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實驗室管理學教學實踐思考

時間:2022-12-15 03:50:05

導語:臨床實驗室管理學教學實踐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臨床實驗室管理學教學實踐思考

臨床實驗室管理學主要是研究臨床實驗室在運營過程中的基本建設、要素配置、業務流程、業務管理和內外部環境等在內的各項管理活動、基本規律及方法的應用科學[1]。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大數據時代及精準醫療的到來,人們對高質量醫療及健康服務的需求意識日趨增強,檢測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和科學性已成為疾病診療和預后判斷的關鍵因素,檢測信息的質量保證已成為當今人們關注的重點。高校作為培養醫學檢驗專業技術人員的重要基地,加強臨床實驗室管理學課程建設將有助于提高檢驗工作人員的管理水平,有利于教育和培養高素質的檢驗醫學人才,更好地促進檢驗醫學的發展[2]。一直以來,臨床實驗室管理學課程是醫學檢驗專業的教學難點。由于課程涉及內容寬泛、抽象,多數高校缺少實驗室管理實踐環節,從而造成理論、實踐及臨床應用分離,影響了教學效果,限制了課程建設和學科的發展。本研究從加強課程教學內容間的系統性、整體性入手,不斷優化專業課程體系,改進教學策略,對臨床實驗室管理學課程的理論教學、實驗教學及臨床見習教學進行綜合改革嘗試,取得一定效果。現報道如下。

1優化教學內容,組織模塊化教學

臨床實驗室管理學是醫學檢驗專業本科的專業課程,也是醫學檢驗與管理學的交叉學科。該門課程涵蓋實驗室質量管理、安全管理、信息管理及經濟管理等內容,其章節內容相對獨立,章節間缺乏連貫性,課程內容抽象,學生在學習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為此,本研究將課程內容優化整合成4個模塊。(1)質量管理體系模塊:臨床實驗室管理學概論,質量管理體系,醫學實驗室認可。(2)質量管理模塊:室內質量控制和室間質量評價,分析過程、分析前與分析后質量保證,量值溯源,測量程序方法性能評價,檢驗項目診斷效能評價。(3)臨床實驗室安全及信息管理模塊:臨床實驗室安全管理,臨床實驗室信息系統管理,即時檢測及質量控制,實驗室的設施與建設。(4)經濟管理模塊:臨床實驗室成本管理(自學內容)。該門課程優化后以理論教學為主(28學時),以重點內容實驗教學為輔助(4學時),并配合臨床見習實踐(4學時)。在教學實施中加強章節間塊線結合,增加教學內容系統性,輔助一定實踐教學,從而強化醫學檢驗學生實驗室管理學的基本技能,鞏固、拓展學生知識結構體系。師生普遍反映教學效果較好。

2遵循認知規律,強化實踐教學

對學生而言,首先是加強學生對質量管理課程在實際工作中作用、地位和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學生職業責任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教師而言,重要的是加強教師教書育人的使命感。在教學安排上,加強教學設計,精心組織教學,充分利用各種網絡資源,及時補充教學素材,更新、補充教科書沒有寫入的新制定的國家法律法規、國際標準和最新研究成果,結合教科書內容及臨床應用情況指導學生學習。授課教師依據教學內容及時發放電子講義、學習網站鏈接,拓展學生學習視野,如:《醫療機構臨床實驗室管理辦法》、《實驗室生物安全手冊》、《醫學實驗室質量和能力認可準則》等補充學習資料的電子文檔;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及計劃生育委員會(http//www.nhfpc.gov.cn/),丁香園論壇(http://www.dxy.cn/),檢驗醫學網(http//www.labmed.cn),檢驗醫學信息網(http//www.clinet.com.cn)等學習網站鏈接。另外,把實驗室認可評審和醫院管理年檢查的常見問題引入教學[3],將復雜問題簡單化,抽象內容具體化,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4]。與以往教學相比,學生借助教學資源學習后對課程的重視度和質量管理的關注度明顯提高,到課率、考試通過率明顯提升。

3創新教學方法,拓展學生視野

3.1充分備課,正確運用標準及法律法規。質量管理涉及相關的國際標準、國家標準、政府法律法規等,其概念、定義較多,加之許多術語源于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有關文件,直譯后的文字有些不符合中文習慣,學生理解起來較抽象、困難[5]。教師備課時要深刻理解標準內涵,授課時才能引導學生正確地區分和應用。3.2強調全程質量管理理念,理論聯系實踐教學。要培養學生建立全面質量管理理念,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實驗室質量不僅限于檢驗結果本身,而且包括影響分析結果檢測的全過程[6];其次質量管理不只是質量管理人員或質量管理部門的事,而且是實驗室全體工作人員、醫院各部門及患者必須關注的系統工程。該部分作為教學的主線,安排臨床經驗豐富的資深教師授課,應用統計數據提出問題,突出對分析前、后過程進行質量管理的必要性,從而引起學生重視,如本研究以意大利著名檢驗專家Lebani和Carraro教授發現1996年和2007年檢驗前誤差率分別為68.2和61.9的案例進行提問[7],引導學生思考間隔10年檢驗誤差居高不下的原因。同時,結合章節內容(標本采集、生物學變異、檢驗報告單等)組織教學。室內質量控制作為教學的核心內容,除理論授課外,采用Levey-Jennings控制圖繪制及分析實驗進行輔助教學。實驗室提供質控物、試劑器材及儀器,學生依據質控品的應用要求首先參加配制全血質控品,然后按照標準操作規程檢測分析項目,繪制質控圖,并采用質控規則進行結果分析,找出失控的原因及處理方法。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僅學習了Levey-Jennings質控圖繪制及質控規則的應用,而且對失控常見原因的分析及處理有了直接認識。3.3客觀認識評價方法,學會實際應用。在對量值溯源、測量程序方法性能評價及檢驗項目的診斷效能評價等章節進行授課時,理論課采用案例教學方式進行[8],而實驗課要求學生結合臨床基礎檢驗技術評價檢測項目的批內精密度、準確度。實驗室提供定值血樣,教師依據WS/T406-2012介紹評價方法[9],讓學生按標準化操作規程測定分析項目,并計算精密度、準確度、均值及標準差,學生通過學習批內精密度、準確度評價方法,對相關檢測技術有一個客觀評價及認識,最后教師針對實驗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引導學生反思,提出具體的改進意見。3.4改進教學方式,增加臨床見習課程。為彌補實驗課程滯后于臨床應用或與臨床脫節的情況,本研究增設了臨床實驗室管理學課程的臨床見習課,組織學生到取得實驗室認可資質的實驗室和當地三甲醫院檢驗科觀摩學習,聘請從事臨床檢驗和實驗室管理工作的教師授課(如質量管理體系及實驗室認可由檢驗科主任帶教;信息管理、實驗室安全管理由實驗室信息管理員、生物安全管理員給學生現場教學)。通過觀摩學習,師生互動的情景教學,使學生認識到實驗室質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增強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理論聯系實踐是臨床實驗室管理學課程教學的關鍵,應盡可能創造條件讓學生充分接觸實驗室管理的臨床實踐,以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培養出更多優秀的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李萍.臨床實驗室管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

[2]陳英利,于洋,呂躍山,等.案例教學法在臨床實驗室管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9,11(1):82-84.

[3]郭曉俊,黃維綱.醫學實驗室認可評審常見不符合項的根本原因分析[J].檢驗醫學,2015,30(3):295-297.

[4]梅傳忠,章堯,李興武,等.臨床實驗室管理學課程教學實踐與探索[J].基礎醫學教育,2013,15(1):57-58.

[5]王惠民,倪紅兵,崔明.《臨床實驗室管理學》的優化組合教學[J].南通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24(1):88-89.

[6]李艷,李山.臨床實驗室管理學[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11-15.

[7]張國軍,呂虹,康熙雄.醫學檢驗教育傳承、創新、發展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2,16(10):1964-1965.

[8]郭聞淵,羅逸潛,張鳳琴,等.CBL與LBL結合在普外科教學中的應用[J].西北醫學教育,2010,18(3):610-613.

[9]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WS/T406-2012臨床血液學檢驗常規項目分析質量要求[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3:1-9.

作者:馬麗 隨洪 阮杰 陳亞芹 李瑞曦 徐軍發 單位:1.廣東醫科大學醫學檢驗學院 2.東莞康華醫院檢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