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稅對外貿經濟的影響詮釋

時間:2022-04-22 04:20:00

導語:出口退稅對外貿經濟的影響詮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出口退稅對外貿經濟的影響詮釋

自2004年1月1日起,我國己施行新的出口退稅政策,對出口退稅率進行了結構性的調整。一是平均退稅率從原來的15.11%降到12.11%,下降三個百分點;二是建立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共同負擔出口退稅的新機制,新增出口退稅部分由中央和地方按75:25的比例負擔;三是累欠企業的出口退稅款全部由中央財政負擔,并從2004年起對這部分欠退稅款采取全額貼息的辦法解決。在江蘇省如東縣現行的出口結構下,出口退稅政策的變化,將對出口企業、地方政府乃至區域經濟帶來一定的影響。本文試就這一問題,談點粗淺看法。

一、如東外貿經濟的現狀

如東是一個地處黃海之濱的全國經濟百強縣,它有豐富的港口、漁業、農業資源,且紡織業、輕工業較為發達,外貿出口一直是該縣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論文百事通據統計,2001年至2003年,如東出口貿易總值(海關數據)分別為15295.86萬美元、16834.9萬美元、19056.1萬美元,從退稅情況看,如東縣國稅局分別為出口企業辦理退稅10655萬元人民幣、2947萬元人民幣、7403萬元人民幣,有力地支持了該縣外貿經濟的穩步發展。我國加入WTO后,如東有出口業績的企業由2001年的70戶,發展到現在的93戶;從行業分布上看,出口企業主要在輕工、紡織、機電、糧油食品、化工等行業,各行業占全縣出口總額的比例分別為29.6%、29.3%、19.2%、16.1%、5.8%.據了解,2004年如東縣出口貿易仍有較強的發展勢頭,南通華亮健身器材有限公司、南通同協達農副產品開發有限公司等16家企業將成為今年出口退稅新的增長點,縣鐵鏈廠、南通祥峰電子有限公司、強生(江蘇)手套有限公司等企業的出口額也將有所增加,預計2004年全縣將增加退稅額約2160萬元人民幣。

二、出口退稅政策調整對如東外貿經濟發展的利與弊

(一)、有利方面

1、“欠稅清還,對原拖欠企業出口退稅款進行全額貼息”。讓各類企業都吃了定心丸,并且對企業加快資金流轉意義重大。據調查,國家這幾年共拖欠如東各類企業出口退稅款7960萬元人民幣,出口企業為了周轉資金,只得向銀行借貸,從而使企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僅強生(江蘇)手套有限公司每年就得為此多付出貸款利息129萬元人民幣。

2、“確保改革后不再發生新欠退稅”,意味著未來出口退稅進度將大大加快,企業享受到出口退稅政策的優惠也將更為實在,從原來的“空頭支票”變為實際的現金流,也將會大大減少企業因欠退稅時滯而貸款的額度,經測算,如東各類企業今后至少會減少7500萬元人民幣的這類貸款。

3、“適當降低出口退稅率”,不會對如東的出口貿易有太大的影響。據了解,我縣紡織服裝、輕工工藝、機械電子等行業在國際競爭中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降低其出口退稅率,并不會對這些行業的出口競爭能力帶來太大的影響。相反,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政策支持的力度,反而無形地推動了其行業結構的優化和產品升級,促使出口商品向高技術、高附加值、品牌化的方向發展。如東縣鐵鏈廠為了應對新形勢,今年調整了“力神”牌系列鏈條的出口結構,將70級以上高強度鏈條的出口量在去年的基礎上增加了81%,浸塑噴塑普通鏈條的出口量則下降56.8%,雖然出口數量沒有增加,但產品的技術含量高了,預計其出口額會增加30%左右。

4、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杜絕了個別企業為了爭奪市場,不惜成本地競相低價出售自己的產品,實際形成了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惡性競爭,迫使劣勢企業退出市場,促進優勢企業做強做大,不斷提高競爭力。

5、新的出口退稅政策加大了對農產品出口的支持力度,為如東農產品加工企業帶來了更大的利潤空間。如東2003年的糧油食品出口額為3066.1萬美元,占全縣出口總額的16.1%,這些以農產品為原料加工生產的產品基本都維持了原來13%的退稅率,有的產品還稍有增加,從而充分地調動了企業的積極性。南通海達水產食品有限公司、江蘇寶寶集團等企業今年都將增加出口銷量,預計如東今年糧油食品的出口額會增加35%左右。

6、退稅率降低,企業勢必要提高賣價,也會因此而減弱美國、日本、歐盟等國對我國采取的貿易堡壘和反傾銷,從而進一步拓寬市場。據統計,如東2003年的出口產品主要是銷往日本、美國、歐盟,其占比分別為44.18%、21.46%、8.64%.這幾年,如東出口企業因價格問題而引發的對外貿易摩擦也時有發生,使企業為此而消耗大量的財力和精力。

(二)、不利因素

1、建立中央和地方共同負擔出口退稅新機制后,如東財政負擔將有所增加。2003年如東出口額19056萬美元時,其退稅額為7403萬元人民幣;據有關部門預測,2004年如東出口貿易總值可達21900萬美元,如果將出口退稅率下調、如東2003年退稅基數等因素考慮進去,預計2004年如東將新增退稅額2160萬元人民幣,按25%的比例分攤換算,初步測算如東財政將承擔540萬元人民幣的退稅支出。這對于近二年收支稍有結余的如東財政來說,不能不說是一種負擔。

2、出口退稅率降低,將增加出口企業的成本和定價,削弱了其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據筆者在如東縣鐵鏈廠、南通凱德服飾有限公司等單位調查中發現,出口退稅率的下降幅度與出口成本上升幅度大致相等,這樣勢必造成企業的利潤空間減少,同時對外磋商價格的回旋余地也就越來越小。

3、外貿流動秩序將受制于地方政府對出口貿易的支持力度。綜觀如東的外貿出口產品,除一些初級產品外,絕大多數產品都含有外地成份。如強生(江蘇)手套有限公司在無錫購置的半成品手套、如東鐵鏈廠在山東加工的零配件等等,這就意味著不管是收購出口,還是本地產品出口,如東財政都將可能超額分擔出口退稅,造成出口越多,地方財政包袱越重的后果。如東縣政府鼓勵出口的積極性將受到一定的挫傷,極有可能限制本地企業到其他地區收購貨物出口,對整個外貿流動秩序產生負面影響。

4、受出口退稅率下降影響較大的紡織服裝類產品是如東外貿出口的主要產品,其在如東2003年出口總額中占比29.3%,也可以說,今后如東將有十分之三的外貿產品相對失去了價格優勢。另外由于這些企業生產的產品門檻較低,競爭激烈,品種式樣容易為人模仿,所以利潤率較低。退稅率下調4%后,企業若不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極有可能造成個別企業無利可賺,甚至虧損破產。

5、如東工業企業規模普遍偏小,傳統產業所占比重仍然較大,企業競爭力不強。如東的外貿產品目前仍以紡織、機電、化工為主,且產品檔次低,科技含量不高;同時新產品開發能力較弱,再加上基礎原材料上漲,用工成本不斷上升,企業負擔加重,企業的盈利空間也顯得越來越小,相當數量的產品處在微利或虧損邊緣。

6、農作物加工產品出口受制于原料的供應。江蘇寶寶集團生產的出口糕點粉,原料使用考究,糯米均來自于徐淮地區。雖然此產品在日本受到消費者的青睞,訂單絡繹不絕,但終因原料不足,而無法滿足客戶的需求。

三、幾點建議

1、縣政府要樹立全國一盤棋的觀點,放遠眼光,抓大放小,培優扶強,通過舍棄眼前利益來活躍外貿市場,扶持出口企業。因為外貿出口從長遠來看,對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和產品升級是有極大的促進作用的,所以不能因一時之利而對本地出口采取消極或限制措施,更不能實行地方保護主義,影響國內統一大市場的建立。

2、縣政府應積極引導外貿企業加強新產品開發,通過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來優化出口產品結構,通過提高新產品技術含量來應對退稅政策調整帶來的影響。加大如東鐵鏈廠的高強度鏈條、江蘇寶寶集團的變性淀粉等新產品出口銷量,推進“中天”系列光纜、“力神”系列鏈條等品牌的國際市場占有率,走名品、精品之路,提高如東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

3、外貿企業應加強內部管理,積極推廣應用江蘇黃海汽配股份有限公司的目標成本管理法,讓出口產品在原料購進、加工生產、銷售等環節中,通過節能降耗來降低勞動力成本、原料成本、運費等項支出,以彌補出口退稅率的降低對產品價格的影響。

4、加大改革力度,徹底改革收購制出口的方法,走工貿結合和新型制的路子,促進流通企業外貿出口制的發展,從而推進生產企業自營出口。這樣既可以降低出口成本,在國際上提升我縣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更可以緩解收購出口帶給地方政府的退稅壓力。

5、強化市場信息網絡建設,正確及時地掌握市場動態,為出口產品定價提供科學依據。事實上出口商品適當地提價也是目前國外買家所能接受的方案,關鍵是要掌握充分的提價依據和足夠的市場信息。

6、重視出口商品原料的生產基地建設,抓好產銷聯營。如江蘇寶寶集團應在徐淮地區建立穩固的糯米生產基地,與當地農民搞好訂單農業,實行產銷聯營,以保證外貿出口的生產需要。

7、發揮海洋漁業資源豐富的優勢,抓好海產品的深加工。如東目前出口的海產品,大部分都是資源性的產品,科技含量低。如南通海達水產食品有限公司出口的“通光”系列紫菜,其中45%以上的都是初級農產品干紫菜,不但產品價格低、利潤薄、退稅率低,而且還浪費寶貴的海藻資源。如果將其生產為烤紫菜、調味紫菜、再干紫菜等二次加工紫菜,不但出口價格能上升幾倍,還能帶動其它相關產業的發展,企業也能因此獲得國家政策的更多扶持。

8、到國外直接尋找采購商,減少中間環節費用。如東出口企業中相當部分的產品銷量在國際上占有較高的市場份額,其中鐵鏈廠的“力神”牌系列鏈條產銷量位居世界第二,江蘇黃海汽配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閥類制動件、緊固裝飾件系列產品在美國市場占有率達30%,另外強生(江蘇)手套有限公司、南通大東有限公司等單位的產品國際市場占有率也是相當高的,這些企業如果能直接到國外設立代表處,繞開進口商這個環節,企業的利潤空間會進一步增大,以抵消退稅率降低對產品價格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