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書結構探討論文

時間:2022-10-12 05:29:00

導語:藏書結構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藏書結構探討論文

摘要:藏書結構經歷了二十多年的艱難探索,在取得豐碩理論成果的同時,也取得了巨大的實踐效益,在高校系統(tǒng),愈來愈多的圖書館運用藏書結構理論提供的方法建設本館的藏書,力求使圖書館決策建立在以科學理論為依據的基礎上。重提這一重要理論,其目的在于引起文獻信息工作者的重視,發(fā)掘該理論新的潛在價值。

關鍵詞:藏書結構;藏書建設

1關于藏書結構的概念

肖自力最初給藏書結構下的定義為:“把各種不同學科、不同水平、不同語義、不同形式的知識情報載體,搜集、整理、組成一個有主有從,有專有博,互相配合的整體,這就是藏書結構”。顯然,肖自力一開始便指出藏書結構是一個多維的復雜結構,但對“多維”的量沒有明確限定,于是藏書結構便沒有明確的外延,各維在獨立作概念使用時也沒有明確的外延。

綜觀已有十幾種關于藏書結構的定義,除個別同志將藏書結構定義為藏書比例(主要原因在于對肖自力初始定義理解有誤所至)之外,其他定義均較統(tǒng)一,認為藏書結構就是運用系統(tǒng)論觀點和方法,從整體角度認識藏書體系內部——各門學科、各種主題、各種水平、各種文種、各種出版類型、各種載體形式的出版物的組織與搭配,尋找它們在內容、形式等方面的聯(lián)系和關聯(lián)。這種藏書體系內部各成分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與作用的方式就是藏書結構。

藏書結構的概念有如下四點。

藏書結構是藏書體系的組織法:藏書系統(tǒng)是由相互聯(lián)系的各種不同成分的藏書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一個有機整體。藏書系統(tǒng)內部各組成要素的組成狀況及相互聯(lián)系就是藏書結構。藏書結構的實踐結果形成藏書系統(tǒng)。

藏書結構是一個整體概念:組成藏書系統(tǒng)的各要素,即各種不同成份的藏書并非毫無關聯(lián)地湊合在一起,而是處在彼此聯(lián)系,相互配合之中,一旦這種聯(lián)系、配合發(fā)生突變,藏書結構就要受到破壞。

藏書結構是一個多維結構:它既要考慮文獻的學科屬性,又要兼顧文獻的類型、語種、出版時間,更要照顧讀者的需求水平等等,所以它是一個多維的復雜結構。美國圖書館協(xié)會曾從18個方面構思藏書結構的框架,國內一般的考慮五個方面,即學科結構,等級結構,時間結構,語文結構,類型結構。

藏書結構的參照系不同于藏書比例:藏書比例以館藏總量為參照,考慮的是藏書的種數、冊數,要求的是數量;而藏書結構則以“世界3”為參照,考慮的是藏書所含信息、知識、情報量的完整與否,能滿足讀者需要的程度,要求的是質量。藏書結構的這一特點,使藏書建設的研究擺脫了“比例說”的狹小視域而邁向“結構論”的新階段。

2關于等級結構

(1)肖自力“五級”之說。

根據美國圖書館的作法,針對我國圖書館的現狀與條件,以讀者需求水平和藏書內容的學術水平以及藏書的情報量為劃分等級的標準,肖擬就了五級結構方案。

甲級:完整的藏書

乙級:研究水平藏書

丙級:大學水平藏書

丁級:基礎水平藏書

戊級:最低水平藏書

(2)黃本華“三級”之說。

以讀者需求特點為標準,將藏書劃分成從低到高的三個級別。

一級:專業(yè)學習水平

二級:一般專業(yè)研究水平

三級:高級專業(yè)研究水平

(3)張炎烈“七級”之說。

以圖書本身的學術水平和讀者的使用水平為劃分標準。

Ⅰ級:專業(yè)研究水平藏書

Ⅱ級:大學生及相當于該水平的藏書

Ⅲ級:中學水平及相當于該水平的藏書

Ⅳ級:幼小讀物藏書

Ⅴ級:知識性、趣味性及科普讀物藏書

Ⅵ級:特殊用途藏書

Ⅶ級:綜合性參考工具書

(4)李銀生“四級”之說。

在張炎烈和肖自力學術觀點的基礎上,李以圖書內容的深淺程度和藏書的情報量為標準擬定了四級結構方案。

甲級:完整級

乙級:研究水平

丙級:大學水平

丁級:基礎水平3關于藏書結構與藏書比例的關系

從比例到結構是藏書建設理論的重要發(fā)展,其深刻作用表現在五個方面:(1)參照系的變更;(2)功能的擴展;(3)意義的升華;(4)方法的更新;(5)理性思維的延伸。

結構研究和比例研究有著重要的區(qū)別,但二者并不相互排斥。結構研究向量化發(fā)展,必然用及比例。比例研究是結構研究的手段和途徑。比例研究隸屬于結構研究,它必須納入結構研究的范疇,成為結構研究的子研究,否則,便失去其應有的價值。結構研究是比例研究的目標和歸宿。

4關于藏書結構一覽表

藏書結構一覽表是藏書結構的框架設計,它從系統(tǒng)的角度對藏書結構的各方面做了組織綜合,其功能一方面可據此分析圖書館藏書結構的現狀,另一方面可規(guī)劃未來發(fā)展藍圖。

肖自力利用圖書結構五個方面(五維)的層次劃分及其代碼設計了一張頗有影響的藏書結構一覽表(表1)。該表為全國圖書館界半定量評價某館或某地區(qū)館藏文獻合理性提供了科學依據。然而該表也充分暴露出藏書結構作為一種多維結構在付諸實際時的艱難和復雜性,這一致命弱點,極大地影響了該表的實用價值。為克服此缺陷,李銀生提出一種二維框架模式,建議學科設立100條左右,藏書等級劃為四級,各級藏書內容深淺程度、藏書所含信息量、出版物類型、語種等方面都有詳細、準確的規(guī)定(表2)。

相比之下,肖擬一覽表具有較好的理論引導價值,而李擬一覽表則具有較強的使用價值。

藏書結構研究通過二十多年的艱難探索,在取得豐碩理論成果的同時,也取得了巨大的實踐效益,在高校系統(tǒng),愈來愈多的圖書館運用藏書結構理論提供的方法建設本館的藏書,力求使圖書館決策建立在以科學理論為依據的基礎上。可以預計,當藏書結構理論深深植根于各個圖書館的業(yè)務實踐之日,便是全國文獻資源保障體系建立之時。

參考文獻

[1]肖自力.試論藏書結構[J].圖書情報工作,1981,(1).

[2]李銀生.從比例到結構——藏書建設理論研究的重要發(fā)展[J].圖書情報工作,1990,(1).

[3]劉永勝.藏書結構概念的演進及其網絡時代的歸宿[J].晉圖學刊,2003,(2).

[4]張炎烈.藏書等級結構的數理分析及其應用——兼評肖自力同志《試論藏書結構》的一些論點[J].圖書情報工作,19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