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面水平推進現代農業論文

時間:2022-06-11 11:58:00

導語:高層面水平推進現代農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層面水平推進現代農業論文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和農業現代化的戰略要求,我們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迅速掀起現代農業加快推進年活動熱潮,在更高層面和更高水平上,推進全省現代農業發展。

1統一思想,充分認識開展現代農業加快推進年活動的重要意義

開展現代農業加快推進年活動,是進一步夯實農業發展基礎、促進農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是進一步提高農業服務能力、轉變工作方式、推動各項工作落實的重要載體,也是推進農科教相結合、產學研一體化的重要抓手,對加快全省現代農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推動示范創建,增創發展優勢。當前我省農業發展已經達到一個新的水平,正處于加速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開展現代農業加快推進年活動,就是要抓住經濟轉型升級的重大機遇,充分發揮我省農業基礎好、經濟發展快的優勢,全面推動現代農業示范創建,實施重點突破,以點帶面,整體推進,加快農業轉型升級,搶占主動權,形成新優勢,迅速提升全省現代農業發展水平,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集聚要素投入,提高綜合效率。現代農業加快推進年活動重點是在全省建設一批現代農業產業園區、一批現代特色產業示范基地、一批現代農業示范村。通過“三個一批”建設,集中力量,集中資源,在項目管理部門、審批渠道不變的情況下,實行項目聚焦,推動資源要素向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特色示范基地和示范村集聚,實現各類資源的整合,提高農業項目集聚度和資金綜合使用效率。

創新工作方式,提高服務能力。現代高效農業的迅速發展對農業部門為農服務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圍繞現代農業加快推進年活動,我委成立了現代農業指導服務團,進一步強化農業部門為發展服務、為基層服務、為農民服務的意識,積極轉變工作方式,創新服務機制,增強服務本領,提高服務水平。

強化科技支撐,打造工作品牌。通過推進年“三個一批”創建活動,進一步推動農業系統的單位和專家,主動與名村、大學生村官、農村能人、現代農業基地和園區掛鉤聯系,促進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在生產上的應用,打造農技服務平臺和科技推廣載體,提高農業科技人員創新創業能力,打響農業系統的工作品牌和專家品牌。

2突出重點,切實抓好“三個一批”建設

2010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也是加快全省農業轉型升級的關鍵之年。從一季度情況來看,全省農業農村經濟形勢總體實現良好開局,農業生產基本穩定,現代高效農業加快推進,農產品出口強勁回升,產業化經營穩步發展,為完成全年農業農村經濟工作任務打下了堅實基礎。在實現良好開局的基礎上,各地要以現代農業加快推進年活動為切入點,抓住機遇,狠抓落實,全面推進全省現代高效農業發展,切實建好“三個一批”,加快形成“一縣一園、一鄉一特、一村一品”格局。

重點建設一批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是有效集聚土地、資金、科技、人才等要素,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載體。近年來,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積極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全省涌現出了一大批發展水平好、代表性強、能體現地方特色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區。這次會議安排參觀的大豐市豐收大地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就是很好的典型。各地要按照省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的通知》精神,每個縣(市、區)至少集中規劃建設一個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要求達到規劃設計科學、產業特色鮮明、科技含量較高、物質裝備先進、運行機制靈活、綜合效益顯著,充分發揮產業園區對現代農業發展的示范帶動作用。

重點建設一批現代特色產業示范基地。目前,全省年產值10億元以上的縣域優勢特色產業已達105個,涉及全省75%以上的縣(市),很多產業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的單打冠軍,其中東海鮮切花、灌南食用菌、灌云蘆蒿已建成省級特色產業示范基地。下一步,每個縣(市、區)都要圍繞優勢特色產業或重點發展的產業,至少建設一個現代特色產業示范基地,實行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品牌化銷售,達到“特色明顯、規模較大、全省領先”,帶動當地現代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重點建設一批現代農業示范村。從我省農業發展的經驗來看,農業產業示范基地、合作經濟組織建設、經營組織方式創新等工作,不少都是以村一級為基礎展開的。全省涌現了蘇州蔣巷村、泰州河橫村等一批現代農業發展名村,在現代農業建設、工農協調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農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已有較好的基礎,對當地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有重要的標桿作用。可以說,整村推進是加快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途徑。

目前,我委正會同省海洋與漁業局組織申報第一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各地要對照《江蘇省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標準》的有關規定,組織起點高、功能全、規模大、效益好、帶動力強的園區積極申報,促進園區規范管理、提檔升級。各地要按照標準,抓緊建設,全面推進。在具體工作上,突出把握三個方面:一要因地制宜,重點突破。立足各地農業資源特色,突出優勢產業、優勢區域,綜合考慮產業基礎、市場條件、區位優勢及生態環境等因素,因地制宜開展“三個一批”創建,推進農業轉型升級,引領區域現代農業發展。二要科技先導,機制創新。要把握現代農業發展方向,突出科技創新、機制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加快推進農業生產規模化、經營產業化、質量品牌化、服務社會化,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

3加強領導,確保現代農業加快推進年活動取得實效

現代農業加快推進年活動是一項全新的工作,也是一項綜合性工作,涉及到農技推廣、園區建設、產業化、農村經營管理、生態農業建設等多個方面,是當前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的一個重要抓手。各級農業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加大工作力度,創新體制機制,狠抓工作落實,確保推進年活動早見效、見實效。

強化組織協調。為了保證活動的順利開展,我委成立了現代農業加快推進年活動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我委綜合處,具體負責活動的組織協調、工作督導、監測考核等工作,委相關處室共同參加,協調推進。各級農業部門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對活動的組織領導,盡快制定實施方案,量化目標任務,創新推進舉措,確保推進年活動在各個層面都有載體、有抓手、有行動。要積極爭取當地黨委和政府支持,加大資金投入,實行政策傾斜,爭取有所突破。

強化指導服務。根據活動安排,我委在每個縣(市、區)定點聯系一個現代農業產業園區、一個現代特色產業示范基地和一個現代農業示范村。目前,各地已經初步明確80個現代農業產業園區、76個現代特色產業示范基地和76個現代農業示范村,并已按照標準開始建設。根據各地提出的意向,我委組建的現代農業指導服務團,以縣為單位明確一位掛鉤處長和相關技術指導專家,圍繞產業發展、科技推廣、機制創新等方面,開展定點指導和服務,探索和創新農業部門聯系農業、聯系農村、聯系農民的有效方式。

強化宣傳推廣。我委將通過新聞媒體、江蘇農業網、《走進新農村》電視欄目、《江蘇農村經濟》雜志、工作簡報和成果展示等多種形式,及時報道活動開展情況,反映活動成效,擴大“三個一批”的示范帶動作用,提高農業系統的影響力。各地也要充分運用各種宣傳媒體,大力宣傳活動的意義、內容、先進事跡和典型,營造領導重視、群眾關注、各界支持、上下聯動、齊抓共建的良好氛圍。強化考評督導。目前,我委正在組織制定活動考核辦法,對符合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標準的,由我委會同有關部門組織評審,報省政府同意后認定授牌;對符合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標準的,優先申報農業部授牌;對成效顯著、考核合格的現代特色產業示范基地、現代農業示范村,由我委進行授牌。各地要切實加強對“三個一批”建設的督促檢查,及時總結建設過程中好的典型和做法,不斷提高建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