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數字圖書館發展論文

時間:2022-11-26 10:24:00

導語:我國數字圖書館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數字圖書館發展論文

【摘要】數字圖書館正在成為全世界圖書館發展的趨勢,同時,圖書館所擁有的信息及技術優勢,又使其成為數字圖書館建設的一支重要的生力軍。本文著重闡述了我國數字圖書館研究和建設狀況,有針對性的探討了我國數字圖書館建設中存在的幾個問題。

【關鍵詞】數字圖書館數字化建設

一、國內數字圖書館發展與研究現狀

1.圖書館自動化及網絡化的發展現狀

我國圖書館自動化起步于80年代初,至今已經歷經20年的發展歷程,達到了一定的規模,軟件市場正在形成,已建立一定規模的數據庫和圖書館網絡。

從1986年北京圖書館編制《中國機讀目錄通訊格式(CNMARC)》,到1995年《中國機讀目錄(CN2MARC)》已正式成為文化行業標準。90年代以來,我國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得到一定的普及,圖書館計算機設備條件得到很大改善。從北京圖書館裝備的大型機,到一些大中型圖書館的中小型機和超級微機,以及各類圖書館的微機,已有相當數量。自動化系統從90年代以后,由研制開發進入實際應用階段。國內開發的一些管理系統軟件實現了商品化,如深圳圖書館的“ILAS”系統已在全國400多家圖書館使用。北京息洋電子信息研究所的“息洋圖書館集成系統”,北京圖書館的“文津圖書館管理系統”等等。全國一大批圖書館實現了自動化管理。

1993年2月,我國第一家數據庫專業公司“萬方數據公司”正式成立,標志著我國數據庫開始走向市場。據統計,到1997年我國公共圖書館已建有66個數據庫,其中,《中國國家書目規范數據庫》、《中國國家書目機讀目錄》、《中國分類主題詞表機讀版》、《中國國家書目》數據庫,《金訊剪報》數據庫等已被廣泛使用。

2.我國數字圖書館項目研究狀況

與國外的大規模進行各種數字圖書館的研究開發計劃相比,我國數字圖書館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1995年北京成立的IBM中國研究中心把數字圖書館技術作為中心的重要研究課題,并與國內各高校及科研機構開展了廣泛的合作、研究,開發符合中國國情的且與中國特定的語言環境相適應的數字圖書館技術。如IBM與遼寧省圖書館合作,重點實現三方面的功能,即珍貴古籍圖書的數字化,Internet信息和多媒體閱覽室;IBM與復旦大學合作,將中國從原始社會到清代的歷史地圖全部數字化,并配以文字說明和語言解釋,在CERNET上應用。

國家教育部的數字化圖書館攻關計劃的研究內容包括:數字化圖書館的結構和檢索機制及相應的標準規范;國文信息聯合導讀學習系統;數字化音樂圖書館雛形和一個小型的數字化視頻數據庫的示范系統。該計劃由清華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上海交大和北京大學承擔。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絡(CER2NET)即“金智工程”已被列入國家“九五”規劃。該工程要求把各大學圖書館的圖書信息納入CERNET,讓各學校的師生能在網上檢索到全國主要大學的書目數據和書刊全文信息。到2000年,所有進入“211”工程的100所重點大學將入網,以后逐步將所有大學聯網。

二、我國數字圖書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信息資源數字化建設問題

數字圖書館實際上就是一個數字信息資源庫,信息資源建設是數字圖書館建設的核心。數字圖書館的數字信息資源庫,包括各種數字化的資料如歷史資料、網上資料、媒體資料、聲像、錄像等,但目前各館之間的溝通和融合還存在很多問題。各自為政的建設方式會造成大量的重復性工作,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極大浪費。

2.信息資源統一標準和分類、索引、檢索問題

由于缺乏統一的規劃與協調,各館的數字圖書館建設標準不一,有的單位片面地追求數字化資源的量,有的單位則忽視自身館藏的特點和實際情況,盲目引進數據庫,這種毫無統籌各自為政的建設方法,不僅造成了大量的浪費,也給今后的資源整合造成了隱患。同時各數字圖書館在用戶檢索界面、檢索語言和管理系統等方面也存在較大差異,各系統之間難以相互聯通,低水平的重復建設嚴重,有效資源不能共享,造成大量資源浪費或閑置。

3.經費短缺

我國圖書館體系較復雜,設有省級圖書館、高校圖書館、科研機構圖書館、軍隊圖書館等,管理體制差異性很大,建設較分散,特別是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資源不能共享,也不能實現圖書館共建的目標。圖書館是公益性機構,而數字圖書館建設是一個龐大、系統、長期的工程,硬件設備和軟件資源的購置、網絡布線工程、人員培訓、數字化資源的更新、館藏文獻的數字化轉換等等,都需要充足的經費作后盾。而近年來圖書、刊物價格大幅度漲價,以至許多圖書館往往連每年的紙質文獻購置、業務培訓、科研等各項基本經費都難以維持,開展數字圖書館舉步維艱。

4.專業人才匱乏

目前,圖書館員隊伍整體現狀是專業知識和技能普遍不能適應數字圖書館發展的要求。傳統圖書館是以紙質的出版物為媒介向讀者傳播知識,而數字圖書館時代,圖書館員的工作是要通過計算機技術和計算機通訊網絡來獲取信息,進而為讀者提供信息服務,因此,數字時代圖書館員既要有扎實的傳統圖書館學知識,又要兼備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通訊技術知識。目前的工作人員中的低學歷者多,非圖書館專業畢業者多;圖書館學專業者少,懂信息技術者更少,因此,圖書館要實施數字化建設,首先要解決人力資源這條“短腿”問題,必須注重對現有人員的信息素質培養,突出圖書館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的專業教育,使之緊跟信息化的發展步伐。

總之,我國數字圖書館建設已成為現實,也得到國家領導的高度重視。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科學院等一系列重要部門都規劃和支持數字圖書館建設與發展。相信未來幾年我國的數字圖書館發展建設將進入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黃亮.淺談數字圖書館的發展[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4(1).

[2]李家清.中外數字圖書館發展研究[J].情報雜志,2003(3).

[3]鎮錫惠.我國數字圖書館研究歷程[J].數字圖書館論壇,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