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稅務內控的結構及選擇

時間:2022-08-16 11:07:00

導語:國內稅務內控的結構及選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內稅務內控的結構及選擇

國家稅務總局局長肖捷同志在2010年全國稅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上提出,2010年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要突出重點,完善內控機制”。要“把完善內控機制作為懲防體系建設和反腐倡廉制度建設的重要載體,全面推進。”如何建立和完善稅務系統內控機制是擺在我們各級稅務機關面前的一項全新的重要工作。為了做好這項工作,我們應當對其理論淵源、制度結構內容和構建方式等問題在理論上進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礎上,結合稅務系統的工作實際,提出具有操作性的政策建議。

一、稅務系統內控機制理論淵源

稅務系統內控機制是國家稅務總局在建立健全稅務系統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過程中,認真總結多年來稅務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結合稅務系統的工作特點,“將內部控制理論引入稅務系統反腐倡廉建設”而創造的一個全新的專有名詞,是稅務系統各級工作人員對稅務行政執法權和行政管理權運行中的執法風險和廉政風險自我發現、自我防范、自我控制的一系列制度、方法、措施的總稱,是稅務系統反腐倡廉工作理論創新的一個標志:也是稅務系統在新形勢下開展反腐倡廉工作的具體方向和思路。

1稅務系統內控機制理論是對黨中央關于預防行政腐敗理論的繼承、創新和具體應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的幾代領導人都對如何在新形勢下開展反腐倡廉工作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提出了一系列理論觀點,以指導我們的工作實踐。我們黨對反腐倡廉戰略方針的調整和一系列重大決策的部署和實施,表明黨中央對預防腐敗的理論認識越來越深刻,對反腐敗的實際工作越來越重視,對反腐倡廉建設的工作思路越來越清晰,對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規律的認識和把握越來越明確。當前,國家稅務總局在認真總結系統內多年來反腐倡廉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結合部門的工作特點,將在企業界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理論,作為一種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引入到稅務系統的反腐敗倡廉工作之中,形成系統的具有部門特色的反腐倡廉工作思路和方法。應當說,這是我們黨關于反腐倡廉理論與稅務部門的實際工作相結合的產物,是對反腐倡廉理論的繼承應用和發展創新。

2稅務系統內控機制理論,是對稅務系統多年來反腐倡廉工作實踐經驗的總結和升華。多年來,全國各級稅務機關在反腐倡廉工作中注意與稅收業務相結合,積極探索,創造了一系列與稅收工作相匹配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并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為了加強對稅務干部行使行政權力時的監督制約,有效預防腐敗行為的發生,從上世紀80年代末期開始,全國各級稅務機關就改“一人進廠,各稅統管”,為“征、管”兩分離或“征、管、查”三分離的稅收征管新模式,隨著形勢的發展又經歷了以“納稅申報、稅務、稅務稽查”三位一體的征管模式和“以納稅申報和優化服務為基礎,以計算機網絡為依托,集中征收,重點稽查”為標志的稅收征管模式。在注重對稅務行政執法權監督制約的同時,國家稅務總局在90年代中期又提出要加強對于部人事管理、大宗物品采購等稅務行政管理權進行監督制約,形成了有稅務部門特色的“兩權監督”理論,在實踐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全國各級稅務機關按照國務院“建立法制國家、推進依法行政”的總體戰略,結合稅務工作的特點,建立并實施了以細化稅收執法崗責體系,統一規范稅收執法行為,明確執法責任為特點的稅務行政執法責任制和稅務行政執法過錯追究制度體系,強化了對稅務干部在行使權力過程中的責任意識和對違法、違紀、執法過錯行為責任追究的力度。在此過程中,一些稅務機關還積極學習、借鑒現代行政管理理論,將流程再造理論、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等理論和方法引入到稅收管理之中,通過對稅收征管流程的再造,強化各環節的監督制約,使目標管理落實到每一個具體崗位和環節,進而達到規范化、精細化管理的目的。稅務機關的這些探索和實踐,為建立行為規范、權責明確、運轉流暢的內部控制積累了實踐經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稅務系統內控機制理論是企業內部控制理論在稅收管理中的具體應用和進一步拓展。內部控制理論近年來發展迅速,在實踐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對強化企業內部管理、及時發現和防范風險、制止營私舞弊和違法亂紀行為的發生、保證管理權力的順暢運行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內部控制理論的目標、理論方法、技術措施等方面與稅務機關加強內部管理的工作機理是一致的,與稅務機關依法治稅和反廉倡廉的目標要求是一致的。因此,稅務系統內控機制的建立和完善,應當認真研究、學習和借鑒內控理論的觀點和方法,將內控理論中的風險防范和控制的一系列具體方法應用到稅務行政管理工作中,并結合稅務部門的工作特點,不斷加以豐富和完善。

二、構建稅務系統內控機制框架結構的具體思路

國家稅務總局肖捷局長指出:“要把內控機制建設作為稅收體制機制建設的重要內容,結合稅制、征管、內部行政管理等改革,積極完善內部崗責體系,優化流程,健全制度,強化監督,形成權力層層分解、工作環環相扣、相互聯系制約的科學嚴密的管理鏈條,從源頭和機制上防范腐敗風險。”這無疑為各級稅務機關建立和完善稅務系統內控機制指明了方向。

結合當前稅務系統的工作實際和對內控理論的研究、學習和借鑒,當前稅務系統內控機制建立和完善的基本思路應當是:堅持依法治稅和反腐倡廉的基本原則,以建立健全稅務系統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目標;在各級稅務機關黨組的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紀檢監察、督察內審、巡視、法制等監督部門的組織作用,各有關業務部門積極參與,充分發揮整體合力;根據現有的機構設置和稅收征管模式,以建立健全稅務機關崗責體系為基礎,明確各個工作崗位權力和責任;以優化稅務工作流程、科學配置權力為主線,以完善稅收工作程序和規范稅務工作行為為重點,以風險識別、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為主要內容,以信息技術為依托,強化信息傳遞、溝通;加強稅務文化建設,培育、塑造以法治文化、廉政文化為核心的內控環境;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公開辦事程序,對稅務系統行政權力的行使和運用過程進行全程監督制約。進而構建起工作崗位標準化、權力責任明晰化、辦事程序化、監督實時化、追究及時化的體制機制,體現出分權制衡、流程制約、事前預警、事中提醒、事后追究的風險管理功能,實現對稅務系統“兩權”運行全過程進行監督和制約的內控機制,保證各級稅務機關“兩權”運行的規范、透明、高效。

1明確內控目標,把握內控機制的建設方向。依法治稅,用法律的手段指導和規范我們的各項工作,是多年來稅收工作取得成功的經驗總結,是黨和國家對稅收工作提出的要求,也是各級稅務機關的奮斗目標和工作中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反腐倡廉,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是提高干部隊伍素質,保證干部正確履行職責,執法為民的政治保障。因此,將依法治稅和反腐倡廉設定為稅務系統內控機制的總體目標,將建立健全稅務系統懲治預防腐敗體系為內控機制的具體目標,為內控機制的建設指明了方向,為內控機制框架的構建和功能設定提供了理論依據。

2完善內控機制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方式。稅務系統內控機制的建立和運行,是稅務機關的一項全局性的工作,涉及到各個部門和方方面面的工作,必須在黨組的統一領導下,由黨組書記負總責,紀檢組長(或者責成一名分管執法監督工作的副局長)具體抓,紀檢監察部門(或者是責成督察內審、巡視、法制等負責執法監督的部門中的一個部門)作為具體牽頭部門負責組織協調,各相關部門積極參與配合,共同實施內控。才能有效動員各方面的力量,共同發揮內控機制的作用。牽頭部門負責制定內控實施方案,協助黨組具體分解和落實內控任務,并對內控機制運行過程進行監督、考核和評價。各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制定相關工作制度,梳理工作規范,落實具體內控工作任務。

3全面梳理權力事項,明確崗責體系。對照有關法律、法規和相關文件精神,結合機構改革,對本級機關各部門的權力事項,特別是稅收業務管理權、人財物管理權、稅收執法權等進行全面梳理,列出“權力清單”。按照機構設置和征管模式,嚴格劃分不同崗位的權力的使用范圍,針對不同類別權力的特征和作用,建立職權清楚、責任明確的崗責體系,同時,將黨風廉政建設的要求融入到每一個崗位,實現權力、崗位、責任、義務的有機結合,做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

4優化工作流程,科學配置權力。在堅持依法治稅和為納稅人提供優質高效服務原則的基礎上,針對不同部門的權力事項和用權方式,簡化權力運行程序,下放行政權力,提高工作效率,優化權力運行流程,明確具體權力事項的業務操作程序,做到下一道程序對上一道程序進行控制,每道程序之間互相制衡。在“簡、放、提、優”的基礎上,科學配置權力,編制權力運行流程圖,對權力事項的運行程序、行使依據、承辦崗位、職責要求、監督制約環節、相對人的權利、投訴舉報途徑和方式等內容,以圖示的方式表達出來,通過流程圖將權力行使過程進行固化,使每項權力的行使過程都做到可視可控。

三、構建稅務系統內控機制的路徑選擇

稅務系統內控機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稅務機關內部各個部門和方方面面的工作。當前,為了建立和完善稅務系統內控機制,應當理清思路,明確工作方向,重點做好如下幾項工作:

1完善制度,規范稅務人員行政行為。根據稅收法律、法規和稅收規范性文件,對稅務人員每一項行政行為都要進行梳理、分析和研究,制定出統一的標準規范,使所有的工作行為都有法可依、有據可循。緊緊圍繞“兩權”運行軌跡,全面清理整合工作規程和內部管理制度,總結實踐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經驗和辦法進行規范和固化,并上升為制度。建立起一系列既有實體性內容,又有程序性要求的工作制度,既明確規定應當怎么辦,又要規定違反規定后如何處理,形成一整套環環相扣的制度鏈條,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相互協調和相互促進,保證行政權力的和諧有序運行。”

2實施科學的風險管理,實現對風險事前預警、事中提醒、事后追究的防范和控制。從分析權力運行風險人手,對稅收管理、稅收執法和行政管理中可能引發風險的各種信息進行識別,并根據不同風險度和風險成因,采取相應的風險應對策略和措施,實現風險的有效防范、控制和化解。行政執法權力風險查找的重點是一般納稅人認定、優惠政策審批、稅款核定、納稅評估、稅務稽查、稅務行政處罰等環節;行政管理權力風險查找的重點是干部任用、資金分配、項目決定、資產處置,以及許可權、審批權、征收權、處罰權、強制執行權等權力比較集中的重點部位和關鍵環節。風險點的查找,應當按照“對照崗位職責——梳理崗位職權——找準權力風險點——公示接受建議”的統一流程,由部門和個人結合工作實際主動查找,并將查找出來的結果集中公示。對查找出的風險,要按照權力運行頻率高低、人為因素大小、自由裁量幅度的高低、制度機制漏洞的多少、危害損失的嚴重程度等對風險點進行分級評估,明確各部門在風險管理中的責任,健全防控措施。要把風險排查、風險分析、風險應對等工作落實到具體崗位、具體人員和具體工作環節,使風險管理真正科學、實用。

3充分利用稅收信息管理系統,強化權力運行過程中的信息溝通。將權力行使過程變為信息處理過程,強化程序的嚴密性,弱化人為因素,遏制隨意性,形成機器控權的制約機制。要依托綜合稅收征管信息系統、稅收執法管理信息系統、紀檢監察管理信息系統和人事管理信息系統等信息技術手段,逐步將以審批事項為重點的各類權力運行納入信息化管理,使各類信息互融互通,便于溝通和監控,實現實時監督、控制和綜合分析,做到全程留痕,可查可控。要進一步運用好現有的監控決策、執法考核、執法監察等信息系統,切實掌握各類事項的受理、承辦、審核、批準、辦結等信息,做到實時監控,全程制約。

4加強稅務文化建設,培育、塑造以法治文化、廉政文化為核心的內控環境。稅收內部控制機制的順暢運行,需要有一個與之相適應的包括管理理念、組織機構、崗責體系業務流程等要素構成的內控環境。在內控環境中,人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為所有的制度都需要有與制度要求相適應的人來執行,這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人的思想理念和能力素質。因此,必須加強稅收文化建設,將依法治稅、廉潔行政的觀念和實施科學化、專業化、精細化管理的思想內化為稅務干部的思想觀念,成為全體稅務工作人員的共識,并將這種治稅思想和管理理念貫穿于稅收工作的始終,引導全體稅務人員加強對依法治稅思想和科學內控管理理念的認知,牢固樹立依法行政、防范執法風險和廉政風險的觀念,在工作實踐中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為模式,為稅務系統內控機制的順利運行創造良好的實施環境。

5不斷深化政務公開,實行陽光執法。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公開是最好的監督。要認真落實國家有關部門關于政務公開的部署和要求,按照“公開是原則,不公開是例外”的要求,嚴格執行公開辦稅制度,對各部門的權力進行匯總統計,審核認定,編制目錄,明確公開的要求、時限、范圍,實現權力、責任、流程、制度、風險“五個公開”,使權力在陽光下透明、規范地運行,不斷提高權力運行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拓展監督渠道,促進內部管理制度在運行過程中不斷調整完善。

6加強與外部控制的聯系和有效銜接,促進內控機制的不斷完善。內部控制與外部控制是各自獨立存在的,分別運用不同的方式,從不同的側面對稅務機關“兩權”運行進行監督,這兩種不同的監督控制機制又可以相互聯系,相互補充,共同發揮作用。在稅務系統內控機制建設過程中,要注意做好與外部控制的溝通、聯系和銜接,更好地發揮兩種控制機制的合力作用。稅收內控機制是一個系統工程,各級稅務機關主要負責人作為內控機制建設的第一責任人,在內控機制建設和運行過程中要注意與公、檢、法、紀檢監察機關等外部控制部門的溝通、聯系,及時發現內控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督促各部門把明確權責、規范流程、風險排查、完善制度等要求落實到位,發揮內控的作用。積極學習、借鑒外部控制的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為我所用,促進內控機制的不斷完善,更好地發揮內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