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單位納稅籌劃研究
時間:2022-08-29 03:17:21
導語:建筑施工單位納稅籌劃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伴隨著“營改增”政策的實施以及建筑施工行業競爭激烈程度的加劇,建筑施工單位亟須通過引入先進的納稅籌劃管理方法,提高企業納稅籌劃效率,增強對稅務風險的防范能力,從而獲取經營效益,占據有利市場地位?!盃I改增”政策實施后給建筑施工企業的各個方面都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同時也對建筑施工企業如何進一步加強納稅籌劃以及財務管理等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建筑施工企業要根據自身稅務管理的特點,加強納稅籌劃工作,為建筑施工企業進一步提升自身實力,進而實現自身穩步發展作出保障。文章分析了“營改增”政策實施后對建筑施工企業稅務管理、成本管理等方面發生的變化,針對當前建筑施工企業納稅籌劃特點及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優化措施以及建議,以期能夠為建筑施工企業提升納稅籌劃水平和效率做出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導。
[關鍵詞]“營改增”;建筑施工企業;納稅籌劃
目前,納稅籌劃工作已經成為新形勢下建筑施工企業增強稅務風險防范能力的重要環節,而“營改增”政策的實施對建筑施工企業的各個方面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建筑施工企業缺乏完善的納稅籌劃管理體系以及配套措施,則容易導致財務風險及不必要損失的發生。因此,重視在“營改增”下的納稅籌劃體系完善對建筑施工企業取得競爭優勢具有重要意義。建筑施工企業首先要明確在“營改增”政策后自身稅務管理等方面發生的變化,進而確立納稅籌劃體系完善的意義與目標。因此為了通過納稅籌劃降低建筑施工企業的稅務成本,提升經營效益以及整體競爭力,必須厘清“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的影響,進而找出納稅籌劃的完善路徑,從而為建筑施工企業提升納稅籌劃水平以及經營效益提供保障。
1“營改增”政策的影響分析
1.1對生產成本和稅負的影響。首先,建筑施工企業的生產成本在實施“營改增”后發生了變化,將不再包括營業稅部分,從而使整體的生產成本降低。建筑施工企業的生產成本主要包括水泥等材料成本,而“營改增”實施后材料成本中只包括購買價款,不再含有營業稅稅額部分。但人工成本在“營改增”之后未受到影響,無法通過增值稅抵扣進行降低,因此建筑施工企業應盡可能地減少人工成本,從而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優化整體稅務結構。同時,進行增值稅抵扣需要建筑施工企業獲取相應的發票,而如果供應商不能提供有效發票,將不利于建筑施工企業利用“營改增”政策合理降低整體稅負。其次,“營改增”政策中對小規模企業采用的簡易征收辦法,有效減輕了小規模建筑施工企業的稅務負擔,使其生產經營活動的資金需要得到了保障。同時,“營改增”政策的實施降低了對建筑施工企業重復征收的概率,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合理優化了建筑施工企業的納稅繳納程序。1.2對財務管理工作的影響?!盃I改增”政策的實施對建筑施工企業的財務管理中的成本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產生了影響。具體而言,建筑施工企業需要優化成本管理方法,尤其需要對占據總成本大部分份額的材料成本優化管理流程,建立統一的信息平臺來對繁多的材料成本實現統一管理,從而有效實現對材料成本的增值稅稅額抵扣。因此建筑施工企業應細化材料成本管理程序,重點關注能夠通過增值稅抵扣的材料成本支出,建立專項管理辦法。對各類材料成本要確定稅率,并明確是否能夠取得增值稅發票,保證可以進行增值稅稅額的抵扣。并且建筑施工企業也應細化合同管理流程,在對合同收益進行計算時也應考慮增值稅稅額情況,確定各項合同的稅收成本支出,從而在合同定價時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各項合同的收益。另外,建筑施工企業在“營改增”之后應進一步完善發票管理體系,滿足新的管理要求。在建筑施工企業的發票管理過程中需要對各類材料的供貨商進行嚴格控制,保證獲取合格的增值稅發票。因此建筑施工企業需要建立供應商評價體系,根據是否能夠提供合格的發票進行評級,從而優化企業的供應商選擇流程。因此建筑施工企業應提升相關財務人員增值稅發票的識別能力,并使其能夠幫助企業通過增值稅抵扣機制合理降低稅負。
2納稅籌劃工作完善措施
2.1強化財務人員的知識與技能。在“營改增”政策實施后建筑施工企業的生產成本及稅負,以及財務管理等方面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因此需要財務人員能夠熟練掌握稅率變化以及進行增值稅稅額抵扣,幫助建筑施工企業通過“營改增”政策的實施合理降低稅負與企業成本支出。同時,建筑施工企業的財務人員不應只掌握財務管理知識和技能,還要明確企業各項業務情況以及企業總體經營目標,從而可以幫助各經營流程進行稅額計算以及納稅籌劃工作,進而提升建筑施工企業的經營效益。因此建筑施工企業要加大對專業納稅籌劃人員的引進力度,在對專業人才進行招聘時,注重考核其選聘人員對“營改增”政策實施后對建筑施工企業影響的認識以及相關技能掌握情況。并且建筑施工企業應加大對財務人員相關納稅籌劃知識及技能的培訓力度,從而有效提升專業納稅籌劃人員對“營改增”后的實化操作能力,使其在實際工作中幫助建筑企業優化納稅籌劃流程,防范稅收風險。2.2完善納稅籌劃體系。部分建筑施工企業在“營改增”政策實施后沒有進一步完善納稅籌劃制度以及相關規章制度,并且對固定資產折舊、研發費用核算等過程中的控制能力較弱,從而使企業容易出現稅收風險及不必要的利益損失。因此建筑施工企業亟須通過建立健全納稅籌劃體系,通過納稅籌劃制度的完善提高各環節納稅籌劃工作的規范性。并且要構建統一的納稅籌劃信息平臺,實現及時獲取各經營流程、各部門的納稅籌劃工作信息,從而保證各經營流程、各部門納稅籌劃目標的一致性。另外,建筑施工企業應注重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全面監控各經營環節容易出現的納稅籌劃風險,并配套針對性的風險防控措施。2.3完善內部監督機制。為增強建筑施工單位的納稅籌劃體系對“營改增”政策的適應能力及彈性,建筑施工企業應通過全過程的監督體系構建增強對各經營環節納稅籌劃行為的控制能力。具體而言,建筑施工企業應構建涉及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全過程監督體系,實現在事前建立納稅籌劃風險預警機制,及時預警有可能出現的風險,在事中具備相應的應對措施處理出現的納稅籌劃問題,并在事后通過反饋機制及時對各經營流程、各部門的納稅籌劃問題進行溝通交流,進而優化建筑施工企業整體的納稅籌劃流程,為企業降低稅負以及優化稅務結構提供有利條件。另外,建筑施工企業在完善供應商選擇流程,根據價稅分離原則,對所需繳納的稅額及增值稅抵扣稅額進行合理計算,同時在選擇供應商時應注重考慮其提供增值稅發票的能力,必須對增值稅發票的取得環節進行嚴格控制,并建立全面的評價指標對提供材料的供應商資質進行評級。
3結論
綜上所述,建筑施工企業在“營改增”政策實施后,其生產成本及稅負、財務管理等方面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亟須進一步完善納稅籌劃體系。因此本文針對建筑施工企業納稅籌劃特點及有可能出現的問題及風險,認為建筑施工企業首先應強化財務人員的納稅籌劃知識及技能,使其能夠較快適應稅收政策的變化及工作目標的變化。其次應完善納稅籌劃體系,最后構建其全過程的內部監督機制,為企業提高納稅籌劃工作效率,獲取經營收益提供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江玉華.營改增后建筑施工單位納稅籌劃分析[J].當代經濟,2014(24):128-129.
[2]曾祥洲.“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稅負的影響及納稅籌劃初探[J].知識經濟,2018,466(12):116-117.
[3]王維.營改增背景下建筑施工企業增值稅納稅籌劃探討[J].價值工程,2015,34(36):18-19.
作者:劉揚 單位:濟南城建集團有限公司
- 上一篇:建筑施工進度因素分析及預防策略
- 下一篇:建筑施工企業稅務風險管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