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談對領導干部基本素質的要求
時間:2022-05-31 08:42:00
導語:略談對領導干部基本素質的要求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提高干部隊伍素質,特別是提高領導干部素質,是我們黨歷來十分重視的問題,黨的第三代領導核心對此都有十分精辟的論述。深刻領會黨的三代領導核心的有關論述和黨的十五大精神,聯系當前干部隊伍特別是領導干部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立足于推動各項實際工作順利開展的需要,本人擬從另一角度談談對領導干部應具備的基本素質要求。
一、經受住三個考驗
“三個考驗”是指執政的考驗即權力的考驗、改革開放的考驗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考驗。能否經受住三個考驗,是涉及到一個領導干部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精神境界的問題,也是直接關系到黨的思想政治建設成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興衰成敗的問題。經受住三個考驗,是對每個領導干部的最基本的思想素質要求。
首先要經受住權力的考驗。有人說,權力是把雙刃劍,這話有道理。為人民而用,那么它就是一把劈荊斬棘、開拓前進的利劍;為私利而用,它就會成為懸在自己頭上的一把鍘刀。客觀地說,有了一定的權力與地位,既獲得了為人民服務的條件,但同時也增加了脫離群眾甚至蛻化變質的危險。所以作為領導干部,要正確認識自己手中的權力,樹立正確的權力觀,解決好權力是誰賦予的以及為誰掌權怎么用權的問題,要清醒地認識到權力意味著重擔,意味著責任,意味著奉獻,而不是謀求個人私利的工具;要自覺地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去分析判斷人生道路上一切錯綜復雜的問題與是非;要認真解決好入黨為什么,當干部干什么,是立志當大官還是立志干事業等根本性問題。
其次要經受住改革開放的考驗。改革開放既是強國之路,又是一場深刻的社會革命和思想革命。改革的深化必然帶來各種利益關系的重新調整,有人可能在個人利益受到影響時變得動搖猶豫或者裹足不前;同時,在改革開放的大環境中,資本主義的腐朽思想、價值觀點、生活方式不可避免地趁隙而入,有可能誘發一些“細胞”的蛻變。作為領導干部對此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正確的方向。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努力使自己的主觀認識符合客觀實際,敢于把不符合客觀實際的思想觀念克服掉,大膽學習、借鑒、利用世界各國對我們有益的東西,大膽開拓創新;要正確認識改革所引致的利益碰撞,正確對待名、權、位、利,經常反省自己的思想、言論和行動,做到不斷改造、解剖、完善自己;要堅決抵制資本主義腐朽思想的侵蝕、滲透,加強自我修養,做到防微杜漸,警鐘長鳴。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一個領導干部能否拒腐防變,最主要還是靠自己,換句話說,最難但也是最管用的就是要“自己管得住自己”。
其三,能夠經受住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考驗。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我們黨的一大創造,更是擺在我們干部面前的一道全新考題。發展市場經濟,使我國的社會生產力得到極大的解放和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得以極大的解放和轉變,但同時一些不健康的思想也乘機侵蝕人們的頭腦,特別是一些領導干部把商品交換原則引入政治生活,搞權錢交易,成為金錢的奴隸,這樣的“前車之鑒”已為數不少。要經受住市場經濟的考驗,要求我們的領導干部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防止商品交換原則引入黨的政治生活;要在自重的基礎上,加強自省、自警、自勵,增強自我約束能力,煉好拒腐防變的“內功”;要嚴格遵守黨紀國法,堅決做到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
二、正確處理好三個關系
“三個關系”是指做官與做人、敬業與創業、勤政與廉政的關系。同志在十五大報告中指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共產黨員的先進性,要體現時代的要求。”正確處理好三個關系,同樣是一個領導干部先進性的體現。
首先,能正確處理好做官與做人的關系。這實際上是一個涉及到正確處理德和才的關系的問題。領導工作是一項特殊職業,是一項藝術性很強的工作。駕馭全局,正確決策,處理協調好各種錯綜復雜的關系,凝聚人心,是對領導工作的最基本要求。要做好領導工作,要求為官者必須是一個能人,也就是要有“才”。但領導工作又是一項政治性很強的工作,只有才是不夠的,還必須有德。德是對人幫人的要求,做人必須要有人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道德修養,我們常說的心術要正,思想要純,境界要高,就是對做人的要求。領導干部要做好官,首先必須做好“人”,必須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和道德修養,這也是一個干部綜合素質的核心,是領導者的生命,是為官的首要條件。許多事實告訴我們,為官有才無德,官做得越大,問題越大,給黨的事業造成的危害愈嚴重。
其次,能正確處理好敬業與創業的關系。敬業是對每個干部職工的基本要求,作為領導干部更必須具備敬業精神。同時領導干部又都應該是人才,人才與普通勞動者的區別,在于人才具有較高的創造性,這是人才的本質特征。有無創業精神與創造力,是衡量一個領導干部優劣的重要標尺。作為領導干部,應該珍惜人民群眾所賦予的權力、給予的機遇,充分挖掘自己的創造潛能。領導干部要敢于超前思維,超前工作,敢為人先,不能老是步人后塵,更不可因循守舊,平平庸庸,得過且過,固守“攤子”。管理工作也應該樹立起“名牌”意識,創造出特色。尤其是當前改革不斷深化的形勢下,領導干部要深刻領會鄧小平理論的時代精神,勇于變革思維定勢,敢于求“異”思維,敢于否定自我,戰勝自我。領導干部沒有創新精神,沒有扎實的作風,就不可能創造出活力,創造出才干,創造出經驗,也就不能算是一個好官。
其三,能正確處理好勤政與廉政的關系。為官者從政要勤,為政要廉。勤政是廉政的基礎,廉政才能更好地勤政。勤政就是要求領導干部勤于政事,關心群眾利益,為人民辦實事,辦好事;深入群眾,與人民群眾打成一片,結成魚水之情,并從人民群眾中汲取智慧,增長才干。廉政就是要求領導干部廉潔奉公,兩袖清風,拒腐防變。廉政的本質是正確對待公與私的問題,是對待人民群眾的問題,是黨性原則問題。為官者要廉政,就必須勤政,一個勤政的干部,必然是一個置人民群眾利益于首位的干部。此外,為官者還必須加強自我修養,提高“慎獨”、“自律”的能力,自覺接受“監督”、“他律”;要正確處理好大與小的關系,要大處著想,小處著手,“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衣食住行看似“小事”,但有不少領導干部正是在這些“小事”上栽了大跟頭,可謂“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三、投身實踐,增長才干,提高三個能力
“三個能力”是指把握全局的能力、組織協調的能力以及解決自身矛盾的能力。領導干部是否具備這三個能力,是做好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工作的前提條件,是衡量一個領導干部素質高低的重要內容。領導干部要積極投身實踐,在實踐中經受最大的鍛煉,極大限度地增長自己的才干,不斷提高三個能力。
首先,要提高把握全局的能力。把握全局就是指領導干部要時刻胸懷全局,堅持以大局為重,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并把它與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實際工作聯系起來;同時把握住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總的發展態勢,抓住事物的本質,駕馭矛盾,因勢利導,作出正確決策。現代領導有一條重要原則叫做“領導者要做領導的事”,“做領導的事”就是指“議大事、懂全局、管本行”,就是能夠把握大局。一個領導者,能否把握全局,樹立全局觀點,是政治成熟與否的重要標志。正確地把握住大局,需要有科學的判斷能力,能夠了解事物的發展規律。這就需要領導干部加強馬列主義、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學習,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和理論水平。因為只有具備較高的理論素養和理論水平,才能樹立起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才能掌握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才可能成為“清醒的完全的革命者”,把握住航向;才可能辯證認識和把握全局與局部、眼前與長遠、個人與集體之間的利益關系;才可能把完成自身工作的任務提高到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認識高度,當作是完成黨的任務的重要步驟與環節;才可能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集中起來,組織人民群眾為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奮斗。此外,領導干部還應積極投身實踐,開展調查研究,及時了解國內國外、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正在發生的變化,熟悉本局部的各種實際情況,了解本局部在全局中的地位、特殊性以及與其它局部的關系,從而找到把握全局把握發展趨勢的關節點,提高決策的正確性。
其次,要提高組織協調的能力。領導干部要學會“彈鋼琴”,既抓住主旋律,又注重其它因素的彼此平衡、相互協調。抓主旋律就是要抓中心工作,并緊緊扭住不放,使職工群眾能夠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抓住中心工作是協調各種關系的前提與基礎。抓主旋律,絕不是只要一個音符,還要注重各種因素的相互協調。為完成中心工作任務,需要有整體合力,而這種整體合力的形成,需要良好的外部環境,良好的人際關系以及部門之間、上下級之間的關系協調。這就要求領導者必須要有較好的組織協調能力,高超的領導藝術,特別是要擁有科學的公關能力,因為公關能力在當今社會已成為衡量一個干部能力、經驗的一個重要參數。要堅決克服本位主義思想。本位主義實質是一種落后的小農經濟思維定勢的產物,它必然造成各自為政、閉關自守各行其是、相互牽制的現象,必然帶來內耗不斷、矛盾叢生、各自為政、人心渙散的后果。本位主義盛行,就不可能形成統一步調和整體合力。
其三,要提高解決自身矛盾的能力。領導干部能否解決自身存在的矛盾,不只涉及到能力問題,更涉及到工作作風問題,涉及到對黨的事業、對人民群眾的態度問題。有些領導干部或者對待工作不負責任,對待同志不講團結,對待職工群眾利益漠不關心;或者漠視自身存在的問題,高高在上,當官做老爺;或者好高鶩遠,工作不切實際,嗜尚空談,不求實效;或者對待困難與問題動輒請示匯報,好象離了拐杖就走不得路;或者遇到矛盾繞道走,錯誤的不敢反對,正確的不敢堅持,在問題面前態度暖昧;或者思想懶惰,作風飄浮,不愿做艱苦細致的工作;或者抓工作沒有觀點,沒有思路,眼高手低;或者只看領導眼色行事,一味取悅領導等等,結果造成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困難重重,矛盾叢生,問題成堆,積重難返。黨的十四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增強基層黨組織解決自身矛盾的能力。這既是對各級黨組織的要求,也是對各級領導干部的迫切要求。要增強解決自身存在的矛盾的能力,要求領導干部必須端正工作態度,樹立良好的工作作風,特別是要提倡腳踏實地,勇挑重擔,敢于負責的精神。在困難和矛盾面前,要提倡像朱基總理那樣以對人民群眾、對黨的事業的高度責任感與使命感,“勇往直前,義無反顧,鞠躬盡瘁,死而后己。”此外還要加強制度建設,使各項工作走向制度化、規范化,要健全領導干部分工負責制度,使領導班子的每個成員都能工作到位,責任到位,壓力到位,從而保證政令暢通,優勢互補,工作增活力、出效益。
21世紀,是世界各國進行智慧、膽識的角逐與較量的世紀,而其中起關鍵作用的是各國領導力量的較量,領導集團的較量,領導素質的較量。面對新世紀,各級領導干部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