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預算管理研討論文

時間:2022-10-03 07:20:00

導語:全面預算管理研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面預算管理研討論文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開放搞活,企業面臨著更加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全面預算管理作為一種先進的管理方法,正日益受到重視。在環境瞬息萬變的今天,不僅要有剛性的預算約束機制,更要講究柔性的預算管理。

關鍵詞:全面預算;剛性管理;柔性管理

目前,職務消費在國有企事業單位越來越成為吞噬國家資財的一個黑洞。請客、送禮、專車、出國“考察”、“候鳥式”療休……諸多名目均在一些有職位者的“合法”消費之列。其實質是一種隱性腐敗,但卻沒能有效制止。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管理嚴格的外企將一切消費支出置于“陽光”下,成功地封堵了職務消費的黑洞。外企在控制職務消費的核心手段就是剛性預算管理,而國有企事業單位不是沒有剛性預算管理,而是柔性有余而剛性不足。職務消費預算只是企業全面預算的一部分,為了使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真正的發揮作用,企業即要做到全面預算的剛性管理,又要做到全面預算管理的柔性管理,要使全面預算剛柔并濟,相輔相成。

一、全面預算中的剛性

(一)預算制度中的剛性

全面預算管理是一種全新的企業管理模式,是與整個企業的業務流、資金流、信息流以及人力資源流的要求相一致的經營指標體系,既涉及到企業的發展戰略,又涉及到企業經營的其它各個方面,涵蓋面非常廣泛。所以,必須全方位、全過程、全面地建立相關配套制度,才能真正實現有效控制,達到預算目標。

第一,組織機構制度。應當從制度上明確預算管理委員會及其下屬機構的權威地位,明確其職責范圍,樹立權威性。

第二,預算評審制度審核預算,必須有嚴格的評審制度與整套可操作的標準,避免“人治”的彈性標準,形成“法治”的公平機制。

第三,健全內部控制制度預算一經確立,便具有“法律效力”。企業部門在生產營銷及相關各項活動中,都要圍繞實現預算開展經濟活動,嚴格按照預算跟蹤分析和監督預算的執行,如建立預算執行情況定期報告制度。

第四,考核獎懲制度。預算管理的最后一步是進行考核,實施獎懲,激勵員工為實現企業戰略目標而共同努力。考核獎懲制度要客觀公正、科學合理,充分考慮到差異出現的原因,并有較強的操作性。

(二)剛性的執行預算

預算管理是企業從上至下全方位的管理,涉及到企業各個責任單位和職能部門,直至每個員工。由于各方的利益、目標不可能完全相同,導致預算管理的執行難度加大,部門之間相互推脫責任,突破預算的情況也時常發生。因此,在預算管理中必須強化預算的剛性約束機制,使員工明自企業以及自身責任單位的預算目標是什么、在實現目標的過程,應該怎么做、不應該怎么做。對十預算目標的分解、責任指標的落實等都必須講究剛性控制,特別是月度執行預算,更是以剛性控制為主。

第一,層層分解預算,指標落實到人。企業可根據自身的組織結構將預算指標逐一細化,從而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員參與的預算執行體系。

第二,建立預算執行情況定期分析報告制度。各級預算責任主體可定期按月份或季度編制預算執行情況分析報告,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定量、定性分析,及時發現預算執行結果產生的偏差,跟蹤反饋差異信息,提出改進措施,并在規定的時間內報送預算管理辦公室,預算管理辦公室寫出匯總的預算分析報告,報預算管理委員會審閱后,作為指導今后工作的依據。

第三,始終將現金的流入流出情況作為監控重點,注重防范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每月編制資金收支預算,進行資金平衡,預算內資金實行集中審批,對確因工作需要超預算的資金,有關單位提出申請,預算管理辦公室進行審核,報預算管理委員會批準。

二、全面預算中的柔性

企業所處的環境在不斷變化,這些不斷變化的環境正是影響預算執行效果的重要因素。如何在預算管理中規避風險,如何在預算管理中不丟失市場機會?這就是我們要討論的柔性預算管理問題。

(一)全面預算制度中的柔性

預算制度的有效性必須建立在制度本身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的基礎之上,外部環境是變化不定的,要求制度具有一定的柔性,應依據外部環境的變化而不斷調整。事實上,預算制度也應存在柔性。預算管理作為企業的一種管理方法,它是介于市場與企業內部之間的。不同的市場環境,不同的企業規模,不同的企業組織形式,甚至同一企業處于不同的企業生命周期,預算管理的模式和側重點均不同,預算制度也要相應做出調整。例如,企業分別處于創立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預算的側重點自然不同。而大規模企業的預算制度應有別于小規模企業的預算制度等。企業實行預算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抵御市場風險。在面臨市場瞬息萬變的狀態下,企業應對風險的態度也要以適時調整來以動制動,而不是死守制度,受制于風險。從這個方而來著,預算制度也要有定的彈性,要有柔性的一面。

(二)預算執行過程中的柔性管理

預算執行過程中的柔性管理,是指在預算執行過程中應該允許調整預算。在預算執行過程中,環境的變化是永恒的。由于主觀條件與客觀條件

的發展變化,要保證預算的科學性、嚴肅性與可操作性,對預算進行適當的調整是必要的。如果發現某項預算編制的基礎已經發生了變化,仍然堅持按照原預算去執行,顯然不符合預算作為管理控制系統的初衷。因此,企業必須建立一套快速的預算調整機制,不但可以在執行過程中調整預算,而且要做到能夠快速調整預算。

當然,可以調整預算,并不意味著可以隨意調整預算。許多企業在實施預算管理的實際工作中,經常出現“下面天天打報告,上面天天調預算”,預算跟著報告跑的情況。這樣不但發揮不了預算作用,還浪費了人、財、物等資源,失去了預算管理的權威性。預算的調整同預算的編制一樣,是預算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必須要有嚴格、規范的審批程序,而且,其結果還必須盡快審批下來,否則等到一個漫長的審批程序進行完畢,企業早已錯過了發展良機。

由于預算調整屬于非正常的事項,牽扯而又廣,對其他相關部門也會產生影響,并可能引起系列的變化,所以需要從嚴把握:

葛海萍:從職務消費看全面預算管理中的剛與柔第一,應該嚴格界定預算調整的范圍,只有不可控的因素發生變化時才允許調整,如國家相關政策發生重大變化、市場發生重大變化、設備維修需求發生變化或其他經預算委員會同意的原因出現時才允許調整預算。

第二,應該規范預算調整的權限與流程,對于的確需要調整的預算項目,應由相應的責任單位提出申請,依照一定的規章與程序經相應級別的預算管理部門審批后才能予以調整。只有對調整的范圍、權限與流程進行嚴格規范,才能在出現難以預料的新情況時,使預算調整有序進行。這樣的調整不但不會削弱預算中心的控制力度,反而會增加預算管理的嚴肅性,促使各責任單位認真、負責地編制預算,確定本責任單位預算編制項目的合理定額。

柔性管理的精髓在于以人為本,強調管理者要注重人性的管理。知人善任,發揮人的能動性,改善人際關系,共同尋找目標和肩負使命,這是柔性管理的要義。

三、小結

全面預算管理中的剛性和柔性的最終目標是一致的,只是反映了事物的兩個方面。他們從全面預算的兩個方面對全面預算的執行過程進行控制,都是為了實現企業短期或者長期的戰略目標。只有很好的運用全面預算管理中的剛性控制和柔性控制,才能使企業的預算管理機制高效的運作,不浪費人、財、物等資源。

參考文獻:

[1]史習民.全面預算管理[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3.

[2]張彤.對國有企業推行全面預算管理的思考[J].財會研究,2006,(04).

[3]張華.對企業實行全面預算管理的認識[J].財會研究,2006,(03).

[4]梁星,田志瑩,吳慧香.中外全面預算管理比較[J].財會通訊·學術版,2006,(02).

[5]魏紅萍.預算制度剛性與柔性的矛盾及協調[J].事業財會,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