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學視角與玄幻劇的熱播探討
時間:2022-12-23 10:40:09
導語:傳播學視角與玄幻劇的熱播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現實題材劇精品化發展的當下,玄幻劇收視率呈現逐漸降低的趨勢。對比曾經引發收視狂潮的熱播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目前的玄幻劇發展令人惋惜。本文以傳播學的視角,從文本內容、社會環境和受眾心理三個維度去探析《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熱播背后的多重因素,以期讓玄幻劇凝聚更具現實意義的文化價值,吸引更多的觀眾,重新煥發生機與活力。
【關鍵詞】傳播學;玄幻劇;社會環境;受眾
一、劇本打造玄幻劇文本價值的典范
玄幻劇以表現神仙、妖魔的情感故事為主要內容,主人公多具備超能力,描繪了與現實完全脫鉤的虛構世界,通過數字化合成技術展現奇幻的故事。[1]特效是呈現故事的手段,好故事是玄幻劇成功的根本要素。《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之所以受到追捧,首先是因為有一個好的劇本,既有引人入勝的魔幻、玄幻主義因素,同時也融入了現實主義的映照。
(一)幽深玄妙的魔幻色彩
吸引人的故事是電視劇“吸粉”的王道,《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就是講述了一個人物關系錯綜復雜、劇情跌宕起伏的故事。該劇主要以男女主角夜華、白淺命中注定的三世情緣為主線展開,精彩的劇情引人入勝,糅合了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傳統武俠小說以及西方現代魔幻主義的故事內容和創作手法,魔幻色彩貫穿始終。仙氣繚繞的天宮,世外桃源的青丘,幽暗神秘的翼界,上演飛天遁地的仙俠,把觀眾帶入華麗魅影的玄幻世界;變幻莫測的法器和法術,正邪之戰的恢弘場面,極大地開闊了觀眾的想象空間;仙風道骨的東華帝君,不問世事的折顏上神,更是滿足了觀眾對仙俠的形象定位。在被架空的玄幻世界,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起死回生、輪回轉世,在這個世界里,不但不受自然界規律、社會世界理性法則和日常生活規則的制約,而且恰好是完全顛倒了自然界和社會世界的規范。[2]正是有了玄幻元素的存在,增加了故事的看點。
(二)映照生活的現實因素
一部好的玄幻作品,雖然描述的是“架空世界”里的故事,但玄幻僅僅是外衣,最終還是要回歸到現實生活中,完成由玄幻世界到現實世界的映照。西方的魔幻電影,受魔幻現實主義的影響,“通過極端夸張和敘事交錯的藝術筆觸,把神奇怪誕的人物和情節,以及各種超自然的現象插入到反映現實的敘事和描寫中,以圖描繪和反映錯綜復雜的歷史、社會和政治現象。”[3]電視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就通過玄幻的世界映照了美好現實生活的模樣,雖然該劇展示的是玄幻世界,但既有對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呼應,也有對是非善惡的判斷和因果報應的認同。該劇體現了人妖和諧相處的種族平等觀、世界和平共處的普世價值觀。通過天宮、翼界和青丘的對比,描繪了人類向往的理想社會。此外,該劇中的因果報應、神仙歷劫等情節,暗合了向善、勵志的社會主流價值觀念。飛升上仙、上神都要歷劫,歷經劫難才不斷地增加修為,人生也是如此,需要通過努力和奮斗,才能成長、成才。
二、玄幻劇熱播背后的社會環境解析
縱觀當前的國產電視劇市場,不論是現實題材劇、偶像言情劇,還是古裝武俠劇、宮斗穿越劇,幾乎所有的人物類型和故事情節都被拍盡了。因此,從魔幻文化的歷史積淀和社會環境來看,腦洞大開的玄幻劇的出現和井噴是偶然中的必然。
(一)數字合成技術助推特效告別“五毛錢”
近兩年,網絡小說改編IP劇大熱,買方市場決定了賣方市場,投資方正是看中了IP劇已有的粉絲基礎。網絡文學以玄幻小說為主,助推了玄幻劇的持續升溫。電視劇熒屏上,玄幻劇迎來大爆發,《古劍奇譚》《誅仙青云志》《青丘狐傳說》《山海經之赤影傳說》《老九門》《花千骨》,這些IP劇每推出一部,就得到很高的關注度,創下不俗的收視率。科技的迅猛發展加速了玄幻片的發展繁榮,傳統的電視劇都是實地取景,呈現現實場景的本來面目。玄幻片的很多場景架空了真實世界,描述現實中并不存在的時空關系,在數字技術尚未運用到影視領域之前,在現實中無法找到適合的拍攝地點。“電腦在藝術上的作用,已經開始接近全新的審美體驗。”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拍攝不再受時空限制。逼真的特效使用,高質量的后期制作,能夠讓電視劇呈現出文字所描述的場景。國產電視劇已經告別了“五毛錢”特效,開始與國際水平接軌了。
(二)跨平臺營銷對該劇熱播的“神助攻”
當今電視劇市場已然告別了獨播劇場時代。《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在浙江衛視、東方衛視同步播出,與此同時,在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搜狐視頻、樂視視頻等網絡平臺聚力,還充分利用了微信、微博、貼吧和彈幕等社交新媒體持續發力。從傳統電視媒體到網絡新媒體,再到網絡社交新媒體,《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營銷實現了傳播渠道的多元化。一方面,該劇在多個平臺傳播,實現了聚眾傳播效應,擴散了該劇的影響力;另一方面,不同媒體平臺的傳播共振,形成協同傳播效應,實現了傳播效果的最大化。[5]據骨朵數據監測顯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全網播放量高達300億,在同期電視劇排行榜中排名第一。
三、受眾接受動機下的滿足與認同
玄幻劇擁有超能力的主人公,在歷經重重磨難之后,或完成了自我成長,或拯救了天下蒼生,期間必定伴隨著一段生生世世的虐戀。從受眾接受動機來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受追捧反映出新生代觀眾文化需求和審美心理的轉換。
(一)消遣娛樂符合受眾的接受動機
傳播的娛樂內容可使受眾忘掉憂慮焦急的問題而在心靈上獲得紓解。尤其是在全球化的今天,媒介的娛樂功能更是將媒介的商品特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將此視為媒體市場競爭的利器。[6]隨著電視劇的收視群體由中老年到青少年的轉變,80后、90后甚至00后成為電視劇的消費主力,這些新生代受眾的文化訴求必然會改變原有的生態格局。首先,新生代受眾的訴求左右作者的寫作題材和故事發展。各大網絡平臺連載的小說,絕大多數都是魔幻、修仙題材,這是新生代受眾選擇的結果。IP劇熱蘊含著一條清晰的發展脈絡:同名小說先成為網絡點擊量、搜索量冠軍,影視公司再購買相應版權,制作方改編搬上熒屏。[7]這代年輕人雖然從小物質生活條件優越,但是身處社會轉型發展期,面臨的競爭和壓力越來越大。以往傳統的電視劇,受眾要么在車禍、失憶等悲劇性故事中被虐,要么在充滿懸念感的劇情中燒腦,而玄幻劇朝著受眾所期待的結局發展的劇情,極大地滿足了新生代受眾釋放生活壓力和宣泄心中焦慮的情感需求。正如網友所說的,粉絲們看的不是劇,是自己的青春和情懷。其次,新生代在劇中完成了自我身份的認同。不同于早期的玄幻劇,男女主角需要歷經艱苦的“修仙之路”,才能從平凡之身走向萬眾矚目。玄幻劇塑造“瑪麗蘇”和“杰克蘇”的完美形象,照亮了無數普通青年男女的夢想,同時滿足了男性和女性受眾的幻想。一個集家世、才貌、善良、能力與膽識于一身的形象被虛構出來,受眾在追劇的過程中,通過對自我角色的代入完成了對“完美自我”的幻想。
(二)精良制作符合受眾的審美心理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演員都是俊男靚女,超高顏值的演員陣容,迎合了受眾的審美需求。根據皮亞杰發生認知論的觀點,偶像崇拜是源于人的認知發展,是人尤其是青少年步入社會化的一個重要歷程。劇中的人物與演員融為一體,受眾看劇時在入戲與出戲之間自由轉換。無論劇里劇外,男女主角勵志的奮斗經歷,傳遞了積極的正能量,集聚了龐大的粉絲群。在視覺經濟時代,《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劇組在服裝造型和音樂制作上也是下足了功夫。服裝造型講究,造型團隊共設計了130個角色造型,制作服裝1400多件。狐族的服裝以淡青色為主,淡青色的衣服配上粉色的桃林背景,美不勝收,讓受眾大飽眼福;天族、昆侖虛服裝都以白色為主,仙氣飄飄;而翼族的服裝則以黑色為主色調,暗合了他們奪取天下的野心。服裝造型細節講究,與正派反派、劇情發展水乳交融。另外,音樂制作精良,劇中的音樂由譚旋音樂工作室量身定制,片頭曲《三生三世》由張杰演唱,片尾曲《涼涼》由楊宗緯和張碧晨演唱,插曲《思慕》由郁可唯演唱,契合劇情的歌詞與歌手傾心投入的演繹,如泣如訴白淺與夜華三世的癡戀,滲入觀眾的心底,帶來一場視聽盛宴。
參考文獻:
[1]文衛華,曾一珺.IP熱潮下國產玄幻劇敘事特色解析[J].中國電視,2016(1):18-22.
[2]陶東風.青春文學、玄幻文學與盜墓文學[J].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08(5):25-39.
[3]劉桂茹.玄幻、差異美學與后現代主義[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11):98-103.
[4][美]邁克爾·拉什.新媒體藝術[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1).
[5]劉小華,黃洪.互聯網+新媒體——全方位解讀新媒體運營模式[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6(3).
[6]申凡.傳播學原理[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2(2).
[7]高虎.IP改編電視劇的市場表現[J].當代電視,2017(4):38-39.
作者:靳婷婷 單位:江蘇理工學院
- 上一篇:被動式節能在住宅建筑設計的應用
- 下一篇:材料專業物理化學實驗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