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外包業務研究論文

時間:2022-10-12 05:30:00

導語:圖書館外包業務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圖書館外包業務研究論文

摘要:概述了圖書館外包業務的內容以及外包業務給圖書館帶來的諸多優勢,探討了圖書館外包業務的市場前景。

關鍵詞:圖書館;外包;業務

1圖書館外包業務的內容

1.1編目業務外包

分編外包是圖書館傳統的業務外包內容,也是到目前為止最常見的外包內容。在國外,書商們將自己的數據庫與書店及圖書館等終端聯結起來,形成一個圖書供應網絡,實行查詢、供貨以及分編等一條龍服務。

1.2數據庫建設外包

將館藏資源制成電子出版物,使它們在更大范圍內傳播,吸引更多讀者,是提高信息利用率的一種手段。數據庫建設一方面質量要求較高,除了數據的正確性外,還要保證元數據的標準化和接口的規范。另一方面數據庫建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許多數據庫本身的技術力量和其他資源都不足以滿足這些要求,通過業務外包就能解決這兩方面的問題。

1.3信息服務外包

圖書館之所以無法滿足本館讀者的所有信息需求,是因為圖書館在人、財、物力即信息資源方面存在著欠缺。因此,必須將有關信息服務外包出去,由其他圖書館或公司代為進行。最常見的信息服務方式有合作咨詢、查新、定題和跟蹤服務等。委托圖書館外的組織撰寫專題研究報告、動態分析、綜述評論等也是常用的外包服務內容。圖書館還可以委托館外組織代為進行讀者需求調查,以節省人力、財力,并提高調查結果的科學性、準確性、可行性。

1.4基礎業務與行政事務外包

報刊裝訂是圖書館的一項基礎的常規性業務,但是大多數圖書館并沒有專門的裝訂設備和從事裝訂工作的人員。而通過成立圖書館裝訂中心,把若干家圖書館的裝訂業務統攬下來,不僅形成規模效應,而且有利于提高裝訂質量。圖書館工作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可以通過對臨時工和學生讀者的知識技能培訓,使他們勝任這項工作。

2圖書館業務外包的益處

2.1降低圖書館運作成本

專業機構(團體)采用的方法是規模化經營、企業化管理,經營成本比較低,以此提供的服務價格也比較優惠。以OCIC為例,從該中心聯機套路一條數據的費用是1美元;批量或回溯性編目服務,費用為2美元以下一種。據美國一家圖書館專業公司提供的價目表,一條書目的編目費為1.35美元,卡片費為1美元,另收磁盤費,委托他們的原始編目每種還要收10美元。同樣是分編圖書,如果是圖書館自己完成,每種圖書的分編成本至少要50美元以上。我國的情況同美國差不多,據統計,我國每種書的原始分編成本在10-15元,而從CALIS套路或由書商提供分編數據,分編的成本就要低得多。

2.2提高圖書館勞動效率

有研究表明,業務外包就是速度經濟時代下的產物,是“在最短的時間以最低的成本提供最高的價值”這一要求的結果。如:對于一般圖書館來說,新書同讀者見面至少要1個月時間,有的甚至要在3個月以上。而如果說采用綱目購書,要求書商隨書配送編目數據或者到書目數據公司去套錄,則可大大縮短新書與讀者見面的時間。

2.3使社會資源得到利用

社會本身就是一個協作共進的出生存形態。社會上本來就存在著許多可以為圖書館服務的資源,但是在圖書館很長時間的發展歷程中對此并沒有給予充分重視,其原因在于競爭壓力不大、技術水平不高、服務要求相對較低。這種狀況導致了“大而全”、“小而全”的圖書館發展模式,一方面大量的資源被浪費,另一方面大量的資源被閑置。改變這種傳統的不利于圖書館的發展模式,就必須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開展業務外包。現在社會上出現了專門為圖書館服務的公司,如果圖書館視而不見,棄之不用則是非常不應該的也是對事業的發展不負責任的。3圖書館業務外包的市場前景

(1)業務外包應有限度、有節制,不可抱有甩包袱的思想。業務外包能帶來主體的高效益,但也有可能是暫時的繁榮,因此,把握外包的范圍與尺度是至關重要的,而不應把某一塊業務簡單地甩給別人,讓自己有一種卸包袱的感覺。

作為圖書館來說,讀者服務的確是關鍵業務、核心業務,圖書館中一切流程的最終目標就是如何給讀者提供優質的服務,文獻資源支撐、技術支持都是保證良好服務的外圍因素,實行部分業務外包,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過分地依賴別人,讀者服務也可能就會受制于人。

(2)業務外包應有整套的監控機制,以保證外包業務質量的穩定。圖書館的業務可以說既簡單又復雜,說簡單是流程清清楚楚一條龍,無枝無節,說復雜是每個環節都有著詳盡的業務規范和操作章程,馬虎不得。對于外包出去的部分業務,回到館里與其他流程銜接時,應作必要的質量檢驗。同樣,對圖書館環境布置外包、臨聘人員及學生工的工作質量監控,可以通過定期檢查、崗位抽查等方式進行。

(3)對文獻資源的儲備方面,應有長遠的考慮,制定必要的應急方案。當前,圖書館界深感憂慮是,對于網絡數據庫不僅是擁有資源而具備使用權的問題,而是對這些資源長期儲備的問題。雖然包庫可以免去技術維護、硬件條件的煩惱,但它總是虛擬的存在,主動權掌握在承包方的手中。而且數據庫投入是個不見底的深淵,年復一年,費用只增不減,圖書館卻得不到一頁紙、一張盤,萬一經費不足或數據庫公司破產,圖書館便一無所有。因此,資源的定期儲備問題應予重視。CALIS引入的部分外文數據庫是保證某一地區(大區)配套保存1套印刷本文獻方式組團訂購,以此免除了更多用戶的后顧之憂,但更大量的數據庫提供這種配套服務是否切實可行,讓人不得不擔憂。

由此可見,網絡數據庫的建設應予全面考慮,盡可能地選擇實力雄厚、市場前景廣闊、用戶喜愛的數據庫產品。在訂購虛擬產品的同時,要求商家提供相應的累積數據光盤,如果經費許可,還是盡量建設本地鏡像站,這一方面可以保證資源存在,同時也可以提高檢索質量,擴大用戶范圍(包庫往往有并發用戶限制)。

(4)外包并非逃避新技術、新知識,而是通過去繁存精,讓本館人員更加集中精力抓好團隊學習,培養自己的特長。從外包的初衷來看,是把成本過高而又自己不擅長做的或投入與產出比例不夠經濟的部分業務交給有經驗的人去做,從而提高整體流程的效益,但外包絕不能一蹴而就,尤其是關系到圖書館與讀者產生直接聯系的服務內容,外包只能是一些外圍工作,其中關鍵的、核心的業務如運用最新技術獲取最新信息向讀者提供最快的服務等流程,是圖書館的業務命脈,因此,這部分業務就應不計人才的成本,應從長效服務出發,培養一支適應環境變化快、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隊伍。很顯然,這支隊伍應指全館所有的工作人員,因此,團隊學習的要求就更為迫切,通過學習讓每一個同志都有所長、有所專。

4總結

業務外包是圖書館普遍的業務現象,無論從內因還是外因來看,業務外包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通過業務外包形式實現資源共享才是圖書館全面滿足讀者需要的出路,同時,對于一些基礎性的圖書館業務,因為有了業務外包和合作,才可以提高自身的效率,才能集中精力做好自己擅長的工作。但同時我們應該正確處理業務外包的廣度和深度,突出重點,有的放矢,把圖書館的核心業務做大,做強。

參考文獻

[1]石繼平.圖書館實施業務外包及其策略[J].圖書館雜志,2004,(4).

[2]饒思軍.業務外包:圖書館業務核心化戰略的必然趨勢[J].圖書館建設,2004,(4).

[3]吳晶娥.采編業務社會化問題探討[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5,(3).

[4]劉春杰.關于圖書館業務外包里利弊的探討[J].河南圖書館學刊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