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海南自貿港三農問題轉型升級

時間:2022-12-04 03:03:58

導語:淺議海南自貿港三農問題轉型升級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議海南自貿港三農問題轉型升級

摘要:海南自貿港建設,很大的一個現實情況是海南有兩百多萬農業從業人口,有四成農村居住人口,六成農村戶籍人口。要高質量建設海南自貿港,必須把解決好三農問題擺在重要位置。本文從海南自貿港的農業結構調整、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業各項工作的改革等方面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海南自貿港;三農問題;結構調整;農村改

中共海南省委關于貫徹落實《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的決定中明確指出,要接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逐項落實鄉村振興工作隊“十抓十好”目標,加快建設“美麗海南百鎮千村”,繼續推進“三清兩改一建”,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扎實推進“廁所革命”,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提升農民素質能力,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上走在全國前列。2019年以來,海南在三農問題轉型升級上推進了工作,打開了新的局面。

1海南自貿港的農業結構調整

1.1推動種植業結構調整。推進橡膠、檳榔、椰子“三棵樹”提質升級,克服困難超額完成840萬畝天然橡膠生產保護區和150萬畝水稻生產功能區劃定任務,調退低效作物12萬畝,復耕撂荒地10.11萬畝,發展特色高效產業,冬季瓜菜產值達150億元,同比增長4.2%;熱帶水果產值達164億元,同比增長10%。加強“菜籃子”基地建設,聘請第三方測繪機構對全省15萬畝常年蔬菜生產基地實地測量、上圖入庫。1.2推動漁業轉型升級。積極引導漁民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閑漁業走,清退禁養區水產養殖基地12.92萬畝,制作深水網箱227口,啟動水產品交易中心項目建設和3個漁港規劃,建設海洋牧場3個,三亞蜈支洲海洋牧場獲批國家海洋牧場示范基地,實現零的突破。1.3大力發展綠色生態農業。開展禁用農藥經銷執法異地大檢查,啟動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平臺建設,支持陵水、東方申報創建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縣,編印海南農產品質量安全白皮書,海南成為全國第二個整省創建的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1.4著力推進鄉村產業融合。實施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精品工程,完成10條精品線路打造、14個美麗休閑鄉村認定、41家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星級評定。全省休閑農業接待游客2025萬人次,營業收入33億元。與生態環境廳聯合印發檳榔環保烘干設備推廣產品目錄,成立中國果品流通協會檳榔分會,推廣胡椒加工新設備、新技術,爭取中央資金8000多萬元實施產業興村強鎮項目,全年農產品加工業產值達900億元。

2海南自貿港的美麗鄉村建設

2.1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組織開展入戶調研、綜合督導、媒體暗訪、第三方評估,建立正面宣傳和負面曝光相結合、綜合督導與專項督導相結合機制,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取得明顯成效,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81.6%,走在全國前列。國務院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檢查組對海南工作給予充分肯定,李偉國司長評價海南對農村“廁所革命”空前重視、推動有力、成效顯著。2.2持續推進美麗海南“百鎮千村”建設。把“美麗海南百鎮千村”作為鄉村振興的載體。組織第三方專業機構對建設情況進行系統評估,編印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建設知識讀本,開展美麗鄉村招商,在三亞、瓊海等地開展農村資源資產綜合服務平臺試點,引進社會資本參與美麗鄉村建設,已建成特色產業小鎮13個、美麗鄉村816個。發展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以農業和民宿共享為主要特征的共享農莊,累計申報“共享農莊”創建試點204家。2.3抓好農民增收和產業扶貧工作。一是千方百計促進農民增收。把促農增收列為“兩個確保”百日大行動的重要內容,落實省委省政府促進農民增收二十二條措施,及時發放中央和地方惠農補貼資金21.38億元,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一是下半年農民收入增幅比上半年明顯提高。預計全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將達到8%以上。二是全省農民收入水平在全國的位次明顯提高。從全國第19位提升至第14位,五年提升5位。三是農民收入翻番目標提前實現。十八大提出2020年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2019年海南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5110元,比2010年實際增長114.84%,提前一年實現翻番。二是扎實推進產業扶貧。組織開展產業扶貧專項督導,出臺解決產業扶貧存在問題的七項措施,編印特色產業發展目錄,推廣“五帶動全覆蓋”的組織模式,扶持貧困戶發展庭院經濟“五個一”,創新經營主體帶動獎補、貧困戶生產獎勵、橡膠價格收入保險、低保戶“自強行動”等扶持政策,全省聘請貧困戶產業發展指導員4628名,對貧困戶年度家庭經營性收入超過4000元的,獎勵1000元用于發展生產,兌現獎勵資金5583.47萬元,有力激發了貧困戶內生動力。目前,全省實施農業產業扶貧項目1811個,種植南藥、熱帶水果等34萬畝,養殖661萬頭(只、條),輻射帶動貧困人口9.98萬戶41.77萬人次,為貧困戶穩定脫貧增收提供了重要支撐。

3海南自貿港的農村制度改革

3.1完善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持續開展土地確權“回頭看”。全省22個縣級行政區、202個鄉鎮、2554個村(居)委員會共確權耕地面積786萬畝,涉及承包農戶98.3萬戶,簽訂承包合同面積781萬畝,占確權耕地面積的99%,向農業農村部提交確權數據庫成果完成率達100%,頒發經營權證書94.4萬本,占應確權農戶的93.6%。3.2全面完成我省清產核資工。全省共27643個集體經濟組織完成清產核資,資產總額核實數為225.1億元,規范建立清產核資臺賬和數據庫,農業農村部專項核查組對海南清產核資工作給予充分肯定。3.3培育發展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召開全省農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推進會,全面抓好農民專業合作社“空殼社”清理工作,對6597個清理對象全面排查,確定“空殼社”3793個,對全省87家省級示范社和15家國家級示范社開展監測,投入710萬元對30家示范合作社及26家示范家庭農場給予扶持。3.4積極推進農業制度創新。策劃了12項制度創新案例,“優質農產品出口動態認證+免證書免備案管理模式”作為海南自由貿易區制度創新第四批案例向社會公開,“海南省農藥備案工作制度”被農業農村部向全國推廣,納入新修改的《農藥管理條例》有關條款。3.5舉辦一系列重大活動。一是成功舉辦“冬交會”。以“開放合作、綠色發展、鄉村振興”為主題,按照“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的模式,舉辦第22屆“冬交會”,2700多家企業、5300多名客商參展,其中包括32個國家或國際組織的382家外商,簽訂各類協議訂單774.5億元、訂購量614.8萬噸,吸引50多萬市民參觀,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品牌效益。二是成功舉辦多場涉外活動。協助農業農村部舉辦首屆中非農業合作論壇,39個非洲國家代表團和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糧食計劃署等多個國際組織500多名嘉賓參會,通過了《中非農業合作三亞宣言》,簽署了共11項務實合作協議,為促進中非合作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貢獻了海南力量,農業農村部專門致信感謝。舉辦博鰲亞洲論壇農業分論壇,精心打造“美麗鄉村會客廳”,成為博鰲論壇的新亮點。

4存在問題及改進思路

總體而言,海南自貿港三農問題轉型升級取得了不俗成效,但仍然存在不少問題。一是農村距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還有不少急需補齊的短板,二是對自貿區(港)背景下的“三農”工作思路研究不夠,三是農民持續穩定增收壓力較大。在未來的幾年,海南要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農”領域必須完成的硬任務,著力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扎實推進鄉村振興,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海南自貿區港建設作出應有貢獻。(1)繼續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戰。狠抓畜禽糞污治理和資源化利用,落實畜禽禁養區、限養區、適養區管理制度,推進畜禽規模養殖場環保設施改造,配套建設一批農村沼氣工程和有機肥加工廠,促進畜禽糞污資源化、能源化、肥料化利用。實施化肥農藥減量行動和田間清潔工程,解決“白色污染”問題,禁止秸稈亂燒行為。(2)高標準高質量推進美麗海南“百鎮千村”建設。統籌整合相關涉農資金,采取以獎代補、貼息、擔保等方式,撬動社會資本參與,引導村鎮通過盤活資源、經營村鎮等方式加大項目投入,打造“一鎮一業”“一村一品”。(3)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大力發展預冷保鮮、分選分級、倉儲物流、電子商務、信息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培育一批家庭工場、手工作坊、鄉村車間,實施鄉村旅游品牌創建工程。支持建設萬寧檳榔城、瓊海胡椒加工產業基地,推進檳榔、胡椒、天然橡膠加工工藝改造升級,全面取締檳榔土法熏烤加工,推廣綠色環保加工設備。積極開展“共享農莊”試點,落實配套支持政策,建立動態監管機制。(4)扎實推進農村改革。扎實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完成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做到賬證相符、賬實相符,錄入全國統一的清產核資信息系統。選擇有條件的村集體開展集體經濟股份制改造,建設農村資源資產公共交易平臺,采取入股、合作、聯營等方式發展壯大集體經濟。(5)牽頭抓好產業扶貧。繼續推動“五帶動全覆蓋”行動和有勞動能力低保戶自強行動,構建政府、市場、社會協同推進的大扶貧格局,實現組織化產業幫扶全覆蓋。推動消費扶貧常態化,調動貧困戶內生動力。開展科技扶貧“百村千戶”工程,提高貧困戶自我發展能力。

參考文獻:

[1]:《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2]《海南省農業農村廳2019年度工作總結》.

作者:鄭慶材 單位:中共海南省委黨校(省行政學院、省社會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