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務報表粉飾行為及防范對策

時間:2022-04-07 04:00:40

導語:企業財務報表粉飾行為及防范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財務報表粉飾行為及防范對策

【摘要】財務報表的內容要如實全面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滿足相關利益者的信息需求,要保證向報表使用者提供的各項數據真實可靠。然而我國正處于社會發展的轉型期,市場機制不完善,市場的欠發達和各種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等導致了財務報表粉飾現象嚴重,并且粉飾的程度也比較高。這些不真實的會計報表傳遞了錯誤的信息,迷惑了報表的預期使用者,依此作出錯誤的決策,導致財務風險加大,資金受損;同時也會擾亂經濟秩序,導致稅收流失、財政和銀行資金蒙受損失。因此必須認真分析財務報表粉飾行為產生的原因及其危害、企業粉飾財務報表的類型與常見方式,提出防范財務報表粉飾的若干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財務報表;會計信息;信息失真;防范治理

財務報表粉飾就是企業的財務部門采取捏造、偽造等伎倆編制虛假的財務報表,掩蓋企業真實、完整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借以誤導、欺騙預期使用者的行為。比如捏造虛假的與財務報表相關的會計原始記錄,未能單獨列示對財務報表產生重大影響的會計科目;還有對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的故意誤用以及上市公司進行報表粉飾手段。總的來說包括虛增收入、虛減費用、進行大量的關聯交易等等。近些年來,財務報表粉飾現象極為嚴重,國內外一些知名的上市公司相繼暴露出財務報表粉飾的丑聞,國內的四川長虹、東方電子等,美國的安然、施樂等。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商務部研究院《2012年中國非金融上市公司財務安全分析報告》顯示,我國存在會計報表粉飾嫌疑的公司不低于800家。我國目前財務報表粉飾呈現以下特點:一是財務報表粉飾的企業往往是財務狀況和盈利狀況較差且經濟落后的地方;二是報表粉飾通常是為了粉飾利潤;第三,上市公司粉飾報表的金額較大,持續的時間也較長;四是對企業粉飾報表行為的監管力度不夠,懲罰力度不大。

一、產生財務報表粉飾行為的原因

為什么會產生財務報表粉飾行為呢?分析起來,不外乎以下幾種原因:一是市場不成熟與融資的壓力。有些生產經營狀況不好的企業怕被市場淘汰,為了給業績考核貼金,粉飾財務報表,訛詐報表使用者而使財務報表失真;有些快速成長的企業急需破解融資難題,有時也會選擇利用財務報表作假這一手段來達到目的。二是激勵機制不合理與會計監管力度不夠。由于評價經營者能力指標的單一性和片面性,忽視了對經營者正面行為的激勵,加之企業本身的會計信息監管體系就不完善,監管力度不夠,導致會計報表信息失真,隱瞞現象嚴重,假賬較多,導致部分經營者在達不到預期目標時通過粉飾財務報表的行為來欺瞞欺騙外界。三是企業管理者主觀強逼性。企業管理者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有時會強迫企業財務人員按照自己的意見辦,會計人員的獨立性受到極大的限制,屈服于上級領導的意志。

二、企業財務報表粉飾行為的危害性

(一)財務報表粉飾危害會計人員本身。會計人員本身要對財務報表的真實性負責,不做假賬,是會計人員應具有的基本職業操守。粉飾財務報表,一旦被發現,將會對會計人員的職業生涯產生極為惡劣的影響。

(二)財務報表粉飾危害市場經濟秩序。管理者和投資者經常使用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對企業的盈利能力、籌資結構、利潤分配進行分析,但是其粉飾行為會掩蓋企業真實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造成市場的虛假繁榮,錯誤引導投資者,給國家目前經濟的判斷帶來誤導。

(三)財務報表粉飾危害企業投資者。投資者利用企業財務報表,分析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以此來作出投資選擇,而企業粉飾財務報表,信息的不對稱,使得投資者難以分辨企業狀況的好壞,往往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

三、財務報表粉飾的類型與常見方式

財務報表粉飾大致分為兩種:一是粉飾財務狀況,提供虛假的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二是粉飾經營成果,提供虛假的利潤報表。粉飾財務狀況,主要是粉飾資產負債表,或高估資產,這對于投資者而言,就是圈套。或低估負債,這樣也會損害投資的利益。還有就是粉飾現金流量表。粉飾經營業績,主要是為了達到某些目的,隨意調整利潤,使之利潤最大化、最小化、均衡化,有時也會進行巨額沖銷,隨意調節利潤。由此可以看出,就粉飾報表對與企業相關利益者經濟利益的影響來看,危害性體現出:利潤值的不真實。包括虛盈實虧、隱瞞負債以及高估資產、低估負債類型,達到謀求政績、騙取商業信任;虛虧實贏,低估資產、高估負債類型,達到逃避稅收申報與繳納,不履行納稅義務。就粉飾財務報表對與企業財務狀況的影響來看,危害性體現出:給資產灌水,通過虛假資產評估,將企業資產做大,通過擔保的方式騙取銀行資金,通過項目申報,騙取財政資金或政府補貼。現實生活中,粉飾方式主要有:一是虛構交易事實。虛構交易事實是指憑空捏造虛假的經濟交易,以此來虛增企業的營業收入,隱瞞企業真實狀況。二是不恰當地選擇會計核算方式。由于會計應收應付制和實收實付制的區別,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有些靈活性,做會計的人,選擇恰當的會計政策,進行合格的會計估計。在同一交易和事項的會計處理上可能會出現不同。因此,企業往往利用會計政策的靈活性,虛構財務信息,粉飾經營狀況。三是通過債務重組等方式粉飾財務報表。債務重組常用公允價值低的資產去償還公允價值高的負債,以此增加營業外收入來虛增企業利潤總額。四是操縱現金流量。操縱現金流量是指企業通過改變結算方式等方法來調整本年現金流量,現金流量狀況遠比會計盈余能力更為重要,由于傳統的會計盈余指標彈性過大,使得報表預期使用者對會計盈余質量產生懷疑,由此愈發關注企業的現金流量狀況。因此企業管理層為粉飾財務報表,吸引投資者,常采用操縱現金流量的方法。

四、防范財務報表粉飾的措施對策

(一)增強誠信教育。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企業安身立命之本,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增強誠信意識是思想道德建設的重點。而近幾年來,錯誤的績效觀,利益的驅動,導致很多單位企業領導為了追求所謂的業績,指示縱容會計人員捏造財務信息,隱瞞企業財務狀況。因此增強誠信教育,努力提高職業道德水平,已成為財務界當務之急,人心所向,民心所盼。

(二)提高財務人員綜合素質。財務人員肩負著單位經濟活動的重任,其素質與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國家、集體和個人的利益,他們的素質高低直接影響會計信息的質量,因此,財務人員素質和能力非常重要。但是,我國財務人員的整體素質較低。一方面,會計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部分財務人員掌握的專業知識有限,難以適應不斷更新發展的會計政策和相關的法律法規,缺乏相應的后續教育;另一方面,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缺乏,容易受到利益驅動,迎合企業管理層的需求,幫助他們粉飾財務信息。

(三)加強企業內部控制。我國財政部對內部會計控制作了如下的定義:內部會計控制是指單位為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確保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等而制定和實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是當代企業內部管理制度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也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賴以生存的基礎。一個企業的長遠健康發展,需要有嚴格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作為保障,但因我國內控起步較晚,很多企業未能實行有效的內控制度,內部控制薄弱。增強企業內部控制應該要做到五點:一是完善企業內部控制,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二是建立當代企業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三是建立違規必究的處罰制度;四是營造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五是增強企業的內部監督。

(四)發揮政府外部會計監管和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監管作用。財政部門是會計監管的主要部門,要借助每年度的會計信息質量檢查這個重要平臺,加強查處會計信息質量失真違法違紀問題。財政部門開展監督檢查,會同稅務、銀行、證劵監管等部門,嚴格查處不按照《會計法》規定,會計報表編制依據不同,向不同的會計報表使用者提供不同的會計報表,偷逃稅收、騙取銀行信任、財政補貼和虛假政績等等嚴重違紀違法行為,以凈化市場經濟,實現會計信息質量真實性和可靠性。CPA是連接責任方與預期使用者的橋梁,注冊會計師本身的職業道德素養將會嚴重影響審計效果。所以提高CPA的職業素養,最大程度發揮CPA的作用應該要做到兩點:一是提高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與專業勝任能力。二是增強對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監管。

作者:童雅欣 單位:安徽財經大學會計學院

【參考文獻】

[1]葛家澍.市場經濟下會計基本理論與方法研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2

[2]滕玉波.企業財務報表的粉飾[J].經營與管理.2012,10:16~17

[3]佟成生,董征鴿.會計信息失真中的造假問題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11,4

[4]俞紅梅.財務報表粉飾成因與治理[J].現代企業,2012,29

[5]黃捷.關于會計報表的粉飾與識別方法探討[J].生產力研究,2013,8

[6]何紅霞.會計報表的粉飾、識別與防范[J].經營管理者,2012,9

[7]劉改蓮.會計報表的粉飾與識別[J].北方經濟,2011(8):51~53

[8]邵曉玲.會計報表粉飾:手段及其對策[J].商業研究,2011,17(15):220

[9]卞宇.對我國會計誠信建設的思考[J].財會研究,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