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企業融資管理論文

時間:2022-12-06 03:57:44

導語:工業企業融資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業企業融資管理論文

1、當前工業企業面臨的融資難題

1.1資本市場發展遲滯,啄食順序南橘北枳

啄食順序理論最早由美國學者梅耶斯提出,他認為由于經營者和投資者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企業的融資活動應遵循內部融資-債務融資-權益融資的順序,這樣才能最佳滿足企業的融資需求和規避融資風險。然而,啄食順序理論建立在美國發達完善的資本市場體系基礎之上,我國有學者經過研究考察發現,由于股權融資成本較低,債券市場發展緩慢等原因,中國企業的融資偏好為股權融資-內部融資-債務融資。而股權融資對企業控制權的稀釋和改變容易引發企業經營管理風險,馬云圍繞阿里巴巴展開的控制權競爭就是股權融資后的遺留風險例證。據相關數據資料顯示,2013年我國企業實現債券凈融資1.80萬億元,占同期社會總體融資規模10.4%,比重偏低。即使是企業融資偏好較高的股權融資方式,也因為資本市場較高的準入門檻將許多工業企業拒之門外。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上市公司新增142家(A股、B股),而當年新增注冊企業則達到955454家,大多數企業仍然無法通過股票市場進行融資。

1.2外部市場環境建設滯后,監管主體責任不清

GDP政績觀在很多時候使得政府的行政行為同市場行為綁架,混淆了政府作為市場監管主體的地位和職責,盲目追求經濟利益沖動,從而對企業和實體經濟形成權力擠出效應。2013年3月份,地方融資平臺總體融資規模達到9.3萬億。據有學者估算,2013年上半年社會新增融資有近七成流入房地產行業和地方融資平臺,對實體經濟形成“擠出效應”。而地方融資平臺融資主要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其規模的擴張一方面擠占了實體企業的融資渠道和資源,同時又造成市場上流動性過剩引發資本面嚴控,對實體工業企業造成了嚴厲沉重的打擊。同時,證監會作為資本市場的監管主體,也經常混淆行政行為和市場行為,盲目越界用行政行為干預市場,在短期內確實因監管嚴格維護了投資者利益,但從長期看卻因為行政干預過度而造成監管過嚴,一方面迫使不少企業轉而取道境外上市,一方面造成境內上市企業過少引發投資者盲目追捧而形成股票泡沫,引發股市風險,最終損失的仍是企業和投資者的利益。

2、改善工業企業融資的對策和建議

2.1工業企業應改善自身經營狀況,提高融資能力建設

工業企業應健全產權制度,規范企業治理機構,建立有效的內部制衡機制。同時,企業應提高自身的財務管理水平,加強內部控制和管理,健全風險評估與控制,規范企業財務活動,優化企業資源利用效率,提高經濟產出和收益。工業企業應優化產業結構,加速產業轉型升級。調整經營戰略,擴大市場范圍,向國際市場進軍,充分發揮出口融資作用。同時,深挖和經營自身資產價值,注重對企業知識產權、品牌等無形資產的建設。隨著有形資產和金融資產的商品化,其報酬收益率已經趨同于社會平均收益率,只有無形資產才是企業價值創造的真正核心來源。企業應強化對無形資產、固定資產等的評估,拓寬企業可抵押資產內容和范圍。如冶金企業可以抵押特許經營權獲取融資。

2.2鼓勵和發展金融中介,創新金融工具

首先,深入推動國有商業銀行市場化改革。國有商業銀行由于相對壟斷性競爭優勢,使得其在金融業務發展和創新中路徑依賴化嚴重,業務創新動力不足,行政官僚作風濃厚。國有股權比重過大也使得高管權力失去制約,易引發高管金融腐敗。因此,應通過股權多元化,推動國有商業銀行的市場化改革,規范銀行治理機構和權力監督體系,提高業務創新內在驅動力。其次,鼓勵和發展民營銀行和其他融資中介。統計數據顯示,銀行中小貸規模僅占信貸總額8%左右,銀行的信貸支持顯然無法滿足中小企業。2012年中國民間融資超過3萬億元,推動民間融資合法化,鼓勵和發展民營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中介,合理運用民間資本才是解決工業企業融資困境的科學舉措。最后,探索金融工具創新設計。金融機構應加強同其他行業的對接和學習,創新金融工具,如供應鏈融資、租賃融資、物流銀行、項目融資、無形資產抵押融資等,拓寬融資工具可承載內容,滿足企業融資需求。

2.3發展貨幣市場,構建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遵循的是“先資本市場后貨幣市場”的發展思路,貨幣市場遲遲得不到有效推動和規范,金融市場一直呈瘸腿走路的發展態勢。利率市場化和企業融資需求呼喚貨幣市場改革,應積極發展和規范銀行同業拆借市場、票據市場、國庫券市場、回購協議等,加強短期資金融通,強化政策傳導。推動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有效對接和融合,同時針對當前網絡時代交易方式信息化、電子化而引起的巨額資金沉淀,應加強對這部份沉淀資金的金融創新和利用,如余額寶、微信理財通等。據估算,當前余額寶規模在3000億~4000億左右,吸金能力可見一斑。同時,應著力構建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發展壯大主板市場和二板市場,規范和完善新股發行、再融資、并購和資本退出機制,推動大公司做大做強。同時,注重“新三板”市場的發展和建設,鼓勵園區企業到新三板市場上市融資,加強政策指引和規范扶持。此外,還應積極推進場外交易市場的建設和發展,加強區域性股權交易中心建設,完善證券公司柜臺交易市場,促進中小微型工業企業融資。

2.4明確行政主體權力界限,改善企業融資環境

政府和監管機構應明確行政主體權力界限,減少行政行為對市場行為的干預,提高資源市場配置自由化程度和效率。地方政府應明確合理的政績觀,減少通過短期大規模基建投資沖高GDP的經濟沖動,轉到為實體經濟輸血、造血贏得長期經濟效益的合理經濟行為上來。地方政府搭建的融資平臺,應減少不必要的基建投資,通過成立中小企業投資基金等方式加強對企業融資的對接和支持。同時,地方政府應加緊配套出臺和落實相關財稅政策,促進銀企對接,建設和完善信用擔保體系,給予工業企業發展支持。立法部門應加緊完善法律法規建設,努力創造良好的融資環境。

3、結論

破解工業企業融資難題并不是光靠企業或銀行就能單獨解決的,而是需要企業、銀行、資本市場、政府和社會等共同的參與和努力。政府和有關部門應在解決企業融資問題中發揮領導和協調作用,規范資本市場和金融機構的發展和完善,加強政策扶持和引導;同時,企業也應提高自身經營水平,增強融資能力;金融市場應強化創新和服務意識,共同為解決企業融資問題而努力。

作者:張文偉單位:云南冶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