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單季晚稻栽培技術論文
時間:2022-07-01 08:31:00
導語:獨家原創:單季晚稻栽培技術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秀水110秀水110,是嘉興市農業科學院選育的晚粳稻品種。前幾年引入紹興,試種、示范、推廣,在全市不少地方作單季晚稻栽培,表現比較突出。
其特性和栽培技術要點為:
1、品種特性
(1)感光性較強。年度間和不同茬口種植,抽穗、齊穗期較穩定。作單季稻栽培,5月底、6月初播種,一般在9月初抽穗、9月10日前齊穗,全生育期150余天。
(2)較抗稻瘟病,中感白葉枯病。根據抗性鑒定結果,抗稻瘟病,明顯優于對照秀水11、秀水63等;中感白葉枯病。
(3)抗倒性較強。莖稈較粗壯,耐肥抗倒性較好(4)米質;外觀米質和食用品質優于對照秀水63。
2、栽培技術
(1)播前種子處理。曬種,以提高發芽勢;藥劑消毒處理,要嚴格把握藥液濃度和浸種時間,同時結合使用烯效唑浸種處理,以促進秧苗健壯(2)培育稀播壯秧。適時播種,單季稻在5月下旬到6月初播種。稀播育壯秧,單季手拔大秧,秧本比1∶8-10,秧田畝播種量30公斤;直播的畝用種量2.5公斤。施好秧肥,抓好鉀、磷肥的施用。防治好秧田病蟲害。(3)合理密植。作單季晚稻,一般密度6×5-5.5寸(19.8×16.5-18.2厘米)為宜,叢插3-4本、每畝6-8萬苗,爭取在7月底畝最高苗數達35萬,最后畝有效穗20-25萬。
(4)科學肥水運籌。一般畝施純氮13-14公斤。強調施用有機肥和磷、鉀肥。水漿管理上,總的要求是深水護苗,淺水發棵,適時擱田,淺水孕(抽)穗,活水灌溉,濕潤到老。后期切忌斷水過早,要干干濕濕以濕為主,防早衰爭粒重。(5)做好病蟲、草害防治工作。特別要重視防治稻曲病、稻虱、蚜蟲等。防除雜草、特別是直播田塊的雜草。
二、甬優1號
甬優1號,是寧波市農業科學院選育的粳型雜交稻組合。前幾年引入紹興,試種、示范、推廣,表現較好。其特性和栽培技術要點為:
1、組合特性(1)感光性較強。甬優1號除作單季晚稻栽培外,還可作連作晚稻栽培。
(2)熟期適中。作單季晚稻栽培,一般6月初播種,11月上旬成熟,全生育期在154天左右。
(3)產量較高。作單季晚稻栽培,一般大田畝產500公斤左右,高的在550公斤以上。
(4)穗期耐寒性較好。在抽穗期、乳熟期有較強的耐寒能力。后期生長清秀。
(5)抗倒性較強。莖稈粗壯,抗倒性較強,但施肥偏多的情況下也會倒伏。(6)中感稻瘟病、白葉枯病,輕感稻曲病,易遭螟蟲危害。
(7)米質中等。據化驗測定和食味品嘗,總體評價認為該組合米質中等。
2、栽培技術
甬優1號畝產550公斤以上的穗粒重結構一般為:畝有效穗18-20萬;每穗總粒120-130粒,每穗實粒105-115粒,千粒重28-29克。各地在栽培上注意抓好以下幾個環節:
(1)適期播種,培育壯秧。一般在5月底、6月初播種。秧田畝播種量10.0-12.5公斤。大田畝用種量1.00-1.25公斤。秧本比1∶10。采用化調技術,用烯效唑浸種或用多效唑噴苗,促進秧苗分蘗、矮壯。也可用水稻壯秧營養劑在播種前施于秧板上,再耥平秧板后第2天播種。抓好秧田肥水管理。注意防治稻薊馬。實行化學除草,嚴防鼠、雀危害。
(2)適齡移栽,少本淺插。秧齡一般不超過30天。寬行窄株種植,行距23.31厘米、株距16.65厘米(7×5寸)。畝栽1.7萬叢、落田苗4-7萬。淺水淺插,促進低位分蘗。
(3)控氮增鉀,合理灌水。大田施肥,在畝施有機肥500公斤基礎上,施化學氮肥折碳銨70-75公斤,即純氮12-13公斤左右。施肥方法,重前、控中、補后。配施磷、鉀肥。水漿管理上,淺水勤灌,適度早擱。有效分蘗終止期擱田。擱田略重,減少無效分蘗。擱田至田不陷腳,泥裂細縫后灌跑馬水。到幼穗分化后復水,養胎、抽穗。灌漿期活水到老。
(4)化學除草,嚴防病蟲。甬優1號易遭螟蟲危害,要特別注意防治。
三、紹糯97-14
紹糯97-14是紹興市農業科學研究所選育的晚粳糯品種,目前是紹興市單季晚粳糯主栽品種,其特性和栽培技術要點為:
1、品種特性。(1)感光性較強。除作單季晚稻栽培外,還可作連作晚稻栽培。(2)熟期適中。該品種為中熟晚粳糯類型。作單季晚稻栽培,一般5月底、6月初播種,11月上旬成熟,全生育期150余天。(3)產量較高。作單季晚稻栽培,一般大田畝產450公斤以上,高的可超500公斤。(4)后期生長清秀。(5)耐肥抗倒性較強。抗倒性優于紹糯119。(6)較抗稻瘟病、白葉枯病、細條病。1999-2000年兩年省區試抗病性鑒定,中抗稻瘟病、白葉枯病,對細條病的抗性也較好。(7)米質較好。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1999、2000年兩年統一取樣化驗測驗結果,全部指標達部頒優質米二級標準以上,其中部分指標達部頒優質米一級標準。
2、栽培技術。
(1)適期播種,合理密植。紹糯97-14作單季晚稻栽培,于5月下旬至6月初播種;大田插栽2萬叢,每叢2本。(2)抓好肥水管理。每畝大田純氮用量為11-12公斤,可適當增加鉀肥和磷肥用量。田間灌水宜淺不宜深,分蘗前期自然落干,表土裸露1-2天,以增加土壤通透性,促進根系和分蘗生長;分蘗后期,擱田宜輕不宜重;孕穗至揚花期應保持淺水灌溉;生育后期,宜干干濕濕,使田面濕潤,延長根系活力,利于灌漿結實。(3)注意防治病蟲害。秧田期應加強對白葉枯病的預防;本田期注意紋枯病、白葉枯病及各類蟲害的防治,稻瘟病重發區須在破口期至齊穗期噴藥,以防穗頸瘟
雙季晚稻優質高產無公害栽培技術
(一)根據早稻品種熟期選用晚稻組合
7月15日前成熟的早稻搭配湘晚秈13號、中香一號等高檔優質晚稻,7月20日前成熟的早稻搭配金優117、金優桂99、培兩優210、湘晚秈5號、培兩優93、金優58、汕優46、V46、汕優桂99等遲熟組合,大暑前后(7月23日左右)成熟的早稻搭配金優207、新香優80、岳優9113、培兩優288、V207、V77、汕優77、T優259、T優207、金優44、豐優9號等中熟組合。
(二)適時播種,培育壯秧
金優117、金優桂99、培兩優210等遲熟雜交組合6月12日左右播種,每畝秧田播種量10公斤,湘晚秈13號等高檔常規優質稻,6月8日左右播種,每畝秧田播種量15~20公斤,金優207、新香優80、岳優9113等中熟組合6月22日左右播種(岳優9113等耐肥抗倒的中熟組合可作軟盤拋秧),每畝秧田播種量12公斤左右。播種前種子用“苗博士”種衣劑包衣(20毫升中晚稻型種衣劑包1公斤種谷),以殺滅種子所帶病原菌,防治秧田前中期病蟲害,培育多蘗壯秧。二葉一心結合除稗移密補稀,三葉期后畝施3~5公斤尿素作促蘗肥,秧田后期注意苗瘟、稻薊馬、螟蟲的防治,移栽前3~5天畝施尿素5公斤作“送嫁肥”。移栽前2~3天,每100平方米秧田用5%銳勁特1包(10毫升)兌水10公斤噴霧,以防治返青分蘗前期第二代二化螟與第三代稻縱卷葉螟。
(三)合理密植,提高插秧質量
采取東西行向,寬行窄株栽插方式,金優117等遲熟雜交組合5×8寸,每畝1.5萬蔸,每蔸插2粒谷秧,保證每畝8萬基本苗;湘晚秈13號等遲熟常規優質稻5×6寸,每畝2萬蔸,每蔸插3粒谷秧,保證每畝10~12萬基本苗;新香優80、岳優9113等中熟雜交組合5×7寸,每畝1.7萬蔸,每蔸插2粒谷秧,保證每畝10萬左右基本苗。選陰天或晴天下午插秧,秧苗隨扯隨插,帶泥帶肥帶藥移栽,插秧時田中留薄水(2~3厘米),淺插勻栽。
(四)科學施肥,早發穩長
1、施足基肥:畝施欄肥30擔左右,配方肥50公斤于犁田時深施,免耕田畝施50公斤配方肥,30~40公斤碳銨作基肥,同時用一半早稻稻草還田。
2、兩次輕施分蘗肥:第一次于插后5~7天畝用尿素、氯化鉀各5公斤拌田草凈、莊稼漢、精克草星等除草劑1包撒施,同時保持5厘米深水層4~6天,第二次于插后15~20天畝用尿素、氯化鉀各3~5公斤撒施。
3、兩次輕施穗肥:第一次于拔節期畝用尿素3~5公斤、氯化鉀5~6公斤作促花肥,第二次于劍葉露尖(抽穗前16天左右)禾苗有明顯缺肥跡象時畝用尿素2~3公斤、氯化鉀3~5公斤作保花肥。
4、施好壯籽肥:始穗期畝用“五增牌”谷粒飽1包兌水50公斤葉面噴施作粒肥,以養根保葉防早衰。
(五)管好水漿,協調群體
移栽后淺水返青(5~7厘米),分蘗期間歇露田濕潤灌溉,當田間總苗數達22萬(雜交)~26萬(常規)時排水曬田,待田間開絲坼時灌跑馬水,再曬田,如此反復。經2~3次后至拔節期復水,孕穗抽穗期淺水灌溉,灌漿結實期干干濕濕灌溉,收割前5~7天斷水。
(六)選用高效低毒對口農藥防治病蟲害
在選用頻振式殺蟲燈(每60畝設一盞),誘殺害蟲成蟲的同時,8月上中旬在第三代二化螟幼蟲孵化高峰期畝用5%銳勁特3~4包(30~40毫升)兌水45公斤噴霧(兼治第三代縱卷葉螟);8月下旬畝用5%銳勁特4包加5%井岡霉素粉劑2包兌水60公斤噴霧,防治第四代稻縱卷葉螟與第三代稻飛虱及紋枯病,兼治二化螟與稻曲病;9月初破口始穗期每畝用40%稻瘟靈100~150毫升(或70%三環唑25~30克)、10%吡蟲啉15~20克、“五增牌”谷粒飽1包(50克)兌水60公斤噴霧,以防治穗頸稻瘟、紋枯病、稻曲病、稻蝽象(打屁蟲)、稻飛虱;9月中旬齊穗期,老稻瘟病區與易感稻瘟的品種(特別是優質常規稻品種)畝用40%稻瘟靈100~150毫升(或70%三環唑25~30克)兌水60公斤噴霧;9月底后每100蔸有飛虱1000(常規)~1500(雜交)只以上時畝用10%吡蟲啉20克兌水60公斤噴粗霧于植株中下部。
- 上一篇:郵政局案件專項治理工作會講話(縣)
- 下一篇:副局長珠寶行業消費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