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業安全生產工作規律

時間:2022-08-25 09:17:49

導語:煤炭企業安全生產工作規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煤炭企業安全生產工作規律

黨的做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判斷。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新作為。在報告中對安全生產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弘揚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體系,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對此,煤炭企業必須準確把握,深入理解,認真落實,在新的起點上謀劃煤礦安全生產工作,切實增強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堅定信心,更加奮發有為地推動煤礦安全生產工作再上新臺階、再創新水平。

一、認清形勢,牢牢把握安全生產工作主動權

全國煤礦死亡人數由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近7000人降到2016年的300多人,百萬噸死亡率從7%左右降到2016年的0.156%。從國家到地方對安全生產事故都實行“零容忍”態度。近年來,一大批安全生產工作做得好的單位,如峰峰、神華、潞安、開灤等企業,能夠認真把握安全生產規律,抓住生產環境改善、生產技術進步、人員素質提升、管理責任落實,有效管控安全生產,實現良性發展。但煤炭行業發展不平衡,與上述先進單位相比,還有一些企業仍有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現在,一些生產礦井或建設項目還經常發生重特大事故;高瓦斯和煤與瓦斯突出礦井治理難度大,一些煤礦沖擊地壓災害和煤層自然發火嚴重;一些煤礦水文地質條件復雜,受奧灰水和小窯積水威脅嚴重,特別是2013年以前,晉陜蒙冀豫等省區的國有煤炭企業集團整合接管地方小煤礦多,水文地質資料不清,開采條件不明,資金投入不足,人員安全素質低等,治理難度較大。目前,煤炭企業覆蓋面大、管理層級多,甚至跨行業、跨所有制,戰線長、風險高,管控難度大。全國目前煤炭企業除了原煤炭系統國有企業集團外,央企涉煤集團就達到17家。以上問題已經成為影響煤炭企業安全發展的重大障礙。煤炭企業要把黨中央國務院要求遏制重特大事故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最大的政治,把煤炭生產“零死亡”作為長期永恒的追求。必須全力以赴解決影響安全生產的主要矛盾,在提高安全管控能力、安全保障能力上下功夫,圍繞杜絕較大及以上事故,有效遏制零星事故這個具體目標發力,體現決心和意志。一是持續提高系統保障能力。生產系統的保障能力是安全管控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年來,一些礦井受制于內部的、外部的,行業的、歷史的因素,沒有做到設計科學、系統合理、有序開采、均衡生產。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沒有樹立“安全為天、生命至尊”的思想,存在嚴重短視行為,為了利潤,不惜殺雞取卵,甚至于以身試法。從國家重大事故調查報告披露情況看,超能力生產、設計不合理、現場管理混亂等字眼十分常見,引人深思。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把完善系統、生產部署、采掘接續的責任壓實在煤礦企業身上。二是持續提高技術保障能力。技術薄弱既是安全生產上的最大隱患,也是效益上的最大浪費。煤炭企業必須從系統上高度重視,從制度上認真完善,從技術理論上不斷創新,從人員力量上不斷增強,堅持原則,實事求是,認真把關,夯實基礎,絕不可似是而非。三是努力實現安全監管工作常態化。煤礦必須自覺抓安全大檢查、安全“體檢”,要及時就自查發現的問題隱患進行整改落實,實現隱患自查自改常態化。所有企業都應當健全完善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將重大隱患治理情況向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和企業職代會報告,實行自查自改自報閉環管理。煤炭企業集團安全監管工作必須督促各所屬礦廠,認真開展年度風險辨識評估和專項辨識評估,采取工程防范措施和裝備技術手段,對安全風險進行分級分類精準管控,防止出現“認不清”“想不到”的問題。

二、大力實施科技興安,打造本質安全型企業

要推進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四化”建設,用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推進智能化無人化開采、自動化無人值守和信息化管理,推進安全高效現代化礦井建設。要推進“一優三減”,進一步優化系統(優化生產系統、運輸提升系統、通風系統、勞動組織等),減水平、減頭面、減人員,搞好《規程》對標整改,推廣“一井一面”等安全高效集約生產,實現減人提效保安全。要強化科技攻關,建立“產學研用”一體化機制,針對瓦斯、水害、沖擊地壓等重大災害治理,加大科研成果轉化及推廣力度,淘汰落后生產工藝和裝備,如淮南瓦斯治理、冀中能源水害治理等經驗值得借鑒。要把好三個關口。一是把好源頭關。從科研、初設開始,對項目設計進行優化,嚴格審查,從系統、裝備、措施上保障安全。二是把好重大技術方案審查關。技術方案的不合理是導致群死群傷事故的一個重要原因,在特殊地段、特殊作業的技術方案編制上一定要慎之又慎。要加強基層隊伍業務會商,對不熟悉的、拿不準的要及時向上級隊伍匯報,尋求支持。三是把好現場技術措施的落實關。技術措施要符合現場實際,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工人能夠執行和操作。現場條件變化了,技術措施也要跟著變。在這個問題上,企業集團應當充分發揮作用,主動就防范重大事故、治理重大災害,組織技術會商和攻關。要提高風險預控能力。要超前預防,把不安全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使生產管理超前預測、超前設計、超前防范,在制定大銜接、大系統、大布局的發展規劃時,充分考慮水平接替、采區接續等生產系統,提前進行預測預控,確保風險可防可控。要對一些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給予密切關注和重視。凡現場情況和預期不一樣的,就要停下來進行分析和確認,千萬不能心存僥幸。要提升現場標準化水平。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是企業基礎建設的精髓,是防止企業管理滑坡和違規違章問題的有效抓手。實踐證明,標準化建設必然推動靜態達標與動態達標相統一,結果達標與過程達標相統一,硬件達標與軟件達標相統一,從而實現安全管理、操作行為、設備設施和作業環境的標準化。

三、提高全員素質和安全意識,打造一流骨干隊伍

這是企業安全管理基礎建設的長期任務。持續開展對主要負責人、技術負責人、班組長、特種作業人員等關鍵人員的安全培訓,以及崗位練兵和技術比武等措施,提高員工安全防范意識技能和整體素質。當前,一些企業集團用工問題比較突出,層層轉包、以包代管問題成為安全生產的短板,必須引起高度重視。人是安全生產中最關鍵、最活躍的因素。在這方面,一定要把工作重點放到“礦長、總工、區隊班長”三支隊伍和一線員工身上。抓好以礦長為首的安全生產管理團隊建設。重點是強化安全意識,落實安全責任,提高遵章守紀的自覺性。礦長是煤礦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位置尤為重要。要通過簽訂安全承諾書、責任狀等將有關責任壓實。要使認真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嚴格執行煤炭安全生產法律、法規,保證遵守《煤炭安全規程》和有關安全規定,成為煤礦主要領導的自覺,從而堅決做到不安全不生產,保證隱患不消除不生產,安全措施不落實不生產,并帶頭執行干部帶班現場指揮制度,保證井下班班有干部在現場指揮,保證不違章指揮。礦級領導要保證做到經常督促、檢查公司的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建立健全公司安全生產責任制,組織制定公司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保證公司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的有效實施,保證安全生產管理費用按規定提取,并足額上交,安全投入到位。從嚴管理,從嚴要求,按規定對員工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保證全員持證上崗,保證各項安全管理制度落實到位。抓好以總工程師為首的技術管理團隊建設。煤礦企業總工程師是煤礦企業技術工作的組織者與推動者,對煤礦企業安全生產起著技術保障作用。必須毫不動搖地抓好現有工程師再教育,定期對技術管理人員進行全方位績效考核,建立總工程師晉升通道和制度,提高專業技術人員以及總工程師在安全生產和日常工作中的話語權,進一步發揮技術人員的作用。抓好一線員工隊伍建設。一線員工素質是安全工作的基石,只有打好這個基礎,企業安全才有前提、有保障。要加強正面引導教育。要注重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潛移默化,厚積薄發。區隊、班組作為企業細胞,是煤礦和企業最基層最前沿的組織,擔負著安全生產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煤炭企業都要下大力氣選好、管好、用好區隊長(班組長),提高區隊長(班組長)的素質及事業心和責任感。

四、加強煤礦安全文化建設,強化安全事故問責

加強黨對安全工作的領導,做到黨政同責,是各企業黨委職責所在。一方面,煤炭企業黨政要高舉安全發展大旗,通過建立責任體系,形成一套安全管理機制,培育企業安全文化。要將“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長期堅持下去。中國煤炭政研會二十多年來在行業內部推行崗位描述和手指口述等工作法,很具有行業特點和先進性,取得了豐碩成果,這些先進的做法應該成為各個企業共同的遵循和文化。同時,企業安全責任落實,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干部通過走動式管理,落實下井帶班責任,明確帶班巡查的責任、范圍、線路、程序以及獎懲標準等。通過領導帶頭,切實將企業管理基礎夯實,將管理重心下移,培養員工立足崗位分析問題、解決難題的基本功,將安全隱患消滅于萌芽狀態。另一個方面,就是完善“從嚴問責”機制。煤炭企業有必要用“嚴”的責任倒逼,驅動安全生產主要矛盾和問題的有效解決,從而保護員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在安全問題上,吆喝千遍,不如問責一次。這是整個行業用血的教訓得來的認識。嚴管就是厚愛,嚴格問責有利于全員提高安全意識,落實好安全責任,保持對生命的敬畏。

總之,煤炭企業各級領導干部一定要充分認識安全生產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深入研究安全生產的規律特點,超前研判可能出現的各種安全風險,采取針對性的管控措施,全力抓好各項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實,嚴防發生各類事故。

作者:楊麗華 董建成 單位: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煤炭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