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體育事故防范重要性

時間:2022-12-21 03:46:01

導語:管理學體育事故防范重要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管理學體育事故防范重要性

摘要:如何防止學校重大體育事故的發生,既是實際工作中面臨的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理論研究有待于探索的問題,本文從管理學角度切入,在進行理論探索的同時,提煉出可操作的若干要點。文章首先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進而尋找影響事故發生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指導和管理的具體方法。文章強調保持警醒,以科學的態度與方法面對可能發生的體育事故,就能夠降低事故的發生率。

關鍵詞:管理學;學校體育;事故防范重要性

人類在享受生命的全過程當中,誰都有可能遭遇不可預測的災難,然而人類總是無所畏懼地面對并戰勝災難,營造美好的生活。有很多人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祈望能夠避免災難的發生,或者在災難來臨之時幫助自己和別人從容面對,采用積極的、科學的辦法減輕災難的影響甚而消除災難,他們在研究和防止那些不可預測的災難的工作中做出了巨大貢獻。基于這樣一種態度,我們從事體育教育訓練的人們,對于學校體育課里面容易發生的事故也應當保持警醒,同時加強防范措施,盡可能將事故發生率降至最低。本文借鑒國內外的理論總結和有效經驗,試圖從管理學角度分析論證學校體育事故防范的重要性并提煉出運作要點,以供同業者共享。

1首先要了解可能發生哪些重大事故,其實際狀況將達到什么程度

管理學強調工作有主有次,辦理過程中要有先有后,而問題則有亟待解決的,也有稍緩一步處理的。體育事故同樣如此,有的輕微,有的嚴重,我們必須對防范重大事故隨時隨地保持警醒。根據對國內外情況的調查,重大的學校體育事故通常在三種時間狀態下發生:(1)課間休息;(2)教育活動中,也就是在體育課內和課外活動以及課余訓練比賽時;(3)放學回家的途中。小學體育事故最容易在課間休息時發生。眾所周知,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比成年人短,經過一個小時左右的課堂學習,他們已經感覺精神很疲乏,迫切地需要松弛一下,往往利用短暫的休息時間跑跳、相互追逐、翻爬單雙杠和肋木架、摔扭打鬧、玩球或拋接游戲物品等等,在這樣一種高度亢奮狀態下難以自控,一不留神就過了頭,從而造成運動傷害。某小學三年級學生課間休息跳沙坑,因為沒有老師組織,本該自覺地依順序進行,可是有個別孩子急于上前,他以為沙坑夠寬大,便從側向往沙坑里面跳,結果與正向而來的孩子頭部碰撞,雙雙出血休克,趕緊送醫院救治。而高等院校里面,最容易在課外訓練比賽的時候發生重大體育事故,輕則皮開肉綻,嚴重的骨折甚至死亡。中小學生放學回家的途中因為追逐打鬧或者到校外的運動場所玩耍發生事故的也不少,這是校方很難控制的一個環節。很多專家認為,重大學校體育事故的發生跟學生學歷的高低、年齡的大小、運動速度的快慢、運動劇烈程度強弱不等以及技術水平有差異存在著關聯性。早在二十幾年前,日本就針對這些相關因素所造成的后果進行統計和研究,發現球類項目發生重大事故所占比例最高,在小學里面是47.4%,初中是80.5%,高中是85.3%。其余項目依次為器械運動、摔扭玩耍、運動會前的訓練比賽和游泳等等,時至今日,情況仍然大同小異。據從事體育教學訓練多年的老師們反映,我國的情況與日本大體相同,下面探討某些項目發生事故的原因。1.1游泳時發生事故的原因。大中城市或濱海城市的學校,利用本校教學環境優良,游泳設施完備或擁有天然條件,在夏季開設了游泳課。隨著我國經濟建設速度的加快,這樣的學校越來越多,因而近年來發生的事故也在增長。大多數是由于任課教師事前沒有對學生發出警告,個別學生不了解水底的深淺,盲目地頭部向下跳入水中,造成頸椎損傷。其他還有因為體力不支、腳部抽筋、突發心血管系統疾病、被波浪卷走等緣故而溺水身亡的。1.2從事器械運動時發生事故的原因。主要是指體操里面有一些動作如在器械上面懸垂、回旋、騰空而下等等,有一定的技術難度,本來落地失敗而摔倒就很普遍,跟其他運動比起來,因此而造成的骨折、肌肉扭傷乃至于腦損傷、視力障礙以及內臟器官損傷也就偏多。之所以發生這樣的不幸,大多數是因為學生的技術不熟練甚至因技術錯誤所致,特別是孩子們課間玩耍的時候,沒有老師在旁邊指導和保護,他們根本不知道如何正確完成動作,結果很容易受傷。其他還有上體育課時做動作緊張,恐懼感強烈,勉為其難地參與練習,老師輔導不夠充分,器材設施不良等等,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1.3參加球類項目練習比賽時發生事故的原因。在我國容易發生事故的項目是籃球、排球和足球等集體性對抗項目,而在日本和歐美的學校經常開展的項目還有棒球、手球和橄欖球,這些也容易發生事故。所有這些凡借助身體直接接觸和對抗來進行比賽的項目,與對手沖撞而受傷最為常見,除此而外,技術不熟練,持球方法不當,甚至不遵守競賽規則,粗暴對待對手等等,都是導致事故發生的原因。1.4其它容易發生事故的原因。重大傷害事故甚至導致人員死亡的事故,在以上幾個項目里面已經列舉得比較清楚,其他事故主要是指實際從事體育訓練比賽之外的,但卻發生在運動場之內的那些傷害。例如,有社會青年私自進入某學校運動場玩耍,雙手吊在足球的球門橫梁上面晃蕩,結果球門傾覆,橫梁砸在其胸部當場身亡。這一類的事故往往突如其來,偶然性很大,是管理者防不勝防的薄弱環節。

2影響事故發生的主客觀因素

除了從體育項目的危險程度來展開討論,我們還應當考慮影響事故發生的其他相關因素,并且尋找有效地防范對策。著名醫學專家,美國人戈登試圖從疫情學的角度分析體育事故發生時候的主體因素、環境因素和促發因素。管理學也要求對這幾個因素有所了解并掌控,筆者同意他們的主張并作如下分析討論。2.1主體因素。性別、年齡、體力、技能是因人而異的,誰都得承認并且重視它們跟體育活動之間的密切關聯。即使是同一個人,參加體育活動的時候所顯現的健康狀況和心理狀況也會有起伏,并非一成不變。這些眾所周知的事實看似平常,卻對于從事體育活動的主體的人意義非同尋常,性別、年齡等因素的組合意味著一個人是否具備參加體育活動的能力,同時也意味著可能導致他發生什么樣的傷害事故。換句話說,當他參加某項運動感到力不從心,或者不根據自己身體的承受能力強制性地接受訓練,就可能招致重大的傷害。因此,在對兒童和青少年以及中老年人進行體育訓練的時候,務必因人而異地制定計劃,不能強求一致。2.2環境因素。我們可以考慮將其劃分為人的環境與物的環境兩大類。跟人的環境因素有著密切聯系的情況如下:(1)體育設施和器具對于利用者過多或不足;(2)不考慮體力和能力的差異將參加者隨意組合在一起;(3)使用設施和器具不注意安全可靠的方法;(4)要求加以注意和禁止的規定不明確或貫徹不到位;(5)沒有制訂定期檢查設施和器具的規章制度,或者即使制訂了卻執行不徹底;(6)一旦發生事故如何處置,沒有應急方案和救治的必備條件,等等。跟物的環境有著密切聯系的情況則主要是設施、設備和器具破損、銹蝕、潮潤、殘缺不全和配置不當。如果固定不穩,放置錯位造成滑落或傾覆,也容易成為引發事故的誘因。此外,嚴寒酷暑,風霜雨雪等等氣候條件也是引發體育事故的誘因。2.3促發因素。由自身的行為而引發事故的情況多見,因物體的缺陷而引發事故的情況較少。考慮到引發事故的直接原因在于自身行為,那么就要關注這個行為背后所潛在的誘因。比如說,在比賽進入緊要關頭,勝負即將見分曉的時刻,為了避免失敗,形勢不利的那一方就可能動作過大甚至粗暴犯規,對對方隊員造成傷害;也有可能迫于形勢危急,臨時換人上場試圖扭轉頹勢,替補上場的隊員準備活動沒有做充分,或者心情緊張、疏忽大意而導致自己受傷。總而言之,當一個人處于這樣的心理和身體狀態之下,對于對手、賽場形勢、比賽器具都不能做出正確判斷的時候,推拉扯拽、急停急轉頻頻出現,就很容易被碰撞倒地而受傷。如何防范這些因自身行為導致的傷害事故,筆者認為首先要努力將那些潛在的誘因排除掉,同時要加強自身的體力和能力。

3指導和管理的要點

作為體育老師和教練,除了在體育課上和訓練比賽當中教會學生掌握并運用技戰術方法等等,還要教會他們如何保護自己,這是指導和管理的一個重要出發點,與此同時體育老師和教練還必須密切關注以下問題。3.1關注身體和心理。當身心處于疲憊狀態或者有病患的時候,想去參加體育活動卻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這時候最容易發生傷害事故。因此,不管是大學還是中小學體育老師,在上體育課的時候要留意觀察自己所指導的學生的身心狀態,及早地發現病患者和有異常情況的人,必須采取妥當的手段立即處置,讓其休息或減輕訓練強度。如果有必要,馬上與家長聯系,讓學生回家休息或者去醫院接受診療,同時通知學生所在班級的班主任和系部負責人。教練員對運動員進行專業訓練和管理也必須如此嚴格。對指導對象進行健康觀察的時候主要注意如下幾點:(1)是否感冒;(2)是否腹瀉;(3)是否受傷;(4)是否身心疲勞;(5)是否心情不佳;(6)是否有其他身體不適。作為老師和教練員,對自己的指導對象的生活規律是否混亂,有沒有過度疲勞和心情煩惱等情況都應當了解,掌握的情況越多越細致,就更有利于事故防范。國外高水平職業運動隊的教練被稱為“全天候教練”,包括運動員的飲食起居、言論行動甚至私生活里面的談戀愛都屬于管轄范圍,其身體機能狀況更是被嚴密監控。學校代表隊教練也應當用這樣的態度管理學生運動員,特別是對年齡較小的孩子的身體和心理加強監控。3.2關注服裝。服裝看似小事,與體育事故似乎沒有什么關系,可是根據現實當中屢屢發生的問題,專家和常人都發現,這實際上是一個容易潛伏隱患的盲區。現在我國大中城市甚至一些經濟發達省份的區、鎮、鄉,都要求學生穿校服,通常是用價格比較便宜的運動服代替校服,而在上體育課的時候,學生正好穿著它鍛煉。著裝整齊劃一,固然能夠幫助孩子們提高從屬于本學校的集體意識,但運動服不合身卻容易引發體育事故。有的家長考慮到孩子還要長個子,買運動服的時候往往選擇稍大一號的尺碼,結果孩子穿在身上褲腿和袖子都得挽起來,奔跑跳躍的時候不僅不方便,甚至容易被絆倒。在我國中小學,學生身著不合身的運動服當校服和上體育課的情況很普遍,這是應當密切關注并糾正的問題。3.3關注學生的態度和行為。中小學生的情緒變化跟成年人不同,有一個很顯著的特征是起伏不定,這會直接關系到他們在參加體育活動時候的態度與行為,而這也是與體育傷害事故關系密切的因素。體育老師應當留意的最主要的一點是態度,因為態度決定行為,它是通過情感傾向表現出來并付諸行動的。孩子們究竟是在情緒穩定的情況下參加體育活動,還是來遲到了顯得很焦慮;是對本次課的內容和方法充分理解還是感到茫然;是渴望學到體育技能而認認真真,還是覺得動作枯燥乏味便漫不經心等等。態度迥然不同,行為方式就有千差萬別。往往態度不端正、情緒低落的時候就容易忽視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往往表現為吊兒郎當、違反規則、動作粗野。除此而外,由于體能下降和技術掌握不順,在學習過程中也容易發生情緒變化,這些都應當被老師看在眼中,及時調整學生的情緒,使之行為保持正常,避免發生事故。3.4關注體育設施和器具。大型體育設施主要是指體育場館、游泳池、健身房等等,一般情況下沒有強大的外力作用這些設施不會發生意外,也就不會對參加體育活動的人構成傷害。可是體育器具以及一些小型設施的使用是否得當,其結果則大不相同。前面已經提到的設施是否固定不牢、銹蝕、打滑等等必須嚴加防范,校方在這個問題上負有主要責任,不應該單純地交由體育老師來管理,而應當指定專人定期或臨時檢查維修。還有一個容易被忽略的問題是學生如何利用,比如說中小學生年級不同,身體發育情況不等,低年級同學個子矮小,而高年級同學個子高大,使用器具的結果就會出現差異。在使用體育器具和設施之前,要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及時調節體育器具和設施,否則也會導致事故發生。

4對策與措施

體育活動是使自身獲得愉悅滿足、消除疲勞的重要手段,其獨特韻味表現在競賽過程當中。然而,競技體育的趣旨是追求優異成績,沖破身體能力的極限,在對抗中戰勝對手。為了實現這些目標,人們總是力求將體能和技能發揮到頂峰,在這種情況下,完成奔跑、跳躍、投擲、攀爬等各種各樣的技術動作時,肌肉的拉張程度跟常態相比則大為不同。把兒童和青少年跟成年人比較一下,無論體能還是技能他們又都處于劣勢,可是熱衷于訓練比賽和獲勝的心愿卻一點不比成年人差。針對這樣的實際情況,對孩子們悉心指導和嚴密監護就格外重要,采用什么策略和措施來做到這些,筆者歸納為以下6點。4.1加強身心管理和指導。所謂身心管理就是通過健康觀察和診斷,發現患有疾病或者精神機能異常和運動機能有障礙以及其他問題的人,對其加強監控,同時調查了解他們這些人當中有哪些事故頻發的趨勢,選擇適合他們從事的安全的體育鍛煉和比賽方法,對其進行耐心細致的指導。4.2努力提高被指導者的身體素質。身體素質是從事體育活動的基礎,提高身體素質不僅有助于增強運動能力,還可以減少傷病的發生。對那些體能較差的兒童和青少年,也要選擇他們身體能夠承受的鍛煉方式,逐步提高身體素質,特別是要提高他們抗擊傷病的能力。因此、加強柔韌性、協調性、持久性方面的訓練應當放在首位。4.3幫助被指導者學會摔打。參加體育活動的過程中,碰撞、拉拽、摔倒總是不可避免的,在這種時候如果懂得如何應付,那就可以減輕因摔倒而造成的傷痛。因此,提高身體的應急能力是很有必要的。一般可以通過在墊子上連續滾翻、學會排球的魚躍和武術的撲虎動作、以及跳越木馬、翻單杠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訓練,注意這些練習不是要求做得動作完美,而是要能夠安全落地。4.4制訂階段性訓練計劃并付諸實踐。當被指導者要超越自己的體能和技能,達到一個新的水平的時候,或者要學習一個新動作的時候,預先考慮到失敗,選擇采用什么安全的方法實現目標,是老師和教練必須認真對待的問題,比如說將動作分解開來練習,利用輔助器械使之逐漸熟悉動作要領,或者讓他在別人幫助指導下完成動作,這都是老師和教練在制定訓練計劃時要設計好的方法。根據被指導者的性別、年齡、已有技術能力和熟練程度循序漸進地付諸實踐。4.5體育設施和器具的檢查。定期檢查體育設施和器具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發現其結構和功能是否存在缺陷,如果發現有問題要立即禁用,直到修好為止。其次是檢查其配置和安裝是否到位,并在教學訓練之前,確認使用設施和器具的人數。在實行這兩個措施之前,更應當制訂安全使用的規章制度,同時要有專人來監督和指導。4.6設立緊急救治體系。筆者認為,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防止體育事故發生,另一方面要在事故發生的時候能夠妥善處置。如何才能有效地處置則涉及以下幾個環節:(1)發現有人受傷的那個人要懂得立即采取正確方法應對;(2)正確判斷傷勢并實施緊急處置;(3)立刻與家屬和醫療機構聯系;(4)相關人員如老師、校方組成臨時協調聯絡小組;(5)及時報告上級部門,尋求支持和幫助。

5結語

古諺云:“防患于未然”,“未雨綢繆”,意思就是要在問題發生以前預先考慮到可能會出現什么情況,并做好積極地、正確地應對準備。按照體育管理學的原理,對于制訂體育規劃、召開運動會或者實施體育課的教學過程都必須有周密的設計,實際上在對待體育事故的問題上也應當采取科學的態度和方法。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態度端正、措施到位、常備不懈,就可以將事故發生的可能性預測到,從而降低發生率,甚至將可能發生的事故控制住,使其不發生。我們還相信,只要政府、學校和個人保持警醒、群策群力,必將取得良好的成效。

參考文獻:

[1]張瑞林,秦椿林.體育管理學[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6-01.

[2]日本藤井真美,事故防止のための指導管理上の留意點[J].體育の科學,1984.04.

[3]理查德F馬歐等編著,韓勇翻譯,娛樂體育管理[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4]張曉波.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的防范與處理[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3(03).

[5]張啟明,俞金英編著.休閑體育經營與管理[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8.09.

作者:聶嘯虎 單位:成都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