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新聞的傳播路徑及特點分析
時間:2022-07-12 10:30:57
導語:體育新聞的傳播路徑及特點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媒體時代的傳播以即時性、互動性為特點,對新聞報道而言,新媒體作為傳播渠道賦予了用戶發言評論的權利,用戶成為實時新聞的參與者。其中,體育新聞作為新聞報道的一大分支,可以借助新媒體平臺的各種交互手段,作出形態更豐富、內容更多元的新聞報道,滿足觀眾對體育新聞更高的要求。本文具體分析新媒體時代體育新聞有哪些傳播途徑以及在不同的傳播途徑中體育新聞呈現什么特點。
新媒體在中國突飛猛進式的發展讓傳播手段日新月異,與媒體發展速度相對應的是國內體育新聞報道迎來了新的轉型發展機遇期。過去觀眾對體育新聞的接收渠道主要依靠電視節目直播,但現在借助微信、微博、抖音、快手、論壇等交流平臺,關于體育賽程、體育明星、體育活動的新聞報道,變得更加大眾化、更接地氣。在這樣的傳播過程中,一方面,體育新聞報道拉近了參賽運動員和觀眾的距離,傳播了全民運動的健康觀念;另一方面,借助信息的通暢,廣大觀眾對體育事業與體育新聞報道實現了更強的輿論監督。
一、新媒體時代體育新聞的傳播路徑
1.微博、微信的關系傳播。據調查,目前中國的網民數量已突破7億,幾乎一半的民眾已經接入了互聯網的信息服務。在中國具備較高傳播力的社交平臺中,微博和微信充當了重要的信息接口。微博是基于弱關系下的信息傳播,網民大多數保持著匿名性和互不相識的狀態,因關注體育頻道或體育明星的賬號而形成聚合。在體育賽事的進程中,微博會進行實時的賽況跟蹤,幫助無法觀看直播的觀眾獲得第一手資訊。例如,在奧運會期間,各大賽事同步進行,觀眾目不暇接,為了第一時間向觀眾傳遞奪獎好消息,微博為運動員開通了嵌入式獲獎卡片消息,即當運動員獲獎時,微博自動在該運動員的賬戶上相關項目榮譽,網民可以就這條卡片消息進行轉發、點贊和評論。這種方式讓體育快訊迅速地抵達到無法參與體育賽事的民眾手中,同時由于民眾高漲的愛國熱情,奪獎信息能迅速占據熱門榜單,不斷擴大影響力。微信則是基于人際關系下的強關系傳播模式,微信中的體育新聞傳播渠道包括微信公眾號、微信朋友圈的好友分享以及微信朋友圈嵌入式信息流推廣。由于微信是全民社交軟件,其信息分享空間呈現出更多私人領域的特點,與微博形成了顯著差距。其體育信息的傳播路徑一般包括體育新聞公眾號消息的實時推送,其模式與傳統新聞報道類似,有關于體育賽事的圖片、文字描述及視頻。另兩種信息擴散模式則是觀眾自發的朋友圈分享視頻、圖片行為,借助多種形式表達自身觀看比賽時的激動之情,通過朋友圈層的關系影響不觀看體育賽事的群體獲知該消息。2.抖音短視頻互動傳播。4G時代網速的快速提升和流量資費的下降,使短視頻平臺以迅猛的姿態占據了大眾文化娛樂市場中的重要一環。以抖音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不僅是用戶分享創意視頻的空間,也是體育新聞裂變式快速傳播的渠道。短視頻平臺和微信、微博體育視頻的傳播差異在于更聚焦于體育賽事的細節呈現,由于短視頻時長一般在15秒以內,適應的是人們短平快的瀏覽習慣,因此新聞的亮點必須在視頻開端就得到呈現,不然觀眾就會選擇迅速滑走,而算法根據用戶的個性化推薦定制,在用戶首頁上出現的關于體育的新聞則會越來越少。因此,體育新聞在適應短視頻傳播的特性時,一般會將體育賽事中的精彩瞬間進行慢動作播放并配上積極向上的背景歌曲,吸引用戶的注意力停留。當體育新聞精彩視頻被網友點贊后,短視頻平臺會根據算法推薦將這則視頻推到更多熱愛體育事業的網友視頻信息流中,體育短視頻的力量將會不斷被擴大。與此同時,短視頻平臺上的內容呈現出高度模仿性,體育視頻的傳播更容易引導大眾參與到運動健身過程中來,有助于培養全民體育的意識。3.論壇的群體傳播。盡管論壇、貼吧類的信息平臺如今的參與網民數量已經大不如前,但對于小眾的群體而言,論壇的存在為他們營造了群體的討論空間與氛圍,將一些體育運動在群體傳播中實現了效應的最大化。
二、新媒體時代體育新聞的傳播特點
現階段的體育新聞在制作形式和傳播方式上越來越體現出技術先進化的特點,它打破了傳統的文字、圖片、視頻的介紹方式,引入了更多人工智能領域的最新科技。2019年10月武漢世界軍人運動會期間,武漢人民廣播電視臺采用虛擬主播進行賽況播報。此前不少電視節目已做過虛擬主播的嘗試,技術上日趨成熟,通過人臉識別、語音合成、建模、深度學習等技術,虛擬主播在形象上端莊大氣,外形與一般的主播形象并無差別,普通話發音標準具備情感,儀態自然流暢,觀眾難辨真假。在體育新聞的播報上,通過記者提前將編輯整理好的稿子人工錄入系統,軍運會的虛擬主播向觀眾播報昨日賽況、今日賽況以及獎牌榜三大內容。但目前虛擬主播的局限在于,虛擬主播現階段只能播報簡明客觀的數據體育新聞,需要結合記者深入思考及對觀眾各種情緒回應的新聞欄目仍然只能由真人擔任,但AI主播相對低廉的成本在未來或許會成為體育新聞的新趨勢。
三、結語
面對當前豐富的傳播渠道,各大新聞媒體組織積極運用“互聯網+”的形式,形成了全媒體覆蓋觀眾視聽生活的格局。一方面,多渠道體育新聞的擴散能讓新聞媒體獲得更高的關注度,獲得點擊率、播放率等不俗的數據成績;另一方面,體育新聞采編團隊還需要不斷挖掘體育新聞中的亮點,引導更多民眾關注體育,參與體育。就當前的體育新聞市場而言,新聞媒體組織還有很大的發揮空間,技術的不斷革新給體育新聞帶來了更多呈現的可能性。因此,體育新聞從業者除了提高自身業務能力外,還需要積極關注業界動向、前沿新科技的發展,將更多的新科技引入到新聞事業中,節省采編成本的同時帶給觀眾更多的新鮮感。
【參考文獻】
[1]王凱,陳明令.體育新聞傳播的特征、人才能力要求與體育新聞傳播教育供給側改革——基于奧運傳播的觀察[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1(02):7-13.
作者:田野 單位:遼寧廣播電視集團
- 上一篇:商品拜物教的歷史唯物主義分析
- 下一篇:冰雪體育旅游產業開發現狀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