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式教學在管理學課程中的應用
時間:2022-06-02 03:42:17
導語:體驗式教學在管理學課程中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多模態教學的概念
多模態化教學就是強調教師在課堂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能積極參與到課堂互動的方法,提倡通過角色扮演、上臺演示和小組討論等多樣化的方式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
1.2體驗式學習的概念
體驗式學習倡導的是一種理念上的轉變,在教室中完成“角色互換”,讓學生從以前的“聽課”到現在的真正意義上讓學生也參與教學環節,甚至走上講臺,這樣一種反轉課堂的模式,慢慢開始成為主導。這種體驗式的教學模式,強調學生主動學習,強調寓教于樂,強調學以致用,強調情境化學習。
2構建多模態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方法
基于多模態體驗式的理論基礎,結合獨立學院市場營銷學生實際特點,構建“兩課堂兩平臺”的聯動的立體化學習模式。
2.1利用教室的第一陣地:知識傳授
課堂傳授是基礎,讓學生對基本的知識點有一個整體的了解,然后運用這些知識對一些管理的現象進行分析,進而提出解決的方案。在管理學課程教學過程中,通常會有一個貫穿整個學期的大案例:“模擬企業運營”的項目訓練?;凇段饔斡洝返墓适卤尘?,以里面的人物為主要公司團隊,要求學生從管理學的課程內容出發,從角色定位,團隊分工,明確責任;再到確定公司的發展方向和組織架構,制定公司的五年規劃和發展戰略;根據發展需要擬定招聘計劃;立足公司發展的環境制定相應的措施對可能出現的意外進行控制等??傊?,就是要求學生以探索的思維,團隊合作的精神,以專業知識為背景,來運營一個公司。我在幾輪的管理學課程實踐下來,效果都非常好,學生積極性也很高,到學期末往往能交出一份完整的管理學課程的大案例PPT分析報告。
2.2充分利用校園環境開展管理體驗活動
管理應用的課程拓展之一:校內實訓室開展企業經營管理沙盤模擬訓練。這是一個實訓課程,考核學生的知識轉化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整個課程要求學生從人員分工開始,到廣告投放、市場開拓、產品研發、生產線的開發和變賣、再到財務報表的填報等方面,來模擬一個實際企業的運作過程。一般把學生分成8個組進行,課程持續3天。第一天,讓學生了解運營規則,并開始試運營3年;第二天,完全交給學生團隊進行6年的運作,老師從幫協助;第三天進行考核。我同時也擔任了沙盤實訓課程的老師,因此感觸比較深。通過模擬體驗,融理論與實踐于一體、集角色扮演與崗位體驗于一身,提高學生實訓興趣,可以使學生在參與、體驗中完成從知識到技能的轉化。
2.3企業的綜合實踐平臺
通過企業的綜合實踐基地的平臺,一方面讓學生可以把學到的理論知識進行轉化;同時課題組利用自己跟企業比較熟悉,也會通過“項目任務法”來利用好這個平臺。比如課題組跟一個東芝公司簽訂了實踐基地的協議,而且跟他們談好了相關的營銷管理項目策劃。在課程的分章案例里面,就會讓學生結合東芝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相關的計劃,修改現有的組織架構,制定積極有效的激勵措施等任務延伸。遇到好的項目策劃,直接提交東芝公司投入實際的操作,獲得錄用的方案策劃小組也可以獲得相應的資金支持。當然如何有機會這個團隊可以參與實際運作,那效果就更好了。
2.4網絡學習平臺
利用《管理學》的課程網站;完成相關主題MOOC(慕課)的視頻課件;建立概念庫、方法庫、原理庫和案例庫。網絡學習平臺主要目的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重點考察學生的自主能力,以及和教師的互動能力。教師根據布置好的任務,登錄《管理學》課程空間,進入學生個人主頁,查看學生學習筆記、學習任務完成情況以及論壇的互動交流頻率。
3體驗式創新教學模式實施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3.1積極嘗試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除了常用的案例分析法、故事導入法等,還要善于整合現有校企資源,積極拓展任務實踐法、項目導向法;同時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有選擇的引入電影情景模式分析法、游戲教學法和模擬教學法等有趣的教學方法,營造良好的課題互動氛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3.2考核方式靈活
目前大多院校對于考試和考核方式還是有很多的規定,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讓授課老師受到很大的局限。尤其像《管理學》這樣應用性很強的課程,如果考核方式局限在閉卷和教室內,就很難真正考核學生的學習效果,而流于形式。今后在學校教學部門允許的范圍內,改變考核方式,比如放到企業中去完成一個課程報告,遠比在教室里做試卷更有意義。多模態體驗式教學的探索還需要不斷的以時俱進,也需要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不斷的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進,并及時的總結和交流。同時,根據授課對象的不同,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體驗式案例的內容,避免忽視學生實際情況的盲目互動?;凇豆芾韺W》這門課程來探索“多模態體驗式”這種以時間換取時間的教學模式,緩解了學院大課堂教室資源稀缺的局面,同時也減少了教師課堂上課的時間,提升了教學效率。學生則通過教師在《管理學》課程空間建立的豐富的教學資源,培養了自主學習能力,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體。師生通過在網絡空間創建群組,加強了互動交流,教師可以隨時掌握學生習情況,學生則可以實時的將學習中的疑難點反饋給教師。
作者:錢言沈玉燕單位:杭州師范大學錢江學院
- 上一篇:國有林場精細化管理論文
- 下一篇:垃圾清運及清掃車輛的節油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