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電視媒體如何轉型
時間:2022-06-26 09:16:21
導語:淺談電視媒體如何轉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融媒體技術概論。融媒體技術,又稱為融合媒體技術,是通過廣播、電視、網絡等多種媒體傳播方式寄予同一個載體來實現資源融合、拓寬宣傳、利益共融的新型技術。融媒體的誕生于互聯網技術廣泛推廣的前夕,一個互聯網技術滲透到媒體領域的時代。融媒體技術的誕生首先來自理論猜想,在互聯網技術還沒有廣泛應用的時候,傳統媒體技術在互聯網新媒體的沖擊下效益不斷降低,亟待改革,而融媒體技術就是以傳統媒體技術為基礎結合互聯網技術提出的。融媒體技術的理論基石是在多個媒體技術同時運用到一個宣傳領域的時候,其受眾面會根據媒體技術的疊加而擴展總集,并增進重疊用戶群體的忠誠度,進而實現拓展宣傳,資源融合和利益共融。和傳統媒體技術不同,融媒體技術既不是單調的概念,也不是昂貴的技術,在綜合運用多種媒體的情況下,相對處于傳統單一媒體通過廣播、電視、網絡3種手段,融媒體技術的成本遠遠更低。對于融媒體而言,融媒體技術的技術支持來源于數據庫技術和新媒體技術的發展。數據庫技術的應用讓融媒體技術的資源融合成為了可能,在大數據時代充分利用數據資源,計算用戶的信息需求,然后整合利用,提高產業收益。而新媒體技術則是媒體技術中的工業革命,讓傳統媒體在技術水平步入了信息時代。1.2電視媒體的發展。電視媒體是指以電視為載體的宣傳媒體,是傳統六大媒體之一。電視媒體作為20世紀發展最為迅速的媒體類型,自電視誕生以來就和用戶保持著高度的黏性,并且依舊是現代主流的官方媒體平臺。電視媒體的發展起源于20世紀30年代,最初電視誕生時的主要作用是供用戶日常娛樂、獲取信息用,后來在19世紀的下半葉成為了政府主要官宣工具,在國家話語權上肩負起了巨大的責任,而得到了政府支持的電視媒體在19世紀下半葉保持著高速發展,長期處于凈盈利狀態,但是在進入21世紀后,電視媒體的地位因為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電腦的普及迅速下滑,在2008年,網絡媒體的市場占有率全面超過傳統電視媒體,成為了媒體市場的主體。
2融媒體時代電視媒體現狀
2.1運營方式的現狀。融媒體時代電視媒體的變化主要表現在運營機制和媒體內容兩方面。首先從運營機制來講,分為用戶運營、產品運營、資本運營和內容運營,由于信息時代互聯網技術的介入,傳統的人力運營方式在龐大的數據群下已經無法進行,所以現代主流媒體在公司體制上已經進行了一系列變革,將不適應大數據時代的舊體制刨除在外,引進先進的創新管理辦法,轉變運營方式,加強資本運作。但是在這其中還有很多問題,和其他行業一樣,目前我國的電視媒體行業存在著兩個嚴重的問題。首先就是中小媒體運營環境差,淘汰周期短,獲取信息嚴重不足,政府指導不夠,在新入市場時難以立足。其次就是大型媒體建立了信息壁壘,中小企業難以與大型企業交流,而和媒體行業相關的企業也更愿意和大型企業打交道,中小企業的發展空間狹小。這種情況會導致有創新精神的新晉媒體難以施展手腳。媒體運營方式的制度創新長期處于一種萎靡不振的狀態。2.2市場方向的現狀。融媒體時代給電視媒體帶來了新的市場機遇,更寬廣的市場領域讓電視媒體這一傳統媒體技術在新時代重新煥發光彩,但是在互聯網技術融入電視媒體技術的短短幾年了,好高騖遠仍是目前媒體企業的嚴重問題。長期以來,我國的傳統媒體技術對GDP貢獻比例一直落后于世界上的發達國家,主要原因還是媒體技術對于市場的拓展結構不合理。中國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在融媒體時代的大環境下有足夠的大數據優勢,但是現有媒體仍然只是將市場局限在國內拓展上,在2017年我國的媒體僅僅占國際媒體市場總額的4.2%,并且在國內的拓展結構也不合理,其中娛樂相關的內容占據了當今大部分媒體,而科教、政治、軍事等實用度較高的內容卻難有作為,即媒體過多地看重經濟效益,而忽視了文化軟實力地宣傳。在第三產業飛速發展的今天,文化軟實力有著無與倫比的發展空間,并且作為服務業中的價值高附加領域,這也是世界發達國家較我國文化實力重要優勢。其次在產業鏈結構上也不合理,我國的媒體市場雖然規模龐大,發展空間巨大,但是媒體產業鏈仍然不完整,產業鏈上分工不明確,重復贅余的信息占據了主要媒體市場,信息同質化嚴重,對政府機構的支持依賴度高,這也是拓展結構中的普遍問題。2.3受眾群體的現狀。在當前快節奏時代,娛樂媒體占據了媒體市場的主流,以娛樂媒體為主的受眾在用戶群體中占有的比例更高。這一問題的成因主要有3個方面,即政府、媒體和觀眾。首先,媒體行業發展最重要的推動力就是政府的支持,但是現階段政府部門的傳統觀念仍然沒有轉變,政府對媒體信息缺乏管制,就更不可能制定適合媒體行業發展的市場戰略。并且各政府之間雖各司其職,但對于處在媒體和信息產業交界的政府部門不作為,媒體和信息區塊缺乏實質性的管理,惡性競爭等事件頻發,企業因丑聞和民眾沖突不斷,缺乏整個產業鏈上的優化,這種條件下就不可能完備的建設媒體產業。其次,對于媒體來講,媒體缺乏自律意識,很多媒體僅僅是追求時事熱點,做表面宣傳,但實際上在宣傳內容上毫無內涵,大多數的提高媒體質量的環節都被忽略。并且電視媒體在網絡時代太過于追求和網絡媒體爭搶市場份額,在電視媒體的宣傳中過多的加入網絡媒體中的快餐信息,完全沒有考慮觀眾的想法,導致了市場占有率下降。最后,對于觀眾來講,觀眾僅僅是接受了快餐信息,甚至沒有對媒體信息的真實度可信度產生質疑,沒有對媒體質量提出按嚴格的要求,導致了媒體長時間發展散漫,質量不斷下降。
3融媒體時代電視媒體轉型方案
3.1政府加強規劃。首先,政府應該樹立全新的行業運作理念,而行業規劃是整個媒體產業起步的重要根基,只有在合理地行業規劃的根基下,電視媒體才能實現穩步發展,穩步成長。其次,由于我國的媒體行業仍然集中在娛樂媒體市場,所以我國的文化媒體產業仍然具有巨大的成長與投資空間。政府自身也應該刺激更多的民間資本的投入,讓民間資本更多的電視媒體文化產業中,指導電視媒體抓緊文化產業的命脈,與新時代新理念的受眾群體完美對接。3.2媒體行業嚴格自律。媒體形象是觀眾評價媒體的第一標準,作為文化的轉運者和信息的傳播者,媒體自身應該嚴格自律,加速媒體內容改革,在新時代開拓新的受眾群體,不再囿于娛樂消息等金錢至上話題,增加內容深度,在新時代做有態度的電視媒體。3.3受眾協助機構監督。觀眾作為媒體的主要受眾,對于媒體信息的傳播應該有嚴格的標準,時事監督媒體信息的時效性、真實性,對于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媒體信息嚴格摒棄,積極運用相關法律,對違反相關法規的行為向有關部門舉報反應,凈化電視媒體市場。
4結論
電視媒體作為六大媒體技術之一,在經歷了歷史的選擇后仍然在當今世界保持著相當的活力,在大數據時代更是有新的發展機遇。融媒體時代下電視媒體的轉型,既靠媒體自身,也要靠政府和觀眾,只有共同努力,這一傳統媒體技術才能有更光明的未來。
參考文獻
[1]陳可純.融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特點、問題與應對策略[J].學術評論,2017(5):80-84.
[2]朱李典雅.媒體融合背景下新聞生產方式的變革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6.
[3]楊辰曉.融媒體時代的科學傳播機制研究[D].開封:鄭州大學,2016.
[4]柳竹.國內關于“融媒體”的研究綜述[J].傳播與版權,2015(4):112-114.
[5]吳昊天.中國傳媒產業發展研究[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14.
作者:譚木森 單位:建德廣播電視臺
- 上一篇:淺談民間舞蹈的象征性
- 下一篇:醫療器械臨床使用風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