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建設論文
時間:2022-11-29 09:48:00
導語:三農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介紹了“三農”平臺項目的立項和意義,分析了國內外同行現狀與發展趨勢,重點闡述了“三農”平臺項目的三個具體組成部分的。
關鍵詞:信息平臺;“三農”服務
當前正在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社會都在加大對“三農”的支持與投入。福州市政府歷年來十分重視“三農”問題,近年來出臺了一系列有關新農村建設的政策與實施意見,縣區政府各職能部門,圍繞地域經濟支柱產業的發展與壯大,加大人、財、物的投入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各縣區經濟、科技、人才等資源條件不同,在新項目、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的引進,尤其在新產品開發,儀器設備、信息資源共享等方面,普遍感到發展的后勁不足。福州市生產力促進中心作為“國家級示范生產力促進中心”為帶動各縣、區級生產力促進中心的發展,2006年9月福州市生產力促進中心申報福建省科技創新平臺項目:《福州市三農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建設》(簡稱“三農”平臺),獲得省科技廳立項。
“三農”平臺項目,是本著自愿、協同的原則,將市、縣、區生產力促進中心、相關科研院所、企業以及有關為“三農”服務機構的各項資源整合在一起,發揮各自的優勢,以此培育、促進縣、區生產力促進中心的成長與發展,使之成為具有較強核心競爭能力的生產力促進中心。
一.國內外同行現狀與發展趨勢
農村科技服務是實現農村經濟現代化的重要保證,加強農村科技服務體系(平臺)建設對解決好“三農”問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全國各省市紛紛加快了“三農”創新服務平臺的建設步伐,加大了資金扶持力度。
烏魯木齊、合肥、重慶、杭州、寧波、長沙等省市投入了幾百萬元資金建立了農業智能專家分析系統,有效地為基層農業技術人員及廣大農民,提供與農業生產相關地技術決策、技術咨詢、技術培訓等方面服務。我省南平市也已經建成農業遠程視頻培訓系統,系統利用數據傳輸網絡把多個地點的多媒體會議終端連接起來,達到遠程、實時、交互地開展科技培訓,在全國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二.福州市三農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建設內容
福州市“三農”科技創新服務平臺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個技術公共服務信息平臺,羅源縣食用菌技術服務中心,及為“三農”服務的遠程視頻教育培訓系統組成。
1.技術公共服務信息平臺
技術公共服務信息平臺是一個為福州市“三農”服務的信息化平臺,它利用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技術等構建而成。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在線疑難雜癥診斷服務、最新成果系統、遠程視頻點播系統、專家咨詢服務系統、農產品網上展覽系統、農業政策法規、農業科技、價格行情、供求信息、專家咨詢服務系統、科技文獻共享子平臺、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共享平臺及網絡科技環境子平臺等構成。
平臺借助自身的優勢整合福州市各級涉農網站、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的相關資源,形成多方位、多層次的農村實用技術與市場信息的收集、傳遞、分析、體系,為促進福州市農業生產、流通和農民致富發揮長效支撐,為農民提供了一個實用、方便、經濟實惠的信息渠道。
息平臺將進一步拓寬我市農村信息渠道,整合信息資源,消除農村信息貧困,為我市各級鄉鎮村的農民提供隨時獲取各類實用信息,解決長期以來農村地區信息渠道閉塞、信息來源少等問題;幫助農民解決生產技術難題,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以多種形式向農民宣傳科技知識及通過網上互動方式解答農民關于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拉近農民朋友和農技人員之間的距離;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提高農產品質量與安全水平,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增加農民收入;提供科技支撐和服務農業信息工作網絡化延伸,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和農村發展速度;通過網上舉辦各類實用技術培訓班,推廣良種良法新品種,提供農業致富信息,指導農民科學種養,引導合理調整產業結構,提高農業科技含量和產出效益。
2.羅源縣食用菌產業技術服務中心
食用菌產業是羅源縣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出口創匯產業,近年來,該縣把食用菌產業發展作為農業五大優勢產業之一,加以壘高壘大,食用菌產業得到迅猛發展,2005年全縣食用菌(鮮品)總產量達3.5萬噸,總產值達1.49億元,為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羅源縣食用菌產業技術服務中心”是由福州市生產力促進中心和羅源縣生產力促進中心共同組建。“中心”主要承擔省市科技項目和全縣新菌種引進、食用菌技術咨詢,技術培訓和市場開拓工作。“中心”充分整合羅源縣現有的科研試驗設備,加大食用菌技術成果的市場轉化力度,大力推廣菌種培育、保藏新方法及生產管理、鮮菇保鮮新技術,實現栽培品種多樣化;栽培季節周年化;生產方式規模化;加工增值化;市場網絡化。
3.遠程視頻教育培訓系統
為加強我市各縣區農村信息化技術的應用,進一步改善我市農村遠程教育培訓的手段,有必要利用現代信息網絡覆蓋范圍廣、通信速率高、不受地理條件限制等特點,依托福州市“三農”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建設一個“遠程視頻教育培訓系統”,以提高我市農村開展遠程教育、農民科技教育培訓和農業技術服務的能力,擴大教育培訓及技術服務的規模、范圍和層次的目標。
遠程視頻教育培訓系統主要分為五個子系統:農村遠程視頻科技培訓系統、病蟲害數據庫檢索系統、農業專家系統、電子答疑系統、遠程會診系統。
其中農村遠程視頻科技培訓子系統是遠程視頻教育培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子系統利用數據傳輸網絡把分布于我市各縣區多個地點的多媒體會議終端連接起來,達到遠程、實時、交互地開展科技成果、農產品等知識培訓的功效,具有高清晰、軟硬結合、雙流合一、云臺控制、多畫面顯示和強大數據功能(資料分發、程序共享、實時錄像、白板交互、同步瀏覽)等優點,建成后的農村遠程視頻科技培訓子系統將覆蓋我市五區八縣及部分鄉鎮。遠程視頻教育培訓系統中5個子系統功能互補,能夠有效地為我市基層農業技術人員及廣大農民,提供與農業生產相關的技術決策、技術咨詢、技術培訓等方面服務。
福州市“三農”科技創新服務平臺的建設與管理,以縣、市二級生產力促進中心為主體,依托在榕高校、科研院所,積極爭取各級政府的支持,以科技型中小企業、龍頭企業,鄉鎮示范村(戶)為主要服務對象,實行項目制管理,人員采用聘用制,不以贏利為目的,非贏利運作。目前項目進展順利,等待結題驗收。
在黨中央高度關注“三農”問題,大力倡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背景下,福州市不斷加強對“三農”的科技支持和投入,福州市生產力促進中心將充分發揮科技中介機構的作用,整合各項資源,建設好“三農”科技創新服務平臺,為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做大做強省會中心城市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