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農業突破旅游業論文

時間:2022-06-10 06:15:00

導語:休閑農業突破旅游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休閑農業突破旅游業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休閑農業的意義;田東縣發展休閑農業的的可行性分析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休閑農業是適應城市居民休閑度假旅游需要的一種現代農業、是農業、農村建設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結果、發展休閑農業有利于農村產業結構的改善和升級、發展休閑農業有利于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問題、在資源的綜合利用和適應市場需求方面也有其特殊的優勢、有利因素分析、區位優勢、交通條件優勢、資源優勢、存在的問題、休閑農業產品開發力度不夠、旅游形象未能建立、觀念認知欠缺、田東縣休閑農業開發對策、提高對服務業的認識,確立旅游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重要地位、提高對休閑農業的認識,以農為本,樹遼大旅游和大農業的觀念、基于休閑農業的社會功能,需要政府給予適當和必要的支持、“旅游開發,規劃先行”,做好休閑農業發展規劃、確定目標市場,加大宣傳促銷,提高知名度等,具體請詳見。

論文摘要:休閑農業是建設現代農業,開發多功能農業,并向農業的廣度和深度進軍,促進農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的有效模式。本文論述了發展休閑農業的意義,對田東縣發展休閑農業的可行性作出分析,認為發展休閑農業是田東縣旅游業突破的根本選擇,最后提出相應對策措施。

論文關鍵詞:休閑農業旅游業農業結構

2007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并再次強調休閑農業是建設現代農業,開發多功能農業,向農業的廣度和深度進軍,促進農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的有效模式。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即將進入休閑在人們的生活和社會經濟中越來越重要的時代”…,休閑農業是適應城市居民休閑度假旅游需要的一種現代農業,同時又是農村經濟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休閑農業是改造傳統農業的重要途徑,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發展現代農業的核心產業之一。因此說休閑產業的市場潛力越來越大。

l休閑農業的意義

休閑農業興起和發展是科學技術進步,社會生產力不斷提高,人類遭受城市環境惡化和生態環境破壞的雙重壓力下,要求返璞歸真的必然結果,也是農業、農村建設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結果,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在我國發展休閑農業的意義是多方面的,如游憩、美化、經濟價值、社會、教育、醫療、土地綜合利用,舒緩其他風景區擁擠等。王浩(2003)總結為:其一,發展休閑農業有利于實現農業的高效性,拓展旅游業廣度和內涵,形成農業和旅游業的新增長點,擴大農業的經營范圍,帶動農村第二、三產業的發展,提高農民的收入。其二,發展休閑農業有利于解決農業的生態、社會效益高與自身經濟效益低的矛盾。其三,發展休閑農業有利于農村產業結構的改善和升級。其四,發展休閑農業有利于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問題,緩解農村人多地少的尖銳矛盾。其五,發展休閑農業有利于解決消除城鄉差別,緩解二元經濟結構與城鄉一體化的矛盾。其六,發展休閑農業將充分利用都市邊緣農地,這除了有農業生產的功能作用外,還能對城市的合理發展起控制作用,防止城市無限制膨脹,或為未來都市的發展留出預備地。此外,發展休閑農業還能夠促進農村的環保建設。

總之,正在興起的休閑農業與生態旅游農業無論是其科技含量還是田園風光,都有著比常規農業更大的開發潛力和價值,在資源的綜合利用和適應市場需求方面也有其特殊的優勢。休閑農業牽涉面廣、關聯性強,它可以帶動與農業、旅游相關的產業發展,但本身也受社會經濟的整體發展,以及交通、建設、商貿等相關產業的發展的制約。因此,休閑農業的發展不僅關系到自身產業的前途,而且關系到城鄉一體化的建設、農業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其他相關產業的優化發展。

2田東縣發展休閑農業的的可行性分析

田東縣隸屬廣西壯族自治區西部的百色市,位于廣西西南部右江河谷中心地帶。田東是8O.3萬年前舊石器時代古人類文明發祥地,是宋朝時期內陸通向大理國一帶茶馬古道要塞。是鄧小平發動百色起義的策源地,是右江蘇維埃政府所在地,是壯族“嘹歌”的發源地,又是全國扶貧工作重點縣、全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先進縣、國家商品糧基地縣、國家糖料基地縣、中國芒果之鄉、全國創建無公害蔬菜生產示范縣。2006年全縣生產總值達31.81億元,增長10.5%;財政收入5.0418億元,增長25.8%;地方一般預算收入2.0829億元,增長25%;農村經濟穩步發展,實現農業總產值15億元,增長2.17%;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三次產業比例由34.4:44.7:20.9調整為30.76:45.2:24.1??傮w上,田東縣的第一產業的增長緩慢,第三產業還比較落后,各級比較詳見表1。

2.1有利因素分析。

2.1.1區位優勢。田東縣位于南(寧)貴(陽)昆(明)經濟走廊的中心地帶,東接平果,南與德保、天等毗鄰,西連田陽,北靠巴馬,是西南出海大通道重要的交通樞紐。從田東縣城至南寧機場、百色(田陽)機場分別為190km和23km。

2.1.2交通條件優勢。陸路東西向有南昆鐵路、324國道和今年剛通車的南昆高速公路;南北有田東至靖西二級公路、田東至巴馬三級油路、田東至天等三級油路和在建的平至江城=.級油路,田東在全市率先實現了鄉鄉通油路和開通縣城過境公路,形成了“一小時經濟圈”。右江河水運J:溯百色,下經南寧、梧州可直達廣州、香港,200t的機動船常年通航。百色水利樞紐r程完工后,船舶通航可提升至1000t。田東縣城距轄地百色市69km,離首府南寧市168km,有鐵路和高速公路連通,處于南寧市“兩小時旅游經濟罔”內。

2.1.3資源優勢。H東縣農業資源豐富,經過多年的建設,已初步形成了甘蔗、芒果、香蕉、香米、蔬菜、油茶、竹子、速生桉、板粟、畜牧水產等十大農業基地,打造了香米、香油、香蕉、香芒、香豬、香鴨、香酒、香料等“八香”品牌。尤其是近年來,田東縣大力狠抓芒果改良,傾力打造“日東芒果”品牌,將芒果種植作為振興田東農村經濟、加快老區群眾脫貧致富的一項特色農業來抓。目前,該縣芒果產業已形成規模,芒果的商品率和優品率得到了明顯的提高。田東山川秀麗,旅游資源豐富,自然旅游資源有橫山古寨、龍潭靈湖、棋盤灘、龍須河;人文旅游資源有右江工農民主政府舊址、紅軍村和檀河古人類遺址等。

2.2存在的問題。

2.2.1休閑農業產品開發力度不夠。目前,日j東縣的旅游業還處于起步階段,正式運營的只有橫山古寨、右江工農民主政府舊址等少數景點,對休閑農業項目的開發幾近空自。與百色市其他縣域旅游業發展狀況相比,H]東旅游項日丁F發力度遠遠不夠,至今未形成比較完備的景區(點),連享有美譽的“中罔芒果之鄉”也沒打造出相應的旅游產品和項日。

2.2.2旅游形象未能建立。2005年田東制定了《田東縣旅游發展總體規劃》,提“紅色圣地,生態家同”的旅游形象,主打宜傳口號“東,打響百色起義的第一槍;田東,嘹歌之鄉,蓮花世界。rH東,紅色搖籃”;2006年通過Hj東縣人民政府I艤]等平臺向禮會征求旅游主題口號,征集了不少有價值的意見。近幾年來田東縣打造“芒果正宗,源出田東”的品牌,特別是通過舉辦芒果節,進一步提升了田東一一“中國芒果之鄉”的知名度。由于多種原因,田東縣對外進行旅游形象宣傳的載體主要是芒果節,旅游宣傳不系統且范圍狹窄,目標市場不明確,旅游形象的市場認知度還很低,具體詳見表2。

2.2.3觀念認知欠缺。當前,田東縣下一致堅持業化與資源環境的統籌發展,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大力推進田東縣工業化進程,努力把田東縣建成廣西業大縣。此舉勢必影響對第一產業和第產業的關注度,進而影響這兩種產業發展和結構優化升級。根據表1對比田東縣與南寧市、全區的三次產業比例,可以看雖然田東的第一產業(農業)所占比例高,但人均農民收入遠遠低于后兩者,第三產業(旅游業)則更為落后,說明純粹的農業對農民增收的效果不明顯,需要尋找其他突破口。農民本身由于自身整體素質的問題,對休閑農業的認知幾乎為零,難于形成產業的拓展能力。

根據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田東縣發展休閑農業利弊因素兼有,特別是相對于百色市其他旅游發達的縣域(如靖西、樂業、那坡等),田東縣的旅游資源品位低且處于“旅游資源非優區”。一般而論,旅游休閑度假對資源的依賴度相對要小一些,所以憑借良好的區位條件、生態條件和市場條件,大力發展休閑農業,使農業觀光、休閑度假、餐飲購物和節事活動等參與體驗性項目成為田東旅游產品體系的骨架,著力打造城市(如南寧、百色右江區)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完全可以實現田東縣旅游業的突破。因此,當前隨著人們休閑的需求日益增長的趨勢下,在出東縣發展休閑農業是可行的,也是非常迫切的。

2_3田東縣休閑農業開發對策。根據國內外休閑農業開發成功的案例以及相應的理論,田東縣休閑農業的開發應采用以下應對措施。

(1)提高對服務業的認識,確立旅游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重要地位。從國內外發展實踐來看,一個目家或地區的產業結構基本都是遵循著從以一產為主,向以二產、j產為主的格局演變。我國提出,~IJ2020年基本實現經濟結構向以服務經濟為主轉變,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50%。發展服務業不僅是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客觀需要,也是擴大就業、增加地方財力的現實選擇。從稅收情況來看,同樣數量的稅收,若是第二產業稅收,留給地方的不足四成;若是服務業稅收,地方留成部分則在一半以上0。對于縣域經濟體,農民增收和地方財政增加足重要日標,所以,作為服務業的龍頭,應該確立旅游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重要地位。

(2)提高對休閑農業的認識,以農為本,樹遼大旅游和大農業的觀念。休閑農業是旅游業發展的一個新方向。發展休閑農業對于調整農業結構、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豐富旅游產品都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拓寬了旅游資源的內涵和外延,豐富了旅游資源的覆蓋率,滿足了近年來廣大人民群眾返璞歸真和回歸大自然的要求,發揮了農業的凈化、美化和綠化作用,建立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環境系統;另一方面改變了傳統的農業生產結構,優化了農業經濟組合,開拓r農業和土地利用的新領域,緩解了一些熱點景區的壓力,增加了農產品的商品量和附加值,為農業生產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是振興農村經濟的有效措施之一。

因此,政府要提高對休閑農業的認識,樹立大農業與大旅游的觀念,加強休閑農業引導,提高農民群眾對旅游業的認識,制定加快旅游業發展的產業政策,按照“政府引導、企業自愿、優勢互補、效益優先”的原則,大力推進農業旅游產業化和市場化進程。

(3)基于休閑農業的社會功能,需要政府給予適當和必要的支持,引導休閑農業的快速健康發展。除了少數以生態、教育和保留傳統文化為主要目的的項目外,休閑農業要建立在市場運行的基礎上。它的投資主體應該是包括農民在內的社會各個方面。但是,政府一定的資助也是必要的,特別是對于一些服務于休閑農業的公共項目。例如,村、鎮在公共衛生、交通道路等設施建設方面需要給予一定的資金資助。此外,政府還可以在貸款、培訓等方面給予幫助。例如,政府給予貼息信貸,幫助農民改善居住和衛生條件;幫助農民培訓,提高農民在旅游服務和民俗文化等方面的素質。事實證明,只要政府政策引導,鼓勵民間資本投入休閑農業,并采取多元化融資的經營模式,休閑農業產業規模就會不斷壯大。反之,休閑農業則會停滯不前。

(4)“旅游開發,規劃先行”,做好休閑農業發展規劃。休閑農業是農業和旅游業相結合的一種新型旅游方式,應以市場為導向,結合田東的資源,做好田東休閑農業發展規劃。一是要制定休閑農業保護性規劃,保護好農村生態環境和農業生產環境,確保可持續性發展;二是要制定休閑農業產業發展規劃,對一些資源突出、規模較大的休閑農業資源進行重點規劃,以市場為導向,科學合理開發利用,根據對田東縣休閑農業資源的判斷,筆者認為橫山古寨、棋盤灘、龍潭靈湖、萬桂芒果場和目坡果場是田東重點休閑農業資源地;三是制定休閑農業發展政策,包括管理政策、招商引資政策、人才引進政策等等,以使田東縣休閑農業健康有序發展。

(5)確定目標市場,加大宣傳促銷,提高知名度。雖然近幾年田東縣以芒果節來宣傳“芒果之鄉”,但總體上外界的認知度很低。根據區位條件和資源稟賦,筆者認為田東縣的旅游目標市場近中期應該定為南寧市和百色市的市區人口;根據休閑農業相對的季節性,可以通過南國早報、廣西電視臺、南寧電視臺等媒體進行針對性的宣傳促銷不同的旅游主題(芒果、“嘹歌”等)。宣傳促銷要全盤考慮,統一規劃和實施,穩步地提高田東縣知名度。

總之,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就是要使農業生產與休閑旅游形成農業休閑旅游發展鏈,這樣不但提高農民收入和發展農村經濟,還必然促進田東縣農業結構調整,為田東縣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供一條可行的道路,并實現田東縣旅游業的突破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