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統計工作
時間:2022-03-16 10:31:00
導語:企業統計工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建立健全企業統計的管理體制與運行方式
長期以來,在不同類型的企業中,各種統計業務分別由不同的部門負責,分別向主管領導呈送并對外報出。這種管理體制及運行方式存在著諸多弊端。如沒有一個專門的部門從企業適應市場競爭的多側面多角度、從經營管理的全方位來綜合考慮企業需要的各種統計信息,更談不上對企業目前搜集匯總的各種統計信息進行更高層次的配套綜合分析,即使企業各部門之間也難以實現有效的信息交換與共享。因此企業要設計并制定本企業的統計指標體系及統計信息的報送要求。要充分考慮企業經營與管理的需要,考慮企業面向市場、參與競爭的需要,把政府統計部門、企業主管部門的要求同本企業的實際相結合,提出完整的指標體系并分解到各個部門、單位,明確其報送或提供的時間、內容及方式。
明確各部門的統計責任并要收集、審核、匯總、提供各種統計信息。為確保企業統計資料的系統性完整性,應該在各部門的工作職責中明確相應的統計責任,要求其按統一確定的口徑、范圍及時間提供相應的統計資料及分析報告,要特別重視一些被忽視的部門的信息。將統計信息自下而上的單向運行變為上下左右之間的多向運行。這種信息運行方式應該包括三個層次:一是各種基礎信息由各基層單位(如班組、柜臺)向各職能部門運行,滿足各職能部門的匯總需要;二是各職能部門的專項信息向綜合統計部門橫向運行,滿足其綜合對比及分析研究的需要;三是經過加工、分析的各種綜合信息由綜合統計部門向企業領導、各職能部門及基層單位多向運行,分別滿足其管理決策、研究問題和了解情況的需要。
二、科學設置和完善指標體系,規范企業統計工作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的所有制形式不斷豐富,原有的統計指標體系在很大程度上已不能適應企業自身的發展要求。科學設置和完善指標體系,已成為企業統計工作的當務之急。我們必須根據企業管理需要設計企業統計報表和指標體系,要克服貪大求全的作法,處理好宏觀與微觀、需求與可行的關系,刪繁就簡,講究高效務實。
在具體設置和完善指標體系時,應當遵循以下原則,既滿足國家宏觀的要求,也要滿足企業微觀的要求。一是全面性原則。指標體系的內容應包括企業業務發展狀況,企業運營收入、效益和投資情況,企業人力資源以及當地社會經濟等方面的信息,并且盡量使指標按市場要求細化;二是規范性原則。指標體系應從指標名稱、指標概念、統計口徑、審核關系、取數來源等方面進行統一規范和要求,力求指標設置更加科學化;三是及時性原則。隨著企業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新型業務的不斷出現,市場競爭格局不斷變化,要對指標體系及時進行調整。統計指標的設置,應以滿足整個企業特別是業務發展部門的需求為主,堅持適度超前,并不斷擴大統計指標規模,力爭以規模效應為企業決策提供服務支撐;四是客觀性的原則。指標體系要能客觀有效地反映本企業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過程中和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經濟效益、市場競爭能力、主要業務的發展前景等重要信息。
三、超前預測,為企業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企業的生產經營要以企業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為基本依據,要通過統計工作及時、準確、全面、系統、完整地反映企業內部生產經營的實際情況,而且還能搜集、整理與企業生產經營決策有關的外部環境信息。只有通過對這些信息和數據資料進行分析研究,并根據這些資料進行必要的加工、調整、改制或延伸,再結合其他信息進行計算、對比、分析,然后才能據此進行科學預測。所以在加強企業內部統計基礎工作的同時,我們還要建立和完善對外部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傳遞工作,發揮網絡的優勢,建立起信息高速公路。還要強化原始記錄管理,改進統計報表,完善統計指標體系,提高收集信息的準確性、科學性和適應性。迅速為企業管理者做出新產品開發、提升指標、成本系統優化、產品結構調整等決策提供依據。要根據歷史和現實的統計信息資料,從主觀與客觀、宏觀與微觀、內因與外因,環境和條件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分析,挖掘出質量更高,效用更大的統計信息。利用科學的預測和估計方法,為企業的發展規劃作出科學的決策和估計。徹底解決統計的滯后性,為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做出貢獻。
四、系統分析,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
現代企業管理離不開統計工作,統計工作是企業經營管理的基礎。統計數據來源于企業內部的生產經營活動,只有深入搞好企業統計工作,真正做到準確,及時,全面,通過系統地收集、整理、分析企業的經濟統計資料,才能為領導了解情況制定政策,才能為制定和檢查計劃的執行情況提供科學依據;為企業制定成本控制措施,提高經濟效益,為嚴格考核獎懲提供廣泛而詳細的資料。隨著企業的資本運營和規模經營,統計工作必將以其強大的數據處理功能進一步強化企業管理工作。企業統計工作是企業進行信息交流的載體,是企業進行科學管理的一項及其重要的基礎工作,它可以使企業準確掌握市場,在激烈的競爭中爭取主動,不斷地從市場中捕捉新情況,新問題,科學動態地抓好管理工作。還要通過不斷地強化統計調查、統計分析、統計核算和統計監督,以便更好地為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發揮作用。
五、加強統計隊伍建設,提高統計人員素質
統計人員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強化責任意識。因為只有提高統計人員素質,調動統計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才能保證統計信息質量,做到信息準確可靠。要加強對企業統計管理人員的培訓,提高統計人員業務能力,全方位激發統計管理人員的潛力,按照國際市場競爭的規則要求來鍛煉統計人員,提高工作效率,統計人員更應自尊、自信、自強,方能自立。對此,統計人員務必刻苦學習,努力工作爭取創新,多出成果。與此同時,企業領導和有關部門,也應為統計人員創造機會,組織他們學習統計知識及相關的業務知識、法律制度和微機知識,支持他們參加統計工作會議,鼓勵統計人員參加業務水平和技術職稱的考試,引導他們積極提供統計資料,主動參與企業管理,對工作積極并有較大貢獻或較快進步者,應該及時給予表彰。在主觀上能勤奮者,加上客觀條件之改善,統計受重視,將水到渠成,必將使企業管理水平邁上一個新臺階。
參考文獻:
[1]李安有.加強企業統計工作的幾點思考[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7,(07)
[2]王金鳳.企業領導應更新八種觀念[J].當代貴州,2005,(06)
- 上一篇:國有企業執行力
- 下一篇:企業下屬對上級信任度
精品范文
10企業市場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