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礦山企業安全生產的升級
時間:2022-10-17 03:20:22
導語:淺析礦山企業安全生產的升級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金川“五階段”安全文化管控模式———“金川模式”已通過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組織的專家鑒定,結論為“國內首創,國際領先”,并建議在全國推廣實施。近幾年來公司以《實施文化引領,走安全發展、科學發展之路》為指導,按照“物本靠科技、人本靠文化”這一理念,著力抓好“金川模式”與各職能部門專業化管理的深度融合與落地工作,推動公司安全生產標準化管控水平梯進升級。金川四層次安全文化建設4個“五階段”主要是指安全理念文化建設五階段、安全制度文化建設五階段、安全物質文化建設五階段和安全行為文化建設五階段。在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升級與深化過程中,對其4個“五階段”的創建內涵進行深刻領悟和準確把握。(1)安全理念+文化≠安全理念文化。安全理念文化并不是安全理念與文化的簡單疊加,而是按照從“理念歸納提煉—宣貫固化于制—入腦入心—理念”文化這一路徑形成的。因此,近幾年來,公司首先按照安全理念文化固化程式和五階段建設思路,研究建立了一套先進的、科學的“十二大”安全文化理念體系;其次研究建立了先進安全理念宣貫體系,通過宣貫,深刻領悟、準確把握了其實質與內涵;三是按照一種理念引領,一套模式做事,步調一致實現理念文化落地。(2)安全制度+文化≠安全制度文化。按照安全制度文化的形成路徑(從制度—制度化即到位—制度文化即養成習慣),遵照安全制度文化八大特征(科學性與先進性、語言性與配套性、可操作性與實用性、量化性與簡單性),依據安全制度文化“六步法”建設原理(從復雜—簡單—量化—流程化—框架化—模式化),研究建立一套科學、簡捷、管用的具有八大文化特征的制度文化體系,實現安全管理由人治到法治再到文治的轉變。(3)行為+文化≠安全行為文化。按照安全行為文化“五階段”建設原理,在理念文化的引領下,在制度文化的規范下,沿著從“粗放管控—強制被動—依賴引領—自我管控—行為養成”的發展軌跡,從組織、群體、員工個體3個層面,建立完善一套管用有效的行為工作模式,如“四安全研究”、“崗前五項準入”、“行為引領與糾偏”、“崗前思考5分鐘”、“標桿引領+短板升級”等一套行為工作模式,打通行為文化落地與傳承的路徑。(4)文化≠安全物質文化。按照“物質文化五階段”建設路徑,以物質文化“八大管控要素”為重點,著力抓好物質文化五階段落地工作,要在鞏固二、三階段建設成果的基礎上,認真抓好四、五階段建設工作,全面提升設備設施、工藝系統、作業環境本質安全化,降低安全風險,彌補管理缺失和操作疏漏。
五大專業化安全管控“五階段”是“金川模式”落地的一大配套模塊,為企業安全文化落地與傳承提供了一套行為工作模式和一套方法引領體系。要把五大專業化“五階段”分解到各職能部門負責建設,切實抓好其與各職能部門專業化管理的深度融合與落地工作,不斷提升專業化安全管控水平。(1)把“工程項目安全管控五階段”建設工作劃歸其主管部門負責創建,發揮主管部門的優勢,按照項目“五階段”建設思想,強化項目的合規性合法化施工,從源頭上控制安全風險,切實落實設備設施、工藝系統、作業環境本質化設計的意圖,為項目投入生產運行提供一套固有本質安全化的設備設施、工藝系統和作業環境。(2)把“生產組織安全管控五階段”劃歸生產主管部門負責建設,按照生產組織安全管控“五階段”建設支撐原理、理論模型和建設程序,遵從合規性、合法化、精細化、集約化、本質化、匹配化、模式化、常態化建設流程,重點從生產計劃編制、工藝系統設計能力、設備設施運行狀態、人力資源配置和上下工序的銜接等方面建設,有效規避因重生產輕安全,重系統運行輕系統檢修以及因生產組織剛性不強,計劃性不強和超能力、超強度組織生產或拼設備、拼人力、拼生產線而帶來的安全風險,實現合規性、合法化組織生產。(3)把設備設施、工藝技術和員工塑培安全管控3個“五階段”分別交由設備設施、工藝技術和人力資源的主管部門來負責建設。要在鞏固完善二、三階段建設成果的基礎上,重點抓好設備設施、工藝系統、作業環境和員工塑培四、五階段建設工作,使其始終處于安全本質化、科學匹配化狀態。
根據海因里希事故鏈被切斷可以防止事故發生的原則,對存在致命性風險的工藝或裝置實施關鍵變量“安全三區”在線監控;對存在高安全風險或災難性風險的區域實施“紅區”管控和條件準入;對存在致命性、傷害性的作業,研究分析構成致命或傷害的充分必要條件,制定“保命條款”和“零傷害條款”,并高壓執行,降低傷害程度,提升安全績效,實現零傷害。(1)對有可能造成致命性風險和災難性風險的工藝系統或裝置,如冶金工藝爐窯、危化工藝裝置、制氧工藝裝置、鍋爐壓力容器、礦山提升與充填工藝等影響或威脅安全生產的關鍵變量參數,按照安全區、警戒區和危險區實施“安全三區”在線監控;對高危崗位的作業區域,按照絕對危險區、相對危險區和安全區實施紅黃綠“安全三區”管控,確保其始終處于可控、受控狀態。(2)針對有高安全風險或有災難性風險的區域,如羰化冶金生產區、熔體排放區、有毒有害氣體易泄漏區、氯堿電解區、回采作業區、巷道安全間距不足區以及炸藥庫、油庫、氯氣庫、氧氣站等,實施“紅區”管控、危險告知和條件準入。(3)針對存在致命性傷害的作業,如起重作業、皮帶清掃作業、受限空間作業、高處作業、停送電作業、動火作業、礦山井下采掘作業、溜礦井堵塞處理作業、出礦運輸作業等,研究編制科學、簡潔、便于記憶的有效“保命條款”,作為高壓條款,下發執行。(4)在“保命條款”架構體系建設的基礎上,按照“80/20”原則,結合以往事故教訓,研究確定出雖然沒有致命性傷害,但會有傷害危險的工藝環節或作業,研究制定“零傷害條款”,將其與“保命條款”一并作為高壓條款,下發執行。
人—機—環匹配化安全管控“五階段”建設主要是以人、機、環為研究對象,以科學匹配化為目標,對人—機、機—環、人—環三大子系統匹配化建設模塊進行研究建立,并通過模塊認真分析其三大子系統的不匹配情況,進行匹配化建設,使人、機、環達到科學最佳匹配狀態。它是強調在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過程中,把人、機、環三方面放在同等重要位置,按照一個管控高度,強化人、機、環系統的高度匹配、協調統一,通過“三堅持三強化”,營造良好的安全文化環境,提高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質量。(1)堅持人、機、環科學匹配化原則,強化本質安全型員工建設。以理念引領系統和行為養成系統為前提,著力塑造想安全、懂安全、會安全、能安全的本質安全型員工。一是把公司已經建立完善的十二大安全理念和各單位安全理念體系作為各層級員工安全生產的基本信念和指導思想,用愿景和理念的感召力激發員工安全意識的樹立和良好安全行為的養成;二是按照理念引領、塑培提升、崗前準入、過程確認、標桿帶動和行為糾偏等流程化行為養成體系,抓好員工良好安全行為的養成,實現本質安全型員工。(2)堅持人、機、環科學匹配化原則,強化設備設施本質安全化建設。一是從設備設施的設計、制造等源頭上來考慮設備設施的固有本質安全化問題;二是研究制定了設備設施或機具本質安全化建設標準、安全防護與人機隔離技術標準、安全聯鎖閉鎖保護技術標準等;三是積極實施科研攻關、安全技術改造、技術交流;四是抓好設備設施的“預知維修”工作,努力消除機械故障,實現設備本質安全化。(3)堅持人、機、環科學匹配化原則,強化作業環境本質安全化建設,營造良好的安全文化環境。一是研究制定了廠區、廠房危險區域分區控制標準,按照絕對危險區、相對危險區和安全區進行分區控制,并對危險區域實施安全準入;二是研究制定了高危作業區域或高危崗位分區控制標準,按照危險區、操作區和安全區實施三區控制;三是研究制定了廠房內人流、物流、車流分區控制標準,做到人流、車流、物流規范有序;四是研究制定了管線架設、安全警示標識、色彩管理及定制管理標準,實現作業環境本質安全化。通過金川模式與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工作的深度融合與落地,有效提升了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質量與績效:一是提升了安全管控級別,實現了由事后管控向缺陷管控、系統管控、風險管控最終達到文化管控的轉變;二是提升了安全行為文化管控水平,實現了由粗放松散向強制被動、依賴引領、自我管控最終達到行為養成的轉變;三是提升了員工的本質安全化程度,實現了員工由非本質型安全人向本質型安全人轉變;四是提升了物態本質安全化水平,實現了物態由非本質安全化向本質安全化轉變;五是提升了人、機、環匹配化程度,實現了人、機、環由非匹配化向科學匹配化轉變;六是提升了系統本質安全化保障能力,實現了系統由較低安全保障能力向安全本質化保障能力轉變;七是優化完善了一套安全文化管控模式,實現了由非常態化向常態化管控轉變;八是營造了一種遵章守紀的良好安全文化環境,實現了環境影響人、培養人、改變人,使沒有遵章守紀意識的人也能被激發,從而做到遵章守紀。
本文作者:李梅工作單位:金川集團公司礦山工程公司
- 上一篇:建筑施工安全生產的重要性探究
- 下一篇:安全生產圖書策劃編輯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