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花稅下調的影響和意義詮釋

時間:2022-07-17 05:34:00

導語:印花稅下調的影響和意義詮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印花稅下調的影響和意義詮釋

一、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下調的背景

證券交易印花稅是股民從事證券買賣所強制繳納的一筆費用,根據一筆股票交易成交金額計征。證券印花稅是從普通印花稅中發展而來,屬行為稅類。印花稅率的高低,可以直接地改變股票的交易成本,因此監管層通過調整印花稅率可以起到調控股市的作用。

歷史回顧:1990年首先在深圳股市開征,當時主要是為了穩定初創的股市及適度調節炒股收益,由賣出股票者按成交金額的6‰交納。同年11月,深圳市對股票買方也開征6‰的印花稅,反映了內地雙邊征收印花稅歷史的開始。1991年10月,深市將印花稅率從6‰調整到3‰,牛市行情啟動,后上證指數從180點升至1992年5月的1429點,升幅達694%。1997年5月12日,證券交易印花稅率由3‰提高到5‰,直接導致上證綜指出現200點左右的跌幅。1998年6月,證券交易印花稅率從5‰下調至4‰,股指不升反降,兩個月內震蕩走低400點。1999年6月1日為了活躍B股市場,國家稅務總局再次將B股交易稅率降低為3‰,上證B指一個月內從38點拉升至62.5點,漲幅高達50%多。2001年11月16日印花稅率再度調低至2‰,股市產生一波100多點的波段行情,11月16日是這輪行情的啟動點。2005年1月23日,財政部又將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由2‰調整為1‰,股市輕微拉升后隨即呈震蕩下行趨勢。2001年4月至2005年末,股市基本表現為熊市。2007年5月30日,財政部將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由1‰調整為3‰,經過近兩個月的震蕩調整后重新步入升勢,直到當年10月中旬。

回顧證券交易印花稅調整的歷史,無論是印花稅的下調還是上調,從歷史數據看,股市表現一般為熊牛互現,對熊、牛市場的基本態勢沒有根本影響,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印花稅稅率的變動,對于上證指數的漲跌,其刺激作用是非常明顯的。在中國股市連續數月下挫、交易較為低迷的背景下,一項令市場矚目的調控政策23日傍晚出臺: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決定從4月24日起,調整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稅率,由現行的千分之三下調為千分之一。這次稅率的下調將對股市有何影響呢,筆者就此作一分析。

二、證券交易印花稅率下調的原因

(一)降低交易成本,活躍股市

實際上,印花稅在我國證券交易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比傭金的水平要高得多。粗略計算,印花稅占交易成本的50%以上。下調印花稅率,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活躍市場的作用,對于重新聚集人氣,重振投資者信心有所幫助。

(二)印花稅稅負過高造成負回報

印花稅稅率的降低或者是取消,理由絕不是為了單純救市,而是為了中國資本市場的長遠發展。假若以每天成交量2500億計,印花稅收3‰,一年的印花稅3600億元,券商傭金2400億元,合計6000億元,而2006年1400多家上市公司的利潤僅3892億元,屬于流通股股東的利潤僅1200億元,何況大多數不分配。就是說,投資者付出6000億元的交易成本去追逐上市公司僅1200億的利潤,這是嚴重的負回報投資。

(三)從國際對比看,不符合國際現行規定

目前世界上只有澳大利亞和中國是對買賣雙方征收,其他國家只對買方或賣方征收,甚至不征證券交易印花稅。再者,稅率過高,買賣雙方分別按3‰的稅率征收,是全世界收取證券交易印花稅最高的國家。大部分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工業國家的稅率水平在1‰左右。

下表可以展示我國財政部過去的十五年來的證券交易印花稅收入。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印花稅占財政收入的比重不大,我國調整印花稅稅率完全不是出于財政收入的原因,而是對股市走向的一種政策導向。由于1990年我國實行高稅率的財政政策,所以證券交易印花稅一出臺其稅率就非常高,完全偏離了國際慣例,這是歷史原因。

三、證券交易印花稅率下調的影響

(一)有利于緩解投資者的悲觀心理

滬深股市在經過前期大幅下跌后,市場悲觀氣氛濃厚。隨著印花稅下調政策的推出,此舉有利于降低市場交易成本、活躍市場交易,市場將強勢反彈,實現價值回歸,有利于緩解投資者的悲觀心理。技術形態上,上證指數在4月22日單日擊穿3000點后獲得支撐,市場做空動能釋放較為充分,有強烈的反彈要求。目前個股估值水平對場外資金存在較強的吸引力,交易成本的降低將進一步吸引場外資金入市,為后市的技術性修復提供了較堅實的基礎。印花稅的下調的確是利好消息,但深度分析,目前下調印花稅產生的效果將是短期的,印花稅稅率下調體現了通過財政稅收手段,保護投資者利益的精神。調整印花稅雖然不是萬能的,但對于提高投資者的信心、緩解投資者的悲觀心理還是非常有作用的。

(二)有助于我國金融體系的改革

對中國的資本市場來說,后股權分置時代,必須完成三項改革,一是建立與全流通時代相匹配的大宗交易制度;二是建立健全資本市場稅收環境;三是研究在新的條件下,市場再融資的標準和規則。當這三項改革完成后,將有助于市場透明度的建設。中國金融體系現代化改革基本的平臺是資本市場,沒有一個穩定的資本市場,中國金融體系的現代化和市場化改革是不可能完成的。調整印花稅有利于資本市場的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將有利于中國金融體系現代化和市場化的改革。

(三)有助于推動股市穩定健康發展

自去年10月以來,上證綜指從6124點一路跌至3000點左右,其跌幅之快、之深為十余年來罕見。僅今年一季度,上證綜指跌幅就達34%,許多大盤股跌破發行價。股市每日交易量也從高峰時的3000多億元降至1000億元左右。在股市低迷時出臺一定措施,促使其良性發展,這是世界各國的通行慣例。

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的調整,體現出政府對市場流動性的管理,這是一個明顯的政策信號。從日前公布的中國證監會對“大小非”解禁的指導意見到23日宣布下調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調低股票印花稅率,表明政府一直關注證券市場的發展,對維護證券市場穩定意愿強烈、態度積極。這是符合市場發展內在要求的一個舉措,能有效推動股市穩定健康發展,體現出了政府對促進股市穩定健康發展的重視。

四、證券交易印花稅率下調的意義

下調印花稅政策的利好效應在客觀上不可能持續較長時間,市場長期發展仍將依賴于宏觀經濟形勢。政府本次調整印花稅,不是拖市,也不是救市,而是對股市宏觀調控的稅收手段,用行動證明我國政府要求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的決心,更準確點說應該是還市場一個應有的生存空間和生長環境。此次印花稅的下調是十分正確的,它主要從環境和成本的角度來恢復市場的信心,恢復市場的流動性。此次調整印花稅表明政府已經充分認識到,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對未來中國經濟發展和金融市場改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反映出,此次調整是決策層站在當前的事實和未來資本市場發展的戰略目標上做出的,符合當前資本市場發展的需要。說明我們國家對資本市場的理解又進了一步。

同時,印花稅率調整作為穩定股市信心的“組合拳”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使得人們對監管層解決余下來的再融資、內幕交易等問題有了更大的信心。這意味著,困擾我國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一些負面因素將在監管層的努力之下,逐步得到解決。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印花稅率調整的意義其實早已經超越了印花稅率本身,而包含著更加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