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社會與圖書館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14 02:17:00
導語:和諧社會與圖書館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關鍵詞】:和諧;圖書館
【論文摘要】:構建和諧社會是人們的共識。它既是一種治國的理想,也是一種安邦的結果,是目標與過程的統一。圖書館應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智力支撐。文章從分析圖書館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出發,初步探討如何構建和諧的圖書館。
構建和諧社會是人們的共識。它既是一種治國的理想,也是一種安邦的結果,是目標與過程的統一。圖書館應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智力支撐。
1.和諧社會的內涵
所謂和諧,是指各種矛盾和關系配合協調,使之相生相長。當事物的矛盾和關系配合得適當協調時,就會達到共同發展的美好境界,或發生質變產生出新的更高級的事物。無論自然界、人類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莫不如此。人類社會是一個從低級向高級發展的歷史過程。建立平等、互助、協調的和諧社會,一直是人類的美好追求。2004年9月,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明確地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命題,和諧成了我國的社會主調。只有和諧,人們才能安居樂業,國家才能長足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就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建設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內涵:一要建立起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社會關系;二要全體人民各盡所能、各得其所、和諧相處;三要和諧興國、和諧創業、和諧安邦。
2.圖書館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
構建和諧社會,既是一個歷史發展過程,又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是大大小小的和諧地區、和諧單位的建設。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是實現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堅強后盾和重要的傳播者,是人們接受終身教育的最佳場所,如任繼愈教授所說:"圖書館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明標志。"
1975年在法國里昂召開的國際圖聯關于圖書館職能的科學研討會確認了現代圖書館的四項主要社會職能,即保存人類文化遺產、進行社會教育、傳遞科學情報、開發智力資源。這些功能使得圖書館天然的具有和諧社會的功能。
3.和諧圖書館的構建
一是構建和諧的團體。一個單位要和諧發展,關鍵要有和諧的團隊。在構建和諧圖書館的過程中,營造一個和諧的努力的工作氛圍至關重要。"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要構建和諧圖書館必須有一個能辦事、會辦事、肯辦事的和諧的領導班子。
當然,要做好各項工作,還需要全體工作人員的密切配合和支持。現代圖書館對員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保證能夠為讀者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圖書館必須加強業務培訓,使全體員工既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又有過硬的為讀者服務的本領,為員工自我價值的實現創造條件,使員工觀念由"要我做"轉變為"我要做"。
和諧的領導班子,加上高素質的員工隊伍共同組成了圖書館的和諧團隊。和諧團隊的建設是構建和諧圖書館的基礎和保障。
二是創建和諧的館風。所謂館風,是指圖書館全體員工在共同目標指引下,在工作實踐和對外服務等活動中,逐步形成共同具有的一種思想共識和精神風貌。它是圖書館全體員工政治業務素質、職業道德標準和管理水平的綜合反應,也是圖書館員工共同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和思想精神面貌的外在總體表現。建設和諧館風是構建和諧圖書館的前提和基礎。實踐證明,圖書館良好館風的形成,可以為全體員工創造和諧的氣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營造舒適的工作環境;可以使全體員工的職業道德風范、價值觀念統一在一個目標上,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可以使全體員工各盡所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人的聰明才智。創建和諧館風,對于充分發揮圖書館的作用,提高圖書館的社會地位等方面起著重要的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和諧館風主要包括奉獻精神、團隊意識;虛心學習、鉆研業務;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等方面的內容。三是建立科學的規章制度。圖書館規章制度是圖書館行政主管機構或圖書館所制定的各項規則、章程、制度、標準、程序、辦法等的總稱,它是圖書館員工和讀者必須共同遵守的規范和準則,是圖書館開展各項工作和進行科學管理的重要依據和準繩,是實現依法治館的重要手段。建立科學的規章制度可以保證圖書館貫徹落實國家有關圖書館的政策和法規,促進圖書館業務水平的發展和提高,還可以切實保證讀者充分享有利用圖書館的權利,進而創造出人人遵守行事的和諧的氛圍。
四是做好文獻資源建設。文獻資源建設是圖書館開展工作的基礎的前提。圖書館應根據館藏基礎及地區或系統文獻資源布局的統籌安排,通過多種途徑,有計劃、有重點地采集國內各種文獻資料,形成具有本館特色的館藏體系。建設本館的特色館藏體系,既方便讀者使用,又提高了文獻的利用率,還是做好信息資源共享的基礎。
4.圖書館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智力支撐者
圖書館沉積的大量的寶貴的人文精神和人文資源,正是今天構建和諧社會最終端、最直接、最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精神產品。而服務是圖書館發展的主線,是圖書館永恒的主題,是圖書館的核心價值觀。對圖書館員工最準確、最生動、最形象、最親切、最恰當的稱謂應該是"知識服務員"。圖書館應最大限度地服務于社會,向社會開放:
一是資源開放,即圖書館的一切館藏和設施都向讀者開放。包括:館藏無不公開利用,設施無禁地,最大限度地實施開架服務,各種類型圖書館之間實現資源共享,圖書館內部各服務窗口相互開通等等。
二是人員開放,即保證全體社會成員自由出入而不加任何限制,只要他們愿意來,我們都持歡迎態度。
三是時間開放,即最大限度地延長開放時間,做到節假日不閉館,館內開展任何活動都不影響正常開放,保證開放時間的連續性。
四是館務公開,即圖書館的一切決策過程保證其民主性與透明性,凡是與讀者利益有關的決策,都向讀者公開,接受讀者監督。
5.結語
構建和諧社會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歷史過程,構建和諧圖書館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和諧圖書館的建設需要全社會公共的關心和支持,但最主要的還是圖書館自身的努力,盼望和諧圖書館早日走進我們的生活,更盼望和諧社會早日能夠實現。
參考文獻
[1]易淑英,加強圖書館館風建設之我見[J].高校圖書館工作,2001(6):89.
[2]留葵波,圖書館規章制度創新的認識與思考[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3(6):54
- 上一篇:大學生畢業選擇因素分析論文
- 下一篇:我國慈善事業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