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知識管理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17 08:23:00
導語:圖書館知識管理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章在簡單分析了知識管理與圖書館知識管理內涵的基礎上,論述了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內容以及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實施對策。
【關鍵詞】知識管理;圖書館知識管理;實施對策
圖書館作為一個從事知識與信息的搜集、選擇、組織、儲存、分發和服務等知識管理領域工作的組織,如何在新環境下更新傳統管理觀念,積極吸收現代知識管理理念,為用戶提供及時、準確、增值的知識信息,開展知識創新服務,充分實現知識的價值,已成為圖書館發展的關鍵。
一、知識管理的涵義
武漢大學圖書情報研究所所長邱均平教授等認為:“狹義的知識管理主要是對知識本身的管理,包括對知識的創造、獲取、加工、存儲、傳播和應用的管理。而廣義的知識管理不僅包括對知識進行管理,還包括對知識有關的各種資源和無形資產的管理,涉及知識組織、知識設施、知識資產、知識活動、知識人員的全方位和全過程的管理。”由此可見,知識管理不僅僅是信息和數據的管理,也不僅是指信息技術,而是識別有用的、相關的知識,去組織吸收及綜合知識、促進創造性的使用知識,提高組織應變能力,即以知識為核心、創新為動力的管理,是一種全新的管理理念。
二、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內涵
知識管理作為一個新概念,來源于管理學領域,開始時是針對企業的一種管理,是一種全新的管理模式。圖書館是知識聚合地,知識管理是圖書館發展的必然趨勢。圖書館知識管理,是指應用知識管理理論與方法,合理配置和使用圖書館各種資源,充分地滿足用戶不斷變化的信息與知識需求,并提升現代圖書館的各項職能和更好地發揮其作用的過程。圖書館知識管理非常強調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的綜合管理,它不是把知識作為管理的對象。而是作為管理的資源,將個體圖書館的知識變成整個圖書館的資源,使對知識本身的管理和對與知識有關的各種資源的管理,尤其是對人的管理和諧地統一起來,運用現代技術和方法對圖書館的各個環節進行改造和完善,使信息和知識的生產、傳播、交流以及利用,最大限度地實現高效、暢通。圖書館知識管理將搭建起一個知識與知識、知識與人、知識與組織的橋梁,形成一個龐大、有機的圖書館知識網絡,使知識的傳播與創新相結合,實現圖書館知識共享、知識創新和知識增值。
(一)關于顯性知識的管理
顯性知識表現為靜態的知識實體,是便于整理、存貯和交流,易于傳遞與分享的知識。“顯性知識”主要是指以文檔、郵件、報告等形式存儲于紙張等傳統介質上,也可以存儲在光盤、磁盤、數據庫中,對“顯性知識”的管理,是“知識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因此,圖書館顯性知識管理一是將本館收藏的非電子化文獻數字化;二是對顯性知識加以序化包括:書目數據庫建設、特色數據庫建設、信息系統建設和各種載體全文數字化;將“網絡信息資源進行組織,將大量無序的信息使之有序化;三是對信息內容進行深加工,使“網絡虛擬資源館藏化”,以便建立知識庫,供用戶使用,為用戶提供最直接、最高效率的知識服務。
(二)關于隱性知識的管理
圖書館知識管理更應注重隱性知識的管理,它以知識的發現、知識的組織、知識的傳播和利用等為基礎,實現知識價值的最大化,促進知識創新和知識共享。因此,對隱性知識的管理主要是對隱性知識的發掘,即強調人是知識管理的核心。圖書館一要建立一種創新、交流、學習和應用知識的環境,培養知識型館員,建立人才庫;二要營造一個知識管理的文化氛圍,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倡導圖書館員的學習、進取、創新的精神;三要盡可能地運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尤其是信息高科技手段建立起各種形式的知識網絡,充分挖掘各種載體形態信息資源中蘊含的隱性知識,使其轉化為顯性知識,為知識交流與共享創造條件。
三、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對策
(一)加強人力資源管理
知識競爭時代所需的人力資源應具有各種專業知識,綜合不同領域知識的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知識型人才,圖書館應加強人力資源建設,培養知識型人才,使他們成為具備知識管理與創新能力的復合人才。由此可見,人力資源管理是圖書館知識管理的核心內容,人力資源是圖書館知識資源中最具創造力的資源,圖書館應充分認識到人力資源在圖書館知識管理的重要性,只有尊重人的價值,建立激勵競爭機制,充分發揮館員的知識能力和開發潛能,培養出更多具備知識管理技能的知識型館員。圖書館員應打破傳統管理的模式,更新觀念,與時俱進,以人為中心,以信息為基礎,以知識創新為目標,制定知識管理的目標、計劃和措施,加強知識集成以產生新的知識,幫助用戶在圖書館中找到自己所需的知識信息,并幫助用戶進行分析,為其提供有效的知識服務,使自己真正成為知識分析家、知識管理者、知識領航員,成為具備知識管理與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二)打造知識型團隊
學習型組織也是企業實施知識管理時所采用的一種全新的組織模式,它是通過培養整個組織的學習氣氛,充分發揮員工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而建立起來的一種有機的、高彈性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續發展的組織,這種組織具有持續學習的能力,具有高于個人績效總和的綜合績效。學習型組織對圖書館同樣具有很大的借鑒意義,建立學習型圖書館,有助于實現圖書館的知識管理,為圖書館實施知識管理提供了組織保障。知識管理組織不僅擁有眾多的知識,而且更注重強調學習,置身于知識服務、知識管理的圖書館員,他們是知識載體及知識創新的主體,他們不僅使快速增長的知識有序化。還要在學科及研究領域不斷增加的時代。需要不斷的接受繼續教育和終身學習,用所獲取的知識來提高個人的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在不斷變化的形勢下贏得競爭優勢。圖書館要營造一個完全意義上的開放式交流、互動式學習的知識共享文化環境,制定新的館員評價標準,把館員對知識共享的貢獻作為考核的一個重要指標,通過將館員參與知識管理的程度與績效評定聯系起來,能有效調動館員參與知識管理的熱情與責任,形成一種具有公平競爭機制的氛圍,圖書館要根據本館的目標與任務有計劃地建立一套完整的繼續教育體系,分批分層次對館員進行培養、培訓,使館員們通過知識交流達到知識共享,使知識變為力量,最終提升圖書館的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圖書館應通過集體的智慧與力量,創造學習型系統,打造知識型團隊,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三)知識管理創新
創新是一種具有經濟和社會目標導向的行為,圖書館知識管理創新包括知識的理論創新管理、技術創新管理和組織創新管理三個方面。理論創新管理就是追蹤國內外圖書館學的最新發展動態,豐富和擴展圖書館學的研究領域,這將有利于圖書館學科的充實、更新與提高;技術創新管理就是對與技術創新全過程相關的機構和組織所構成的網絡系統的管理;組織創新管理就是通過優化圖書館的業務職能部門與工作流程,建立一套符合數字圖書館時代的有效的組織管理體系來支持和加強知識管理活動。圖書館引進管理的目標是實現知識的價值和服務的價值,不論是對顯性知識還是對隱性知識的管理,都是用知識管理的理念指導圖書館服務,充分發揮服務與知識價值,走知識創新服務之路。圖書館知識管理可以幫助用戶獲得相應的知識,并提供最新的信息。是推動知識創新的前提條件;也可直接參與科學研究、知識生產等過程,成為國家知識創新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更關注知識在社會和用戶間的擴散和傳遞,促進知識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
(四)知識增值服務
在知識挖掘和發現的基礎上,實現知識資本的更新、整合和信息的增值服務,是圖書館知識管理的最終目標。信息增值服務不僅僅指查找、獲取信息,而是在原始信息的基礎上,結合用戶問題和問題環境,利用圖書館員自己獨特的知識和能力,對現成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提高信息的使用價值;圖書館要滿足社會需求,提高服務技術含量,充分開發利用網絡環境資源,形成虛擬館藏,開展數字參考咨詢服務、虛擬參考咨詢服務和網上參考咨詢服務,通過服務系統,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提問的用戶提供高質量的信息增值服務;圖書館員通過發揮自身的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和創新精神,為用戶提供創造性的服務。把知識管理的理念和策略真正運用到用戶服務中去,以知識和信息作為橋梁和紐帶,以創新服務為手段,發揮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的能動作用,最大限度地滿足用戶的需求,才能最終達到圖書館的知識創新、知識傳播與利用的目標,真正實現知識增值的目的。
(五)專業化、個性化服務
隨著網絡資源的不斷豐富與發展,用戶的知識需求發生巨大的變化,知識服務正在向專業化與“個性化”方向發展。這就要求圖書館員具有超前意識,主動出擊,深入目標用戶群體,了解用戶需求,并根據用戶的特點,在專業信息方面,為用戶有針對性地提供專業性的信息服務,如建設相應的專業網站,將專業信息資源導航、專業化網絡檢索工具、專業咨詢內容集成到網站上,做到對用戶問題和用戶環境及時準確地把握,為對用戶需求提供具有專業化的特色服務。
所謂個性化,即針對每一位用戶獨特的信息需求提供的有針對性的服務。個性化信息服務按所依賴和采用的技術,目前可分為以下三種形式:一是個性化推送服務或個性化定制服務,知識推送是一種主動服務,是數字圖書館系統根據用戶的需求和興趣主動將其關心的知識資產推送過去,是一種“上門服務”。二是個性化推薦服務,不但根據用戶的特性提供具有針對性的信息,而且還能通過對用戶專業特征、研究興趣的智能分析而主動向用戶推薦其可能需要的信息;三是個性化知識決策服務,向用戶提供能夠用于決策支持、智能查詢、科學研究、解決問題的策略。同時,將知識服務貫穿于用戶解決問題的始終,根據用戶需求,動態地、連續地提供專業化、個性化的服務。
總之,知識管理給圖書館事業帶來了發展的新契機,這就要求圖書館應瞄準知識管理的更高目標,積極開拓,大膽創新,把知識管理的理念和策略真正運用到用戶服務中去,充分發揮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的能動作用,真正實現圖書館圖書館知識管理的目標,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 上一篇:電信服務新經濟論文
- 下一篇:高校圖書館制定發展論文
精品范文
10圖書館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