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非稅收入管理論文

時間:2022-01-20 09:32:00

導語:政府非稅收入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政府非稅收入管理論文

一、政府非稅收入管理存在的問題

1.非稅收入認識上的誤區和指導思想上的偏差

(1)政府財政收入偏重于非稅收入的趨向。世界主要市場經濟國家的政府收入來源一般包括兩部分:一是國家稅收收入,二是政府非稅收入。其中,稅收收入是政府預算收入的主要來源,政府非稅收入在整個預算收入中所占比重不大。

(2)認為地方政府及財政部門可以對非稅收入資金的隨意支配。按照國務院文件規定,政府及財政部門只能對專項資金以外的預算外資金結余進行統籌調劑使用。但在實踐中,有的地方認為既然非稅收入所有權歸政府,管理權歸財政,就不區分資金性質,不按預算級次,對部門和單位收入的各類非稅收入資金采取簡單“一刀切”的比例調控方式,有的調控比例高達30%,不僅嚴重挫傷了部門和單位的積極性,而且影響了事業的正常投入和發展。

2.征管主體不明確,執收行為亟待規范

在我國,非稅收入的征收是有各執收單位自行征收,財政機關內部沒有一個統一歸口的部門專司非稅收入征收管理,而行政性收入項目的審批權又是在發改委(物價部門)。這種多方征收、多頭管理的格局,肢解了財政管理職能,分散了非稅收入征管力量,增加了非稅收入管理成本造成了“以費養人”局面,更是形成編制人員膨脹的主要根源。同時,現行執收執罰行為主要存在擅自出臺收費項目、提高收費標準、擴大收費范圍、違規使用票據以及隨意將行政事業性收費轉為經營性收費等,導致多收亂收,加重了社會負擔;另一方面則存在該收的不收,該罰的不罰,隨意減免,收人情費,導致財政收入流失。

3.收費項目偏多,非稅負擔較重

我國現行政府非稅收入范圍較廣,類型較多,非稅收入項目主要有行政事業收費、罰款和罰沒收入、國有資產、資產有償使用及經營收入、政府性基金、專項收入和其他收入等。其中,各項目中,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在政府非稅收入中占主導地位。而與稅收負擔相比,早已超過了稅收負擔,形成了事實上的“非稅大于稅”的現象。

4.票據使用不規范,財務制度觀念淡薄

從財政票據使用情況來說,目前只有收費票據和結算票據兩種,因票據種類單一,造成單位在開展某些經濟業務活動時,不便操作,如行政單位開培訓班收取培訓費、工本費,開會收取會議費、資料費時,若開具收費票據則無此收費項目;如開結算票據,對方入賬報銷不符合規定。從其他票據來說,不少部門仍在使用專用票據,原來預算外資金管理制度中對不使用財政票據的收入沒有規定必須交納財政收入專戶;不少單位因使用其他票據的收入沒有交財政收入專戶。

5.非稅收入管理法制建設不完善

目前,非稅收入的管理從立項、定標、征收、票據管理和資金使用各個管理環節沒有一套覆蓋全國的統一、規范、系統的法律法規,使得非稅收入無章可循或有章難循。同時,非稅收入的征管和使用安排存在較大的隨意性,缺乏健全的監督機制,造成各地政府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辦法不一樣,非稅收入管理難以規范,對違規行為難以約束。

二、完善非稅收入的財政管理

1.更新非稅收入思想,加大非稅收入宣傳力度

要逐步淡化預算外資金概念,盡快建立非稅收入新理念,要加大非稅收入概念的宣傳力度,使全社會都明確非稅收入是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把思想統一到“所有權屬國家,使用權歸政府,管理權在財政”的共識上來,把規范政府非稅收入管理與加強稅收征管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使各單位領導及財務人員全面了解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范圍、目的和意義,提高加強非稅收入管理的自覺性和積極性。積極尋求與紀檢、監察、審計等部門的配合,加強輿論對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宣傳,把部門預算收入和支出表上的預算外資金項目調整為非稅收入和支出項目。

2.完善征管機制,規范執收行為

(1)全面清理非稅收入項目,杜絕“三亂”現象。各級財政部門對非稅收入項目進行全面清理,堅決取消擅自設立和不合理的收入項目,堅決核減超標準的收費。建立非稅收入項目庫,對收入項目實行編碼管理。所有非稅收入項目按規定進行設定和征收,任何部門和單位不得違反規定設定非稅收入項目、范圍和標準。

(2)實行收費公示制度,提高收費政策的透明度。執收單位實行非稅收入項目、標準、征收依據公示制度,財政和物價部門配合做好收費年度審驗工作,對年審合格單位的收費情況要在媒體上予以公示,提高收費政策的透明度,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3)依法組織非稅收入的征收,不多征、少征或者擅自減免。各執收單位按規定,依法組織非稅收入的征收,不得多征、少征或者擅自減免。對上下級分成的非稅收入,應按照“就地繳款、分級劃解、及時結算”的原則,由財政部門及其非稅收入管理機構通過財政匯繳結算戶定期劃解、結算,執收單位不得直接上解或下撥非稅收入。對國有資源和國有資產進行出讓、轉讓、租賃時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采取拍賣、招標等方式進行,從而避免暗箱操作。

(4)深化部門預算改革,確保財政收支平衡。所有非稅收入全部納入部門預算管理,按照統一支出項目、口徑和標準,核定單位支出預算,充分挖掘非稅收入可用財力,增加財政收入,確保財政收支平衡。

3.完善預算機制,規范政府非稅收入管理

逐步將非稅收入編入部門綜合預算,統籌安排,增強預算的完整性、真實性和準確性。逐步淡化部門與行政事業性收費、罰沒收入等政府非稅收入的直接經濟利益關系,取消“收支掛鉤”政策,按照“量入為出、收支平衡”原則,對預算內、外的財政資金實行統籌安排和統一標準分配。除有特定用途的政府非稅收入或個別政府非稅收入需補償征收成本支出外,非稅收入原則上由政府統一安排使用,不與有關部門的支出掛鉤,不再實行結轉部門下年使用。

4.加快法制建設步伐,健全非稅收入監督機制

(1)要盡快結束非稅收入征收管理無法可依的局面,加快非稅收入管理法律體系建設步伐,出臺政府非稅收入征管法,將非稅收入從立項、標準、征收減免程序、上下級資金分成、財政部門在非稅收入管理工作中的職能以及支出使用等管理辦法以法律法規的形式固定下來,實現依法管理非稅收入。

(2)要繼續執行和完善非稅收入政務公開和收費公示制度,定期向社會公布非稅收入項目和標準,實行掛牌征收,使繳款單位和群眾做到心中有數。

(3)要建立和完善非稅收入稽查、舉報、違規處罰和責任追究等監督管理制度,對亂收亂罰亂用或應征不征、應罰不罰、隨意減免的違紀現象,通過各種媒體公開暴光,并依法給予處罰。四是要建立定期將非稅收入征、管、用情況向人大報告制度,自覺接受人大、審計的監督。

參考文獻:

[1]孫???,楊泉興.對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理論與實踐的思考.經濟研究參考,2007,(28):37-43.

[2]魏萍.規范和加強政府非稅收入的財政管理問題.時代經貿,2007,02:27-28.

[3]丁宗祥,臧華清.非稅收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財政監督,2007,03:35.

[4]于瑾.政府非稅收入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建議.林區教學,2007,(6):99-100.

【摘要】非稅收入是政府收入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在非稅收入征管過程中存在眾多問題,本文試圖從非稅收入的實際操作中發現問題,以尋求非稅收入的財政管理建議。

【關鍵詞】非稅收入財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