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中職新疆班管理策略研究

時間:2022-07-18 10:22:33

導語:內地中職新疆班管理策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地中職新疆班管理策略研究

摘要:新疆內職班作為民族教育的新形式,也是學生管理中所面對的一個新課題。在新疆內職班的教育和管理中,既有語言交流障礙的問題,地域差別所產生的習慣問題,更有文化差異帶來的思維方式問題。我們新疆內派管理教師必須在管理上加強認識,通過嚴格的制度建設有效的管理措施,運用有效的管理策略,使新疆內職班學生的思想水平與綜合素養有了較大提升。

關鍵詞:內派管理教師;教育;方法

根據自治區教育廳的工作安排,并結合兩年來在協助內地中職學校管理新疆班的工作實際,我總結出了管理和做好新疆班學生工作的原則,歸納起來就是“有理、有利、有節”六個字的管理策略

一、有理

首先,明確法律優先的基本原則。在管理新疆班的學生時,最重要的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法治觀念,增強法治意識。特別是在遇到具體的問題時,要讓學生明白法律的重要性,從法律的角度理解問題。比如:要向學生講明《憲法》中明確規定各民族一律平等,自然資源屬于國家所有,國家有權對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使用,學生接受教育的權利。雖然法律明確規定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但法律也規定我國實行“政教分離”,在校學生不能信仰宗教和從事宗教活動等等。教育學生要樹立公民意識,既享有法律賦予的權利,同也要履行法律應盡的義務。其次,要講好道理。凡事都蘊含著一定的道理,管理學生也不例外。在承擔新疆班學生的漢語教學時,我發現有些學生對于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有抵觸情緒。在課堂上,首先用學生最熟悉的紅綠燈舉例,“紅燈停、綠燈行”這是全世界通用的交通規則,這是統一標識所帶來的便利。在社會生活中,為了人們交流溝通的便利,需要使用一些統一的符號,無論在國內還是國際,都是需要這種統一的交流工具。對于少數民族學生來說,學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能更好地認識和接觸外部世界,開闊眼界,為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為了能讓學生加深理解,特意選用了學生們最喜歡的維吾爾族歌手艾斯卡爾關于學習漢語的一段話,再次強調通用語言文字學習的重要性。這種用身邊人身邊事的教育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由于平時注意收集積累一些少數民族的諺語、俗語,結合實際加以運用,這樣給學生講道理做工作,他們更易于接受。第三,要融入情理。人有豐富的感情,只要真誠地與這些少數民族學生相處,關心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最終就能贏得他們的信任與尊重。特別是來自南疆偏遠地區的學生,由于生活環境的封閉,幾乎沒有機會接觸其他民族的學生和教師,這就要求內派管理教師給學生更多的人文關愛。在迎接學生時就要盡量地熟悉每個學生,幫助學生相互熟悉,在旅途中要及時發現學生的情緒和身體變化,初步了解他們的情況。到達就讀的內地中職學校后,要盡快地幫助他們適應當地的氣候環境,克服時差、水土不服、飲食、人際關系適應等問題,協助班主任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在與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的反饋中,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協助班主任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

二、有利

根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和新疆教育廳的有關規定,內派管理教師在工作中要協調和處理好五個關系:即管理教師與內地辦學學校、管理教師與各族學生、辦學學校與新疆班學生、新疆班各族學生之間、辦班學校與新疆方面的關系。內派管理教師要當好橋梁和紐帶的作用,積極協助內地學校做好新疆班學生教育管理工作。首先,內派管理教師要積極推進民族團結教育工作。新疆班的學生來自全疆各地,不同民族的學生同處一個班級,共住一個宿舍,由于風俗習慣、生活習慣、性格愛好差異很大。面對這些情況,首先要教育引導學生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的思想,緊緊圍繞民族團結這個主題。內派管理教師要以身作則,不講不利于民族團結的話,不做有損于民族團結的事,要正確處理學生中矛盾和問題,就事論事,不搞擴大化,不上綱上線。對學生中存在的不良言行,要及時制止,嚴肅認真地批評教育。其次,內派管理教師要積極與內地學校協調配合,維護學校和學生利益。內地學校積極配合黨和國家的政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在生活和學習上給新疆班的學生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肯定。但在實際工作中也難免有些疏忽,也會出現一些不適應。身為內派管理教師,要理解辦班學校的努力與付出,對于管理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及時發現及時反映,耐心溝通,認真協商,配合學校完成各項工作。對于一時無法解決的問題要充分體諒。涉及到學生利益的事,要及時反映學生的合理訴求,也要做好學生的工作,不抱怨不偏激,以大局為重,以學習為主。第三、內派管理教師的管理工作要有利于學生今后的成長。關注學生的成長是每個教師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內派管理教師也不例外。新聞班的學生遠離新疆和父母,到內地中職學校求學,其面臨著諸多的不便要克服不少障礙。特別是這些學生正好處在青春發育時期,其生理及心理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第一次離家就如此之遠,思想和情緒波動較大。身為內派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的任何變化,對積極的正向的變化要可以表揚鼓勵,對學生表現出來的負面的變化要多加關注,加以引導。

三、有節

愛是克制,這對于新疆班的學生同樣適用。在管理中的有節就是要把握好相應的管理尺度,防止過猶不及。在工作中,要遵照“受、嚴、細”的原則,具體為“愛”就是在學習、生活上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嚴”就是要按照國家教育部的管理規定,即《學生守則》為標準進行管理,對校規校紀要一視同仁,一個標準,任何學生都不能搞特殊化。“細”,根據學生的實際和心理特點,在管理工作中各項環節各個方面做到細致入微,責任到人。善于發現問題,特別是善于發現苗頭性的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防患未然。在工作中,除對學生有愛心有耐心,工作細致外,更應該注意掌握好分寸,把握好嚴的尺度。學生對內派管理教師有情感上的依賴這很正常,教師也體諒到他們的難處,悉心地照顧學生各方面的需求,但不能溺愛無條件地滿足學生。要做到嚴中有愛,愛中有細。在解決具體的問題時,要注意談話的節奏和分寸,有些可以適可而止。管理工作是原則性與藝術性相結合的工作,少數民族教育中更要突出以人為本的理念,在深刻理解黨的教育方針和民族宗教政策的基礎上,運用合理的管理策略,掌握正確的方法,尊重和理解少數民族學生的風俗習慣和情感需求,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任,取得很好的管理效果。

作者:孫宇 單位:新疆新聞出版廣電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