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氨制冷企業安全管理現狀分析
時間:2022-04-28 03:04:41
導語:涉氨制冷企業安全管理現狀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章主要從涉氨制冷企業現場檢查和風險評估項目著手,分析液氨制冷企業在實際安全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企業安全生產和政府全面監管提出合理化建議,推動企業加強安全管理工作,強化政府監管部門的監管工作,促進企業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液氨制冷;安全管理;現狀分析;對策
1氨的特性
氨氣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被廣泛應用于化工、輕工、制藥等領域。為了便于運輸和儲存,氨氣常被加壓或冷卻為液態形式存在,為無色有刺激性氣味液體。液氨由于其廉價而且制冷效果突出,常被用作制冷劑,在工業制冷企業中較為常見[1]。近年來,液氨化學品事故時有發生,事故風險高。如吉林省長春市寶源豐禽業有限公司“6·8”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上海翁牌事業有限公司“8·13”液氨泄漏事故等,事故造成多人死亡或重傷,直接經濟損失巨大。標準GB12688—2012《危險貨物品名表》,將氨列為2.3項:毒性氣體,次要危險為第8類腐蝕性物質。2020年5月30日,應急管理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聯合制定的《特別管控危險化學品名錄(第一版)》公布實施,氨被列為有毒化學品,CAS號為7664-41-7。該目錄是為了加強危險化學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強化安全風險防控,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
2涉氨制冷企業安全管理現狀
對某市41家涉氨制冷企業采用安全檢查表法開展現場檢查工作,共分為13項檢查項目、34條檢查內容,檢查項目涵蓋營業執照、安全管理機構、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安全教育培訓、隱患排查治理、應急管理、特殊作業管理、重大危險源管理、冷庫建設、安全設施、特種設備備案登記與檢驗、消防安全與應急救援。根據現場檢查評估,結合隱患統計結果,現將該市涉氨制冷企業的問題總結如下。
2.1企業安全管理不到位
部分企業未落實液氨使用的有關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等管理資料更新不及時,出現只建立、未落實等情況;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落實不到位,走形式主義,未進行有效地教育培訓,員工安全生產意識淡薄,存在違規操作等情況;液氨制冷設備維護保養有問題,表現為氨用壓力表未定期計量、儲氨罐液位計未標記高低位、有毒/易燃氣體探測器安裝位置不當等;特殊作業審批制度未落實,動火作業、臨時用電等作業票審批未登記建檔,作業現場監護人制度不完善;企業安全生產資金投入不足,安全生產設備設施配備不足,未配有隔離式防護服、橡膠手套、膠靴等個體防護裝備和急救藥品;緊急泄氨器未設事故水池或液氨儲罐周圍未設置圍堰,緊急泄氨管出口未高出周圍50m內最高建筑屋脊5m;應急演練重于形式,不能有效組織專項應急預案演練和現場處置方案。41家企業液氨安全事故隱患統計結果如表1所示。
2.2企業與周圍建筑物安全距離不足等問題
部分企業建成時間較早,與居民區安全距離不足,一旦發生液氨泄漏事故和火災爆炸事故,周圍居民疏散難度大,極易造成人員中毒和傷亡事故發生。而且液氨制冷企業存在火災爆炸事故風險,廠房應該采用防爆設計,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防爆結構,老舊廠房做好防護提、防爆墻、泄爆措施等。
2.3監管力量不足
安全生產監管任務重、專業性強,這對監管人員提出了越發嚴峻的挑戰,尤其是基層監管人員,同時承擔著多種工藝類型的企業安全監管,難以全面掌握各企業的風險因素,使得企業安全生產存在一定漏洞。
2.4企業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部分企業管理人員缺乏液氨制冷方面的專業知識,難以把控生產風險,認為只要不出現人員傷亡就是做到了安全生產,抱有僥幸心理。部分企業涉氨人員、特種設備操作人員未持證上崗或證件過期未復審,對液氨的危險性認識不足,對液氨系統設備的維護保養、例行巡檢等專業技能掌握不扎實,不能較好地處理突發狀況。
3對涉氨制冷企業安全管理的建議
3.1企業層面
3.1.1增強安全意識,強化教育培訓對企業主要負責人、分管安全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生產線作業人員加強液氨安全基礎知識的教育,確保掌握液氨危險特性、相關法律標準要求。著重突出對壓力容器與壓力管道作業人員、制冷與空調作業人員等重點人員,突出強化特種設備安全操作、設備日常維護、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方面的教育培訓,要求熟練掌握設備安全操作規程,能準確發現液氨制冷系統內各種超壓、泄漏等異常現象。完善特種作業票證審批手續,落實監護人制度,配備符合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個人防護用品。3.1.2強化設備的安全維護管理,提高職工隊伍專業技術素質液氨制冷系統包括貯氨器、壓縮機、低壓循環桶、氨液分離器、蒸發器、冷凝器、傳輸管道等多種設備,既有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等特種設備,也含常規電氣設備。企業應該建立設備管理檔案,定期對特種設備及化工儀表進行維護保養及檢測;定期對事故風機、氨氣濃度報警裝置等安全聯鎖裝置進行檢查[2],確保裝置安全可靠。3.1.3升級改造,積極探索安全制冷工藝液氨制冷工藝存在發生液氨泄漏、中毒、火災、爆炸等危險,應該積極倡議企業進行產業升級,通過工藝改造,采用水、二氧化碳、環保氟利昂等制冷劑替代液氨制冷。新型安全制冷劑正在逐漸走向市場,常見制冷劑價格如表2所示。從安全角度考慮,新型制冷劑從本質安全上避免了液氨制冷劑所帶來的安全風險。企業應努力提高自動化水平,在涉氨場所采用儀表控制系統等[3],減少人員進入液氨場所的頻率。
3.2政府部門層面
3.2.1健全涉氨企業安全監管機制,實行分級管控監管部門應根據所轄地區涉氨企業分布情況綜合考慮液氨制冷企業液氨儲存在線量、設施設備現有狀況、安全管理機構或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綜合素質、企業應急預案編制演練情況等給企業分級[4]。對于構成重大危險源的企業,監管部門要加大監管力度,定期檢查,要求企業做好各項防護防范措施,邀請外部專家實行現場服務,督促跟蹤落實生產過程中的隱患排查整改工作;抓嚴抓實特種設備操作人員和特種設備兩個環節,保證持證操作和設備定期檢驗檢測;針對企業風險評估分級結果,監管部門實行分級管控,合理安排監管力量,達到統籌兼顧、有的放矢的監管效果。3.2.2推進制冷新工藝應用,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政府應該積極推進二氧化碳、鹵代烴及其他新型制冷劑工藝在企業中的應用,從本質上消除液氨存在的風險隱患。3.2.3拆除、搬遷部分液氨制冷企業由于歷史遺留問題,部分企業存在安全距離不足、建在居民區等情況[5],存在較大事故隱患。政府應該統籌推進搬遷計劃,拆除重大隱患及設備設施老化、工藝老舊的小企業、作坊。推進新型產業園區建設,促進土地高效利用,降低傳統產業發展風險。
4結語
綜上所述,部分液氨制冷企業在安全生產過程中還存在著較多問題,液氨的事故風險性也較高,因此,液氨制冷企業應該加強本企業的安全管理工作,政府監管部門要做好監管工作,及時有效排除風險隱患,促進地區安全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永福.關于涉氨企業安全管理的分析與探討[J].化工管理,2020(01):73-74.
[2]朱江安.涉氨化工機械設備腐蝕危害分析與對策研究[J].價值工程,2019,38(27):10-12.
[3]張晉瑜,許舟.涉氨企業重大危險源安全運行實時監控系統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2019,14(05):54-55.
[4]高玉格,關磊,李湖生,等.城市涉氨企業縮小最小隔離區域范圍的探討[J].現代化工,2019,39(S1):9-14.
[5]李清江,李金珊,王國斌.涉氨企業的消防安全現狀與防火對策[J].武警學院學報,2014,30(08):65-68.
作者:高恒志 張金進 劉韋光 梁峻 單位:廣州特種機電設備檢測研究院 國家防爆設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 上一篇:產科角度看計劃生育探討
- 下一篇:危險化學品及化工企業安全生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