藥品的種類伴隨著醫療水平的提升及醫學的發展而進一步增加,且藥物的使用范圍逐漸加大,一定程度上提升用藥差錯和不良反應的發生率[1]。因高危藥品使用的管理方面常較普通藥品嚴格,因此該類藥物的用藥差錯事件的發生率相較于普通藥物較低,但是高危藥品一旦有用藥差錯事件發生,則可導致嚴重的不良后果,甚至可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構成威脅,對此研究普外科高危藥品的用藥安全管理策略。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研究時間為2017年1月~2019年2月,于2018年2月起實施用藥安全管理,2017年1月~2018年1月為實施前,2018年2月~2019年2月為實施后。實施前的醫護人員中,護理人員21名,醫生9名;男5名,女25名。實施后的醫護人員中,護理人員20名,醫生10名;男6名,女24名。實施前后醫護人員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實施前后各隨機選擇患者100例。1.2方法。(1)組建普外科高危藥品用藥安全管理小組,由科室中工作時間在3年及以上的護理人員3名和醫生1名構成,要求組員具備一定管理能力與責任心、耐心。小組成員主要負責對實施前的2017年1月~2018年1月醫院普外科高危藥品的使用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與匯總,主要分析普外科醫護人員的高危藥品知曉情況、藥物使用后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同醫院藥劑科展開密切的溝通與交流,搜集高危藥品相關消息。對普外科中高危藥品的有效期限、存放與保管情況及數量等定期展開檢查。(2)小組成員根據美國醫療安全協會公布的高危藥品表,同醫院具體情況相結合,將普外科高危藥品應用管理手冊制定好。主要包含注射用化療藥物、腎上腺素受體激動藥物、阿片類麻醉劑及抗血栓藥物等。根據科室中上述各類藥物的使用頻次,在管理手冊的目錄當中將頁碼標明。管理小組成員實施日常管理工作過程中,應當收集高危藥品的使用說明書,并且對高危藥品的安全應用事項展開分類整理,將其加入至普外科高危藥品應用手冊當中。(3)普外科高危藥品的存放位置,應當結合醫院和科室的實際情況決定,同時需要在護理部的指導之下,對高危藥品的存放位置加以規范。在科室中單獨設置高危藥品的存放區,同時在該區域當中張貼醒目的警示標識。藥品存放時應當注意對相似性藥品與相鄰性藥品進行準確區分。針對部分對存放條件有特殊要求的藥品,應當結合藥物的具體特征給予妥善的保存。高危藥品應當嚴格遵照相關規定,根據科室當中以及醫院當中的相關規定設置基數,并且完善記錄工作,醫護人員在交接班時應當詳實填寫與記錄高危藥品的數量,管理小組仔細核對該數量。除此之外,管理小組應當定期或者不定期抽查,以確保掌握普外科高危藥品存放情況、警示標識張貼情況及基數情況等,及時處罰不遵守規范使用高危藥品的醫護人員。(4)定期組織普外科醫護人員針對藥理學知識展開培訓,通過組織醫護人員學習高危藥品使用手冊,學習高危藥品安全用藥知識等,以進一步提升護理人員高危藥品安全使用的意識。護理人員應嚴格遵照說明書與醫囑選擇溶媒、輸液器和加藥器等,以保證藥物使用劑量的準確性。為患者使用高危藥品以后,醫護人員應當對其是否有藥物反應出現進行密切觀察,加強巡視的力度,及時評估患者的身體狀況,針對有嚴重不良反應出現的患者,應當及時停止用藥,并且遵照醫囑給予相應的處理。1.3觀察指標。觀察并統計實施前后醫護人員的高危藥品相關知識掌握情況,分析實施前后普外科患者的高危藥品用藥不良事件發生情況。高危藥品相關知識掌握情況主要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評估,由醫護人員填寫,滿分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其效果越佳。1.4統計學方法選擇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卡方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實施前后醫護人員的高危藥品相關知識掌握評分比較。結果顯示,實施后醫護人員的高危藥品相關知識掌握評分,顯著高于實施前(P<0.05)。見表1。2.2實施前后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結果顯示,實施后患者的高危藥品用藥不良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實施前(P<0.05)。見表2。
3討論
普外科當中的患者多、疾病種類多、手術多、護理人員工作瑣碎且繁多,一定程度上提升科室高危藥品管理工作的難度[2]。高危藥品若未得當使用,可極大程度上對患者的身體健康甚至生命安全構成威脅。高危藥品的用藥安全管理可以提升普外科醫護人員對高危藥品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進而提升藥物使用的規范性、合理性及安全準確性等,對科室醫療質量的提升有利[3]。通過組建專項管理小組,通過組織醫護人員參加專項培訓,提升其風險意識,且可以夯實醫護人員高危藥品相關知識的認識基礎[4,5]。
本次研究中,實施后醫護人員高危藥品相關知識掌握評分顯著高于實施前,實施后患者的不良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實施前。分析其原因,由于高危藥品的用藥安全管理可以保證醫護人員為患者使用高危藥品時,可以通過針對性的觀察與詢問,及時將問題找出,同時可以明確患者是否有不良反應存在。此外該項管理措施有利于提升醫護人員對高危藥品風險環節及預防方法的認識,有利于將其用藥時的警惕性提升,進而降低藥物使用風險,提升醫療安全水平。綜上所述,普外科高危藥品的用藥安全管理有較高的實施價值,其可促進病區藥品管理質量的提升,且有利于保障藥物使用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韓成林,孫麗,王慶華,等.PDCA循環方法在醫院高危藥品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藥房,2016,27(7):929-931.
[2]李玉珍,劉庭芳.基于追蹤方法學的高危藥品管理評審評價體系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藥房,2017,28(4):521-526.
[3]王薇,劉素蘭.高危藥品警示標識管理用于醫院藥品管理的實踐效果[J].中國醫藥導刊,2017,19(1):105-106.
[4]林海霞.PDCA循環法在基層醫療機構病區藥品管理的應用[J].醫藥導報,2017,36(13):154-155.
[5]李建芬.內科病房備用高危藥品存在的安全隱患與護理管理對策[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23(1):165-167.
作者:劉敏霞 單位:浙江省諸暨市人民醫院
- 上一篇:淺談藥物在婦產科的安全管理
- 下一篇:糖尿病患者用藥安全管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