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管理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建議
時間:2022-03-10 08:11:54
導語:安全生產管理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安全生產工作一直是地方政府工作中的重頭戲,失職追究、責任倒查的實施促使地方政府也越來越重視安全工作,抓好安全工作已是大勢所趨,政府及領導都不敢疏忽大意;然而,怎樣才能做好安全工作一直是人們不斷探索的問題。文山會海的工作理念、掩耳盜鈴的工作方法、隔靴撓癢的處罰方式等都不會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建立有效的工作機制、健全各項制度、嚴格依法行政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把安全工作做好。
關鍵詞:安全生產工作;問題;解決建議
登錄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的網站,點擊“事故查詢”欄,就會發現在全國范圍內,幾乎每天都會有一起至幾起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這些被錄入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網站的事故大都是震驚全國、給社會造成極大負面影響的重特大事故,每一起事故的發生輕則導致一人或幾人死亡,重則造成十幾人或幾十人甚至上百人的死亡,事故的發生在給廣大人民群眾帶來重大經濟損失的同時,更為重要的是給人民群眾造成了失去親人、在心理和感情上留下了難以抹去、難以愈合的陰影和傷痛。綜合分析導致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發生的因素不外乎四個方面:人、機、物、環境。雖然事故的發生具有不確定性、突發性,但大多數的事故還是可以提前預見的、可控的、可以避免發生的,究其深層次的原因還是人的的因素造成的。筆者在基層工作已十余年了,結合切身的工作經歷,經分析、總結,認為人的監管工作缺失,特別是基層監管工作的缺失是導致各類事故頻發的根本原因之一。監管工作的缺失主要表現為在日常工作中的以下幾種情況,于此,把它們歸納出來供相關人士參閱,希望能對以后的工作起到一定的作用。
1“文山會海式”的工作理念
近幾年,國家對安全事故責任追究的力度非常大,特別是對負有領導責任的人員更顯突出,輕者給予行政處罰,重者追究刑事責任。為了能夠在事故發生后及時摘掉或減輕責任,以開會和下發文件的方式去落實工作,就成了一種最常見的做法。故而,視頻會、協調會、專題會、碰頭會、擴大會、精神落實會等連續不斷;各種文件、通知更是鋪天蓋地;開會、發文似乎就是安全工作的全部內容,就能做好安全工作,就能確保不發生安全事故。解決建議: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的原則,加大對相關責任部門、領導、人員不作為或不積極作為的責任追究力度,徹底打消工作上搪塞、應付、不真抓實干的心理和工作態度,督促其丟掉干工作拉大旗做虎皮、擺花架子的想法和做法,真正把工作落到實處,真正抓好、抓實、抓細。
2“戀人約會式”的檢查機制
日常安全檢查的目的是要通過檢查發現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以便及時采取措施予以消除從而保障生產安全,同時進一步宣傳、貫徹、落實黨和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各項規章制度、規范、標準,增強安全意識,提高搞好安全生產的自覺性和責任感。然而,在實際工作中,這一目的卻變了味、走了樣,在接受上一級主管部門的檢查或考核時,往往都是選擇最好的企業作為代表去迎檢,并提前通知被檢企業火單位做好應有的準備和應該注意的重點事項;在日常檢查工作中,檢查人員總是提前與企業聯系并告知檢查內容,要求其做足準備。試想,這種掩耳盜鈴的檢查還有什么意義呢?解決建議:嚴格按照“四不兩直”的要求,采取明查與暗訪相結合、常規檢查與不定期檢查相結合、異地互換檢查等方式,不管何種級別、何種性質的檢查行動,最好是以暗查、回頭查、突擊查為主,只有這樣才能掌握企業第一手的、最真實的情況,工作起來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真正提升企業的安全意識,使其時時刻刻處于高度警惕狀態。
3“敷衍了事式”的檢查方法
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生產經營特點,都會有不同的隱患部位,所以,日常的安全檢查工作必須要有針對性,必須要進行關鍵部位的檢查;然而,實際情況并非如此,一般的檢查大多都是查看企業的軟件材料,并沒有深入企業生產一線查看重點的、關鍵的、容易出現事故的部位,原因是什么呢?一是工作責任心不強;二是檢查者抹不開面子過人情關,三是檢查人員業務水平低、能力差,或者說根本就不懂業務。這樣以來,檢查工作也就流于形式、走馬觀花,沒有實質作用了。解決建議:一是細化責任分工,明確工作任務,把責任落實到具體的單位和個人。二是采取檢查人員輪崗制度和行業人員交叉檢查的方法,堅決避免檢查人員與被檢查企業“長期合作”的關系。三是強化業務知識的學習,在執法人員中先實施“一精多通”,再實現“多通多精”做法,全面提升檢查人員的業務水平和能力,堅決杜絕“門外漢”執法檢查現象的發生。
4“隔靴撓癢式”的處罰方式
對于違法違規的企業來說,對其進行經濟處罰、行政處罰都不是最終目的,目的是為了引起它們對安全工作的重視,所以,必要的處罰不能沒有,有時還需要更嚴厲些,否則,不痛不癢的處罰不僅不能起到應有的警示作用,反而會滋生違法違規企業負責人的應付、僥幸心理。實際工作中,多數的處罰行為卻是隔靴撓癢,不能嚴格執行起來,原因主要有以人治代替了法治,錯綜復雜的裙帶利益關系,人情關、面子關等。解決建議:加強法制建設,建立切實有效的安全工作機制,堅決避免執法工作的隨意性和以人治取代法治的做法;打破地方保護主義和集團利益的保護網,嚴格執行“誰主管誰負責、誰檢查誰負責、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嚴格執行責任倒查制度;落實工作中的回避制度,從源頭切斷人情關、面子關難過的現象出現。只有真正加強了對違法違規企業的處罰力度,才能讓企業真正重視安全工作,真正提升安全管理工作的水平。
作者:谷成印 單位:黑龍江省嫩江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安全執法監察大隊
參考文獻
[1]伍建新.加強機制建設深化運輸安全專業管理[J].鐵道貨運.2006(01)
[2]李偉,劉帥,李臻.翟鎮煤礦掘進專業安全生產管理模式研究與探索[J].科技風,2013(19)
[3]夏志勇,陸飛,金剛.做強做大建筑業,提高安全生產水平[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0(30)
[4]閔學.論安全監督員在承包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3(S1).
[5]薛鵬.電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中國外資,2012(18).
- 上一篇:宣傳思想及省級文明城市創建自查總結
- 下一篇:超聲波煤位檢測裝置在安全生產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