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類師資優化整合之我見
時間:2022-03-10 09:28:21
導語:公共管理類師資優化整合之我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一級學科下屬二級學科各專業的門類數量及各個專業的師資配備狀況是衡量該專業及其一級學科發展的重要指標。X校公共管理類專業分布分散,師資配備不足與浪費并存,不利于該一級學科的發展。對已有專業及師資資源整合優化進而推進專業發展是該一級學科建設的重要任務。
關鍵詞:公共管理類;師資;優化整合
隨著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觀念由于服務型政府的推進而逐步深入,高校應用類專業服務社會需求的職能加強,X校為滿足社會對管理類人才的需求,先后開設或增設了若干公共管理類專業,目前在X校這些公共管理類專業分布在幾個不同的學院,各學院均配備了相應的專業師資人員。因此出現了在同一所學校,專業重復疊加設置,因此造成了師資浪費和低效情況,以及由此產生的一系列不利于學科建設及發展的問題。本人經過調研,擬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公共管理類專業師資分布的狀況進行信息統計歸納,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對如何整合公共管理類師資進而提高師資利用率提出淺陋的意見。
一、X校公共管理類專業分布現狀
X?,F屬于公共管理學一級學科下轄的專業共有公共管理類本科三個專業和公共管理學二級學科碩士點兩個、公共管理專業碩士學位點一個。即本科專業包括公共事業管理、行政管理、土地資源管理三個專業;碩士點包括土地資源管理、教育經濟與管理二級學科,還有一個按一級學科建設的公共管理專業碩士學位點。其具體分布見表1:從學院分布看,X?,F有的公共管理類專業主要分屬于四個學院,其中公共管理學院開設公共事業管理和行政管理兩個專業;法政學院開設行政管理專業;教育科學學院開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地理科學學院開設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土地資源管理碩士點隸屬于地理科學學院,教育經濟與管理碩士點隸屬于教育科學學院,公共管理專業碩士學位點隸屬于公共管理學院。從專業隸屬看,公共管理學院和法政學院均設有行政管理專業,而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在公共管理學院和教育科學學院中都同時存在。而且這些分屬于兩個學院的同一專業同時招生授課,分別招聘、培訓、使用師資,畢業生實習、就業也分別管理。
二、X校公共管理類專業師資現狀
X校公共管理類專業師資分布遵循人崗合一的原則,即專業教師隨同專業設置崗位招聘、培訓、管理、使用。由于X校公共管理類專業分屬于不同的四個學院,因此其師資也隨之分布于以上四個學院。
(一)X校公共管理類專業師資總量分布
X校公共管理類專業教師共有37人。(參見表2)就專業擁有師資量而言,公共事業管理專業19人,行政管理專業8人,土地資源管理專業10人,分別占總人數的比例依次為:51.35%、21.62%、27.03%。就職稱結構而言,副高級以上職稱14人,占總人數的37.83%;中級16人,占總人數43.24%;中級以下7人,占總數的18.91%。就學歷結構而言博士6人,占總人數的16.21%;碩士26人,占總數的70.27%。就專業師資配置而言,高級職稱主要分布在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副高級公共事業管理專業配置較高,其他兩個專業配置相同。就學歷層次分布而言,專業教師主要是碩士學歷居多,占總人數的70.27%。博士擁有量各專業差距不大。
(二)X校公共管理類專業師資隸屬分布
X校所設置的三個公共管理類專業共擁有的專業師資37人,其中公共管理學院、法政學院、地理科學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分別擁有9人、6人、10人和12人。公共管理學院所擁有的人數占總數的24.32%,其余三個學院分別是法政學院16.22%、地理科學學院27.03%、教育科學學院32.43%。職稱結構而言,副高級及以上職稱人數占總人數比例分別是公共管理學院5.41%,法政學院5.41%、地理科學學院和教育科學學院均為13.51%。配置結構而言,相對較平均。學歷結構而言,博士學歷四個學院配置比較均勻,碩士學歷師資是公共管理學院較多,占總數的21.62%。(具體參見表3)
三、X校公共管理類專業師資配置存在的問題
(一)師資總量不足
專職專業教師數量不足,甚至嚴重短缺,導致以下兩種情況:一是大量聘用外聘教師,二是本專業教師承擔更多的課程門類。第一種情況導致的后果是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以及指導時間和情感上相比弱于本專業師生關系,影響教學效果。后一種情況則會導致少數的教師走馬燈似的反復多次出現在同一個班級,對學生造成視覺疲勞,同時不能使學生獲得更多不同的知識信息,嚴重影響教學效果。
(二)結構不合理
從統計數據來看,公共管理類各個專業均存在專業教師職稱、學歷結構不均衡,沒有形成良好的梯隊結構。雖然個別專業情況略好(教育科學學院所屬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和土地資源管理專業),但總體上仍然呈現高級職稱(包括正高、副高)和高學歷(獲得博士學位)教師數量偏低,中低職稱和中低學歷教師偏多的狀況。職稱和學歷結構不均衡,沒有形成合理的教學科研梯隊結構,對進一步提升教學科研水平和能力都形成了制約,不利于教師能力的提升及學科專業的發展。
(三)分布不均勻
各學院配備不相同,分布不均衡。特別是行政管理專業,包括法政學院和公共管理學院均呈現嚴重不均狀況。
(四)師資資源不足與浪費并存
1.學院分別招聘、使用師資帶來的問題。由于專業教師分屬于不同的學院,為了滿足教學需求,各個學院均需配備相應的專業教師,由于同屬公共管理類一級學科下,很多專業課設置相同或相似,但由于教師分屬于不同的學院,每門課均需配備專業教師,導致講授相同課程的教師重復配備,造成教師資源的浪費。2.專業重復設置帶來的問題。由于課程設置、安排均以學院為單位進行,專業教師隨同專業分布于各個學院。隨著進一步推行實施新的教學方案,以及日授課時間的壓縮,除了公共必修課(公共外語和計算機課)因學校統一開設、跨學院之間合班授課而占用了一部分時間,各學院專業課授課時間區段基本一致,由此導致專業教師首先要保證完成自己學院專業的課程,不便實現專業教師的校內跨學院師資資源共享。3.教師資源不足,教學任務過重,不利于教師培訓提升。從目前的統計數據情況可以看出,分布于四個學院的公共管理類各個專業教師數量明顯不足,特別是行政管理專業呈嚴重短缺狀態,如此導致教師授課門類多,授課時間長,工作負擔重,致使備課以及科研時間嚴重不足,無法進行定期進修學習培訓,不利于教師的知識更新以及科研水平和能力的提升。歸納起來,公共管理類師資現狀基本可以概括為,專業教師數量總數不足甚至個別專業呈現嚴重短缺之狀況,個別專業教師不足,授課任務過重,沒有時間和機會進修培訓提升個人能力和水平;由于教師數量不足,導致公共管理類專業師生比過高,對提高教學質量形成制約;由于專業教師隨專業分散在幾個不同的學院,導致教師資源分散,不利于形成優勢資源集中的態勢,對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科專業發展形成了制約;從學校的角度來看,師資分散,不利于教師間資源共享,不能形成有效的教學科研梯隊建設,對整體公共管理類專業發展不利。
四、X校公共管理類師資整合建議
基于本人從事公共管理類專業教學的切實體會,針對上述師資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建議進行公共管理類專業校內跨院整合,以提高師資水平,優化師資結構,提高師資利用率,優化師生比例,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公共管理類專業更好地發展。1.進行專業整合,促進學科發展。根據上述存在的問題,建議進行公共管理類專業整合,將重復設置的專業歸類,將分散于各個學院的專業進行合并,這樣可以避免專業重復設置現象,將分散于各個不同學院的相關專業整合于一體,可以大大提高公共管理類一級學科的凝聚力,從而促進公共管理類專業學科發展。不僅可以有效地利用現有師資資源,還可以緩解師資不足的狀況,極大的利于公共管理類專業創品牌、提高專業知名度和影響力,提高本專業學生的水平和能力,進而有效地服務社會。2.進行專業整合,實現資源共享,提高師資利用率。進行專業整合,從而將分散的教師資源整合到一體,有助于在一個統一的學科體系內實現教師資源共享,可以緩解教師不足的現狀;可以將分散的教師資源集中起來,統籌安排,從而大大提高師資利用率。3.進行專業整合,有利于提升教師能力和水平。進行專業整合,將分散在各個學院的公共管理類專業教師整合在一起,可以改善相同或相近門類的課程重復配備專業教師的情況,大大降低教師的授課任務,可以使年輕教師有時間和精力去培訓、進修、充電,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形成有效地晉升機制。4.進行專業整合,有利于師資結構均衡發展。進行專業整合,可以優化師資結構,促進師資結構均衡發展。目前各個專業均呈現專業教師職稱和學歷結構不均衡,普遍存在高學歷(博士)、高職稱(教授、副教授)偏低,中低職稱(講師、助教)和學歷(碩士及其他)偏高的狀況。進行專業整合,可以有效地平衡公共管理類專業職稱和學歷結構,形成科學合理的梯隊結構,也便于整體梯隊建設,促進師資優化。5.進行專業整合,降低師生比,提高教學效果。進行專業整合,降低師生比,形成科學合理的師生比,對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會有很大的幫助。目前,除了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其他各專業師生比普遍偏高,均高于教育部的要求標準。公共管理類專業整合,可以降低師生比,對提高教學質量大有裨益。
作者:黃巖 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
注釋:
①內蒙古師范大學審核評估教學狀態數據分析報告.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11).
- 上一篇:工學結合下管理學教改與實踐
- 下一篇: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存在問題及措施
精品范文
10公共衛生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