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婦女生活狀況調查
時間:2022-05-26 05:25:00
導語:村婦女生活狀況調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安靖鎮地處成都平原腹心地帶,位于郫縣東端,北鄰新都區大豐鎮,南接郫縣犀浦鎮,東南與成都金牛鄉、洞子口接壤。距成都火車北站僅5公里。全鎮幅員面積2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7061畝。轄1個居委會,11個行政村,93個村民小組。本地總人口2.3萬人,其中外來人口10萬。有17個黨支部,90個黨小組,742名中共黨員。1996年被列為省級小城鎮試點鎮。鎮內交通四通八達,沙西線、繞城路貫穿全境,連接郫縣、成都及鄰縣的主干道犀安路、洞兩路、安豐路、安團路全面貫通,縱橫交錯。1998年實現了村通黑色路面,2002年大部分村實現了社通黑色路面,鎮內道路基本實現了網絡化。雍渡中心村實現了院(落)通黑色路面。通訊發達,有高等級電信支局1個,開通程控電話3000門。光纖電視光纜主干線架設已基本完成。鎮內有天然氣配氣站1座,供氣管網絡連接城鎮和農村。有35KV變電站1座,農網二期改造已全面完成。2006年,全鎮招商引資3.47億元,完成目標任務的105%;工業投資1.4850億元,占目標的114%;固定資產投資6.1億元,占目標的102%;民營經濟增加值1.63億元,占目標任務的102%;規模以上工業利潤0.12億元,占目標任務的109%;技改投資完成1.49億元,占目標任務的248%;稅收總收入3000萬元,占任務的150%。2006年財政收入5148萬,工商收入3140萬,農民可支配收入6353元。城鎮化水平達到70%,教育,醫療、文化、體育、農村科技、飲水安全、農村公路、農村電力投入力度,加快農村生態治理,加強生態建設和保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創新體制,加快農村小型基礎設施產權制度改革。以明晰產權為核心,鼓勵采取承包、租賃、拍賣、轉讓等多種形式,明確小型基礎設施管護責任,充分調動廣大農民投資建設和管好農村小型基礎設施的積極性,建立長效管護機制。
2007年7月17日到21日,我們組來到成都市安靖鎮方橋村針對當地婦女的生活狀況做調查研究。該村地處安靖鎮北面,南面以府河為界,西面與團結鎮雙桂村、白馬村接壤,面積1.5平方公里。村子旁邊有成都市繞城公路,西南有沙西線為依托,府南河從村子中間流過,屬于水源保護區,有200米工業限制區不能發展工業。下轄11個生產社,777戶,總人口2694人。村上的收入主要是社上(二社即村委辦公室所在地形成的小街道)鋪面出租的租金和私人企業在村上搞生態園林租用村民土地的租金,人年均收入4621元,經濟條件在安靖來說算是中等水平。由于工業限制區的生態環境和離周圍大學較遠的地理位置的局限,使得方橋村不能像林灣村那樣依靠校園服務產業和大量的出租房搞活經濟,所以本村的經濟主要靠的是本村土地的出租方式獲得。對次,村上也在努力溝通當地政府,希望通過開發本村沙西線周圍和西南交通大學靠近的土地,發展類似林灣村的模式,以解決本村多余勞動力,同時開發服務產業,增加村民人均收入。始終以土地租金是不可能帶動村民治富,原始的林園種植只能吸納非常有限的閑散勞動力,這樣必然使得年輕勞動力外流,給村上留下許多留守兒童和老人,同時家庭為了賺錢也必然有著或多或少的分離,對當地居家婦女生活的主觀幸福感也是很大的沖擊。
(一)婦女的基本物質生活情況
年輕的婦女生活基本能自足,在此我主要調查了老年婦女的生活情況。
基本上來說該村老年婦女生活費來源主要有兩方面。一是他們的子女供養,大多數農村老年人都和自己的兒子,孫子生活在一起,并承擔部分的家務勞動,如做飯,打掃衛生,照顧小孩等等。而且因為方橋村離成都市區不遠,所以大部分老人的子女都去打工,經濟收入較從事農活要高很多,就能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給他們零花錢。二是土地或房屋的租金收入,由于該村的處于成都城郊,有許多廠商在該村投資設廠,當地的村民將大量的土地出租給外來企業,結合當地的地理特征用于種植花卉等經濟價值較高的作物或者是開設農家樂、生態園等。僅保留部分土地用于種植糧食和蔬菜用于家里日常食用,部分經濟條件較好的村民還建起了廠房和住房用于出租。其中老年人的那份土地的收益基本歸老年人自己支配。
但是在我們走訪過程中遇到這樣以為奶奶,讓我們看到了一位沒有兒女撫養同時土地租金很少的情況下艱難的生活。
我們沿著二社的公路來到路口遇到這位叫付成珍的71歲老奶奶,說明我們只是來跟她們聊聊天,隨便說說話,她把我們領到了院子門口坐下,然后自己就開始忙著把堆在膝下的一大堆碎布一絲絲的扯開,變成一縷一縷的紗,老奶奶形象地把這個叫“扯紗”。問付奶奶生活得怎么樣,她忽然低頭不說話了。我們奇怪地望著旁邊的另一位奶奶,她悄悄地說付奶奶很可憐,生活很艱難。原來付奶奶有3個兒女,小兒子進了監獄;二女兒嫁了出去,不在本地,只是逢年過節才回來看望一下老人;而在身邊的大兒子卻不認她。原來老人的丈夫早年過逝,幾年前,付奶奶認識一位鎮上的老爺爺,兩人本以為找到了晚年老伴,奶奶也不顧大兒子反對想改嫁,結果爺爺的兒女也不同意,奶奶就搬過去和爺爺一起生活,可是好景不長,爺爺終于還是忍受不住兒女的反對,付奶奶也被迫搬回來住。破屋還遭連夜雨,付奶奶搬回來的生活更讓她傷心,認為付奶奶這種行為丟臉而且不忠的大兒子不愿認他,也不再供養她,甚至還把老人趕出屋,不讓她再住回來,最后連老人在公社上能得到的一點補助也被大兒子強行領走。而付奶奶手上在不斷扯的紗就是她賴以生存的東西。那個碎布是從附近紗廠領的,就這樣起早摸黑的扯,奶奶說如果布好扯的話,一天能扯到十幾斤,也就是說最多能買個5塊錢。另外奶奶還能從自己的5分地得到一年650塊錢的租金。我們不得不好奇為什么村委會沒有對奶奶的問題進行有效的調節和干預,奶奶說到他的兒子很兇悍,村委們也不能制止他的行為。再問奶奶為什么不一紙訴狀把大兒子不供養老人的行為告上法庭,奶奶低頭說到自己再怎么樣也不能告自己的兒子,更何況自己也沒有錢付。到此,我們也實在沒有能更好解決奶奶生活問題的辦法。對與奶奶如今生活的窘迫,我們看到的是兒子保守封建的思想,還有奶奶沒能認識到法制的開化。而付奶奶飽經風霜的手上被紗勒出的溝壑也將越來越多,越來越深。
(二)婦女的精神文化生活狀況
(1)農村女性的時尚追求
今天我們來到5社一棟別致的樓房下,一位衣著時髦的中年婦女走出門來。一頭波浪卷發,白底紅格運動T恤,黑色短裙,“這身衣服太漂亮了,在哪買的?”“女兒陪我去買的,就在春熙路。”答話的王阿姨笑意盈盈。
如今農民生活水平提高了,農家婦女與城市女性一樣大方談論衣著已經不是新鮮事。
王立萍今年39歲,一對兒女都在讀高中。她與丈夫1988年結婚,剛結婚的時候可沒有現在時髦。談起衣著,王阿姨感慨良多,“以前經濟條件不好,交通又不方便,每年用于穿著的花銷很少,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省吃儉用給孩子添幾件新衣服,我們兩口子很少添新衣服,孩子的衣服也都是在周邊縫紉店縫制的,根本沒有追求品牌和時髦的想法。”現在一家人都有自己喜歡的品牌,王阿姨喜歡一些休閑品牌服飾,質量好,款式又很大方,兒子和女兒喜歡李寧、安踏等運動品牌,丈夫則偏愛杉杉西服等品牌。一家四口每個季度都會添新衣服,平均每人每年服裝消費1200多元,全家人每年的服裝消費支出在5000元左右。
村民們說,現在生活富裕起來了,也舍得在穿著上投入。王阿姨說:“我們這里進城消費很普遍,特別是年輕人,西裝、領帶、皮鞋是必不可少的行頭,在家或外出都穿得很體面,去年的衣服今年大多都不愛穿了。連老年人都講究穿衣品位了,我隔壁54歲的王大媽比我們還時尚呢,什么流行她就穿什么!”看著自己衣柜里的衣服隔一段時間就滿了,王阿姨還主動贈送給一些偏遠地區的親戚。夏末秋初,她們也像城里女性一樣關注商家的打折信息,可以乘機淘一批心儀的衣服。
從沒有錢花,不敢花錢,到挑選自己真正喜愛的衣服,不經意間,農村的大姑娘、小媳婦們開始穿得越來越時尚了。像她這樣的村民在他們村還有不少,他們勤勞致富,過上了幸福生活。她們算是富裕戶,大多數村民服裝消費約在500—800元/年,重品牌、求質量已成了村民購衣時的共同理念。
如今,農民對時尚的把握越來越敏銳,那些款式陳舊、做工粗糙的低檔服裝漸漸淡出了農村消費市場,農民們開闊了求新、求美的視野。而收入水平的提高使他們有能力改善自己的物質生活,現在不少年輕農民開始追求服裝的樣式和品牌,但周邊集鎮很難滿足他們的需求,進城消費已經成為不要部分。
(2)農村婦女的工作狀況
在村上,部分長年婦女會留在家里,這部分主要是老年婦女,兒女工作或外出打工,自己就在家里打掃一些衛生、煮飯、或照顧小孩。另外,村上組織了老年協會,老年協會的主要作用是組織老年人進行有益身體的文體活動,該協會在每周的周四和周六都會組織老人排演秧歌、腰鼓、龍燈、川劇等等。平常老奶奶們最喜歡聚在一起打麻將,玩一下午下來,就1塊錢的牌錢,輸贏也不大,卻從中得到許多樂趣。
也有許多婦女靠自己勞動掙錢,一部分人隨著老公出外打工,一部分在家養副業,還有很多應征到交大來做清潔女工,還有一些做南門前打掃公路的工作。經詢問,阿姨們對這些工作都很滿意,也非常樂意來學校工作。
(3)婦女的教育和認識狀況
提到婦女的認識和教育,我不由得想起我們遇到的這位阿姨。這位阿姨在我們進行訪問的時候自己出來先以很不友善的說像我們讀書應該去搞推銷才能賺錢。這使得我們很驚訝這位阿姨的這樣的認識.接下來阿姨說的話更是讓我們大跌眼鏡,她總是說一些似懂非懂的話,對一件事情觀點極其的決斷。比如她堅決的說我們應該去信基督教,并說明自己很虔誠,可是當我們再繼續詢問她對基督教教義認識,及她是否每周去教堂禱告的時候,她又答不上來了。讓我們困惑的是她似乎對某些事件有很獨特的觀點,但往往說不清楚原因,只有一個決斷的觀念。在她走后,旁邊的其他阿姨告訴我們,原來這個阿姨曾經搞了傳銷,此時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那個阿姨看似“博學”背后竟然是受到這樣的教育沖擊。這樣也不得不讓我們擔心文化水平本來薄弱的婦女們受到一些偽科學、偽真理的利誘。
(三)婦女的家庭生活狀況
婚姻在婦女生活中占很重要的位置,尤其是農村婦女,他們很多人都沒有工作,只是在家生活,所以對于她們來說,家庭就是她們的全部。在方橋村,離婚率不是很高,據村支書說,因為本村還是生態園林經濟,村民也不是很開放,所以鬧離婚的以外出打工的居多,另外,在村里如果有人鬧離婚,村上婦女主任及村委會主動上門調節,寧拆一座廟,不拆一家人。值得一提的是方橋村有不少“上門女婿”,這些來自山區的男人入贅到村里,也是為了自己的后代能有一個相對更好的起點,而且據介紹,這些上門女婿對父母都很孝順,對家庭也很忠誠,使得村上的這些家庭都十分和睦。
在外出打工的家庭里,我們碰到這樣的一個離婚婦女。她結婚并有一個女兒,丈夫在外打工,她覺得無聊就到鎮上工作去,然后認識了另外一位男人,兩人情投意合,就悄悄在一起了。這時,得知消息的丈夫氣沖沖趕回家,沒有通知她,而是直接跑到鎮上把那個男人五花大綁的拖回了村上,讓他跪在祠堂里,然后對那個男人實施了嚴重的暴力行為。那個女的趕到祠堂又被拖了回家。經過這趟風波以后,女人也認識到了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于是她和丈夫離了婚,最后跟她喜歡的男人在一起了。
由此可見,在思想日益開化的今天,婦女們更加能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更加不會被封建禮教所束縛,而是大膽的追求幸福生活。
新中國建立,說“女人能頂半邊天”,那時的女性只是拼命用力氣證明自己的能力,自己能和男人做的勞動一樣多,就值得被表揚。時至今日,勞動力不再說衡量人尤其是女人的標準,婦女們只有通過教育提高自己的水平,打破陳舊的思想,增加自己的內涵和見博,才能在當今社會立足。
精品范文
10村婦聯工作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