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應收賬款控制論文

時間:2022-03-05 08:37:00

導語:企業應收賬款控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應收賬款控制論文

一、企業應收賬款的形成

企業與其他有關單位或個人因業務往來等原因必然會產生往來結算的款項,如果激勵機制設計不合理,將會加劇應收賬款的形成。有些企業為了鼓勵銷售人員完成銷售任務,往往將銷售完成情況與工資報酬掛鉤,而未將應收賬款納入考核體系。一些銷售人員為了超額完成銷售指標,往往采取賒銷、回扣等手段強銷商品,導致應收賬款大幅度上升,壞賬產生成為可能,給企業經營背上沉重包袱,從而造成企業資金匱乏,不少企業因此陷入困境,影響了企業再生產的正常進行。

二、企業應收賬款的控制途徑

由于社會道德和社會信用問題的存在,許多企業經營者存有一種心態,即“能不還的債盡量拖著不還,反正都是公家的”。因此,企業為了降低風險,減少損失,只有主動出擊方可防患于未然。為此,對應收賬款要采取強有力的管理措施進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過程控制。

(一)源頭控制,壓縮應收賬款發生的額度與頻率

1.提高企業領導者素質,正確決策,管理科學,是降低和杜絕企業資金風險的核心。作為企業領導來說,尤其是企業一把手,在具備其他必備素質的前提下,必須懂得財務知識與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知識和相應的法律法規知識,并能靈活運用,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2.控制應收賬款的發生,降低企業資金風險。企業在購銷活動中,要盡可能地減少賒銷業務。一般可采取寧降低價格,也要使對方付足貨款的方案;購貨方承兌匯票支付方案;貨款回收擔保方案;新老業務單位、本地與外地業務單位、系統內與系統外單位等涉及應收賬款風險比較選擇方案,盡量壓縮應收賬款發生的頻率與額度,降低企業資金風險。

3.建立客戶資信調查評估制度,科學評估客戶的資信程度。企業應重視對往來客戶資信程度的評估,并利用計算機建立有關檔案管理系統,主要選擇重點客戶、長期往來客戶作為內部評估對象,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和確定客戶的信用等級,然后決定是否向客戶提供商業信用及賒銷限額。在進行內部資信評估時,通常以預期的壞賬損失率作為信用判別標準。對長期積壓的滯銷品,可采取較為寬松的信用標準;對資信狀況差的企業,信用標準從嚴,同時采取正確的信用條件,主要包括信用期限和現金折扣等;建立恰當的信用額度,即企業愿意對某一客戶承擔的最大風險額,以有效地防止由于過度賒銷超過客戶的實際支付能力而使企業蒙受損失。

4.建立合同談判內控機制與監督執行程序標準,嚴格審批手續與及時報賬制度。領導審批必須是基于經過資信內部評估確認為信譽良好以上的單位,且有關法定手續完備。當應收賬款發生后,必須及時報送財務部門入賬,對每一賒欠客戶的基本情況、賒銷金額、已還金額、尚欠金額做出逐筆詳細的記錄,隨時為企業應收賬款提供翔實、可靠的數據。要確定責任經辦人、責任審批人,并將賒銷合同、審批文件、對方單位的其他合法承諾資料文件備齊歸檔,以作日后催收甚至訴訟之用。對于合法產生的應收賬款雙方合署文件必須要嚴格保管,另外業務部門還要建立應收賬款備查臺賬,以便隨時與財務部門核對,一旦發現偏差,應查明原因,及時調整,保證應收賬款的真實可靠。根據謹慎性原則,企業在應收賬款的核算上應建立壞賬準備制度,按期估計壞賬損失,以便真實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

(二)動態跟蹤、分析,強化日常監督和管理

1.加強應收賬款日常動態狀況的傳遞與報送。應收賬款發生后,企業財務部門應每隔一定時間,以文書、表格形式向有關業務部門、責任經辦人員和企業領導傳遞應收賬款的動態信息,最好是一月一次(甚至更短),督促和提醒上述有關人員及部門催收。對逾期未結清的應收賬款通報的時間則應更短,這樣既可使企業領導掌握應收賬款的動態信息,也可時常提醒業務部門責任經辦人員對已形成的應收賬款進行催收,增強其責任感和壓力感,杜絕由于互不通氣導致應收賬款到期不付、逾期不收的情況發生,以保證資金及時回籠。2.關注往來客戶的經營情況,加強日常詢證。企業要隨時注意了解業務往來單位的經營、財務狀況及人員的變動情況,做到心中有數,防止由于對方單位的突然變故或經營失策及有關人員的變動可能造成的應收賬款回收的風險。財務部門要會同業務部門對應收賬款的對方單位定時發送詢證函,核實應收賬款的真實性、完整性并確保訴訟的時效性,這樣可以防止應收賬款體外循環的發生,堵塞違規違法行為的漏洞及防止法律訴訟收債的失效。如發函不回應,要予以充分關注和重視。

3.建立定期和客戶對賬制度,動態跟蹤,果斷決策。企業要建立定期和客戶對賬的制度。財務部門應協同有關的管理部門對企業所持有的應收賬款進行跟蹤分析,對于客戶比較多的企業,管理部門應該每日打印出會計賬上的全部接近到期的應收賬款記錄,并至少每周將逾期應收賬款記錄分析一次,提出處理意見。一般情況下,應要求客戶還清前欠款項后,才允許有新的賒欠,以防滾雪球式的惡性循環。如果發現欠款逾期未還或欠款額度加大,應斷然采取措施,通知有關部門停止供貨。

(三)及時清對,嚴格催收

1.建立責任中心,將催收業績納入績效考核。建立以業務人員為主,財務監察人員為輔的催收欠款責任中心,將收回遠期陳欠和控制壞賬作為考核績效標準,納入銷售人員與有關管理人員的績效考核之中,增強銷售人員對清理和催收陳賬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針對不同的客戶關系,采取靈活的催收政策。對遠期、近期應收賬款清理回收緩慢或陳賬清理未動的區域,限制發貨或拒絕發貨,加大催收力度;對有償債能力卻不履行償債義務、人為發生的賴賬,在訴訟有效期內(2年)運用法律手段來解決,以避免喪失追訴權,造成壞賬損失;對欠款對方確實無力支付的,企業可以在了解其抵債物品的價格、質量和銷售的情況下,采取物資抵款,也可以要求客戶開出等價值的商業承兌匯票,以抵銷應收賬款,并早日變現,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壞賬損失的發生。對能在約定期限內償還貨款的客戶,要給予一定的折扣優惠,鼓勵客戶及早償還貨款,同時還可吸引一批視折扣為減價銷售的新客戶前來購貨。此外,企業還應與銀行密切合作,并且積極依靠銀行幫助清欠,防止企業的貨款被拖欠及應收賬款的繼續攀升,以降低和控制企業的風險。

(四)健全內控制度,嚴格監控往來賬目

按照財務管理內部牽制原則,在財務部門下可設立一個財務監察小組,由財務總監領導,配備專職的會計人員,負責有關營銷往來業務的核算與監控,對每一筆應收賬款都要進行分析與核算,以保證應收賬款賬賬相符。針對應收賬款在賒銷業務中的每一環節,健全應收賬款的內控制度,努力形成一整套規范化的對應收賬款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全過程控制程序,強化財務部門的管理與監控職能,使經營活動系統化、規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