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村集體經濟面臨的瓶頸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19 09:28:00
導語:我國農村集體經濟面臨的瓶頸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集體經濟是農村現代化的必然選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是農民增收的重要制度安排,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農村建設的主要力量,要想使農村富裕起來就要發展集體經濟,可是集體經濟的發展面臨著內外部多種困難,要想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就必須突破諸多困難,筆者在調研之后對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現狀、困難做出分析,并提出一些思考。
關鍵詞:農村集體經濟現狀困境思考
暑假在老師的帶領之下調研了三個縣城,分別是六安的舒城、黃山的休寧、淮北的濉溪。主要調查當地的集體經濟發展狀況,筆者在調研結束后對于這些地方的集體經濟現狀有一定的了解,也產生了很多疑問。為什么在國家這么倡導發展集體經濟的背景下,有些村鎮集體經濟薄弱甚至沒有集體經濟呢?怎樣發展集體經濟才能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在調研的三個地方,有不少的“空殼村”、“負債村”存在,村級集體經濟狀況非常薄弱,發展經濟無實力,發展生產無財力,提供服務無能力,干部說話無威力,農村社會化服務功能大大削弱。據調查當地領導干部有發展集體經濟的意愿,但由于內外部條件的限制,集體經濟發展起來很困難,這樣就不能起到帶動經濟發展、提供公共服務的作用了。
一般而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是指自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雙層經營體制改革之后形成的包括鄉、村、村民小組和部分農民共同所有農村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的經濟組織。它包括鄉鎮集體經濟組織、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小組集體經濟組織等。其特征是以土地集體所有制為基礎,以鄉、村區域為范圍,以村落或居住小區為單位,以農業為基礎一、二、三產業綜合經營,實行集體統一經營和家庭分散經營相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具有集體性、地域性和雙層經營性的經濟組織。
集體經濟是計劃經濟的產物,但是它并不簡單的等同于計劃經濟。由上述的定義可以看出集體經濟組織首先是由一部分人共同所有的經濟組織,其次,它實行的是雙層經營體制。
一、發展農村集體經濟面臨的困境
在調研的鄉鎮村里,大部分青壯年都外出務工,村里剩下的都是婦孺,老年人。如何在農村全是老弱人口的條件下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呢?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面臨很多困難。
(一)收入少,債務多
在調查的對象中,大部分村集體收入都來自財政轉移支付,集體經濟收入微乎其微。有的村連正常的工作需要都難以維持,村干部的工資很低,因而工作積極性很難調動。另一方面村集體的債務很沉重,比如舒城縣金橋鄉平均每村債務50萬元,教育費用267萬元。有的村級債務更多,這對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是很重的一個負擔。
(二)想發展,缺人才
現代社會強調以人為本,人才是競爭的核心。而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非常缺少知識型、技術型人才。據調查村集體的干部大都文化水平比較低,沒有技能,市場意識不強,對于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積極性不高。這不能順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也不利于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1]
(三)有點子,籌資難
在調查的鄉鎮村中,大部分村集體都負債累累,而每年財政轉移支付的資金有限,沒有充足的資金創辦集體經濟。上級對村集體經濟的扶持力度也不夠,不僅總體上數額小,而且扶溫飽的多,扶根源的少,極易返貧。另一方面,銀行貸款難,許多能人有點子、想發展,創辦企業帶動當地經濟發展,但由于銀行貸款條件嚴格,農民又沒有擔保人,因而籌集資金更加困難。
(四)有意愿,缺信任
盡管有些村的干部有帶動大家發展集體經濟的意愿,但農民對他們缺乏信任感。據調查普通老百姓對基層政權有許多的不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收支不公開,老百姓對錢的開支不清楚;二是大部分村民認為政府的錢被村干部吃喝消費掉了;三是村委會對提高農民收入沒有盡責盡力,沒有為農民做實事。沒有廣大人民群眾的信任與支持,任何事情都無從談起。因而,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缺乏群眾基礎,沒有群眾的大力支持,也是發展不起來的。
(五)有典型,不平衡
據調研發現,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發展存在不平衡的現象,有一小部分村依靠擁有的資源(如煤礦等),發展集體經濟,積累了很多資金。如淮北市烈山區的洪莊村,村集體收入達2000萬元,村居民人均收入達6000元。該村興辦了洪莊陵園、自來水廠、農民素質學校等便民設施,洪莊農民公寓一期已建成,已分到戶。村里凡年滿60歲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發生活補助100元,解決了老人們后顧之憂。而大部分村僅僅依靠財政轉移支付,村集體非常缺乏資金,只能維持日常的行政開支。再加上有的村地處偏僻,交通不便,地貌比較復雜的話,更加不容易致富。因而發展集體經濟更是難上加難。
二、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難的原因
(一)發展村集體經濟的動機不足
據調研可知,許多村民不知道何為集體經濟,也沒有發展集體經濟的意識。大都認為集體經濟與他們關系不大,實在的是找到一個工資高的打工機會。而村干部工資低、任務重,也沒有發展集體經濟的積極性;有的認為集體經濟發展起來困難重重,沒有信心發展集體經濟;也有不少村黨支部書記整日忙于鄉鎮的中心工作,很少有時間謀劃村里發展大計,對發展村集體經濟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
(二)發展村集體經濟的條件不足
這是制約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因素,集體經濟發展面臨內外部條件的制約。村集體經濟發展面臨的內部條件的制約有村干部能力不強、負債多,缺少資金技術支持、大部分青年外出務工,缺少人力資源等。
村集體經濟發展面臨的外部條件的制約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法律規定不完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健康發展,離不開法律的支撐和保障;[2]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夠;貸款困難,籌資難;基礎設施不完善,交通水利等設施不完備等。俗話說要致富先修路,農村的道路不發達,尤其是山區,這樣即使是有良好的自然資源,也沒辦法借助自然資源富裕起來。
(三)發展村集體經濟的激勵不足
有的縣、鄉鎮只是在認識上贊同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在實踐上沒有足夠的激勵行為。譬如沒有發展集體經濟的整體規劃;沒有將發展集體經濟的任務落實到鄉、村;對于發展好的鄉村也沒有獎勵等。這樣難以調動村干部以及村民的積極性,集體經濟也難以有較快的發展。在調研過程中并沒有看到政府的激勵行為,許多村民甚至連有沒有集體經濟都不清楚。所以只有宣傳,沒有行動是不夠的。
三、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出路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集體經濟是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是實現農村經濟騰飛的重要路徑選擇。各級黨委政府要提高對發展村集體經濟的認識,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充分認識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重要性,增強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緊迫感和自覺性,為村集體經濟提供寬松的發展環境。
(二)因地制宜,加快發展
由于各地的地理環境、交通設施、資金技術、干部能力等方面各不行同,因而發展集體經濟沒有統一的模式。各村應揚長避短,發揮各自的優勢,因地制宜的發展農村集體經濟。[3]譬如休寧縣就依靠自己的天然優勢發展三大產業:茶葉、茶干、茶油,圍繞特色產業發展經濟,帶動農民致富。當地政府大力培育龍頭企業,建立合作社55家,緊緊抓住兩個原則:一是抓兩頭,源頭和龍頭;二是出良品,抓質量。因此各村應該明確自己的優勢,并依靠自己的優勢大力發展農村集體經濟。
(三)激勵扶持,營造環境
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是整個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措施,是加快推進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建設和增強農村基層組織凝聚力的物質基礎,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如此重要,政府應加大扶持與激勵,沒有條件也要創造條件。打破限制集體經濟發展的種種障礙,使集體經濟的發展暢通無阻。公務員之家
針對村集體缺少發展資金的現實情況,政府應建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專項預算,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提供啟動資金和運行支持;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集體經營方式提供稅收優惠(如免征所得稅、減免營業稅和增值稅)和信貸支持。
在技術方面政府可以免費組織專業培訓,引進專業人才,為廣大農民傳授技術,實地演示種植或養殖等方面的技術和注意事項。
四、結語
通過此次調研筆者了解到農村集體經濟的實際情況,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前景并不樂觀,有些地方沒有集體經濟的影子。現在倡導現代化,而農村的現代化才是現代化的最終標志,要大力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就必須直面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困境,著力解決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中遇到的困難,這樣才能突破阻礙,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參考文獻:
[1]魏憲朝,于學強.發展我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幾點思考[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8,(5).
[2]陸曉云.集體經濟是農村現代化的必由之路[J].經濟研究,2010,(15).
[3]王守智.集體經濟組織在新一輪農村改革中的功能、困境及出路.長江論壇,2009,(3).
[4]楊靜.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現狀與思考[J].吉林蔬菜,2009,06.
[5]李艷聰.我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0,(8).
[6]劉子平,魏憲朝.新時期影響我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的制約因素及其策略選擇[J].安徽農業科學,2008,(20).
[7]馮開文.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重要地位[J].農村經營管理,2010,(2).
- 上一篇:公司開展創先爭優階段工作調研總結
- 下一篇:中心醫院審計科愛崗敬業精彩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