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園區文化建設管理思考

時間:2022-02-21 02:27:00

導語:工業園區文化建設管理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業園區文化建設管理思考

摘要:工業園區企業文化缺失已成為制約四川東部丘陵地區工業園區發展的關鍵因素。鑒于此,文章通過對影響四川東部丘陵地區工業園區企業文化建設的各種因素進行了分析,旨在幫助工業園區建設科學的企業文化。

關鍵詞:企業文化;工業園區;四川東部丘陵地區

隨著金融危機的進一步加深,新一輪國際國內產業轉移正在加速,四川東部丘陵地區的工業園區準確把握了產業轉移的總體趨勢和內在規律,按照“打造活力成渝之心、建設現代產業高地”的總體要求,堅持“丘區工業園區化、園區產業特色化、產業培育集群化”的發展思路,取得驕人成果。同時,由于四川東部丘陵地區的工業園區建設較晚,工業起點低等不利條件,工業園區的一些不和諧因素也顯現出來,例如,工業園區的企業文化建設不適應園區的建設,從而嚴重制約了工業園區的進一步發展。因此,本文通過工業園區企業文化的內在結構去分析園區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相關的建議。

一、工業園區企業文化的內涵

企業文化是一種從事經濟活動組織內部的文化,它所包含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等意識形態和物質形態均為該組織成員所認可。進一步地講,我們把企業文化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的企業文化是指企業物質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的總和;狹義的企業文化是指以企業價值觀為核心的企業意識形態。

一般來說,企業文化是某個企業在長期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自身特有的管理模式,其中包括企業價值觀、企業精神觀、企業制度觀、企業氛圍以及受廣大員工所認同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方式。工業園區企業文化是由多要素構成的復合文化形式,其內部各構成要素之間相互作用而形成比較穩定的整體文化體系。根據工業園區企業文化內在結構特點大致可以劃分為兩方面:(1)從縱向文化體系。一是園區文化觀,它與園區內部各個企業的企業文化觀相對,屬于企業的最外層,其包括園區的物質文化層、精神文化層和制度文化層。園區文化觀反映了園區的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努力把園區打造為承接產業轉移的大平臺、城市發展的新城區、區域經濟的增長極,它具有園區發展和地區經濟發展的一致性。二是企業文化觀,在這里,企業文化觀是指工業園區之內各個企業的企業文化觀,它處于園區文化觀和員工文化觀的中間層,是工業園區的主體。企業的性質、生產的產品一般都與所在的工業園區的產業特色有關,因為大多數企業都是園區根據其產業特色而引進企業或者是園區中的龍頭企業根據自身產品有關而引進其他企業,這樣就會使整個工業園區形成一條產業鏈。企業文化觀也包括企業的物質文化層、精神文化層和制度文化層。三是員工文化觀,它屬于最內層,也有員工的物質文化層、精神文化層和行為規范層。員工文化觀是由員工個人的生活習慣、興趣愛好、個人性格特點、文化水平所決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文化觀。如果把工業園區企業文化當作一個同心圓,那園區文化觀是最外圍,企業文化是中間層,員工文化觀就是最內層。(2)從橫向文化體系來分。一是物質文化層,通常是可以看的見、摸的著,屬于一種物質形態,它體現在工業園區和企業環境、員工面貌、工業園區和企業外在形象的提升,并且能體現工業園區的產業特色,包括園區的物質文化層、企業的物質文化層和員工的物質文化層。首先,園區的物質文化是指供水、供電、供氣、廠房等基礎設施、園區的物流中心、網絡建設、員工食堂、活動中心等工業園區的“硬”設施。其次,企業的物質文化,包括企業的廠房車間、生產設施、交通工具、員工培訓中心等“硬”設施。企業物質文化層是最能體現企業的生產率、生產規模、產品品種,這些“硬”設施是企業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現。最后,員工的物質文化層,它包括員工的工資、獎品、生活用品等。二是精神文化層,它是工業園區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最深層次的企業文化,包括經營哲學、價值觀、愿景、目標、宗旨等。精神文化層包括園區的精神文化層、企業的精神文化層和員工的精神文化層。三是制度文化層,它是物質文化層和精神文化層的制度保障體系,包括園區的制度文化層、企業的制度文化層和員工的行為規范。

二、四川東部丘陵地區工業園區企業文化建設的現狀

(一)把工業園區企業文化誤解為園區內某個企業的企業文化

目前,在四川東部丘陵地區工業園區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最突出的問題是把某個企業的企業文化當成工業園區企業文化,造成許多工業園區企業文化沒有體現本園區的產業特色。其實除了兩者有許多共同點以外,它們的差別比較明顯。某個企業的企業文化是體現該企業的特點,是公司的經營理念、價值觀、精神觀的總稱。適用范圍只是該公司內部,它不適用工業園區;而工業園區企業文化是由整個園區各個企業的企業文化構成,它的功能是調整園區中企業與企業、企業與園區之間的關系,與當地的社會經濟文化密切相關。

(二)工業園區企業文化建設缺乏丘陵地區的獨特性

獨特性是四川東部丘陵地區工業園區企業文化不同于其他地區工業園區企業文化,它是由工業園區的地理位置、文化傳統、管理模式和制度體制等所決定,是具有不可復制性;工業園區的企業文化是由園區的企業文化觀、企業的企業文化觀、員工文化觀構成。不同的工業園區有不同的企業文化,不同的企業文化有不同的核心價值觀,它對工業園區的發展和企業文化其他要素起著支配和指導作用。可是,四川東部丘陵地區許多工業園區企業文化是千篇一律,缺乏獨特性。這樣的企業文化可能不僅沒有作用,而且阻礙了工業園區有效的管理。因此,培育獨特的企業文化非常重要。像世界上許多大的企業或者跨國公司都有自身的企業文化,比如波音公司的“領導航空工業,永為先驅,應付重大挑戰和風險”、“吃飯、呼吸、睡覺念念不忘航空事業”,通用電氣公司的“無界限、快速、遠大”,還有松下電氣公司的“產業報國、光明正大、團結一致、奮發向上、禮貌謙讓、改革發展、服務奉獻”等企業價值觀,它是指引員工努力的方向,塑造企業自身特色,使員工有了歸宿感。

(三)員工缺乏進取心,工作的積極性不高

許多企業招聘的員工是當地的農民工,農民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很深。這里我想通過一個例子來說明,調研組于2009年6月30日在四川LT電子有限公司調研,該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以研發、生產、制造、銷售半導體元器件為主的中外合資企業。公司擁有一大批進口先進設備,生產技術達到國內同行先進水平。調研組對該公司負責人訪談時,那位負責人向我們訴說了她的苦衷,她說公司的員工都是當地居民,離家很近。由于金融危機影響,使原先在沿海城市打工的她們回到家鄉,被招聘到四川LT電子公司工作。這些員工都有工作經驗,但缺乏工作進取心,積極性不高,紀律散漫,經常以一些無關緊要的事請假,比如他們家有人過生日呀、辦喜事呀、送朋友等等。

(四)現代物流發展滯后

目前,由于地理位置和經濟發展水平等條件所決定,與東部沿海工業園區相比,四川東部丘陵地區工業園區現代物流規模小、形式單一,缺乏一體化服務供應商,沒有形成社會化供應鏈,不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五)環保意識淡薄

四川東部丘陵地區的許多工業園區的投入規模還十分有限,工業設施與園區配套環境相對滯后,處理廢水、廢氣、廢物的設施建設不足,容易使園區成為新的污染源,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招商引資,這些都是工業園區物質文化的一部分,是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現。

三、四川東部丘陵地區工業園區企業文化現狀的成因分析

園區層面

四川東部丘陵地區工業園區設立有兩種類型:一種工業園區是由當地政府設立,這類工業園區是由地方政府根據地方經濟情況、產業特色、優勢產業,通過設立工業園區來打造產業集群的思路而設立,既有一般性的工業園區,也有高科技園區、出口加工區、創業園區等等,這類工業園區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更加完善;另一種是由當地龍頭企業設立,即龍頭企業以本企業為基礎,在工業園區內引進與本企業的產品有關聯的其他企業而形成產業集群或者結聯盟,這些聯盟企業之間有著積極的互動,如進行技術經驗交流、互相幫助,但這類工業園區企業文化往往把龍頭企業的企業文化當作工業園區的企業文化。由于一個工業園區一般都有許多企業,有低端勞動密集型、高端勞動密集型企業;有傳統產業、高科技型企業;有農產品加工、有電子加工企業,因此,不同企業有不同的企業文化,不同的價值觀,它們之間可能會發生沖突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