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稅轉型改革

時間:2022-03-16 02:05:00

導語:增值稅轉型改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增值稅轉型改革

1中國經濟發展的現狀

當前,全球的經濟處于金融危機過后的“后危機時代”,我國的經濟也不例外。國內宏觀經濟進入調整周期、經濟轉型壓力凸現、國際金融市場劇烈動蕩,國內外各種因素的疊加使得國內的出口和投資都面臨著嚴峻挑戰,國民經濟增長速度的放緩使得經濟下滑的危險加大,微觀經濟體經營狀況令人擔憂。在這種情況下,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目標是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阻止經濟增長速度大幅下滑。這些政策舉措在救市的同時,也為我國基礎制度改革創造了契機,為我國國民經濟和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空間。

2增值稅轉型改革的必要性

我國現行增值稅的征收范圍涵蓋了貨物從生產到零售的各個環節,涉及的行業眾多,是一種生產型增值稅。我國從2009年1月1日起實施的增值稅轉型,實際上是將生產型增值稅轉變為消費型增值稅,也就是應稅產品生產耗用的全部外購消耗包括固定資產均可列入扣除項目范圍。由于消費型增值稅可以從根本上解決重復征稅問題,有利于技術革新,所以它在大部分實行增值稅的國家得到了采用。

轉型后的增值稅會大幅度地刺激投資的擴張,進而引起投資需求增加。它允許企業為出口商品而購買的固定資產所負擔的稅金作為進項稅抵扣,使出口產品成本下降,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增強,對我國擴大出口貿易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同時,由于轉型后企業所繳增值稅款變少,企業的資本積累變多,加速了企業的設備更新換代,企業采用更多的先進技術,有利于資本有機構成高的企業快速發展,從整體上調整我國產業結構不合理的情況。從管理角度分析,消費型增值稅的實施使得非抵扣項目大大減少,操作過程更簡便易行、規范,偷逃稅款也較難進行,這樣極大地降低了稅收管理成本,也提高了稅務機關的征管效率。但是,由于消費型增值稅的法定增值稅低于理論增值稅,因而從短期來看,它對國家組織財政收入有一定的不利影響,但我們應該辨證的看待它的得失,從長遠來看,增值稅轉型改革的得大于失。

3增值稅轉型改革的涵義

3.1增值稅征收的對象是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轉型后一般納稅人的增值稅的稅負將會普遍降低,而小規模納稅人由于是按照簡易辦法計算繳納增值稅,不抵扣進項稅額,所以增值稅稅負不會因為轉型改革而下降。因此,為了平衡兩者之間的稅收負擔,促進廣大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降低小規模納稅人的征收率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現實經濟活動中小規模納稅人交叉經營現象十分普遍,實際征收中要明確劃分工業和商業小規模納稅人非常的困難,轉型改革后,對小規模納稅人的增值稅征收不再按行業區分為兩檔征收率,而是把小規模納稅人的征收率統一下調。

3.2生產型增值稅轉型為消費型增值稅后,將消除原來稅制中重復征收的因素,使得企業投資于納入抵扣范圍的固定資產的稅收負擔大規模下降,極大地鼓勵企業更新設備、提高生產力水平及調整企業產業結構。對于加大我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和應對風險的能力,順利度過金融危機過后的“后危機時代”,都會起到積極地促進作用。

3.3這次轉型改革,進項稅額的抵扣范圍仍舊沒把納稅人購買的應征消費稅的游艇、小汽車和摩托車的進項稅額包括在內。其主要是考慮到納稅人購買游艇、小汽車和摩托車到底是用于企業生產經營還是納稅人自身消費,從客觀上很難劃分清楚哪些用于生產經營,哪些用于納稅人自身消費,若將用于消費的抵扣進項稅款,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稅負不公。因此借鑒其它國家的通常做法,規定對于企業購進的游艇、小汽車和摩托車的進項稅額一律不得扣減,但是企業用于生產經營的載貨汽車的進項稅款允許扣除,這種從現實出發的考慮,充分的體現了實質重于形式的改革原則。

3.4增值稅進項稅額的扣除,一環連著一環,上一個環節減免的稅款將自動在下一個環節補征上來,由于增值稅本身的征收特點,使得它在實際操作中重復征稅現象十分嚴重,鑒于此,我國在1994年稅制改革之后,相繼出臺了一些增值稅優惠政策,包括減、免、退稅款,使特定行業納稅人得到特別的照顧,為特定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機會。新的增值稅稅制解決了重復征稅問題,減輕了納稅人的稅收負擔,因此就有必要將與生產型增值稅相關的免、減、抵優惠政策加以整理,進一步規范和完善新的稅制,修補好管理漏洞,盡可能地減少由于轉型改革稅收收入減少帶給國家財政的影響。對于諸如進口設備免征增值稅和外商投資企業采購國產設備增值稅退稅此類的政策,由于它們是在我國實行生產型增值稅的背景下,為了鼓勵相關產業擴大利用外資、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背景下實施的優惠政策,應將它們馬上停止執行。

3.5增值稅轉型改革后,由于納入抵扣范圍的還有礦山企業外購設備的進項稅額,將會使礦山企業的整體稅負有所下降。因此,為了完善稅制、公平稅負,鼓勵企業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和響應國家倡導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號召,將金屬礦、非金屬礦采選產品的增值稅稅率從13%恢復到17%。

4增值稅轉型改革存在的問題

4.1不利于對外延型擴大再生產的抑制一直以來,外延型擴大再生產是我國實現擴大再生產的主要形式。如今,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正在艱難地啟動。轉型后的增值稅不利于內涵擴大再生產,相反的對外延擴大再生產有著較強的推動作用。增值稅轉型形成對經濟結構的調整效應,從經濟周期的角度看,在經濟增長旺盛的時候,消費型增值稅的實施,對投資的促進作用有可能加劇通貨膨脹的程度。實際上,在資本有機構成越來越高的經濟條件下,經濟增長越快,固定資產投資越多,投資的膨脹就越會被消費型增值稅刺激。增值稅轉型形成了對通貨膨脹的刺激效應。要保證我國經濟的長期、穩定增長,我們不能不對消費型增值稅刺激投資膨脹造成抑制外延型擴大再生產的影響予以足夠的重視和深入的研究。

4.2固定資產存量問題難以解決統計表明,近些年來我國固定資產凈增加值數量巨大,導致所含的稅額更加大。這些數量龐大的存量固定資產所含稅額,將會使新購進固定資產與以前的存量資產在抵扣問題上出現銜接不上的情況,還會使新辦企業與老企業之間存在著不公平競爭,不利于企業兼并等資產重組的進行。由于被兼并企業的存量資產進項稅額不能抵扣,本來打算實施兼并的企業在同等條件下寧愿選擇購買新的固定資產,而放棄實施兼并。要不然,企業的關聯企業可把企業原有的固定資產買下來,使企業原來不能抵扣的存量資產進項稅款得以抵扣,導致存量固定資產所對應的進項稅額不能抵扣的政策形同虛設。

4.3管理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壓力較大自實施增值稅以來,增值稅專用發票管理力度不斷加強,但由于受現有的管理手段的限制,還不能從根源上杜絕利用增值稅專用發票偷稅漏稅行為的發生。轉型改革后,可以抵扣固定資產的進項稅額,管理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壓力將會進一步加大,因此我們要進一步完善與之相關的管理機制,盡所能的減少偷稅漏稅行為的發生。

總之,增值稅轉型在促進經濟增長方面具有極大的優勢,但是為保證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對改革我們需要進行深入地分析研究,制定嚴謹的實施方案,積極推進稅制改革,以提高我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從容應對金融危機過后的“后危機時代”帶來的嚴峻挑戰。

參考文獻:

[1]孟劼.陜西日報.增值稅轉型及其影響探究.200.3.

[2]王長勇.財經.增值稅轉型方案要點.2008.11.

[3]孫浩軒,孫樂.產權導刊.增值稅轉型改革意義何在.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