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財稅體系改革探討
時間:2022-05-13 03:44:00
導語:我國財稅體系改革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關鍵詞:財政收支體系;財稅制度;稅收體系;網絡貿易稅收
論文摘要:我國應適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完善財政收支體系,加大財政對科研開發及人力資本的投入,實行稅收政策傾斜,對新經濟給予稅收支持,以適應和促進知識經濟的發展。
1完善財政收支體系,加大財政扶持力度
實施稅費改革,增加財政收入。在我國現行財政收入體制中,規范性政府收入與非規范性政府收入同時并存。據統計,我國非規范性政府收入與規范性政府收入的比例約為3∶2.按照這一比例推算,我國1999年非規范性政府收入約為17000億元,這一巨大的數字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沖擊稅基,減少財政收入,削弱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收費收入缺乏約束,導致腐敗行為的滋生和蔓延,擾亂正常的經濟秩序。因此,我國政府應及時清理整頓各部門、各級政府名目繁多的基金和預算外收費項目,統一納入政府預算管理;堅決取締一切不合理的收費和基金;將具有稅收性質的基金和收費納入稅收管理,歸入現行稅種或重新設計稅種。
增加政府對科研開發的投入。目前,我國R&D費用嚴重不足,迫切需要政府增加財政投入力度。從我國實際情況來看,需從兩方面著手:增加預算內投入。在財政預算上,打破基數法,采取一年一定的辦法,增加預算內投入;壓縮一般性行政開支,把節約的資金用于科技開發,在不影響國家正常運轉的條件下,使預算內科技投入增長速度超過GNP增長速度;合理利用預算外資金。把財政部門管理的小型技改貸款、文教衛行政周轉金、工交商貿企業周轉金、支農周轉金等各項周轉金,向科技開發傾斜,保證技術改造資金需要。
建立政府補貼基金。美、英、法等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均建立了政府補貼基金,其用途主要有兩個:對風險投資企業提供無償補助,分擔風險投資公司的投資風險;對風險投資企業虧損提供虧損補貼。在這里,政府補貼不是指物價補貼和企業虧損補貼,而是對風險投資基金進行補貼,以鼓勵風險投資的發展。從我國目前的情況看,應從財政支出中單獨劃出一項政府補貼基金,專門用于風險投資補助,對違反規定的單位和個人,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建立國家采購政策。利用國內市場,扶持國內高科技企業的發展,是美、英、法等國慣用的做法。其原因在于政府公共采購規模是巨大的,其需求量足以刺激新的高新技術產業的形成,能有效地促進企業的技術開發。為了保護國內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可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確定政府采購的名單和辦法。目前,我國迫切需要解決的是把國家采購政策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成為制度化、經常化的政策。同時,還需要規定對違反國家采購政策責任人的處罰條例。
2促進企業技術創新的財稅制度創新
國外企業界認為,R&D經費占銷售收入1%以下的企業難以生存,達到5%以上才有競爭力。鑒于我國企業投入R&D經費比例較小,并呈下降趨勢,我國政府應積極制定有關財稅政策,
鼓勵企業論文關鍵詞:財政收支體系;財稅制度;稅收體系;網絡貿易稅收
論文摘要:我國應適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完善財政收支體系,加大財政對科研開發及人力資本的投入,實行稅收政策傾斜,對新經濟給予稅收支持,以適應和促進知識經濟的發展。
1完善財政收支體系,加大財政扶持力度
實施稅費改革,增加財政收入。在我國現行財政收入體制中,規范性政府收入與非規范性政府收入同時并存。據統計,我國非規范性政府收入與規范性政府收入的比例約為3∶2.按照這一比例推算,我國1999年非規范性政府收入約為17000億元,這一巨大的數字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沖擊稅基,減少財政收入,削弱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收費收入缺乏約束,導致腐敗行為的滋生和蔓延,擾亂正常的經濟秩序。因此,我國政府應及時清理整頓各部門、各級政府名目繁多的基金和預算外收費項目,統一納入政府預算管理;堅決取締一切不合理的收費和基金;將具有稅收性質的基金和收費納入稅收管理,歸入現行稅種或重新設計稅種。
增加政府對科研開發的投入。目前,我國R&D費用嚴重不足,迫切需要政府增加財政投入力度。從我國實際情況來看,需從兩方面著手:增加預算內投入。在財政預算上,打破基數法,采取一年一定的辦法,增加預算內投入;壓縮一般性行政開支,把節約的資金用于科技開發,在不影響國家正常運轉的條件下,使預算內科技投入增長速度超過GNP增長速度;合理利用預算外資金。把財政部門管理的小型技改貸款、文教衛行政周轉金、工交商貿企業周轉金、支農周轉金等各項周轉金,向科技開發傾斜,保證技術改造資金需要。
建立政府補貼基金。美、英、法等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均建立了政府補貼基金,其用途主要有兩個:對風險投資企業提供無償補助,分擔風險投資公司的投資風險;對風險投資企業虧損提供虧損補貼。在這里,政府補貼不是指物價補貼和企業虧損補貼,而是對風險投資基金進行補貼,以鼓勵風險投資的發展。從我國目前的情況看,應從財政支出中單獨劃出一項政府補貼基金,專門用于風險投資補助,對違反規定的單位和個人,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建立國家采購政策。利用國內市場,扶持國內高科技企業的發展,是美、英、法等國慣用的做法。其原因在于政府公共采購規模是巨大的,其需求量足以刺激新的高新技術產業的形成,能有效地促進企業的技術開發。為了保護國內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可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確定政府采購的名單和辦法。目前,我國迫切需要解決的是把國家采購政策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成為制度化、經常化的政策。同時,還需要規定對違反國家采購政策責任人的處罰條例。
2促進企業技術創新的財稅制度創新
國外企業界認為,R&D經費占銷售收入1%以下的企業難以生存,達到5%以上才有競爭力。鑒于我國企業投入R&D經費比例較小,并呈下降趨勢,我國政府應積極制定有關財稅政策,鼓勵企業放、遺棄污染物或制造其他社會公害的企業和個人列為環境保護稅的納稅人。在稅率設計上,根據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濃度及污染物對環境的破壞度來確定差別稅率。如果排放量不易確定,則按照企業的產量或者某種關鍵生產要素的消耗量來確定。在設計稅率時要體現效率與公平,鼓勵企業加大環保投入,對排污水平低于國家排放標準的企業可實施環保退稅。在稅收征管上,由中央和地方共享,提高地方政府在環境保護中的責任,同時保證中央政府對全國環保治理的需要。(2)擴大現有資源稅的征稅范圍。我國現行資源稅僅對礦產品和鹽類資源課稅,征稅范圍過窄,這與我國資源短缺、利用率低、浪費現象嚴重的現實極不相稱。可將礦產資源補償費、水資源費、漁業資源增值保護費、林業保護管理費、林地補償費等并入資源稅,擴大資源稅的征稅范圍。(3)在稅收優惠上向環保型的企業傾斜,特別是要對生產環境保護產品的環保工業及提供環境保護技術服務的企業實行稅收優惠。
5制定網絡貿易稅收政策
在知識經濟時代,信息技術日益發達,電子商務在全球經濟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所有企業或遲或早終究會主動融入或被動卷入其中,我國政府應該根據形勢的發展,站在戰略的高度,引導企業將目光投向電子商務。我們不妨借鑒美國的做法--對網上交易實行零稅率,通過一系列的網絡稅收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向電子商務方向發展,并適時制定與電子商務有關的稅收政策,保護和促進我國企業的發展,以免將來處于被動調整的尷尬境地。
參考文獻
[1]劉華.《關于促進企業科技進步的財稅政策研究》(載《科技進步與對策》1999年第3期).
[2]王冰.《重視人力資本投資,迎接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載《經濟問題》1999年第5期).
[3]文英.《發展知識經濟的稅收政策思考》(載《財金貿易》1999年第4期).
[4]梅陽.《知識經濟的挑戰及稅收政策的選擇》(載《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0年第4期).
[5]劉澄.《外部性與環境稅收》(載《稅務研究》1998年第9期).
[6]廖家勤.《我國科技稅收政策的完善》(載《稅務研究》1998年第8期).
- 上一篇:漫談西部旅游資源開發的資本市場戰略
- 下一篇:小議小麥和大豆期貨市場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