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評估現狀及完善途徑
時間:2022-05-25 09:06:35
導語:公共政策評估現狀及完善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公共政策評估在當前公共政策系統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科學的、合理的政策評估可以有效地提高政策的價值和民主。然而在實際的評估中卻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著公共政策的評估,其主要表現在評估主體過于單一、評估體系不完善以及缺乏合理的評估途徑等。本文就這些問題突出幾條對策,幫助提高公共政策評估的效率。
關鍵詞:政策評估;評估現狀;完善途徑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特色建設腳步的不斷加快,公共政策評估已經成為當前政策執行、政策監控、政策終結以及政策結果的重要過程,這個過程對當前政策所達成的目標效果有著深遠的影響。當然,政策評估體系如何按照特定的方法、科學有效的可行性進行效益和效果認定分析是當前所要面臨的首要問題。
一、公共政策評估的基本理論
政府作為公共政策評估的主要組織者和決策者,其在公共評估體系中占據著主導地位,政府作為公共政策的主體,有效地發揮出政府的職能將是公共政策評估的重要方向。其基本理論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論述,一方面是政府職能決定論,另一方面是行政效能決定論。政府職能是國家行政管理的根本,也是行政管理的最根本體現,從行政評估職能可以體現出國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內容。政府職能涉及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作為基本政策統治的基本內容,其覆蓋了經濟職能、文化職能,是確保經濟穩定、文化生活的基本。行政職能是國家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完成行政活動以及功能的重要體現,這種體現是效益和效率的綜合表現。其評估的基本制度是公共政策評估體制運行的基本框架,對公共政策評估起著決定性作用。
二、我國公共政策評估的現狀
1.評估主體過于單一。當前我國公共政策評估主要以政府機構為主,評估主體過于單一,缺乏以社會性質和社會公眾組織為主導的組織的參與,在實際評估過程中,只會注重于自身的評價,從而忽略相對人群和社會組織評價的重要性,這對公共政策的長期發展很不利,最終將導致政策意愿偏離。例如,國企和政府機構的改革等,需要多方調查和論證、評估方可出臺,缺乏社會組織的參與,在地方政府素質參差不齊的影響下,會影響公共政策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2.評估體系和方法不完善。政府機構作為公共政策評估的主導者,在評估中由于多數人員并非內行人士,其在評估過程中只會將評估意向偏向價值。尤其是隨著我國經濟的改革速度不斷加快,人們的思想道德觀念已經偏離傳統的是非觀念,這種思想道德觀念的轉變將會直接影響著評估體系的公正性,也會導致公共政策的評價更加偏向于價值,更有甚者會導致腐敗
3.缺乏有效的評估標準和評估方法。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人們的思想觀念受到好很大的改變,在實施公共政策評估過程中,會側面引向政策的產出、側向追求經濟增長、側向定性評估,我國當前政策的評估和國外有很大差別,這種差別源于政策評估內容對政策沒有影響,缺乏實際力度。
三、完善公共政策評估的基本有效方法
1.完善公共政策評估體系。由于公共政策評估主體過于單一,造成公共政策的評估結果過于片面,只有多元化發展公共政策評估系統才能有效更善于評估不同的政策。通過規范政府和黨的政策評估組織、設置獨立的第三方評估機構、提高評估人員的專業性才能有效地完善公共政策評估體系。當然在完善的同時,還要綜合考慮整合因素以及創新創意等。此外,公共政策的目標標準、效率標準以及公平公正性等都是完善公共政策評估體系的重要環節。
2.綜合應用多重評估方法。在公共政策評估過程中,應采用合適的方法和有效的策略才能事半功倍的完成評估,引入評估方法是彌補評估方法單一的有效途徑。利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成本-收益與成本-效能相結合、社會經驗和實際案例相結合等評估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評估的效益與效率,同時也讓評估結果更加令人滿意。綜上所述,我國公共政策的評估由于發展時間較短,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治因素和社會因素的影響,存在很大的不足和隱患,多參照國外先進的技術和案例,才能大幅度提高評估經驗,有利于公共政策評估的發展。
作者:孫達 單位:黑龍江科技大學研究生學院
參考文獻:
[1]劉子森,朱友梅.對我國當前公共政策評估現狀分析及完善途徑的幾點思考[J].和諧社會.2013(12):129,131
[2]尹娜娜.我國公共政策評估存在的問題及其完善研究[D].湘潭.湘潭大學,2012
[3]尹蘋蘋.我國公共政策評估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公共管理.2011(1):18-20
[4]白常凱,菠鳳水,林海等.政策評估概念體系界定存在的缺陷研究[J].中國醫院管理,2004(5):21-23
- 上一篇:網絡民意與公共政策的互動
- 下一篇:公共政策執行的三個思考維度
精品范文
10公共衛生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