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會計制度在企業財務管理中應用論文
時間:2022-10-14 05:36:00
導語:責任會計制度在企業財務管理中應用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責任會計是一項將經濟責任同會計方法有機地、緊密地結合起來,進行會計核算、會計監督、會計反饋的會計制度。文章首先概述了責任會計的有關理論,然后對公路施工企業的成本進行了分析,最后探討了責任會計在公路施工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
【關鍵詞】責任會計;公路施工企業;財務管理
一、責任會計理論概述
(一)責任會計的概念
責任會計就是把企業各個實施預算管理和成本管理的責任實體所承擔的各項經濟責任同會計方法有機地、緊密地結合起來,進行會計核算、會計監督、會計反饋的一種會計制度。責任會計的本質是以企業內部各單位、各部門和各環節所承擔的經濟責任為對象,以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為目的,以反饋企業經濟信息為手段,為搞活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的微觀會計管理活動。
(二)責任會計理論的發展
19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初,自由資本主義逐步向壟斷資本主義發展,經濟發展較快,小企業競爭逐步變成大企業競爭,于是資本家不斷提高內部管理水平,以加強企業內部經濟管理和對市場進行科學預測,被譽為“科學管理之父”的美國管理工程師泰羅首先提出和制定一套科學的管理理論和方法,即所謂的“泰羅制”,到上世紀20年代初,美國少數會計學者提出了“供管理上用的會計”這個概念,1920年,美國會計學家麥金西在芝加哥主講“管理會計”,1924年正式出版世界上第一部《管理會計》書籍。
20世紀30年代以來,資本主義世界發生了深刻的經濟危機,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處于困難境地,在這種情況下,單純地運用泰羅理論己經不夠了,于是企業在管理體制上逐步將成本控制責任、利潤管理責任和資本利潤率緊密結合起來,以明確劃分責任中心和責任范圍,形成了比較完整的責任會計體系。到了20世紀50年代以后,資本主義跨國公司大量涌現,企業的經營和生產面臨著更加復雜的環境,泰羅制管理理論在好多方面越來越不適應資本主義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發展需要,因為企業既要考慮微觀經濟的發展,又要考慮宏觀經濟的制約,為了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現代管理科學——運籌學和行為科學便應運而生,把責任會計提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二、公路施工企業的成本分析
(一)成本構成分析
施工項目成本是指項目施工過程中所消耗的生產資料轉移價值和勞動者必要勞動所創造的價值的貨幣形式,是項目在施工過程中所發生的全部生產費用的總和,包括消耗的主、輔材料、構配件、周轉材料的攤銷費或租賃費,施工機械的臺辦費或租賃費,支付給生產工人的工資、獎金以及項目經理部為組織和管理施工所發生的全部費用支出,施工項目成本不包括勞動者為社會所創造的價值,入稅金和計劃利潤,不包括不構成施工項目價值的一切非生產性支出。按成本管理的要求分類,成本分為預算成本、計劃成本和實際成本,工程預算成本反映施工企業的平均生產水平,是確定工程造價的基礎,是編制計劃成本的依據和評價實際成本的依據;計劃成本是施工項目經理部根據計劃期的有關資料,在實際成本發生前預先計算的成本,是考慮降低成本措施后成本計劃數,反映在計劃期內應達到的水平。
(二)影響成本的因素分析
要做好施工項目成本控制工作,必須對影響成本的諸因素有一個系統的了解。一般而言,影響施工項目成本的因素主要有以下7個方面:
1.人員技能,項目部人員的水平、工作效率、團隊適應性、溝通能力等都會對施工項目的內外產生影響,其中技術水平是關鍵的因素。
2.施工方案,具體包括了施工方法、施工進度計劃、材料機具需求計劃、現場布置圖、勞動力組織以及安全組織措施等。
3.機械設備狀況,機械設備狀況主要考慮其設備狀況、功率以及設備能否在施工過程中正常運作。
4.材料供應,材料供應在工程施工中,由于材料供應不及時,就會造成工期拖延,也會因為個別專業材料供應不好,造成交叉作業的專業被迫停工等待,進而影響整個工期。
5.施工質量,質量在建筑施工管理中,質量要求等級越高,必然會增大成本。
6.組織管理,項目部人員配置是否與項目的規模、進度等相互吻合,都會影響項目部的管理費用的變化,從而對項目成本有影響。
7.施工進度,在施工中,要充分考慮進度與成本的關系,使工程在合理的成本范圍內,順利完成施工工期。三、責任會計在公路施工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
(一)劃分責任中心
構建合理的責任成本管理體系的首要問題就是科學地劃分責任中心,以分清各部門的責任,克服各責任中心之間權責劃分不清的弊端,避免推責爭權的現象,責任中心的設置應按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和單位現有機構編制及內部管理層次、勞動組織來確定,根據公路施工工藝及特點,結合項目的具體情況,本文認為其責任中心可劃分為項目部責任中心、工程隊責任中心和施工工段責任中心。工程項目部既是本級的責任中心,又是下一級施工隊的匯總部門和管理部門,該中心實際是以項目經理為最高領導者、組織者和責任人項目管理班子協同進行管理,負責整項工程的施工;工程隊責任中心實際上是工程隊隊長負責的中心,同樣體現責、權、利相統一的原則,其中心是責任,以責定權,以盡責定利;施工工段責任中心是在工程隊領導下對其所負責工程段進行直接施工管理,可以根據其所處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分為多個工段責任中心。
(二)責任成本的預算和分解
責任成本預算是保證工程工期、質量、安全的情況下,核定給項目部的成本限額,它既是各成本中心的努力目標和控制依據,又是考核責任中心業績的依據。對工程預算價進行分解對工程預算價進行分解,主要是企業將構成工程總成本的各項成本要素根據市場經濟及項目施工的客觀規律進行科學、合理的分開,為成本管理及控制、考核提供客觀依據,是成本管理的基礎性工作。根據施工總成本的構成,可把它分成兩大部分,一部分為項目部責任成本即項目部無額定利潤的工程成本,包括項目部本級開支和項目部所屬施工隊的各項直接費,另一部分為項目部上級機構成本包括上繳稅金、間接費、以及財務費用,對分解開的這兩部分費用,可分別由項目經理部和項目經理部的上級機構(企業)來掌握控制,項目經理部在責任成本限額內組織施工隊實施項目施工,企業對項目部進行全過程成本控制管理,指導項目部在成本限額內完成項目施工任務。
(三)責任控制與考核
公路施工工程項目具有投資規模大,建設周期長,施工難度大等特點,成本控制與工程進度、工程質量以及施工過程的材料、機械、人工的合理利用有著極為重要的關系。所以,責任指標下達后,要想在施工過程中較好地執行目標責任成本,不能光靠指標約束施工主體,還必須配以切實可靠的管理措施,在施工過程中對責任成本進行控制,這些措施應當是配合責任成本的完成而進行的。比如,項目部對大宗材料統一采購,以免采購權分散成本難以控制,在實施目標成本管理過程中,采購部門根據月度、季度或年度的施工計劃,對施工所需材料的質量、價格、規格充分進行市場調研,及時認真分析材料價格趨勢,嚴格按照材料消耗定額和工程進度靈活安排,保質保量地完成采購任務。
【參考文獻】
[1]姚巧英.淺談現代企業制度下的責任會計[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5,(2).
[2]劉紅.試談對責任會計的認識及推廣應用[J].理論界,2004,(4).
[3]張春芳.責任會計推行的難點與對策[J].山東稅務縱橫,2002,(9).
[4]李公杰.淺談責任會計的推廣應用[J].齊魯珠壇,2003,(4).
[5]脫威.試論責任會計及其在現代企業制度中的應用[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4,(9).
- 上一篇:會計委派制審計監督作用分析論文
- 下一篇:金融企業會計制度特點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