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價格增長稅收收入論文

時間:2022-06-18 05:46:00

導語:煤炭價格增長稅收收入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煤炭價格增長稅收收入論文

論文摘要:文章以晉城煤炭企業發展為例,分析了該市中小煤礦經濟運行狀況,并指出了中小煤炭企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加強對中小煤礦稅收管理的對策。

論文關鍵詞:煤炭企業稅收管理經濟發展

晉城市地處沁水煤田腹地,無煙煤分布廣、儲量大,全市含煤面積4654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積的49%,總資源儲量459億噸。煤炭是晉城的基礎能源,煤炭工業能否持續、協調發展,對實現晉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關系極大。近幾年來該市煤炭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的提高,煤炭經濟運行形勢的好轉,推動了煤炭工業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全市經濟運行整體呈現出良好態勢,為稅收收入的增長奠定了基礎,特別是該市企業調產改革效應的不斷顯現,交通大格局的逐漸形成,城市建設步伐的日益加快,使全市經濟實力不斷提升。據有關資料顯示,2004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97、42億元,比同期增長24.12%;尤其是原煤產量達到5087萬噸,同比增長25.1%;洗煤產量1082萬噸,同比增長22%;為稅收收入的增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煤炭行業是稅收收入高幅增長的主要支柱

20年來晉城市通過發展深加工,延伸產業鏈,做強做大煤、鐵、電、化四大支柱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扶持鄉鎮、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化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實現了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經濟總量高速擴張,2004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44.4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1985年增長了6.2倍,年均遞增10.9%;經濟質量明顯改善,2004年實現稅收42,13億元,比1985年增長了36,5倍,年均遞增21.02%,每百元GDP實現稅收17.24元,稅收實現能力比1985年增加1.36倍,增加9.93元。稅收來源于經濟,經濟總量的擴張和經濟質量的改善為稅收的持續快速增長帶來了不竭的動力。

該市采礦業10年來在四個行業中的稅收比重均在50%以上,而在采礦業中,煤炭占據的比重為99.95%。如果把煤炭運銷也算上,1996年煤炭行業稅收比重為66.48%,1997年煤炭稅收比重曾達到了72.21%的最高值,2004年煤炭行業稅收比重為65.33%。隨著全市煤炭行業的生產集中度和裝備水平明顯提高、煤炭價格的高位運行和煤炭行業稅收征管措施的到位,使得煤炭行業稅收高幅增長:2004年煤炭行業完成稅收收入69732萬元,占整個稅收收入的54%,同比增長126.56%,絕對額增收38954萬元,拉動整個稅收收入增長47.21個百分點,煤炭企業所得稅完成51346萬元,占整個所得稅的79.91%,是稅收收入高幅增長的主要支柱。

煤炭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是:

1.國家政策的調整,使煤炭整體價格保持高位運行。2004年國家實施了一系列政策調整,在發電用煤價格的上調、燃煤機組上網電價的提高、鐵路貨運價格的上調以及煤炭運力緊張的制約和優質煤炭價格不斷攀升的帶動下,煤炭整體價格保持高位運行。據有關資料統計:2004年全市公路外銷煤炭平均售價為289元/Ⅱ電,比上年238年/Ⅱ電的平均售價提高51元/Ⅱ電,鐵路外銷煤炭平均售價為303元/Ⅱ電,比上年197元/Ⅱ電的平均售價提高了106元/Ⅱ電。

2.政府宏觀調控,對煤炭企業整頓關停,使煤炭量少價揚。據有關報告:山西每挖一噸煤將損失2、48噸的水資源,據此測算,晉城平均每年要損失水資源1億噸左右。20多年煤礦大規模的開采,造成該市部分礦區土地塌陷,地表振動、崩塌、泥石流等嚴重地質災害。到2004年底該市由于煤炭開采累計造成地面塌陷30.2萬畝,使全市資源枯竭和職工轉產再就業壓力加大,區域產業結構矛盾突出,發展機會成本代價增大。為此,晉城市委市政府提出了“關小改中建大、加工轉化增效”這一提升煤炭傳統產業的發展思路,對全市煤礦進行停產整頓,徹底關閉小型煤礦,截止2004年底,累計關閉小煤窯517座,地方煤礦的總數由1054座銳減為537座,每年減少煤炭產量1500萬噸,煤炭產量的減少,貨源相對緊張,供需矛盾突出,造成煤炭價格一路上揚。

3.石油價格上漲導致煤價高位運行。在國際石油價不斷上漲的帶動下,2004年8月2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下發了《關于調整成品油價格的通知》,大幅上調了國內汽、柴油出廠價和零售中準價,成品油價格上揚,刺激了煤炭需求增加,加大了煤炭運銷成本,直接拉動煤價上揚,提升了煤炭價格。煤炭相關行業發展迅速,對煤炭的需求量增大。電力、冶金、建材、化工等行業經濟的持續增長使煤炭需求繼續保持旺盛勢頭。

二、晉城市中小煤礦經濟運行狀況

建市初期,對煤炭資源的開發實行“有水快流”、“大中小一起上”、“鼓勵國家和個人一起辦礦”等政策,在這一政策的指引下,該市鄉鎮小煤礦數量迅速增長,生產規模迅速擴張,到1997年底,鄉鎮煤礦數量占全市礦井總數96%,產量占全市產量的50%。截止2004年底,全市共有中心煤礦537戶,分經濟類型看,其中國有企業20戶、集體企業488戶、聯營企業4戶、有限責任公司15戶,2004年底,年產量3076.99萬噸,銷售量3087.91萬噸,實現銷售收入752953.07萬元,利潤總額146568.45萬元,繳納企業所得稅38231.95萬元,占該市2004年所得稅的56.37%,占煤炭企業所得稅的74。47%。從數字上看,中小煤礦實現的企業所得稅占到了該市企業所得稅的大頭。

三、晉城中小煤炭企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

長期以來,在放寬了煤礦的辦礦標準和缺乏規范化管理的條件下,小煤礦得以快速發展。小煤礦對解決該市煤炭供不應求的突出矛盾和發展地方經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暴露出許多問題:

1.煤礦數量多、生產集中度低、經營方式單一、產業結構不合理。該市中小煤礦經濟結構單一,受國家產業政策影響較大,致使民營經濟發展后勁不足。全市中小煤礦的經營形式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承包經營。即一些村鎮要與承包人簽訂承包合同、承包合同約定、承包期限、承包利潤、經營方法、雙方權利責任、企業的性質、法律責任等,對承包經營的煤礦企業的性質不變,煤礦的所有權及相關證件為出租方所有,由于煤礦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法人,所以煤礦在承包期間,承包人出任法人代表,煤礦實現獨立核算,自負盈虧,對外承擔相關法律責任,承包人在承包期間,所需的資金、設備、人員管理、經營管理由承包方負責。二是承租經營。承租經營的基本內容與承經營相同,不同的是承租經營的承租人不是煤礦的法人代表,雖然承租合同上承租人實行獨立核算,對外承擔相關法律責任,但承租人在對外經營中,是以煤礦相關的法人代表的名義進行的,實際上是由出租人承擔相關法律責任的。

眾所周知,山西省民營經濟大都是依托當地的煤鐵資源優勢發展起來的,以煤炭采掘、冶煉制造業為主的單一經濟結構,已無法適應市場和國家產業政策的變化。眾多小煤礦裝備差、用人多、效率低,生產技術結構矛盾十分突出,煤炭產品單一,附加值低。隨著國家對煤礦企業“關小改中建大”資源整合政策的推行,對100立方米以下小高爐的關閉,將對這種單一經濟結構造成較大的影啊。

2.煤炭資源破壞嚴重,資源利用率低。當前,中小煤礦開采中“吃肥丟瘦”、“采厚棄薄”現象比較普遍。礦井回采率反映的是生產量與動用的儲量的比例關系,回采率越高,動用儲量越少,資源利用率越高。晉城市鄉鎮煤礦礦井回采率分別為30%~10%之間,個別的在10%以下。有的對7~8米或更厚的煤層只掏心采中間的2米,殘留大量的頂板和底板煤,對1.3米左右的可采煤層尋找種種借口棄而不采。

3.安全生產狀況不好。據有關報道:“帶血的煤”使得安全代價沉重,從1980年到2004年25年間,山西省煤礦在安全事故中有17286人死亡,百萬噸死亡率平均為2.66%,小煤礦百萬噸的安全事故是正規國有煤礦的4—5倍,而該市中小煤礦大都設備簡陋,管理落后,給煤礦安全生產帶來極大的隱患。

4.煤炭生產經營秩序混亂。全市中小煤礦中國營、二輕以及國營二輕與其它聯營煤礦大部分鄉(鎮)、村辦煤礦財務核算健全,能正確核算成本利潤,存在突出的問題是部分村辦煤礦特別是承包、承租煤礦,財務核算不健全,實行真假兩套賬,大量的現金交易,為隱瞞收入提供了條件,目前稅務機關無法準確掌握這些煤礦的銷售量,使計稅依據難以準確確定,核定征收不到位,使這些煤礦成為稅收流失的“黑洞”。

四、加強對中小煤礦稅收管理的對策

1.加強稅務登記管理,強化日常監管。稅務機關要主動清理和檢查煤炭企業辦理稅務登記的情況,強化對煤炭企業分支機構和小型煤炭企業的日常監管。基層稅務機關要認真核對本轄區內的煤炭企業情況,稅收管理員要按照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的要求,深入了解煤炭企業的特點、生產銷售等情況以及稅控裝置運行、發票開具等情況,及時發現和糾正稅收違法行。

2.充分運用稅控裝置,加強稅源控管各級稅務機關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特別是要依托信息化手段,大力推廣稅控裝置,加強對煤炭企業的產量測定和稅源監控。依靠當地政府加大資金投入,科學管理煤炭開采企業,加快煤炭開采企業信息化、現代化、規范化建設,在煤炭開采企業建立“遠程礦業產量監控系統”,建立中小煤礦產銷量的電子監控系統,用現代化手段監控其產銷量。可以在煤炭生產企業礦井出煤口、煤倉售煤處、煤炭傳送帶等處安裝實時電子監控系統,將電子臺秤的產銷數量掃描進主控機并進行自動統計,確定煤礦日產銷量,實現監控產量、以產控銷、以銷控稅、管住稅源的目的。

3.建立協調機制,推進信息共享。主管稅務機關應當積極爭取當地政府的支持,通過召開聯席會議、與有關部門聯合發文等方式,建立國稅、地稅、工商、煤炭、安全生產、物價管理等部門的協作機制,及時獲取工商機關辦理營業執照的信息、安全生產部門辦理煤炭安全生產許可證的信息、煤炭生產管理部門辦理煤炭采礦許可證的信息、煤礦部門收取礦產資源補償費的信息,并據此清理檢查煤炭企業的稅務登記情況,建立管戶檔案,防止漏征漏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