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農業企業的利潤增長分析

時間:2022-04-06 04:58:14

導語:小型農業企業的利潤增長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型農業企業的利潤增長分析

摘要:我國是農業大國,國家重視農業發展,但是小型農業企業的經濟效益普遍不高,生存發展受限。所以,如何提高農業企業的經濟效益,探究企業的盈利模式,使其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成了管理者研究的主要課題。影響小型農業企業利潤增長的因素在于高昂的生產成本和落后的銷售和管理模式等。要改善企業的生存狀態,提高競爭力,就必須從這幾個方面著手進行改革,尋求出路。

關鍵詞:小型農業企業;生產成本;銷售模式;利潤增長模式

一、農業企業在中國的現狀

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發展農業經濟,是國家的立國之本。自2004年中央提出三農問題以來,農業問題一直是我國政府關注的重點。當今我國農業的主要矛盾已經由總量不足轉變成結構性矛盾,原因是我國的農業企業效益不高,國際競爭力不足。所以,如何提高農業企業的經濟效益,探究盈利模式,使其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成了管理者研究的主要目的。大型農業企業可以依靠規模化和國家宏觀產業布局來解決相關問題,但是小型農業企業要在夾縫中求生存、求盈利、求發展,必須要走出一條適合自身特色的差異化發展道路。

二、小型農業企業利潤的影響因素

(一)農業企業的生產成本管理是利潤的主要影響因素

現階段,小型農業企業成本管理的主要問題在于重視程度不夠,體系不夠完善,相關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制度制定容易執行難,管理的范疇比較局限,導致業務與財務融合度不高,部門之間缺乏一定的配合,制約了企業的發展。我國的農業還未真正實現科技化、現代化,很多地區的小型農業企業局限于資金、技術等原因,還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在現今勞動力成本日益增長的情況下,人工成本成了企業最大的支出,約占35%,而美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僅為9%。而且這些人員中周圍農戶比重很大,都是年齡偏大的農閑人員,按時計酬,勞動生產率不高。同時,因為小型農業企業需要的種苗、飼料、化肥農藥等生產資料的需求量不大,一般就會采用就近原則選擇供貨商,比如一些農戶或者小商販,議價能力相對比較弱,成本居高不下。農業企業的資源有限,要資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首先就要做好全面預算管理。但是,大部分企業的預算管理等內部控制制度因為管理層的不重視導致不完善甚至缺乏,制度制定和執行層面缺乏控制,造成鋪張浪費嚴重,合理與不合理的損耗沒有嚴格的審批流程來規范,成本和費用超預算現象時有發生,最終無法完成利潤指標。

(二)銷售模式對利潤的影響分析

現階段小型農業企業的銷售渠道主要有B2C模式、O2O模式和B2B模式。1.B2C模式。采用這種模式,一般選擇直銷,比如開專營店,這樣可以提高品牌知名度,但是需要有專業的營銷手段,租金、人員工資、水電等銷售費用的開支,導致商品價高量底。這種模式主要針對有一定消費能力,對農產品品質有要求的高端人士,一旦品質達不到要求,口碑就會下降,銷量也會下跌。2.O2O模式。線上接單線下銷售(OnlinetoOf-fline)或者線下體驗線上下單(OfflinetoOnline)的模式,是當今社會非常流行的一種銷售模式。該模式利用互聯網的宣傳優勢以達到擴大銷售渠道的目的,改變了消費者消費習慣。但是因為是線上銷售,所以對銷售人員、物流、倉儲、售后等要求非常高。首先,要有專業的后臺人員維護數據,銷售人員對商品的介紹;其次,運輸上既需要實時冷鏈配送,又要求方便快捷,這樣就增加了物流成本;再次,生鮮產品注重的是新鮮,所以對倉儲的要求也很高。而且現在都在搞線上銷售,物品沒法讓消費者有直觀感受,再加上物流滯后,就會導致大量的售后問題,但是一般的網店的售后短時間無法配備,就會產生大量矛盾,導致剛培養起來的消費習慣在多次受挫后消磨殆盡。其實這種消費模式還是注重方便快捷,也是今后的一種趨勢。3.B2B模式。企業直接與食堂、超市對接。食堂、超市對于小型農業企業來說是一個長期穩定的大客戶,但是他們的品種多樣性以及價低量大的供貨要求一般的小型企業無法滿足,所以,通常情況下為了滿足自身的需求,這些商家會選擇農產品批發商,而不是直接對接生產企業。如何以銷定產,順利進駐超市、食堂對于農業生產企業來說就是一個問題了。

(三)其他因素對利潤的影響分析

1.產品的品質。企業要擴大銷量,增加利潤,要在產品品質上下功夫。小型農業企業在原材料采購上無法制定出保證統一的標準,最終導致供應商良莠不齊,產品質量、數量也無法保證。2.專業人員的缺失。一般的小型農業企業缺少專業技術人才,這些人員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要吸引這些人才就需要提供相關的科研儀器和經費,而這在小型農業企業實現起來比較困難。所以,在生產過程中一旦出現棘手問題而自身無法解決的情況下才找專業人士過來指導,導致無法將問題扼殺在搖籃里,只獲得經驗用在下次養殖的時候,而這一批次的相關成本計入營業外支出。3.管理層的局限性。小型農業企業的管理人員一般是從基層成長起來的,大部分都是技術型的,認為技術就是王道,缺乏管理經驗和戰略眼光,對內控制度、財務制度、銷售體系的建設不夠重視,企業缺乏相關的制度,或者即使制度建立了,沒有管理層的支持執行起來也相當困難,形同虛設。4.自然災害的影響。和工業企業不同,農業靠天吃飯的現象縱然已經減少很多,但是重大的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還是避免不了,洪澇和蝗蟲時不時的侵擾仍然導致農業企業受影響。

三、小型農業企業保持利潤增長的建議和措施

(一)壓縮生產成本

1.做好全面預算。預算如何制定,如何執行,如何考評,最終決定全面預算的執行效果。預算可以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采用合適的預算方法編制,此處就不一一羅列。本文主要關注的是預算編制好后,如何執行的問題。很多時候,預算在執行過程中往往會偏離既定目標,而且相關調整措施也跟不上,導致預算失去了原有的意義。領導層對預算工作的重視和支持程度也對預算執行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企業需要階段性(季度,半年度,年度)對預算的執行情況進行總結,以期最終能順利完成預算目標。2.加強內控制度建設,防止不必要的損失。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可以極大程度的降低企業內部貪污腐敗的幾率。小型農業企業往往管理不規范,人員整體素質不高,所以,內控制度的制定和執行需要規范,同時需要建立內部審計制度,完善評價體系。執行層面則要求內審人員直接向董事會報告,避免受執行層面管理人員的制約。3.加強員工培訓,提高人員整體素質。小型農業企業要發展,必須走“小而美”的路線,換言之就是走現代化、科技化、集約化、差異化的道路,引進先進技術,加強人員培訓,提高業務水平和專業素質,強化成本管控意識,提高勞動生產率,以期降低單位農產品的人工成本。4.考慮資金的機會成本,優化資源配置。農產品的種植是有季節性的,在相同時間段投入同樣的人力、物力、財力的同時,產成品的價值是由市場決定的。所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選擇種植經濟價值相對比較高、容易存儲的農作物,是小型農業企業提高盈利能力的方法。

(二)改善銷售模式

因為是小型農業企業,所以無法通過規模化效應來獲得價格優勢,可以選擇當下新興的O2O模式。首先,建立穩定的、可持續發展的銷售渠道,與經銷商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全方位,多角度的拓展銷售渠道,制定合理的銷售返利制度,擴大銷量,降低成本,提高銷售收入。其次,與消費者近距離接觸,傾聽消費者的需求,尋求改進方案,提高產品與服務質量,爭取做到以銷定產,減少不必要的損耗。再次,選擇靠譜的物流公司,解決企業與消費者最后一公里的問題,提高倉儲與運輸的效率,降低農產品損耗,提高客戶滿意度。最后,樹立品牌效應,建立農產品的溯源機制。通過動態跟蹤農產品生長信息,將農產品所有種植信息存入到外包裝上唯一對應的二維碼中,消費者就可以通過直接掃描商品二維碼,獲取到該農產品從生產到檢驗到采摘等一系列相關信息。提高消費者的信賴度,增加消費黏性。

(三)消除其他因素的不利影響

1.尋找質優價廉的穩定供貨商,保證產品質量。為了降低因種苗或其他原材料不合格導致的農產品質量不穩定甚至大面積死亡的風險,或者直接依靠政府采購,或者尋求農業分管機構的技術指導采購相關種苗,或者與科研院所合作開發新型種苗,最終目的就是保證種苗質量,達到高質、量產、低成本的效果。2.購買農業保險。農業保險按農業種類不同分為種植業保險、養殖業保險;按危險性質分為自然災害損失保險、病蟲害損失保險、疾病死亡保險、意外事故損失保險;按保險責任范圍不同,可分為基本責任險、綜合責任險和一切險;按賠付辦法可分為種植業損失險和收獲險。農業企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購買以抵御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疫病、疾病等保險事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3.及時了解政府涉農政策。國家和地方政府為了鼓勵農業企業的發展,充分利用宏觀調控的手段,出臺了很多農業相關的補助和扶持政策,企業可以有條件的享受相關的農業優惠扶持補助。企業可依據相關優惠條例對照實際情況申報享受優惠和補貼。4.提高管理層的管理水平。管理層要突破自身的局限性,不斷學習先進的管理知識,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同時也可以和兄弟單位加強合作與交流,學習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重視加強制度建設,以適應現代化農業企業的經營需求。

四、結語

小型農業企業想要走出當前困境,獲得持續盈利,走可持續發展戰略,就需要從企業的內、外部,全方位、多角度的尋找利潤增長點,控制風險,完善各項管理制度,提高人員素質,發揮主觀能動性,轉變思維,努力拓展經營,降低成本。同時,還需要充分利用好O2O的新型銷售平臺,聯合物流、電商打造品牌效應,獲得銷量的提升。最終實現增強盈利能力,建立適應現代產業發展的有自身特色的農業企業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黃曉燕.農業企業成本管理問題及對策研究[J].納稅,2020(06):221-222.

[2]張嵐.農業生產經營企業的成本控制研究[J].當代會計,2016(02):23-24.

[3]錢琦,蘇世偉.農產品銷售O2O模式分析[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9(12):118-121.

作者:高蕓 單位:蘇州國信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