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貸危機成因探究論文
時間:2022-01-20 09:46:00
導語:次貸危機成因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次級抵押貸款和次級抵押貸款危機
住房抵押貸款是指消費者以其住房為抵押向商業銀行申請的一次性滿足住房需求而實行的分期付款財務安排。次級住房抵押貸款就屬于非標準抵押貸款類別,它對貸款者信用記錄和還款能力要求不高,貸款利率相應地比一般抵押貸款高得多。住房抵押貸款已經成為現代信貸公司的主要業務之一。住房抵押貸款具有存短貸長的特點,為了獲取更好的流動性安排,信貸公司愿意部分或全部出售其住房抵押貸款,而發達的資本市場則為這一出售提供了有利條件即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在通常情況下,優質住房抵押貸款構成了MBS的主體;而非標準的住房抵押貸款則因其信用等級低,風險較高,要打包出售,就需要提高其風險溢價水平。這種MBS就是次級債。次級債也代表著住房抵押貸款的收益權,其收益直接體現于抵押貸款的還款現金流;風險狀態也依存于抵押貸款為其基礎資產的風險狀況。
這種次級債的交易可以分為三層:一是初級證券化產品MBS;二是將次級債作為過手證券,進行再包裝、再組合的CMOS交易;三是在上述基礎上進一步衍生出的CDOS,主要用以進行對沖交易。與次級債聯系起來的對沖交易,是將房地產市場變動,尤其是價格變動與次級債收益變動聯系在一起進行對沖。雖然房地產價格與次級債之間存在著對沖套利的機會,但十分狹小。為了獲取較大的利潤,對沖基金必然會利用財務杠桿來擴大對沖規模。而利用財務杠桿進行金融衍生品對沖交易操作,在微觀上加大了對沖基金的獲利能力,在宏觀上則加大了金融風險,一旦市場條件變化或對沖操作失誤,風險即刻顯現。與次級債聯系在一起的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基礎資產是住房抵押貸款的收益權,其風險狀態也取決于住房抵押貸款的風險狀態。一旦住房抵押貸款市場出現違約率上升,整個鏈條就會產生問題。
由上可知,次貸危機的產生過程:在美國次級抵押市場上,信用較低的人從信貸公司獲得貸款;信貸公司將房屋抵押的債權出售給投資銀行,用收益進行再貸款;投資銀行則將債權重新包裝成債券,向投資人推介,在資本市場發行。而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就按照這樣的路線圖在蔓延:購房者無力償還貸款→貸款機構遭受嚴重損失甚至被迫申請破產→投資基金買入由次級貸款衍生出來的投資產品而受到重創→股票等金融市場資金面受影響而下跌。
二、次級抵押貸款危機的成因
20世紀80年代“里根革命”以來,美國政府一直朝著減少市場干預的方向發展。但愈演愈烈的美國次貸危機,卻迫使美國政府出重手救市,其實施的住房援助法案,某種程度上更是一種“準國有化”行為。次級抵押貸款危機的爆發使美國經濟陷入了衰退邊緣。引發次級抵押貸款危機的原因可以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過度證券化和信用等級偏高
把部分債務收益,轉化為證券后再賣給投資者,這就是證券化。次級貸款的放貸機構把超過6000億美元的次級貸款債權轉化為證券后,賣給各國的投資者。美國的信用評級機構的收入是基于所評級證券的金額,而不是信用評級能否真實地反映相關信用風險。而評級市場的不透明和評級機構的利益沖突,使得這些嚴重的高風險資產可以順利進入投資市場。這樣次級貸款的放貸機構就可通過信用評定機構,輕松地拿到“AAA”的信用評級,過多的“AAA”證書使銀行失去了對風險的敏感性。由于證券化產品過于復雜,很多機構投資者對證券化產品的定價缺乏深入了解,完全依賴產品的信用評級進行投資決策。最終的結果是,證券化產品偏高的信用評級導致機構投資者的非理性追捧,最終導致信用風險的累積。
(二)通貨膨脹,即資產價格過快攀升和資產泡沫的堆積
隨著金融衍生品的發展、房價的上升,人們的需求越來越大,最終導致通貨膨脹。而美聯儲為了降低通貨膨脹不得不提高利率。但利率提高后,那些次級抵押貸款者就還不起貸款了,這導致次貸市場還貸拖欠比例迅速上升。至此,美國經濟的貨幣流動性降低,經濟發展進入低速徘徊狀態,次級抵押貸款者就更難還清次級貸款債務。
(三)美國金融監管當局貨幣政策由松變緊,監管當局監管不嚴
從2001年初美聯儲的寬松的貨幣政策使得房地產市場上房貸利率同期下降。而這一階段的利率下降,就是帶動21世紀以來的美國房產持續繁榮、次級房貸市場泡沫起來的重要因素。因為利率下降,使很多蘊涵高風險的金融創新產品在房產市場上有了產生的可能性和擴張的機會。從2004年6月起,美聯儲的低利率政策開始了逆轉;到2006年8月,聯邦基金利率上升到5.25%,標志著這輪擴張性政策完全逆轉。連續升息提高了房屋借貸的成本,開始發揮抑制需求和降溫市場的作用,促發了房價下跌,以及按揭違約風險的大量增加。
2004年初,貸款機構開始放松貸款標準。與此同時,美聯儲一邊持續加息,另一邊卻繼續鼓勵貸款機構開發并銷售可調整利率房貸。正是這種自相矛盾的行為造就了次級抵押貸款危機。金融監管部門從意識到問題到將保護措施衍生到那些更為脆弱的貸款人用了3年,而此時危機已經產生。因此,監管者在這場危機中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四)對金融衍生產品創新風險認識不足
隨著世界經濟金融的全球化趨勢加大,全球范圍利率長期下降、美元貶值,以及資產價格上升,使流動性在全世界范圍內擴張,而追求高回報、忽視風險的金融品種和投資行為也隨之增多。次級房貸衍生產品客觀上有著投資回報的空間,在一個低利率的環境中,它能使投資者獲得較高的回報率,這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在信貸環境寬松或房價上漲的情況下,放貸機構因貸款人違約收不回貸款,它們也可以通過再融資,或者把抵押的房子收回來再賣出去,不會有虧損。但在信貸環境改變、特別是房價下降的情況下,再融資或者把抵押的房子收回來再賣就不容易實現;在較大規模地、集中地發生這類事件時,危機就出現了。
三、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對我國的啟示
金融管制的放松與金融產品的創新是金融發展的大趨勢。而與此同時風險也不斷加大,必須加強對風險的監管。此次風波對中國的啟示而言,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經濟快速發展時期,一定要防止資產價格過快攀升和資產泡沫的堆積。次級債危機表明,資產價格過快攀升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對實體經濟的平穩運行造成巨大傷害。此次危機的導火索是美國房地產市場的過熱與疲軟。中國近來經歷了長時間的低利率政策之后,資金不斷涌向房市和股市,物價持續走高,經濟運行存在由過快向過熱轉化的可能性,一定要防止資產價格過快攀升和資產泡沫的堆積。
(二)應該盡快推動住房按揭貸款證券化市場的發展,加快發展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以化解銀行體系的金融風險;選擇銀行的優質資產實行證券化,并加強對資產證券化業務的監管。商業銀行可以通過資產證券化將缺乏流動性的信貸資產組成資產池,并以此為基礎發行衍生證券,而轉出的資產也從資產負債表上移出。這樣,銀行就可回收流動性,使資產負債結構和期限得到改善。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在美國、歐洲等地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并且對緩解次貸危機的沖擊起到決定性作用。目前在我國,商業銀行面臨嚴重的短存貸長問題,而將已投放的貸款進行證券化,提前回收流動性,就可以防止因為資產負債期限不匹配所引發的風險。
在次貸危機中資產證券化的錯誤在于次級抵押貸款的缺陷,即證券化資產是信貸公司向那些風險高、還款能力較差的人發放的高利率次級抵押貸款。我國推進資產證券化時就要選擇銀行的優良資產進行證券化,要加強對資產證券化業務的監管,一定要加強基礎資產池的信息披露,建立資產信用風險的評價體系。
(三)在進行金融創新的同時,加強信息披露和風險監管。信用評級公司、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由于市場信息的不對稱性有可能在資產證券化過程中結成利益共同體,而信息透明性對金融市場發展和投資者權益保護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須加強商業銀行金融創新行為的信息披露,提高信息透明度。此外,在利益的影響下,信貸公司逐漸推出一些具有較高風險的產品,信貸公司寄希望于美國樓市的持續上漲,在房價不斷走高時,即使炒房者現金流并不足以償還貸款,也可通過房產增值獲得再貸款以填補缺口。隨著美國樓市出現下跌,次貸出現還款壓力,進而導致信貸公司的資金鏈斷裂。而在較高風險的產品不斷推出時相應的風險監管卻沒有跟上。衍生品市場的發展有利有弊,金融創新只能將風險在不同的投資者之間進行分散和轉移,而不能從根本上消滅風險,它并沒有降低整個金融市場的系統性風險。而衍生品也只是提供流動性和分散風險的重要工具,它雖然可以對沖風險,但不能消滅風險。除金融機構本身應提高風險管理水平外,監管當局也應加強對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管理。從而不斷加強對衍生品市場的風險監管。
此外,金融市場的過度反應和預期的自我實現,會加劇金融波動的程度,甚至會導致危機。在衍生品市場日益發達,金融市場聯系日趨緊密的今天,市場的過度反應、投資者信心的動搖會迅速波及金融市場全局。因此,市場信心應當成為貨幣和監管當局管理的重要內容。
(四)在國際金融一體化發展的大背景下,國際金融合作將成為發展趨勢,各國金融機構和各國政府之間應及時協調和應對金融危機。一個始于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的產品問題,卻很快擴散開來,造成世界金融市場的動蕩。各國央行和監管當局則聯手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和“最后貸款人”的角色向市場注入流動性,緩解金融結構的流動性風險,避免了次級債風波的擴散,從而避免了進一步金融危機的爆發。由此可見,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發展,各國金融市場互相滲透,危機極容易在各國之間相互傳染。而各國也應建立和鞏固國際金融合作機制,發展和擴大國際金融合作平臺。對中國而言,就要在提高本國金融市場各類金融機構的抗風險能力的同時,積極參與國際金融市場的競爭與合作。
參考文獻:
[1]陳華.金融監管、最后貸款人與存款保險相關制度研究[J].山東經濟,2007,(5).
[2]梁福濤.警惕美國次級房貸危機[J].新財經,2007,(5).
[3]龔宇.美國信用評級業監管體制變遷[J].證券市場導報,2008,(7).
[4]李云林.美國為什么會發生次貸危機[J].中國投資,2007,(12).
[5]周紀恩.從次貸危機根源和實質看宏觀金融風險監管[J].新金融,2008,(6).
[6]馬雪彬.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的原因分析及對我國的啟示[J].商場現代化,2008,(9).
摘要:“9·11”事件之后,美國為刺激經濟增長,信貸公司開始考慮那些甚至不具備還款能力的人,并不斷推出針對還款能力較弱客戶的金融產品,次級抵押貸款就是其中一種。次級貸款的創新在提高美國居民住房福利的同時,也埋下了潛在的巨大風險。從證券化、貨幣政策、金融監管等幾個方面分析了美國次貸危機成因,最后針對中國的實際情況,分析了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對我國的幾點啟示。
關鍵詞:次貸危機;次級抵押貸款;通貨膨脹
- 上一篇:財政轉移支付完善論文
- 下一篇:經委政務公開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