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基礎測繪推進土地管理工作發展
時間:2022-07-25 05:54:00
導語:加快基礎測繪推進土地管理工作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章從分析基礎測繪的作用和土地管理對基礎測繪的需求入手,結合欽州市基礎測繪的現狀情況,提出加快基礎測繪實施的具體措施,促進欽州市土地管理工作又好又快發展。
【關鍵詞】基礎測繪促進欽州市土地管理
現階段,我國人均資源匱乏,經濟發展迅速,人地矛盾突出,資源、生態環境與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之間的沖突日益嚴重。今后一段時期,上述矛盾還將繼續存在,而且有加劇的趨勢,因此,科學、合理、持續利用好資源,特別是加強土地資源的利用管理,解決人口、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問題是擺在我們面前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基礎測繪作為一項公益性事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不可缺少的前期性、先行性的基礎工作,既為經濟建設部門和社會各方面提供基礎地理信息,又為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保障。測繪的成果數據是各項建設不可缺少的基礎資料,也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
1基礎測繪的主要內容及服務功能
基礎測繪成果是認識世界、利用自然不可或缺的媒介,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資源,是我國現代化建設必不可少的保障手段,廣泛服務于國民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科學研究等各個領域。隨著土地管理工作范圍和領域的拓展及延伸,急需建立一套科學、規范的土地管理行政管理體系,利用現代技術強化宏觀管理,實現科學決策。由于基礎測繪與土地管理是服務與被服務、保障與被保障的關系,如果進一步把基礎測繪與土地管理工作緊密結合,充分利用基礎測繪的技術、成果等優勢,不僅能為土地管理提供服務和保障,也能更大范圍地發揮基礎測繪的作用。
1.1基礎測繪的主要內容
1.1.1建立經省級人民政府或其測繪主管部門批準的基礎平面控制網、高程控制網和空間定位網及加密和復測。
1.1.2對國家1:500、1:1000、1:2000基本比例尺地形圖的測制和更新。
1.1.3本區域性基礎地理信息系統的建立和更新。
1.1.4根據基礎地理信息更新周期,對前述項目的內容進行復測或者更新。
1.1.5其他基礎測繪項目。
1.2基礎測繪的服務功能
1.2.1可以為土地利用規劃提供服務。
1.2.2可以為土地利用管理提供服務。
1.2.3可以為土地監測調控提供服務。
1.2.4可以為電子政務建設提供服務。
2土地管理對基礎測繪的需求分析
土地管理的基礎工作是如實準確地測量土地面積,繪制地形圖,建立地籍資料,形成數據庫。基礎測繪作為前期性、基礎性工作,能夠為土地管理提供詳實、準確的基礎數據和基礎圖件。在此基礎上對土地利用、土地規劃進行動態控制,才能達到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工作目標。土地管理對基礎測繪的需求主要體現在地籍管理、土地利用現狀變更調查等方面:
2.1地籍管理需求
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基礎,地籍測量是地籍管理的主要組成部分。地籍測量是為獲取和表達地籍信息所進行的測繪工作,其基本內容是測定土地及其附著物的位置、權屬界線、類型、面積等。它具有提供計稅依據、產權管理依據以及用戶需要的地塊信息等功能,而且地籍信息系統還是多種信息系統的空間定位系統。
2.2土地利用現狀變更調查需求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勢必會造成土地利用狀況的改變,為保持土地利用現狀調查成果的現勢性,必須選擇快捷有效的方式來更新土地利用現狀調查成果,以實現真正意義上對土地資源的動態監測與管理。為此我們需要用現代測繪科學技術來發現和提取土地變化信息,以滿足土地利用數據建設的需要。
2.3耕地保護工作需求
鑒于我國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是我國必須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黨中央、國務院決心采取世界上最嚴厲措施、最嚴格制度來保護耕地,嚴格實施耕地占補平衡,切實保護耕地數量、提高耕地質量。為了落實這一要求,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借助基礎測繪成果先后完成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開發整理規劃等相關規劃的編制,開展耕地數量質量、耕地后備資源普查等專項工作。
3基礎測繪對于土地管理的促進作用
隨著國民經濟的迅猛發展,迫切要求各級國土部門為國家提供準確的數量、質量和土地利用現狀等信息。為合理利用土地資源,進行土地規劃、整治、開發利用、稅收等提供有關基礎資料和科學依據,建立土地管理信息系統勢在必行。
基礎測繪的快速發展,使得基礎地理信息資源不斷豐富,為土地管理信息系統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土地管理信息系統是信息技術在土地管理應用領域的最高形式,它向國土資源管理提供定性、定量、定位以及可視化的工作條件,不僅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土地管理辦公的效率,而且可以為全方位地考慮土地問題的方方面面,為科學決策提供基礎信息,有效地提供土地管理工作質量。同時土地管理信息系統還是土地管理部門面向社會的窗口,它的運行所提供的信息服務有助于國土資源管理執法行政公平、公正、公開。伴隨著土地管理信息化的建設,必將增強土地管理的綜合效益,提高土地管理的技術含量和管理水平。
4欽州市基礎測繪工作已經成為土地管理工作飛躍發展的瓶頸
欽州市基本比例尺地形圖測繪起步較晚,1993年欽州市城區才有了第一批65.75平方公里的1:500地形圖,2001年才有了第一批100平方公里的1:1000地形圖。在隨后的幾年的時間中,欽州市地形圖的測繪和更新一直緊跟城市發展和建設的步伐,較好地滿足了經濟建設和城市發展的需求。但由于對基礎測繪工作缺乏一個統一的規劃和管理,不能及時對土地變化情況進行更新,致使土地信息更新跟不上土地管理工作發展的步伐。目前,地籍圖件內容陳舊、現勢性差是土地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且又刻不容緩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
5把土地管理和基礎測繪有機結合起來,加快基礎測繪實施,促進欽州市土地管理快速發展
為了改變欽州市基礎測繪成果現勢性較差的現狀,明確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基礎測繪的目標和任務,發揮基礎測繪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保障作用,欽州市國土資源局本著統籌規劃、保證重點、滿足急需、分步實施的原則,緊密結合全市經濟和城市規劃發展,構建數字欽州和國土資源信息化地理框架建設的需要,組織編制2008—2020年欽州市基礎測繪規劃,為土地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基礎。
5.1空間基準體系建設,為土地信息獲取提供了技術保障
5.1.1建立欽州市統一平面坐標系統和高程基準。近期布設D級GPS控制點18個,于2007年布設完畢,控制整個欽州市市本級,控制面積約4542平方公里。另外,2007年布設E級GPS控制點,共計51個點,控制面積約500平方公里。
5.1.2啟動欽州市CORS系統建設。在欽州市規劃區約1089平方公里范圍內建立4個固定基準站和1個網絡監控中心,并輔以高精度的大地水準面,建成高精度、高效率、高覆蓋率的網絡GPS系統。通過數據通信網絡,如因特網和廣播網,可24小時、連續地向各類需要測量和導航的用戶提供厘米級的定位精度的信號。
5.2建立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地籍圖的測制與更新體制
目前,地籍圖件內容陳舊、現勢性差是土地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且又刻不容緩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因此,必須建立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地籍圖的測制與更新體制。
在土地管理過程中,充分利用地籍測量與地籍實時修測的工作成果是提高基礎測繪成果現勢性的有效方法。同時,為保持基本比例尺圖的現勢性,必須修測更新現有的地形圖。根據欽州市城市建設與發展需要,2006年正在進行欽州市主城區1:500和1:1000基本比例尺地形圖的修測工作。2007年-2010年將對欽州市金光工業園進行1:1000地形圖23平方公里進行修測。2007年修測金谷工業園1:1000地形圖8平方公里。修測在原有數字化地形圖基礎上進行,并采用全數字化成圖法修測。
此外,從節約型管理角度考慮,土地管理部門可以在基礎測繪成果的基礎上進行地籍要素的測繪,從而避免重復測繪,加快工作進度,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降低生產成本。
5.3建立欽州市基礎地理信息系統,提高土地管理工作效率
根據欽州市發展的需要,建設欽州市基礎地理信息管理系統分三步走,首先,選擇基礎平臺,進行二次開發,建立各種子系統,如數據采集、管理和數據轉換系統、基礎地形信息和基礎空間數據管理、應用與數據更新系統、地名庫管理與應用系統、控制測量成果管理系統等。其次,建立欽州市1:10000以下的城市空間數據庫、元數據庫,初步建立基礎地理信息管理系統。最后,推進信息化測繪體系建設,建立欽州市基礎地理數據政策法規與標準體系,開展應用服務。
基礎地理信息系統可真實再現全市的地形地貌,為我們全面了解欽州市的自然地理環境提供了一個理想的空間支撐,并為可視化地掌握生態資源、模擬和仿真生態重建過程中重大決策實施提供基礎支撐,確保我們能夠科學地開發自然界,動態監測和合理地配置資源,有效把握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的平衡,為生態環境建設和國土資源合理配置提供科學依據。
利用GIS的空間分析功能,進行數據增值服務。例如:通過以不同時期的地理空間基礎數據和正射影像圖為數據核心,結合土地利用詳查圖,可進行國土資源動態監測,為科學規劃和管理提供決策依據;通過數字高程模型、數字正射影像圖、數字線劃圖為數據核心,結合人口經濟、土地利用等專題數據,運用生態學理論和方法以及3S技術,可更好地分析耕地分布現狀,提出社會經濟與生態合理退耕還林規劃方案,增強退耕還林規劃的可操作性。
5.4加強測繪隊伍建設
《物權法》的實施對測繪尤其是地籍、房產測繪的管理和服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土地確權、房產面積等糾紛可能大大增加,這就要求測繪成果經得起公開查詢、經得起行政訴訟。當前因為編制的限制,測繪隊伍普遍存在人員少、技術人員緊缺的現象,有不少業務人員對政策業務還不夠熟悉,以致引起土地權屬和房產面積的爭議、行政復議訴訟等。這需要加強宣傳,學習政策法規,并通過培訓提高測繪人員的政策和業務水平。
5.5推進欽州市信息化測繪進程
信息化測繪以基礎地理信息獲取空間化實時化、處理自動化智能化、服務網絡化社會化為特征,強調數據采集內容的多樣化和專業化,強調對測繪成果的再加工、信息整理、綜合分析和深層次應用,這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是相符的。在思想上,測繪單位要改變觀念,由提供產品轉換到提供服務,增強服務意識,拓寬測繪服務領域;在技術上,要跟蹤國際測繪科技發展趨勢,吸收先進的管理思想和技術,組織快速空間定位、智能數據獲取與生產、網絡管理與分發服務中的關鍵技術攻關,不斷改造和完善現有的技術和工藝流程;在管理上,要加強統籌協調、完善投入機制、加強人才培養、建立創新工作機制,促進信息化測繪建設穩定發展。
- 上一篇:談隋文帝統一南北的起因
- 下一篇:朱棣遷都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