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校財務管理模式構建
時間:2022-08-06 03:03:12
導語:探析高校財務管理模式構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統一領導和集中管理模式的缺陷
這種財務管理方式規定學校財務部門由高校控制,只成立一級財務部門,對學校全部資金進行統一管理,學校其他院系不具有財政權,學校任何財務收支都要經過一級財務部門審核。在統一管理的財務制度下,招生權和財權實現統一。財權統一下的分配制度對提升院系拓展教育市場的主動性不是很好。目前,高校慢慢形成了這樣一種辦學方式:核心是學歷教育,其次是非學歷教育。另外由于市場經濟的發展,很多非學歷教育市場,例如后續和專業教育都得到很大進步,未來上升空間很大。除此之外,高校辦學自主權逐漸加大,高校之間競爭也在加劇。學校教育科技研究的第一線就是院系,其和學生以及教育市場密切接觸,非常清楚市場對教育需求和自身擁有的競爭優勢,還能按照外部環境的改變迅速給出反應。如今對院系來講,學校采用的集中掌控,領導的財務管理制度對其有很大約束。
2.分級管理和分級核算模式的缺陷
分級核算和管理也就是學校各個院系不但是使用部分創收和經費包干的單位,另外也是核算實體,能在不違反國家財政法規,財務機制和學校所有規定的基礎上,核算、應用、調整學校劃分的全部經費和創收。分權式財務管理制度在財務管理的分權管理制度范圍內,要是實際生活中沒能協調好統與放以及分權和集權的關系,就會導致學校辦學資金散落到各院系,不利于院系管理的獨立性和學校領導的集中性的結合,最后讓學校財力非常分散,對學校全面發展造成負面影響。因此這種方式通常在重視微觀搞活的同時,造成高校財力不夠集中,對宏觀控制和綜合平衡缺乏關注,很難整體統一,在很大程度上對高校資金的調控和統籌造成影響。
二、基于經營理念的高校財務管理創新模式構建
1.組織結構優化
(1)成立學校財經管理委員會,主任和副主任分別由校長和總會計師擔任,另外聘用相關經濟專家任委員以及校辦產業和財務監審人事教務科研后勤基建等各部門的領頭人,向財政方針政策基建項目投入資金購買大型設施,發放老師們的薪酬等學校重要經濟決策,由該委員會共同商量做出決定,充分體現和完善財務管理中心的功能和作用,讓財務管理中心能制立學校經濟政策規章機制,管理二級核算單位的財務和學校相關會計人員,另外還能對日常工作負責。(2)采用會計委派制,財務部門確定和考評所有二級核算單位的會計和財務人員,實施一元化管理,從而確保能科學合理執行財經方針政策規章機制,給學校提供準確的會計信息,填補會計管理的不足,讓學校能真正對財務進行集中領導。另外對安排的崗位加以完善,按照業務的復雜度和工作量以及各項業務之間的關系來確定職工合作和分工。采取崗位責任制,將責任落實到實處,避免發生權利重疊的問題。除此之外,為實現崗位不同人員能彼此約束的目標,就要創建內部稽核機制。
2.分級財務管理模式優化
(1)抓好預算管理。采取整體預算管理的方式對學校綜合財務預算進行落實,高校管理財務的一個關鍵構成內容就是約束機制預算管理的創建,也是學校開展財務活動的根據。要明確財務大收支含義,對年度綜合財務預算進行編制,應研究之前執行年度預算狀況,按照預算年度事業發展目標和計劃以及自身財政水平和年度收支增減因素,在年度收支計劃中添加整個財務收支活動,實行整體管理和掌控資金,增強財務收支的全面性,統一性以及計劃性。要想統一管理和平衡學校所有財務資金,就不能實行赤字預算,還要遵循量入為出和收支平衡的原則,支出和收入預算要做到積極穩定和統籌兼顧,順應實際,確保核心。(2)增強內部審計,對監管措施進行強化。高校經濟工作在市場經濟背景下,復雜度越來越高,學校內部被社會上不合法的經濟活動行為所影響。所以,一定要創建完善各級經濟下的財務審計監督和離任審計機制,嚴懲違法者。共同商量對重大決策進行決定,從而保證學校各項事業的穩定持久發展。結束語綜上所述,高校面對更為復雜的財務關系和逐漸加劇的市場競爭,一定要增強財務管理力度,轉變思想,不斷改革,創建以經營理念為根本的高校財務管理方式,減少成本,提升資金使用率,激發各學校各部門管理財務的主動性,充分體現經營思想財務管理的中心作用,推動高校教育事業快速健康發展。
本文作者:唐洪輝工作單位:重慶文理學院教工部
- 上一篇:簡述企業中的經營管理
- 下一篇:體育場館經營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