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新聞評論論文
時間:2022-01-10 01:27:00
導語:電視新聞評論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這是從新聞價值的層面上來談的。新聞理論普遍認為,新聞價值包含六個因素,即時效性、重要性、接近性、顯著性、時宜性、趣味性,而作為電視新聞評論,它擔負著新聞輿論監督的重要職責,這就決定了它與普通新聞相比較有其特殊性。這種特殊性在新聞價值上主要表現為:典型性、異常性和建設性。當然這并不是說每一個電視新聞評論中的事件、事實,都必須具備這些因素,因為各因素在不同的新聞事件或事實中的分布和數量不是也不可能等同。
所謂典型性,就是指電視新聞評論要選取那些具有代表性和時代特征的新聞事件進行剖析和評說,因為,我們生存的這個社會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矛盾和問題,以及許許多多的國內外大事,電視新聞評論不會也不可能一一予以評說。但是電視新聞評論可以把握住那些有代表性的人或事,以個別來反映一般,通過舉一反三、由此及彼的方式影響受眾。實踐表明,電視新聞評論的社會反響如何,社會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是否抓住了典型的新聞事件。
所謂異常性,包括兩個方面。首先,它指那些特定的社會行為,這些行為違反了應該遵守的社會準則與規范,破壞了特定的社會秩序,給社會帶來了危害。這種行為既有道德層面的,也有法規層面的。它還包含那些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關的但又暫時不為大家所熟悉或者無法理解的新鮮事物。對前者,電視新聞評論通過對社會上這些不正常的、不合法的、假惡丑的行為和現象進行評論、批判,引起廣大群眾的注意、警醒,從而使廣大人民群眾能明辨是非、善識美丑,起到激濁揚清的功效。對后者,電視新聞評論追根溯源,并通過嚴密的分析論證,告訴廣大人民群眾:它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影響,對我們周圍的人有什么影響,我們該如何看待和對待它,以及它將如何進一步發展等等,有利于消除人民群眾面對不熟悉或無法理解的新鮮事物時所產生的懷疑或焦慮,有利于人民生活的穩定和社會的安定團結。
所謂建設性,就是指電視新聞評論評說過的事件能產生積極的效應。在電視新聞評論中,正面的、表揚性的或中性的新聞事件,在受眾中較容易產生積極的效應,如褒揚好人好事等。電視新聞評論同時也擔負著新聞輿論監督的重任,是黨和人民扶正祛邪、激濁揚清、解決問題、推動工作,促進社會健康發展的有力工具。所以,從群眾的觀點出發,揭露問題的題材不可或缺。批評鞭撻不正之風等不良行為乃是社會正義的體現。選擇這類題材時,要考慮節目播出后的社會效果,選題必須有助于問題的解決和矛盾的化解,增加凝聚力,必須考慮社會承受力。我們所說的“建設性”,即對于某些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從揭露問題入手,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和領導干部認識問題,找出產生問題的根源及癥結之所在,并及時地采取措施糾正之,力爭以后杜絕這類問題的再次發生,從而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概括地講,電視新聞評論的這種建設性,是以輿論監督的方式揚善抑惡,倡導正確的行為方式和價值觀,鼓舞人民群眾的斗志和信心,引導人民積極投入到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去。
第二,電視新聞評論的選題要注重效果、講究方法。
電視新聞評論是通過電視媒體開展新聞輿論監督的一種形式。它借助于電視這樣一種傳播媒介,聲畫文有機結合,現場感、立體感和縱深感鮮明,有極強的說服力、感染力,易被觀眾接受,并給觀眾帶來強烈的情感體驗。這決定了電視新聞評論在選題上,要更加注重效果、講究方法,注重整體與局部的統一,眼前與長遠的統一,促進難點與熱點問題的解決,樹立和鼓舞人民的信心,密切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聯系。具體到每一個選題,就是要追求反饋,凡事最后得有個交代。對于那些問題確實存在,但由于時機、環境、經濟條件等諸方面原因,其解決難度太大或者現時情況下不可能有結果的選題,哪怕再炙手可熱,也不妨暫時放一放,等待恰當的時機。否則,憑一時沖動做下來,會發現它是一塊燙手的山芋。因為觀眾通過觀看電視新聞評論,在關心每件事情的時候,他們會不由地想知道:這個問題解決了嗎?這件事情現在如何了?這個人如今怎么樣了等等。當看到自己關心的問題在眼前被最終解決了的時候,他們會對這檔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產生強烈的信任感和親近感。反之,電視新聞評論只將一個個問題或事情擺在觀眾面前,卻遲遲沒有或鮮有結果,那么觀眾自然會對它的印象大打折扣,最后可能連看一眼的興趣都沒有。
第三,電視新聞評論的選題要立足自身,又要有突破。
這是從電視媒介自身屬性上來談的。處在不同層次的電視臺開展新聞評論,它的選題范圍自然受到地域限制。
縣、市電視臺作為一個區域性電視臺,為了最大限度地滿足本地區受眾對新聞的信息需求,打破舊的自我束縛、畫地為牢的意識和框框,建立了一種更加開放的新聞視野和新聞觸角,將新聞辦成一個包括本地新聞、省、市重大新聞、社會新聞的總匯,這其中當然包括作為電視新聞的旗幟和靈魂的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眾多節目中擁有絕對高的收視率,并成為收視的惟一高峰。
故而,縣市電視臺的新聞評論節目在選題時,不妨也考慮多加突破,大膽嘗試,跳出地域性,適時選擇一些大視角、大手筆的選題。這一點對于應對電視“觸網”后的激烈競爭尤顯重要,因為面對各個不同地域的受眾,只有能引起普遍興趣的選題才會有較高的收視率。
第四,根據各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內容編排來確定宜于表現的選題。
電視新聞評論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每期節目只講一件事;另一類,每期節目說兩件事以上。
前者在選題時需要找那些影響巨大、受眾波及面廣泛、發生根源比較復雜、有較多新聞背景的事件,如,延壽電視臺《百姓看法》節目,每期大約8分鐘,一般只講一個話題,或揭露某地主管部門與非法奸商互相勾結生產劣質鋼材,擾亂市場經濟秩序(2006年4月3日《追蹤地條鋼》)。或披露某考區師生共同舞弊問題(2005年10月17日《里應外合鬧考場》)。
后者在選題時靈活性較大,既可以找那些影響較大、發生根源較為簡單、三五分鐘就可以說清楚的事件,也可以間或地選一些在地區或國內外有重大影響的事件,如哈市電視臺《新聞觀察》在2006年4月的一次節目中既表揚了雪夜救人的馬警官,又批評了某小區管理者私減增容線,還對醫院綠色通道被堵表示了擔心。在另一次節目中,則通過小區業主私自開門、未交停車費車胎在小區內被戳、小區內廢舊吉普車無人負責、小區居民怒而罷黜物業管理等幾件事,全方位透視了城市物業管理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綜上所述,面對激烈競爭,電視新聞評論該如何選題,這是對廣大從業者的嚴峻考驗。也是一道永無完結、常變常新的話題。廣大電視新聞一定要扎實工作,不斷探索,不斷出精品,以滿足廣大電視觀眾的精神需求。
摘要:電視新聞評論是運用電視制作、傳播手段做出的新聞評論,是電視傳媒對當前重大新聞事件或重要問題發表意見,做出分析判斷或評述的一種節目形式。經過廣大電視新聞者的不懈努力,電視新聞評論不斷得到探索和改革,新聞評論欄目從形式和內容日漸豐富和創新,在觀眾中的影響日益擴大并受到了普遍好評。
關鍵詞:電視;新聞評論;傳播手段;研究方法;選題
- 上一篇:能量管理系統分析論文
- 下一篇:負面報道前景分析論文